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斌 吴荭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刻作为表现佛教内容、宣扬佛教思想的重要载体,其出现较石窟寺的开凿略早,如著名的印度阿育王石柱、山奇大塔等。在中国也是如此。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要算四川东汉崖墓中所出的佛教雕刻。甘肃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佛教造像为十六国北凉时期的10余座石造像塔,最为流行和全盛的时代为北朝时期。甘肃从陇东到河西的敦煌共发现有数百件北朝石刻造像,其中平凉、庆阳以及天水、河西地区发现的最多。这些地区在历史上也是佛教十分发达的地区,与石窟寺的分布地区也是相一致的。而石刻造像基本为佛教寺院供奉,也说明了这些地区古代佛教寺院的发达与兴盛。如平凉禅佛寺遗址一次就出土北朝石刻造像塔等40多件;秦安出土的有“伏富寺”、“还乡寺”等石刻。石刻造像按其形式可分为单体石造像、造像碑、造像塔等几类。这些石刻造像的内容较石窟寺因载体较小要简单得多,主要有单尊尊像雕刻或组合式群像、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以及依据某一佛经内容的个别情节而表现的简单的经变画内容,如依据《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而雕刻的文殊问疾、依据《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而雕刻的释迦多宝佛并坐说法等。本文仅就所见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作简单的介绍。
一、佛传故事
佛传故事是表现释迦牟尼一生事迹的故事,记载于多种经典中,如《太子瑞应本起经》、《普曜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佛本行集经》等等,这些经典大多自东汉时起即被翻译并在中土流行。因为是宣扬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佛传故事的雕刻或绘画较之其它佛教故事题材更为普遍和流行。石窟中的佛传故事描绘非常多,石刻造像上除一般的尊像雕刻外,佛传故事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的都是雕刻一个或数个佛传情节,其中以麦积山北魏10号造像碑、庄浪北魏卜氏造像塔的情节较多一些,基本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重要情景。另外灵台北魏太和十六年(492)郭元庆造思惟太子龛、酒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曹天护塔、敦煌北魏石造像方塔、以及平凉禅佛寺、华亭南川、天水、秦安、张家川等地的北魏、西魏和北周造像塔(碑)等都有佛传的个别情节的雕刻(见表)。
1、燃灯授记
这一故事见于有关佛传的经典如三国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现变品》、南朝宋求那跋驮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受决定记品》等记载。一般的佛传雕绘中不见这一题材,是从梦菩萨乘象入胎开始的。佛前生为儒童菩萨(或称善惠菩萨),因以花布施于定光佛(燃灯佛)并布发掩泥令佛从身上走过,而得授记预言将来成佛日释迦牟尼佛。菩萨因得神通,后降生于悉达家族作了净饭王的太子,并最终成佛教化众生。所以这应是佛传最先的一个情节。《太子瑞应本起经》记述这一故事曰:“……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菩萨已得记言,疑解望止,霍然无想,寂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法忍。实时轻举,身升虚空,去地七仞,从上来下,稽首佛足。见地濯湿,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发布地,令佛蹈而过。”但在《六度集经》里也有这一故事,称为“儒童授决经”或“儒童本生”,属于佛本生故事。因此在判断其属于佛传故事还是本生故事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甘肃石刻中这一题材见于麦积山北魏10号造像碑,又称“佛传碑”,全碑刻10个佛传故事,其中燃灯授记内容较为完整,刻买花、供佛、布发掩泥、授记、得神通升天等,这是为数不多的以燃灯授记为开头的佛传故事雕刻。
2、乘象入胎
这一故事是作为绝大多数佛传开始的情节。佛母摩耶夫人白日梦见一菩萨化乘六牙白象从右腋来入其怀,因而感梦怀有太子。因为是表现佛的来历的,所以这一情节在很多佛传雕刻中都有。见于庄浪卜氏塔、麦积山10号碑、平凉禅佛寺西魏造像塔等。其表现形式基本相同,一般为一菩萨引导,一小儿乘象从空而来。麦积山10号碑因与前面的燃灯授记相衔接,还有乘鸟而下的菩萨(即被燃灯预言将来成佛的儒童菩萨)。
3、树下诞生
摩耶夫人梦见菩萨乘象入胎后,即怀孕。十月将满后,回娘家生产,途经蓝毗尼花园,摩耶夫人倚树休息,悉达太子即从右腋降生,释、梵二天接住。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境内,为释迦牟尼的诞生纪念地。佛的诞生是佛传中最为重要的情节之一,凡佛传故事雕绘中基本都有这一题材。酒泉曹天护塔、庄浪卜氏塔、麦积山10号造像碑及秦安安伏西魏石造像塔有雕刻。麦积山10号碑的诞生是从左腋而生的,与经文记载不符,是比较特殊的一例。
4、九龙灌顶
太子诞生后,即可站立行走,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并行七步,每步下生一朵大莲花,即佛传中的“步步生莲”,之后,由九条龙王为之沐浴,也有佛经称由释、梵二天一温一凉二水为之灌沐。《普曜经》曰:“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九龙灌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中国内地多表现为九龙灌顶,但不一定都是九条龙,有的是两条龙,有的是八条龙,一般左右对称,如酒泉曹天护塔、秦安安伏石造像塔。而麦积山10号碑并不对称,龙都是朝一个方向的,由于画面较小,龙的数量也不清。一般的九龙灌顶画面都是太子规规矩矩直立,双手下垂,而麦积山10号碑则是右腿略抬起,表现出了孩子气,更具生活味,更生动。
5、阿私陀占相
悉达太子诞生后,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曜经·欲生时三十二瑞品》说:“满十月已,菩萨临产之时,先现瑞应三十有二。”《太子瑞应本起经》说:“身黄金色,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狱。极佛境界,莫不大明。当此日夜,天降瑞应,有三十二种。”因此净饭王便请国内著名的相师为之占相,相师观后预言太子如不出家,则可成为转轮圣王,如出家则将成佛。此题材仅见于庄浪卜氏塔,位于塔的第二层,从左至右刻树下诞生、九龙灌顶、阿私陀占相。占相场景为在一四方形建筑内,国王怀抱太子侧身坐于榻上,建筑外一人侧身面向太子坐于高座上,此即为相师阿私陀。有的占相是外道状的阿私陀双手举起太子端详,如云冈北魏第6窟中心塔柱所雕。
6、宫中娱乐
太子一心想出家,净饭王为阻止其出家,想尽各种办法,如建四时殿,为其选妃及众多婇女,使其在宫中享受欢乐。此一画面见于庄浪良邑西魏造像塔。因画面磨损过于严重,难以确定具体的人物。
7、树下思惟
树下半跏思惟像一般被认为是太子思惟像,有些被认为是弥勒菩萨。这要视特定的情况以及与周围画面的内容进行判断。树下思惟太子像,有的是太子未出家前在树下观耕时的思惟像,有的是出家后在深山密林中修行思惟像,这也要看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定。出家前的树下思惟像见于庄浪卜氏塔、华亭南川造像塔、秦安西魏造像塔等。麦积山10号造像碑的树下思惟像应是出家后的思惟像。有的思惟像可以准确地判断为出家后的思惟像,即与白马吻别相关联(见后)。
8、剃发出家
太子逾城出家后,与其马夫车匿和马行至深山,决定剃掉头发。《过去现在因果经》曰:“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以习障。’释提桓因,接发而去。虚空诸天,烧香散花。异口同音赞言:‘善哉善哉。’尔时太子,剃须发已,自见其身所着之衣,犹是七宝。……时净居天,于太子前,化作猎师,身被袈裟。太子既见,心大欢喜。……即脱宝衣,而与猎者,自被袈裟。”麦积山10号造像碑表现了这一情节。太子坐于山林中,山中有各种动物,太子执弯刀割取头发,上方一天人飞身而下。可能是接取太子发髻的天帝释。太子前方静坐数人,可能是追随太子修行的几个弟子。
9、白马吻别
白马名叫犍陟,是太子的爱马,太子半夜乘白马逾城而出后,在深山中剃去发髻出家,便打发车匿及犍陟回宫,但俱不忍离开,痛苦万分,尤其是犍陟马与主人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太子瑞应本起经》:“于是白马,屈膝舐足,泪如连珠。车匿悲泣,随路而啼。”《过去现在因果经》曰:“尔时车匿,闻此语已,悲号啼泣,迷闷蹙地,不能自胜。于是犍陟,既闻被遣,屈膝舐足,泪落如雨。”灵台北魏太和十六年(492)石造像龛(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即表现了这一情节。在一梯形的天幕形龛内,太子(佛装而不是菩萨装,顶有螺形肉髻,比较特殊)端坐思惟,左侧一人(头残)跪地,双手相拱,应为辞别的车匿,右侧一马前腿跪地,马头前伸触地,是经文中“屈膝舐足,泪如连珠”的犍陟马。
10、车匿还宫
《太子瑞应本起经》:“车匿步牵马还,宫都中外,莫不惆怅。瞿夷啼哭,自投殿下曰:‘我望太子,如渴欲饮,汝今与马返独空归。’前抱马颈,问太子所在。车匿曰:‘太子上白大王及谢舍妻,今求无为大道,勿以我为忧。’瞿夷啼哭曰……”这是描写车匿与犍陟马痛别回城后告诉净饭王及太子妃耶输陀罗(有的经文称为瞿夷)等太子的情形后大家痛哭的情形。庄浪卜氏塔第五层刻这一情节。下部二人一马,其中一人可能为车匿,左上方一建筑内一人双臂上举悲哭,应为啼哭的瞿夷,建筑外两侍女,在外义一棵大树。
11、释迦苦修
太子出家后,经过入山求道并访问山中修行的其它仙人,以及反复思惟,并未得到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最后来到尼连禅河旁的苦行林,决定静坐苦修思惟解脱之道。《过去现在因果经》曰:“尔时太子,调伏阿罗逻迦兰二仙人已,即便前进迦阁山苦行林中,是侨陈如等五人所止住处。即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是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设有乞者,亦以施之。尔时侨陈如等五人,既见太子,端坐思惟,修于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乃至七日,食一麻米。时侨陈如等,亦修苦行,供奉太子,不离其侧。”纠由于连续六年的苦修,使得太子“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酒泉曹天护塔第三层即雕有这一情节。双树龛内,释迦禅定而坐,双颊下陷,身躯赢瘦,全身只见骨头,不见肌肉,且身躯向右歪斜,极度疲弱的样子。两侧各站立一弟子。石窟中的释迦苦修像很多,北魏早期的石造像塔上表现这一情节,除这件塔外,故宫博物院藏大概同时期的与这件塔形制相同的残石造像塔上也可见,是较为珍贵的像例(李静杰编《石佛选萃》,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从犍陀罗造像开始就有的释迦苦修像有顶上肉髻、背后圆光、结跏趺坐、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骨瘦如柴的固定形象自产生后一直未曾改变过。关于苦修的情景,前秦僧伽跋澄译《僧伽罗刹所集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等经中多有描述,各经互有异同,其后的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所记亦甚详。释迦苦修形象的造出,表现了北朝僧人对坐禅的重视,苦修像应该是重要的禅观对象之一。东晋天竺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序观地品》中即有佛告父王,若有众生,欲观佛者、欲知佛生时相者、欲知佛纳妃时者、欲知佛出家时者、欲知佛苦行时者……的经文,所说的观像内容,即包括石窟、石刻中常表现的乘象人胎、诞生、纳妃、出家逾城及苦行等。苦修像所表现的坚韧苦拔的精神正是禅僧所学习并对他们有极强感染力的。
12、牧女献糜
经过六年的苦修,仍未得解脱之道,便想这种苦修不是真正的解脱方法,于是太子在尼连禅河沐浴后,接受牧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体力,决定在树下寂静禅定思惟。《过去现在因果经》曰:“尔时太子,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于苦行,垂满六年,不得解脱,故知非道。不如昔在阎浮树下,所思惟法,离欲寂静,是最真正。……即从坐起。至尼连禅河,入水洗浴。洗浴既毕,身体赢瘠,不能自出,天神来下,为按树枝,得攀出池。时彼林外,有一牧牛女人,名难陀波罗,时净居天,来下劝言,太子今者在于林中,汝可供养。女人闻已,心大欢喜。于时地中,自然而生千叶莲花,花上有乳糜。女人见此,生奇特心,即取乳糜,至太子所,头面礼足,而以奉上。太子即便受彼女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气力,当使施家得胆得喜,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能具足。太子即复作如是言:我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受此食。咒愿讫已,即受食之。身体光悦,气力充足。”甘肃省博物馆藏禄文造像碑第二层并排四龛,左右外侧龛分别雕阿育王施土和牧女献糜。菩萨装的释迦侧身站立,顶有华盖,一人屈腿躬身双手捧物向菩萨供奉,表现的即是牧女向释迦敬献乳糜。
13、降魔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