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工作量过重、精神不佳、压力太沉重时,不小心犯错是非常普遍的事。如果我们在犯错之后能正确地面对,这个错误便不算什么大事情,甚至还会对你日后的升迁起到很大的帮助。
做人要低调
【原文】
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
--《庄子·天下》
【译文】
别人都讲求财物,自己却追求理想。不去积累财物,知足守份,精神上才会感到充实有余。
【解读】
只要精神上得到满足,就算没有多少财物和名利,也是幸福的。而精神上得到充足,就要不争,就要低调,直到最后“无物”、“无我”。
不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就是低调做人。就算你认为自己满腹的才华,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要强,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沉默地,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做出彩,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低调做人,并不意味任何事情都退在后面。就算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不要有事没事就往领导跟前凑,然后做出一副领导面前红人的模样,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去加以援手,为别人服务。
低调也不是安贫乐道,不是在物质短缺的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得到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才有可能在生活上保持低调。
并不是所有的成功者都会低调,当然,在他人面前肆意地享受成功无可厚非。刘邦说,如果富贵不回家乡,就是“锦衣夜行”,即使穿上好衣服也没有人看见,这种心态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毕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一般不太可能心甘情愿保持低调。真正像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那样拒绝领取诺贝尔奖金的人总是少数。萨特这样的低调极端,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高调可以创造名气,名气就是价值,谁又会轻易放弃出名的机会?“成功难,成功的人保持低调更难。”因为低调不仅仅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对成功有更深层的领悟。
有品位的人不一定低调,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可以不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总是显得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去一位老前辈家中做客,他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闻名世界,必须记住学会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应该学会低调做人而暗蓄力量,最后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遇事应该保持不卑不亢
【原文】
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庄子·天道》
【译文】
尊卑、先后,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古代圣人取而效法之。
【解读】
庄子说:“尊卑、先后,古以有之,但并不是用它来作为根本。三纲五常,尊卑、先后,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古代圣人都知道。上天尊贵,大地卑下,这是神明的位次,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万物变化而生,萌生之初便存在差异而各有各的形状;盛与衰,这是事物变化的流别。天、地,是最为神圣而又玄妙的,尚且存在尊卑、先后的序列,何况是人类呢!宗庙崇尚血缘,朝廷崇尚高贵,乡里崇尚年长,办事崇尚贤能,这是自然的法则。”(原文见《庄子·天道》)
古时候贤明的人认为,道德是在自然的规律之后才产生的,有道德然后才有了仁义,有仁义然后才有了职守。
“就人间的是非曲直、人们的好恶成见来说吧,从众一直都是大家心里的一个潜意识行为。某人说某一事物可以,是基于人们都认为可以;说瞎掰,是基于大家都说瞎掰。”
所以庄子认为,尊、卑、贵、贱是很自然的。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花开一样。作为人不要有什么负担。尊贵的人不要觉得高人一等,卑贱的人也不要觉得低人一等。庄子的这种思想,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理解不了。
那些追逐“名”的人,对地位高、名声大的人毕恭毕敬,在他们面前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哈巴狗;在地位名誉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又把自己打扮成奴隶主,吆三喝四,好不威风。“没有价值”的人,在“有价值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宁愿做他们的奴仆,价值低的人,在价值高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宁愿做他们的奴仆;这就让“有价值的人”,在“没有价值的人”面前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会感觉快乐,也就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一个“有价值的人”,总会发现还有比自己更有价值的人,比较的结果自己还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还有的人在与自己一个层次的人说话时,表现比较正常,行为举止都会比较自然、大方。但是,在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时,就会感到紧张,表现的比较拘谨,自卑感强;相反,在与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讲话时,就会表现得比较自如、自信,甚至比较放肆。
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上级面前从不敢“妄言”,在同一科室的也不多说话。可是在自己的下级面前讲话时,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有的则在一般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能者的架势,可是一见到这个问题的权威就显出一幅驯服和虔诚的样子。
因此作为上级,在对话时要力求避免采取自鸣得意、命令、训斥、役使下级的口吻说话,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待下级,这样下级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谈话是双边的互动活动,只有感情上相容,才谈得上信息的交流。
平等的态度,还可以通过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体现出来。所以,不要以为是小节,纯属个人的习惯,不会影响上下级的谈话。实际上这往往关系到下级是否敢向你接近。此外,上级同下级谈话时,要重视开场白的作用。不妨与下级先扯几句家常,以便拉近彼此的距离,打掉下级的拘束感。
上级同下级说话时,最好不要作否定的表态:“你们这是怎么搞的?”“有你们这样做工作的吗?”在必须发表评论时,应当善于掌握分寸。点个头或者摇个头,都会被人看作是上级的“指示”而贯彻下去。所以轻易的表态或过于绝对的评价都容易给工作造成很大的失误。
假如一位下级向上级汇报某改革试验的情况,作为领导,提一些小问题,或作一些一般性的鼓励:“这种试验很好,可以多请一些人发表意见。”“你们将来有了结果,希望及时告诉我们。”这种评论不涉及具体问题,留有余地。如果上级认为下级的汇报中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表达更要谨慎,尽可能采用劝告或建议性的措辞:“这个问题能不能有别的看法,例如……”“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们可参考。建议你们看看最近到的一份材料,看看有什么启发?”这些话,让主动权仍在下级手中,只是提了一点建议,让对方容易接受。
下级对上级说话,则要避免显得过分胆小、拘谨、谦恭、服从,甚至唯唯诺诺。下级面对上级的时候,要改变诚惶诚恐的心理状态,而要活泼、大胆和自信。下级跟上级的说话,成功与否,不单影响上级对你的观感,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
跟上级说话,要尊重他,也要措辞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抬轿子”、“吹喇叭”等等,既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又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与尊敬,倒很可能引起他的反感和轻视。
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下级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没有必要害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为工作好,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