郭雪波
老孛爷天风,待到午后才背着四弦胡琴出发。
来接他的那后生赶着一辆毛驴车,车上铺着小羊毡,老孛爷却不屑坐那毛驴车,打发那后生先回去,说他跟着就到。后生以为老孛爷是乘自己的红毡马车或是骑自家马。结果都不是,老孛爷靠两条腿走路,徒步穿越那三十里沙坨路,他宁愿步行,也不坐驴车。
老孛爷是位说唱艺人,早先叫流浪艺人,是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吃到哪儿的那种居无定所的民间艺人。其实老孛爷过去的真正身份,那时叫萨满教的孛师。更早先这一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年代,部族都信奉拜长生天为父长生地为母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后随着草原沙化农业化之后萨满孛师们也没落了,跟那些绿草一起消失了,传到如今更是凤毛麟角,老孛爷天风便是那个幸存的凤凰毛或麒麟角。
羊肠沙路七拐八绕随着沙坨子地形伸展,那个敖林屯好多年没去了,路变得很生,好在毛驴车的新辙印在前边清晰可辨,雨季的秋日沙坨子里风轻,气候蛮宜人,走路很凉爽。远处坨根的柳丛中可闻狼狐低狺轻吼声。这一带沙坨叫塔民·查干沙漠,意思为地狱之沙,活动着一群野狼家族。多年前老孛爷的儿子从野外带回一条患病冻僵的小狼崽,在他家炕上躺了两个月,那时候老孛爷的老歌村里人听得少了,老孛爷每晚在昏暗的油灯下自拉自唱,只有那小狼崽在炕头趴着静静地听。几个月后那狼崽便逃走了,不知行踪,老孛爷也不以为意,任其自然。
黄昏时分才走进那沙子埋了半截的敖林屯。
村长热情款待,杀了羊,喝了酒,然后就开唱。在村公所那沙子快埋到顶的三间旧土房里,围着几十口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听老孛爷的民歌说唱。敖林屯明天就不复存在,生态移民,七八十户村民分成三五户一拨撮到几十里外还能耕种的甸子地村庄,这原址一带的沙化地搞退耕还草,封坨育林。这是敖林屯的最后一个夜晚,村长请来老艺人唱最后的挽歌。
气氛倒看不出什么压抑或悲凉,年轻一些的还满高兴,迁到富裕新村生活更有些奔头,不至于像如今这样穷得叮当响,犹如困在沙窝子里的饿狼,没有电灯电话,没有电视广播,搞个活动也只能请一名过时的老艺人说唱昨天的老歌。
开始大家还听得津津有味,人渐渐变得稀少了。老孛爷以为有些人是方便解手去了,可回来的少,不再见影儿的多。老孛爷不泄气,依旧地卖力气拉他的琴,唱他的歌。琴是好琴,东蒙地带流行的那种四弦胡琴,蒙古语称胡古儿,古色古香,琴箱是六片古松板黏制,弓弦是上等骏马长尾上选出一根根精丝合成,四根音弦则是粗细不等的精良鞣皮调成的京都琴行上品,琴柱中间由镀金黄铜圆匝连接,整个四弦琴便是一件上百年的老古董老古琴,那拉出来的旋律更是悠扬浑厚,余音绕梁。老孛爷觉得可能自己说唱的长篇叙事民歌《达那巴拉》不合时宜了,曲调过于悲凉,故事也颇曲折,现在的人能听进去的少,于是老孛爷清清嗓子,鼓起精神,换了一曲幽默戏谑稍稍带有男女调情的老歌《北京喇嘛》,可效果依然不佳。闭目自顾自唱的老孛爷再次睁开眼时,偌大的三间房里,变得空荡荡,他的前边只坐着一位听众。一个八九岁的男童。
还好,毕竟还剩着一个忠实听众,老孛爷自嘲说,放下右手握的弓子,端起前边方桌上的红茶润润嗓子。
不过,老孛爷也好生纳闷。
他俯下身子对那男童说,小嘎子,坐到这会儿,真难得呀你。
那小娃子挠挠头,嘿嘿直乐。
老孛爷又说,小嘎子,你爱听老爷爷唱的歌呀?
那小娃子憋红了脸后直说,不爱听。
呃?老孛爷不悦了,又不大甘心地问,那你也是听不懂我唱的歌儿喽?
是,听不懂,老爷爷。小娃子胆子大了些。
那你坐在我前边,神色又那么着急干什么?老孛爷问。
我是着急回家。
那你回家便是。
可你屁股下坐着我家的毡垫子哪。
老孛爷的脸顿时变了。本想从屁股下抽出那垫子,狠狠掷给他,可又改变了初衷,轻轻拿出垫子轻轻递给那男童,又轻轻对他说,小嘎子,谢谢你,难得你这么长久陪坐着,没有直接提出要垫子。
谢谢老爷爷!那男童如获救的兔子,抱着垫子撒腿就跑出屋去,带出的风差点扇灭了那昏暗的马灯。
老孛爷有些凄凉,缓缓地把琴弓挂在琴耳上,准备收摊停活儿。这时,那名村长出现了,不知上哪儿喝了一通酒回来,脸膛呈猪肝色。他是安排完老孛爷开唱后便称有事出去的,他以为村民们都在这儿热热闹闹地听老孛爷说唱呢。眼前这空空荡荡场面,颇使他脸上挂不住了。他喊起来,人呢?人都哪儿去了?宝柱!你死哪儿去啦?
应声跑进来一个小伙子。
村长训斥他,你这团支书怎么搞的?听歌儿的人都跑哪儿去啦?怎么能这样子!怎么能给老孛爷晾下场子呢!
团支书挠挠头苦笑着答,隔壁有几桌扑克比赛,巫嘎秃子家又设了赌局,东村哈尔套请来了放录像的,说是武打片,好多人拥过去了。
村长说,黑灯瞎火,十里外的东村,人都去看武打片儿了?
团支书说,东村也搬迁,这一晚他们那儿搞得比我们热闹。
村长半晌无言,随后对老孛爷抱歉说,对不住了老孛爷,慢待你老孛爷了。
没关系,没关系,我倒省了嗓子省了力气了,反正你也付了我酬劳,这样一来我还合适了呢。老孛爷倒宽容,不计较,替十分尴尬的村长开脱着。
老爷子不介意,那晚辈就放心了,那么,今晚咱们就到这儿吧,您老就随我去歇息。村长满脸堆笑。
好吧。老孛爷说着就要把胡琴收进缎布套子里。
等一等,我还听着呢。从昏暗的土房远角传出一个老弱的声音,嗓音沙哑。
老孛爷和村长都吃了一惊,回过头,循声寻找那个人。屋里实在太暗了些,梁上挂着一盏马灯,那光线微弱得根本照不清那位龟缩在远屋角听歌的人。村长索性摘下那盏马灯,提着走过去,后边跟着老孛爷。村长的马灯终于照清了一张榆树皮似的老脸。原来是您,达日玛老奶奶!村长的声音都变了。是我,你小子,不像话呢,我是特意来听老天风唱歌的,你咋就这么早收场了呢。达日玛老奶奶张合着一张无牙干瘪四处漏风的嘴巴数落着村长。是,是,老奶奶,晚辈不知道您老在这儿听歌儿呢,您老咋就选了这么远的背角坐呢,前边坐着多好啊。在这儿听歌清静,入耳,能听到心里去。老奶奶说。您老都八十了,耳朵还这么好,真是难得。歌儿是用心听的,不是用耳朵听的,懂吧,你小子。是,是,您老说得是,村长笑笑。他回过头向老孛爷介绍说,她是村里年纪最大的八十岁老奶奶达日玛,也是一位老五保户孤寡老人。
老孛爷的心有震动。他也是年近七十的人,一直以为自己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可现在比起这位八十岁的老大姐来说可差了不少呢。尤其令他心里感到热呼的是,她才是真正的听众,一位会听歌听懂歌的真正听众。
老大姐,小弟在这儿向您请安了。老孛爷左腿向前,屈膝行老礼。不敢当,这可过了。我只是你的一个听众,按现在小子姑娘们说法儿,是你的歌迷,你的追星族,哈哈哈哈。达日玛老奶奶说着,张开无牙的嘴乐了。老大姐说笑啦,您老爱听的话,小弟在这儿继续给您说唱好啦,老孛爷说。那敢情好呢。老奶奶笑了,脸上皱褶全挤成一团。老孛爷看一眼面有难色的村长,回头说,这样吧,老大姐,我就去您家给您一个人唱,反正这里也没人听了,您老就躺在炕上,舒舒服服地听我给您唱,这儿的木头板凳坐久了屁股会木会麻,这房子又四处透风。我那儿也透风,比这儿强不了多少,又没有灯油。那我摸黑儿给您唱,唱一宿,老孛爷说。那也不错,您坐着唱,我躺着听,跟听匣子差不多,我还老合适呢。就这样,村长提着马灯搀扶着达日玛老奶奶,走在前边,老孛爷抱着他的胡琴后边跟着,在村中沙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这时节夜黑风高,从远处传来沙狼的哀号,村公所旁边一家灯火通明,有一拨人在那儿玩牌赌博,欢送着这穷沙村的最后一个夜晚。越穷的地方,赌博倒成风,卖房卖妻甚至杀人越货。
左绕右绕,终于在一座沙凹里戳着的土房前停住。说是房子也抬举了它,东倒西歪,流沙埋了一半儿,四周都用柳木棍支撑着,如一座旧马架子或牛棚。走进屋里,一股又潮又涩的沙腥味夹杂着其他味儿扑面而来。屋里也支撑着好几根柱子,顶着墙或房梁,唯恐哪天塌下来活埋了老奶奶。房子四面地角有好多耗子扒出的土,一堆一堆的,风从那耗子洞往屋里灌,也从檐下或四角缝里往屋里嗖嗖地吹进来,夏天这倒是凉快了,可寒冬三九怎么熬呢,没有把老奶奶冻成人冻儿真是万幸。
老奶奶塌陷的嘴巴嘟囔着说,这就是我的金銮宝殿,天风老孛爷你就将就点儿啦。
挺好,挺好,这儿更安静,好唱歌。
俺屯子穷,日子难熬。村长说着,把手里的马灯挂在靠坑的一根柱子上,又说这马灯就留在这儿,照个亮儿,油不够过会儿我让团支书宝柱再送些过来。
老孛爷说,不用再送了,黑着灯唱更好呢。
村长走了,留下一个爱唱一个爱听的两个老人,在这大漠孤房里说唱蒙古民歌。风作和,远处狼嚎伴唱。
屋里很静。
达日玛老奶奶索性吹灭了那盏马灯,屋里更是漆黑一团。她摸索着爬上炕,歪靠炕角的被摞半躺着说,唱吧,老天风。
黑暗中,老孛爷笑一笑,喝一口老奶奶上炕前倒给他的一碗凉水,润润嗓子,问,老大姐想听啥曲子?
你随便唱些,过一会儿我会告诉你想听啥。
好吧。
老孛爷调弦,往琴箱上方的弓弦磨擦处又上了一层新松香,还拿出一个丝锦松香包好好地喂了喂马尾做的长弓弦,一直到那黑黄色的马尾弓弦变白为止。
老孛爷那浑厚低沉的嗓音开始回响起来。
第一首是叙事民歌《嘎达梅林》,唱的是一位反对东北军阀草原开荒、屯垦使草原沙漠化的民族英雄。唱者和听者都荡气回肠。接着唱的是哀婉牧歌,如《努恩吉雅》、《孤独的白驼羔》、《金色的兴安岭》、《小黄马》等,有长调有短歌,有叙事和不叙事,也有些诙谐幽默冷嘲热骂的情歌、宴歌、古歌、今歌。渐渐地,这间土房被浓浓郁郁、悠扬哀婉的蒙古民歌旋律所淹没。
两个老者的眼角,都挂出些许泪水来。外边吹着飒飒的风沙,夹杂着那条孤狼的低嗥,都令人断肠。说来奇怪,流传很广的蒙古民歌,以曲调忧伤、叙事哀婉、令人心酸惆怅的为多,而节奏欢快喜庆的少,近些年腾格尔如泣如诉的吟唱,尤其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大概跟土地有关,一百多年来蒙古草原开荒后沙化严重,大多草地沦为荒漠,失去牧场故土的蒙古人流离失所,生活困顿无所依托,唯有通过一首首伤感的民歌来抒发胸臆表达情愫。当然,蒙古长调的形成,跟草原的辽阔和马背民族的胸怀也密不可分。
古琴胡古尔奏出的音响,浑厚洪亮。低沉中透着悠扬,加上民歌旋律的迷人醉人,尤其演奏古曲八谱时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老奶奶达日玛已经沉醉,如睡了般无声无息。
老孛爷轻轻停下弓弦。
老孛爷天风也有累手的时候,喘口气歇歇吧,黑暗中达日玛老奶奶的声音很突然又清晰。老孛爷天风的手无意中抖了一下,他以为老大姐听累睡过去了呢。
对不起,中断了大姐的听兴,我不该收弓的。
无妨,你也该喝口水润润嗓子。
老大姐,还想听啥,您还没告诉我最想听的曲子呢。
难道你不知道我最想听啥曲子吗?
不知道,小弟还真不知道。
嘿嘿嘿,这也不好怪你。我问你,你老孛天风,为啥名号叫天风?
老孛爷身上颤栗了一下。静默片刻后说,小弟对古曲《天之风》略知一二,年轻时性狂,不知天高地厚,喊出了“天风”的名号,收都收不回来了。
黑暗中达日玛老奶奶看不清老孛爷微红的脸色,却可能听得出他话音中的羞愧之意。
那你给我拉一段《天之风》古曲吧,达日玛奶奶并不在意他的名号,她一心想听曲子。
可……我……老孛爷天风也许有生以来头一回支吾起来。
怎么啦,刚才还称略知一二呢。达日玛老奶奶问。不瞒老大姐说,小弟只会上阕《孛尔帖-赤那》部分,师傅没传我下阕《豁埃-马兰勒》,不好意思。可惜!老奶奶低叹后又说,那就拉你会的上阕《孛尔帖-赤那》吧。老孛爷天风这会儿真正地另眼看待这位八十岁老太太了。倘若在此之前只是拿她当一位酷爱民歌的普通老歌迷的话,现在他已改变了看法,觉得这老大姐肯定有些来历并深通音律,他更不敢怠慢了,甚至有一丝激动和兴奋。这么多年,背着胡琴闯荡大漠沙原一辈子,很少遇到听众提出听《天之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首古老曲谱《天之风》,今天他是遇上行家了。
老孛爷天风重新调琴弦,抖擞精神,脸色凝重而十分投入地奏起古曲《天之风》来。
史书《蒙古秘史》开篇就讲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之根源,“奉天命而生之孛儿帖-赤那,其妻豁埃-马兰勒,渡腾汲思而来”。这“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有人译为苍狼和牝鹿,古曲《天之风》歌唱的就是《孛尔帖-赤那》(苍狼)和《豁埃-马兰勒》(牝鹿)。
老孛爷天风引吭高歌曰:
如天之风般飞腾,如天之风般狂洒;
如天之风般自由,如天之风般伟雄;
啊——咴!
—哈——我的天之风!
我的孛尔帖-赤那!
古老的民间曲谱《天之风》旋律在低矮的土房里回响,又在夜的高空中传荡,世间万物似是被这古曲打动而陶醉,一时间万籁俱寂。此时,一声浑厚的女中音接着和曰:
如天之风般温柔,如天之风般火热;
如天之风般慈怀,如天之风般永烁;
啊—哈——咴!
我的天之风!
我的豁埃-马兰勒!
是八十岁的老奶奶达日玛在和下半阕。嗓音略显沙哑,但高亢而悠远,韵味十足,长调绵绵而气不绝,蒙古民歌特有的技法“努古拉斯”表现得自如而浓郁。
老孛爷天风失声惊呼,老大姐,你会唱下半阕,你唱的是《天之风》的下半阕!
老孛爷情不自禁地抓住老奶奶达日玛的双肩,摇晃起来。他的眼角已流下两行老泪,洒落在胸前白胡子上。小时候只听过一次师傅低哼,未及传他便锒铛入狱,因涉嫌参与嘎达梅林造反事件被王爷砍了头。如今聆听这惊天古曲的下半阕,他如醍醐灌顶,如醉如痴,情不自禁。
其时,达日玛老奶奶也已泪落如雨。
她也是萨满教另一支脉列钦·幻顿的唯一传人,她的师傅只会《天之风》下半阕,她从未听过上半阕,今天耄耋之年能够聆听到心仪已久的《天之风》上阕,完成了她心中的整阕《天之风》,也实现了终生所愿,老奶奶显得十分知足,暗中变红的脸上显出婴孩般纯真的笑容。
好啦,老奶奶说,咱们再和一遍。
他们就又和唱了一遍。这回他们二人采用了蒙古民歌手们很少用的“呼麦”唱法。这种唱法是用喉音同时发出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两种声音,听着美妙无比,如天籁之声。这是一种蒙古族的古老演唱绝技,如今会运用者已不多,用这种古老传统绝技演唱古曲《天之风》,而且由这两位硕果仅存的蒙古族民歌手佼佼者演唱,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把歌词和韵律内涵表现得完美无缺。
他们接着又和唱了一遍。
然后,都住了声,两人屏气回味这天籁之声。
屋里一派宁静肃穆。
好啦,我已知足,不再劳累你老天风啦。老奶奶说。
这是天意,《天之风》今日得以完整复全,这是天意!老孛爷感叹,我师傅在天之灵,也可得以安息了。
是啊,一生宿愿还清,夫复何求,我好高兴啊!达日玛老奶奶像小姑娘般发出咯咯的笑声。而后对老孛爷说,老天风,你也歇息吧,我是要休息了,要不你在这儿找个地方睡,要不找村长安排更舒服地方睡,随你好啦。
说完这些,老奶奶长长地叹口气,安安静静地闭目而睡。她眼角挂着幸福的泪水,她那一双闭合了八十年的老眼睛,从此再也没有睁开。
老孛爷天风没有在她家炕上睡,也没去找村长,而是胸前合掌,跪别了安睡的列钦·幻顿传人达日玛老奶奶,然后悄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星夜返回三十里外自家村庄。
外边的夜风好清爽。
星月映照着白色沙野,显得有些苍凉静远。
老孛爷天风缓缓行走在沙路上,心情依然沉醉在刚才的情景中。后背上胡琴的五色飘带在夜风中飞扬。
走了一半路时,老孛爷坐在沙包上抽了一袋烟。
这时,他的前边不远处亮起了一双绿光。起初他以为月光反射的玻璃什么的,可这一对绿光会移动。接着他的身后也出现了这样的一对绿光,然后是左侧和右侧,在他周围出现了很多一对一对会移动的绿光点,有的模糊,有的刺亮,有的一闪一灭,有的凝视不动。
老孛爷暗叫一声不好,老天爷,怎么来了这么多狼?从哪儿冒出来的?这回叫我老天风够呛呢。
他有些后悔,不该趁激情独自走夜路,尤其这荒漠之路。一群恶狼围住了自己,身上除了一把古琴没有其他任何铁刃火器,这一下可不好脱身呢。
狼群慢慢围上来,缩小着跟他的距离。
好在他选坐了沙包顶高处,狼群攻上来有一定的难度。
他吼了几嗓子,狼群并不惧怕他的声音。其中有一条狼,体魄健壮高大,如牛犊般,双耳陡立,长尾拖地,低低的吼声威震四方,群狼都按它的吼音低嗥行事。若哪条年轻的狼按捺不住要冲上去,它便拖着长尾向它走过去,喉咙里滚出一声低低的雷声般吼啸,那条狼便赶紧缩头而逃。群狼围住老孛爷,等待着时机,等待着头狼发令。老孛爷也不敢贸然突围失去制高点,一旦陷入近距离的扑咬厮打,他更不好应付,支撑不了多久便会被狼群撕零碎,喂进狼肚子里,他有些不寒而栗。老孛爷就这么与群狼对峙起来。老孛爷哀伤地想,今天是难逃此劫了,不一会儿狼群会扑上来的。他心有不甘,天赐机缘刚学会《天之风》下半阕,还没来得唱熟就这么喂进狼肚子,他真有些压不住心中的哀怨。何不趁狼群扑上来之前痛快诵唱一遍《天之风》呢?老孛爷想到就做。随即盘腿端坐沙丘顶上,撤去古琴胡古儿的布套,嗡嗡呀呀地调响琴弦。古曲一响,本准备发令攻击的头狼身上颤栗了一下,一声低吼稳住了四周的群狼。一对对绿光停住了闪动,都聚焦在沙顶老汉奏响的那把古琴上。老孛爷天风清清嗓子缓缓而沉稳地诵唱起《天之风》古曲来。那洪亮浑厚的嗓音和旋律,从荒凉的沙包顶上传荡开去,在夜的高空中久久回响。
狼群有些震惊,尤其那匹头狼死死地盯住那把古琴和那位吟唱的老人,在朦胧的月光下,使劲想辨认什么,那感觉有些奇特。
老孛爷一遍一遍地引吭高唱着《天之风》。越唱越发地入情,如醉如痴,似乎入定了般,完全忘却了身处险境,忘却了那群野狼马上会扑上来咬碎了自己。他狂放地唱着,豪迈地说着,疯疯癫癫,如处无人之境,如处无狼之地,那情形完全是只要唱《天之风》,只要唱够了《天之风》,死又何妨,死何足惜!
他现在只为唱《天之风》而活着,一息尚存,就唱《天之风》。他那样子似在说,等我唱够了,你们上来吧,狼崽子们。面对这情形,那群狼反而畏缩不前了,尤其那匹头狼,定定地站在那里听着曲子,一动不动,低垂着尾巴,双耳也并不像最初那般尖尖地直立着。渐渐地,那匹头狼干脆趴在沙坡下的流沙上,静静地听老孛爷拉琴唱曲子,消淡了那凶狂的杀气和嗜血的嗥叫。见头狼趴卧沙地,其他的狼也慢慢地和缓下了凶相,老实了许多,也都围着那座小沙包趴卧下来,跟头狼一样,静静地听歌。于是,老孛爷脚下的沙包周围闪动着一双双的绿色光点,安安稳稳地在原地处于静止状态。
这匹头狼能听懂我的歌,爱听我的曲子!老孛爷心中暗喜,更加来了情绪,更加卖力地说唱起来。他忘却了当年在他家炕上趴卧了两个月的受伤狼崽,是在他的琴声和歌声中养好伤逃走的。他没想到,也没认出眼前的这匹头狼便是当年那条养好伤逃走的小狼崽。
老孛爷只是感到很爽。
心中的伤感,在敖林屯受听众冷落的郁闷,此时一扫而光。啊哈,它们才能够听懂我的歌!它们比他们还识律听音!我的《天之风》,我的民族,来自大自然,来自这广袤的荒野,只有荒野的精灵,大自然的主人们才听得懂!现在的人,为利益所困,被现代化所异化,已失去了纯净而自然的心境,已完全听不懂来自荒野,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这不是他老孛爷的悲哀,而是他们这帮俗人的悲哀。
他换了一首劝奶歌《托依格,托依格》来唱。
这也是一首古老的民歌,一般都由挤奶的老额吉们吟唱,唱给那些刚生完小羊羔又弃羔而不喂奶的怪戾母羊们听,劝它们认自己孩儿快快喂奶哺乳。曲子哀婉伤感,优美动听,老太太们一遍一遍地唱着,抱着被弃的小羔子围着母羊转,缓缓地吟唱,一直到那母羊眼角滚出泪水,给自己孩子喂奶哺乳为止。这是一首如佛教音乐般感化人和狼的心灵,令那些迷途的恶者心境变得慈柔,变得和软、向善的方向转变的曲子。
老孛爷的浑厚嗓门吟唱《劝奶歌》,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说服力,催人泪下,绵绵哀婉,断肠散魂。
那群狼果然听得更是如醉如痴,魂不守舍。
最后老孛爷又唱回到古曲《天之风》。
那匹头狼已经把尖嘴伸放在两爪中间,完全像一条家犬般听着老孛爷的《天之风》,这是歌唱与它祖先同名的苍狼的曲子,是属于它的歌。
当《天之风》古曲下半阕最后一段音律从老孛爷的嘴中哼出,当这首古曲最后一次演唱完毕时,那匹头狼便深深叹一声气,张了张嘴巴,从它张开的大嘴中吼出长长的,如《天之风》尾音般的一声高亢嗥叫!
这时,东方沙线正吐露一片狐肚白。
头狼再次发出一声《天之风》尾音般的长嗥。然后它一跃而起,转身就走。走时回眸看一眼老孛爷,旋即伸展四肢,飞驰而去,头也不回。后边跟着那群狼——它的家族,转瞬间消失在大漠中,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似乎从未出现过。
老孛爷天风入定般僵坐在沙顶,唱完最后一曲《天之风》,他已经这样,两眼直视前方,一动不动,其实他也没看见群狼是何时消失的。这对他已经无所谓,他已经没有感觉,唱完最后一曲完整的《天之风》,不觉中他已坐化,脸上显出一片宁静而幸福的红光,显得无怨无悔,在东方的紫霞中犹如一尊铜像。
从此,古曲《天之风》彻底失传,成为绝唱。
偶尔,那匹头狼站在沙顶,在黑夜的月色中高亢嗥叫时,不觉间便吼出了《天之风》的尾音,高亢而悠远,响彻暗夜的天空,远远地回荡!
哦,天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