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300000028

第28章 火神阿耆尼与佛陀双头瑞像(2)

在菩萨的多次化身中有一次化作祭司,是贝拿勒斯国王耶萨帕尼的王室成员。他引起贪官污吏卡拉卡的忌恨,因为他对卡拉卡判决不公的一件案子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卡拉卡挑起国王对菩萨深孚重望的担忧建议他让菩萨去做不可能做成之事,然后以他不能做成而把他处死。因此,耶萨帕尼要求菩萨在一天之内建起一座游乐园。

那天夜晚,正当菩萨卧床难眠、一筹莫展时,帝释天出现在他面前,向他保证游乐园将在早晨建好。第二天帝释天的许诺果然实现了,以后惊恐不安的耶萨帕尼又接连试验了几次,帝释天依次建造了一个内含七块宝石的湖,一座与此湖相配的宫殿,一件与宫殿的豪华匹配的珠宝。最后耶萨帕尼确信神助菩萨便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卡拉卡则被处死。

在这个本生故事中,佛的前世,也就是菩萨时,曾经化身成为一位正义的祭司,受到帝释天的帮助。于是,佛陀与火神阿耆尼的形象在这一点上就有了相似之处,即两者都有祭司的化身。再回头看关于佛陀双头瑞像的传说。

不论是贫士施金也好,贫女施钱也好,瑞像神变的结果都是双头,“胸上分现,胸下合体”。实际上,大多数佛教的瑞像都有现实的版本。如刘萨诃瑞像,刘萨诃关于佛像的预言,其实是透露出凉州瑞像寺的佛像存在一个佛头不稳、时有掉头的情况。所以,笔者认为,双头瑞像也是如此。画工收了贫人的钱,其值不足一人绘一尊佛像,仅够绘一身两头。但要知道,画匠的地位使他们无法擅自改变佛的形象:佛在佛教中处于至尊的地位,佛陀的形象是佛教神像中最为固定的一种,而不像菩萨那样千姿百态。此外,即使是在密教中,我们所看到的也是多头多臂的菩萨和神王,而没有多头多臂的佛。而且,往往是一颈上有数头,而不是多颈多头。

作为画匠,要想改变佛的形象,使画像与所受的钱价相等,那么,绘制佛前世的化身和把佛与一身两首的神联系起来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设计。因此,笔者推测,画匠所绘的可能是佛一身两首的化身:佛前世曾为祭司,就可以将佛绘成祭司的形象;而为体现佛的主神地位,佛化身的祭司形象当然也该有神异之处,最为神化的祭司当然是阿耆尼,于是佛就被绘成了一身双头的、与阿耆尼相似的形象;阿耆尼是最老的祭司,佛的前世也作过祭司;这样,把佛绘成一个与阿耆尼相像的形象就无可非议了。而阿耆尼的一身两首形象正适合工匠收的工值,就出现了一身两首的佛陀。

四、各种双头瑞像在中国的传播

就现存的双头瑞像来看,其分布主要是西部地区。双头瑞像最早出现于盛唐,此种瑞像可能是随着唐代一些求法高僧西行带回的游记或粉本传播到中国的,比如说《大唐西域记》就将印度的圣迹介绍到中国,起到过相似的作用。当然,双头瑞像在唐代以前就可能已经传人,只是一时在中文文献或是图像中都难以找出更早的直接证据。像新疆龟兹的克孜尔彩绘的双头瑞像就可能是直接来源于印度的,但现在我们无法断定它的具体年代。《大唐西域记》等有关典籍只大致记录了双头瑞像的基本特征,甚至没有记录此像的坐立姿态,在当时,可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从盛唐的敦煌石窟及东部各石窟造像中都没有这一瑞像来看,当时双头瑞像绘制得很少,这或许是因为佛陀的双头形象很难让中原信徒接受。

巴中石窟的双头瑞像可以说是当时的特例。巴中石窟的双头瑞像是塑像,与两侧的佛像构成三佛的组合,这是独一无二的,具体是何意义现在还无从知晓。而巴中瑞像彩塑的风格是盛唐的汉地风格,所着右袒袈裟来源于印度,圆领云肩是中国式的,与阿耆尼颈下的璎珞有些相像。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这一瑞像不是直接来自于中国佛教典籍中双头瑞像的记载。因为,无论是《大唐西域记》还是《释迦方志》,其中记载的双头瑞像都是画像,而没有一例塑像。另外,其他地区出现的双头瑞像都大致按照故事的内容,仅出现两个供养人,巴中石窟083龛仅在龛外右侧就出现了四个供养人,因此,笔者甚至怀疑,巴中石窟这一龛所塑造的不是双头瑞像,而是我们现还不知晓的一种三佛题材。

克孜尔的彩绘与其他双头瑞像最大的不同是佛陀的手臂,他的四臂不是像后来的双头瑞像那样都生于两肩之下,而是一双手臂生于肩下,另一双手臂出于胸中。他的手势也与后来的不同,不是双手合十双手垂下,而是两手持物,一手提襟,一手垂下。佛的姿势虽是立式的,但不是直立的,而是略呈倒“S”形的,有点像菩萨的站姿。这些都说明它与后来的双头瑞像来自于不同的版本。比较起来,这尊瑞像从构图上更能说明“胸上分现,胸下合体”的特点,而不像其他的瑞像仅以双颈上各生一头来表现。从绘制的风格上来看,这一形象更接近于印度风格,而与中原的风格不同。克孜尔位于古代的龟兹,据《大唐西域记》载,龟兹佛教属小乘佛教,经教律仪都取自于印度,所以这尊瑞像的底本应该直接来源于印度。

吐蕃统治时期,双头瑞像开始出现在敦煌石窟,一直延续到宋代。敦煌石窟中的双头瑞像全部为画像,是不是就直接来源于中原的佛教典籍呢?不尽然,敦煌的双头瑞像虽然都是画像。与《大唐西域记》等的记载一致,但敦煌遗书中所记的瑞像神变的传说却与前者大不一样。正如前已提及的,两个故事的内容很不一样,这说明两者的来源不同。与双头瑞像同时出现的很多瑞像,如陈国圣容像等¨副就是来源于藏文《大藏经》中的记载。笔者推测,《大唐西域记》与敦煌遗书记载的不同也基于此,敦煌遗书中的记载可能来自另一版本,很可能是藏文典籍的译文。

敦煌遗书中的记载与《大唐西域记》等不同,敦煌壁画中有的双头瑞像却采用后者的内容做榜题,这或者可以认为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反映。当时吐蕃统治敦煌,将一些人喜爱的佛教题材带人敦煌,其中就有双头瑞像。这种佛陀的双头形象,与吐蕃接受的印度大乘密宗的多头多臂的神像同时传人,但比起密宗的其他偶像来说,这种佛陀形象更容易让汉地佛教徒接受。这时的双头瑞像的四臂都生于肩下,没有出于胸中的,也应是与吐蕃多臂多头神像不从胸中生臂的造像习惯相一致。但是,敦煌僧众在绘制双头瑞像的同时,一方面接纳了这尊来自吐蕃的偶像,一方面又念念不忘保存唐朝的佛教典籍,于是他们在一些瑞像的榜题上用了《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后的归义军虽然推翻了吐蕃的统治,但归义军政权在许多方面都延续了吐蕃时期的传统,保留双头瑞像就是一例。所以直到宋代,仍有双头瑞像的绘制。

到了西夏时期,双头瑞像又以新的面目出现。由于西夏佛教受吐蕃、宋、印度、回鹘等多元影响,西夏自身又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佛教艺术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双头瑞像的身上就略见一斑。西夏没有继续吐蕃至宋以来在莫高窟绘制双头瑞像的传统,而是在东千佛洞进行绘制。更重要的是,西夏把双头瑞像作为重要的神像进行塑造,但此像与盛唐时期的双头瑞像彩塑已大大不同,其形象更接近于敦煌绘画,但佛陀不再穿右袒袈裟而是着右袒偏衫式袈裟。西夏双头瑞像与吐蕃时期敦煌壁画的相似,说明它受了吐蕃的影响;采用塑像的手法来表现,是西夏的创新;右袒偏衫式袈裟则可能是受中原儒学的影响,以露臂为不善,故以片衣覆右肩。

五、小结

综上所述,佛陀的双头瑞像来源于印度,其造型渊源很可能是印度原有的火神阿耆尼的双头形象。中国现存的各类双头瑞像的风格不一,传人过程和根据的传说也不尽相同。关于双头瑞像的传入与传播问题还存在许多疑问,笔者仅作出一些推测。其中,巴中石窟双头瑞像与两侧佛像所构成的三佛组合极为罕见,尚待进一步研究。以上是笔者个人对双头瑞像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同类推荐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细说中国佛教

    细说中国佛教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西汉末年,西域与我国内地有所往来,西域派来的外交使节和商人中,有一些是佛教信徒。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伊斯兰教史》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将让读者对此教育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伊斯兰教是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宗教,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的长期和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研究,着重根据它“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这斯间,有众多的穆斯林学者,从自身的信仰出发,著书立说,从各方面阐述伊斯兰教。
热门推荐
  • 漫威之脸谱称王

    漫威之脸谱称王

    当一名带着国粹脸谱系统重生到漫威世界,那么会产生怎么样的结局呢?(内含无限流,但主角的能力只有脸谱的能力,不会有乱七八糟的能力。简介无能,请大家移驾到正文观看。)
  • 毒医狂妃:废柴九小姐

    毒医狂妃:废柴九小姐

    前世是杀手界的风云人物,一朝身死,竟成了废柴九小姐!庶女陷害?不好意思,她现在就让她后悔出生在这个世上!珍禽异兽?不好意思,她都是当做小弟使唤的!神品丹药?不好意思,她拿那些当糖丸吃!但是,这个妖孽是哪来的?“你是哪来的?从哪来滚哪去。”“好,我滚床上去。”某妖孽笑嘻嘻地说。月疏雁无奈扶额,说好的断绝女色的冷面王爷呢?
  • 十里琉香君莫愁

    十里琉香君莫愁

    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边可奈何断肠草愁愁断肠三生石旁立三生
  • 洪荒三千年

    洪荒三千年

    作为一个小桃树仙,萠嫍觉得压力很大。本就想安安静静的报个恩,却意外卷入封神之中,结果发现一切背后,都隐藏着重重迷雾。这是一个小仙在漫漫洪荒中行走的故事,有悲有喜,有笑有泪,可能会小虐,但一定是hd。
  • 柏良仔传奇

    柏良仔传奇

    倾城山中修炼了千年的蛇精柏宿真,为了拯救灵脉逐渐消失的九连山,在一个奇怪的热爱女装的神仙——观影大师的点化下,下山寻找有缘人报恩,从而在人间与各色人神妖魔山精鬼怪所发生的奇妙历险故事。
  • 噬魂天晶

    噬魂天晶

    四方之地,七灵塔,五魔域,三玄宗,一王族,来自地球的少年,一个没落的宗派天晶宗,又是如何在神秘的魔天大陆掀起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个宗派崛起的故事,这是一段永远没有终结的传说,怪兽肆虐、帝国争霸、武者称雄、灵师永恒。修炼之道,立先天,至后天,筑灵胎,塑圣体,破虚空,得永恒。
  • 宇宙涟漪

    宇宙涟漪

    “啧啧,真惨啊,与亲人分别是多大的痛苦,听的我都于心不忍了。”潘璋咽了口唾沫看向豹子,“你说这是多大的痛苦,你怎么忍心这么做呢。”说完摆摆手让豹子先不要说话,孙强本已绝望的眼神重新焕发出一丝神采。“这样吧,孙强也不用送到实验室了,送到我房间吧,他妈妈和妹妹也送到我房间,我要让他们一家人团圆。”潘璋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 感悟人生:送给年轻人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感悟人生:送给年轻人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曾经拼搏过,也曾经失落过;曾经笑过,也曾经哭过;曾经怦然心动过,也曾经黯然神伤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书,只是你的这本正在书写的书,至于能否写得精彩,这全由这部书的主角来决定!你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么?!成功、快乐、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拥有了它们,你就是最富有的人最成功的人!
  • 吃鬼的青年

    吃鬼的青年

    在阳间他只是个平凡的小老板,在阴间谁见到他都要叫声“二爷”。世间万物众生,轮回有道,生死由命。青年手持命运之笔,掌管天地平衡…
  • 娇妻太甜,帝少宠上天

    娇妻太甜,帝少宠上天

    莫名其妙查出怀孕,她惊恐万分,霸道总裁找上门,宣称孩子他爸,从此对她床咚,壁咚花样百出,她扶着小蛮腰终于受不了了,可是出逃计划屡遭失败,他将她甩在床上狠狠惩罚。他对她的宠无人能及,她说他不够浪漫,第二天全公司被无数朵玫瑰花包围,卡片写的全是她的名字。当她身怀六甲,他却搂着别的女人高调秀恩爱,她才知道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