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最具代表性。《东方之子》采用一对一的谈话形式,就被访人物的生活经历、事业发展的某些层面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由于被采访者都是社会精英人物,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其经历和成就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精彩的提问与准确、到位的回答,就共同构成了成功的访谈内容。该类节目以呼唤真诚的人际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为宗旨。通过谈话内容展现访谈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其内心独特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为当代受众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多色彩的感受和多层次的兴趣。
人们不仅想知道观点,还想知道观点是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他是怎么说的。信息交流谈话主持人节目满足了这一需求。直接展示信息源,既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又通过谈话提供给人们信息、观点,促使受众进行思考,与受众达成了一种新的、更为积极与健康的谈话方式。
信息类谈话主持人节目的特点:
一是节奏较快,时间不长。
二是话题指向明确、信息较密集。
三是话题的性质多为新闻性的或社会性的、服务性的。
信息交流谈话主持人节目多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所进行。其主要技术手段是EFP电子工作方式,基本构成为主持人、嘉宾、相关的静态及动态新闻片,有的也有受众参与。在主持人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把事件引出来之后,演播室里或者是电子屏幕上的嘉宾就开始了谈论,而与此同时直播电话也就对全世界的受众开放了,而且随着网络与电视的渗透,在线互动、E-mail等形式也介入了谈话现场。
(三)侃谈类谈话主持人节目
侃谈类谈话主持人节目,以广泛的软性社会问题和严肃的人生问题为讨论内容,更多地借鉴国外谈话节目即TALK SHOW的节目模式。由主持人组织嘉宾和现场观众就某一社会或人生问题进行双向交流的参与式谈话。
平民化是它的一大特色。该类节目的话题多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能发表自己见解的问题。像美国的《温弗瑞·奥普拉谈话节目》、《莉基·蕾克节目》和《杰尼琼斯节目》等等就是比较成功的人际沟通类的节目。以《温弗瑞·奥普拉谈话节目》来看,既有与普通人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让人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又有闲聊著名时装设计、歌星演唱、名人历险、如何减肥、假日休闲等。
节目有两种形态:讨论型和展示型。前者是对社会生活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思想、观点上的交锋、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内容多为家庭、教育、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等软性话题。后者则通过展示一个具体事件或一段个人经历,与受众进行情感交流。节目现场追求轻松随意的气氛。这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最为成功。
侃谈类谈话主持人节目,其基本构成形式是以演播室为主,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由主持人穿针引线,现场嘉宾和观众对话交流。在嘉宾和受众上有更灵活的设置,提供了受众参与的最大可能性。
此外,还注重谈话过程中的形式要素,以便在内容之外也形成很强的可视性。譬如以幽默元素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催化剂,瞬间拉近人际距离;利用冲突元素,以张驰有度的谈话激起人们参与的欲望。节目中既可以通过有争议性话题的设置,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和谈话所形成的场氛围中,进行不同观点的交锋。也可以通过在谈话现场将嘉宾和受众分成不同的阵营,以轻松善意的方式展开话题;还可以利用谈话场景的不同设置来增强可视性,譬如《实话实说》中用小乐队为现场谈话打出适当的节奏;重庆台的《龙门阵》利用方言谈话渲染谈话的氛围;奥普拉的《读书俱乐部》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现场安排。一次在谈论有关婚宴铺张浪费方面的话题时,甚至将演播室装扮成一个大餐厅,参与谈话的人如同是参加一次婚宴等等,都是强化这种可视性。
(四)“夜话类”谈话主持人节目
“夜话类”谈话主持人节目带有服务的特性,多在夜间播出。有开通热线的,也有不开热线而在演播间交谈的。如果说以听众参与为主的谈话节目是以参与本身为目的的,那么属于私人服务的这一类的谈话节目就是以为听众需求提供服务为宗旨的。
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热线倾谈。主要是心理、情感方面的话题;另一种是专家咨询。这类节目是满足社会需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结合的一种必然选择。
参与倾诉者大致是两类人:一类是确实遇到了问题或困难,感到无助而寻求社会帮助的人;另一类可称之为精神贫困者,或是寂寞、孤独、无聊者,或是有某种心理疾病。从社会角度讲,帮助这些人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从人性角度讲,扶危助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是这类节目要把握一个度,避免庸俗化。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
一、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策划的整体把握 高质量的谈话类主持人节目,可以通过主持人的精心策划、运筹,达到灵活自如的即时发挥,开启受众想象、交流的大门,为受众营造出极富魅力的感受与感知空间,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策划时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乎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辩证的道理、唯物的道理。在谈话主持人节目交流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嘉宾和受众。他们的素质不同,人生观不同,对事物的是非得失的认识也不同,而谈话又采用的是“知无不言”,说心理话的谈话方式,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因此,对于主持人来说,除了具有一般人的认知外,还要懂哲理,也就是科学的、宇宙的和人生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微观和宏观上把握导向,合乎道理。湖南湘潭人民广播电台吴晓彬著文举例说:“在‘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百年’大型联播时,联播台的主持人问‘听说韶峰的映山红全开了,好像在迎接主席铜像回家?’当时有许多中外记者在场,回答得不好,就会误以为个人崇拜。当时是冬天,不是映山红怒放之时。面对这样没把握回答的提问,主持人先向对方致意,然后说,现在全球气温回暖,出现了暖冬,映山红提前开放。许多外地来参加庆典的朋友带来了映山红,栽在韶峰。花开得早怕也是一种寄托吧。”这样的回答符合客观规律,又很巧妙。
(二)合乎情理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最注重的是真情的交流。由于是面对面的独特的人际传播方式交谈,因此双方的情感双方都可以体会到。因此,主持人可以藉此寻找与受众交谈的“兴奋点”,进入状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他们都会影响主持人,而主持人本身也是活生生的人,情绪也是会因为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有变化。但是一进入直播室,主持人就应心无旁骛,放松自己的心情,用一种真实可信的情境去与受众交谈。
(三)合乎法度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有些话题是由参与者提出的,有些还是在交流进行中突然提出的。这些问题受众常常是反复思考之后才提出的。而且可能是迂回曲折地提出的。对这种情况主持人应该充分了解,预先有准备。其实,有些受众是想通过谈话类主持人节目寻求帮助,说出自己的观点,在有些问题上,又下意识的怕对方窥破自己。对这种心理的受众,主持人就要抓住问题关键所在。心中要明白哪些问题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哪些可以直接说,哪些可以迂回着说,要准确地掌握好法度。这个法度是指既要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又要把握对方的承受能力,不要伤了对方。
(四)适时调控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既是谈话的参与者,又是谈话的组织者。谈话之中,面对复杂情况,调控能力非常重要。调控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经验和精心的策划。一场谈话节目成功与否,不仅要看组织者是否能让参与者谈起来,还要看主持人能否让嘉宾、受众有条不紊的谈下去。这对主持人的思维敏捷性、现场组织调控能力以及幽默感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谈话类主持人节目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主持人施展才华、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个人魅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它也毫不留情的把主持人推到了“临渊之地”。尽管进直播室前做了大量准备,但谈话开始后,嘉宾和受众会说什么、是否会跑题、是否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来等等,主持人都很难预料。这就要求主持人随机应变,把握全局,调控现场的气氛和谈话的进程。
(五)谈话规则
美国雷德福大学的贝纳德·廷贝格教授总结了谈话类节目不成文的规则:
一是访谈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
二是访谈是以现在时式制作和接受的,无论是录象、直播或预录后的假直播,访谈都是以现在时出现的。
三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在和千百万人促膝谈心。
四是话语=金钱。
虽然以上的规则出于美国,但仍有借鉴意义。
二、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方法
对于谈话类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来说,他们的主持过程都是在直播中进行的。要保证节目的质量,要在主持过程中出色地发挥,离不了前期的策划准备。因此,“增强策划意识,明确节目定位,提高选题水平”,是办好谈话类节目首先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谈话类节目的策划是多方面的,贯穿节目始终。它包括前期、中期、后期的策划。而前期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实话实说》从1990年3月开播以来,在中央广播电视台、电台各类节目大排名中为8至10位,收视率4%以上(约4000万人),占有率67%。
该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崔永元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均离不开前期的精心策划。策划是办好节目的首要前提。前期策划包括调查研究、选题立项,需要在大量观众来信中选择话题,确定最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典型个案上报审批。
崔永元说,前期策划从第一封受众来信,接第一个受众电话就开始了。作为总策划兼主持人的崔永元对每期节目的策划方案都要亲自参与,发表意见,通过大家反复论证,最后还要拍板定夺,然后再上报台里审批。
总之,策划是件十分重要又细致的工作。策划得好,选题就准,针对性就强,就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谈话类节目的前期准备包括选题的策划确定、选题的调查研究、嘉宾的选择,直到落实谈话的范围、走向、层次、其它手段的运用、节奏的设计安排等等。这些都要有周密的策划与细致的准备。虽然整个准备过程中总策划人、执行策划、编导各有明确的分工,但是作为节目制作播出关键阶段的核心人物的主持人,提前介入是十分必要的。在前期准备阶段主持人重点介入并深入把握的是围绕话题的分析研究,明确话题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导向,了解相关的政策精神,预测可能有的各种不同意见和争论,具体设计谈话“起承转合”的结构安排,设计音乐、大屏幕的使用,甚至开场白、结束语的筹划。
(一)选题
选题如何是一档谈话类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谈话类主持人节目对选题的要求很苛刻。它既要有构成一期节目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立起来,又要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产生共鸣。
来自生活中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汇集成节目,进行传播,固然引人注目,但这些选题有的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有时看似抛出一个不错的话题,仍然难成为“精品”。这就提醒大家,在策划时不要对所谓的“轰动效应”期望值太高,而应以常人的心态,让思维的触角深入社会根部,从平常人的命运历程、生存状态、七情六欲、所思所感上去发现人生真谛,起到倾诉受众心声的作用。一旦我们这样做了,参与者常常能将被动的参与转化为积极主动地融合,形成水乳交融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