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预备军官的时候,我们的主管就会专门考核我们,他会把每个人的资料都写得清清楚楚的。那次,我被分到澎湖,我们一批人从高雄出发去往澎湖,结果主管晕船了,吐得一塌糊涂,我们却没有一个晕船的。于是就有人趁机把他考核的那些资料偷出来,大家一看:“哇,你说我这样不对,说我那样不对……”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作合理的调整。以曾国藩的声势,他做那种标记、那些记录,他够分量,而我们一般人就要特别小心。每一个人要斟酌自己的情况,你该怎么做,自己去衡量、去拿捏。
曾国藩把所有人才加以分门别类,然后让他们各有专精,各尽其才。他有那么大的需求,也有那么大的用人权和推荐权,所以愿意到他门下的人才不计其数。而正因为人多,因为他有不同种类的人才需求,所以他有必要专门进行人才的分门别类。
(3)保举
“凡办大事者,以选拔替手为优先。”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是总经理,就要跟所有的部门主管说:“你们要升迁可以,但得先把接班人给我培养出来。接班人培养出来了,我认为可以,大家也都说可以,你们就升迁,否则你们就只能留在原位。”当时李鸿章、左宗棠就都是先把接班人定好,然后告诉曾国藩让他放心,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有更好的机会,你可以考虑我,因为我下面会有合适的人来接替我的职位”。
(4)超擢
“超擢”,就是特别拔擢,破格提升。姑且不谈其好坏,首先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做得到吗?以前的大学校长敢请钱穆,要知道钱穆是完全没有学历的,可他就敢把他请来当大学教授,现在谁敢?最近就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小学老师,所有家长都说他好,广大社会人士也都说他好,都希望他去教中学生,但是他去了之后就是通不过考核,不符合规定,最后这件事闹得很厉害。家长们就说:“你们这个算什么规定?像他这种人才应该破格录用才是。”这就是中国人,一方面告诉你要守规矩,一方面告诉你不能死守规矩;一方面告诉你要有制度,一方面告诉你这个制度不算什么。我们现在是学历至上,只要有学历,不管你有没有实力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没有学历,你就很难突破,这是现实问题。凡遇破格提升,一定会有人打问号“你是不是收了红包?他是不是走后门?是不是上面交代的?”各种各样的质疑谩骂就都来了。可是有时候你如果不破格任用一个人,又有人会说“你没有眼光,没有魄力……”所以无论怎样都很难做。
2.勤教修炼
(1)课读
就是鼓励大家多学习,向古人学习,向今人学习,总之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学问。曾国藩自己是真的做到了,他没有一天不读书,就连带兵打仗的时候也一天都不间断。
(2)历练
必须要接受历练。其实“历练”最好换成“磨炼”二字比较好,因为只有“历”没有“磨”是不行的。一定要经得起磨,磨了以后你才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你才会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最好是磨出几层皮来,那你这个人就了不起了。曾国藩会让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磨炼,涵养性情,以及增长才能。而且他还会对症下药,对其给予相应的培养与教导,好好任用对方。由此可见,要栽培一个人,真的很不简单、不容易,你一定要很用心,花很多心思才行。
(3)言传身教
每天的言行举止都要以师表的立场,对所有跟随自己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以上这三点都以关怀、爱护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是为人才好,而不是为自己好。不应该庆幸自己有人可用,而应该常怀人才难得之心,从而给人才以充分发挥的空间。能够做到这一点,才算得上真正的大公无私。
五、严绳:治军治民都必须严
曾国藩曾经被人骂为“曾剃头”,可见他手很狠,该处罚的时候绝对不客气。他首先会很细心地制定各种规范、规矩,并且务求合理。而一旦制定,就会严格实施,只要有人违反,他决不姑息,坚决执行处罚,丝毫不会留情面。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恩威并济,不可以好到底,好到底就变成了烂好人,也不能坏到底,坏到底就是硬心肠,那肯定不能得人心。
1.曾氏家训八字诀
怎样严绳?曾国藩有家训八字诀,分别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八个字让曾家得以长期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子弟勤奋好学,家风严谨和善而又朴实。
第一,早。为什么我们说茶不能喝隔夜的,隔夜茶真的会坏吗?其实不一定,只是古人为了让媳妇不要晚起,才想到用这种方法让媳妇早起的。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事情,一定要花一点功夫。我们很多说法其实都是假的,并不是真有那么回事,但它有它的作用,任何事情、任何话,尤其是古人传下来的,都有它独特的用意。一定要早起,因为自然的规律就是早睡早起身体好。曾国藩一生以身作则,每到黎明就起床,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曾国藩出生农家,所以他早起很习惯。可是李鸿章就不一样了,李鸿章家里很富裕,他从小就不习惯早起。所以李鸿章刚开始跟着曾国藩的时候,湘军那时候每天早上五点都会放醒炮,就是为了叫醒大家,随后所有的高参要一起吃早饭,曾国藩认为这样才比较有团队精神。其实一直到我们当兵的时候,早饭都还是一起吃,那时候我们没有桌子,就是在地上围一圈,然后就地把早餐端出来吃了。可是李鸿章就是起不来,每次派人去叫他,他都会找借口,“我肚子痛”“我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那么曾国藩是怎么处理的呢?有一天早上,他派三个人轮流去请李鸿章,说:“请到他来才开动,他没来,我们统统不开动。”所以李鸿章到的时候,就很难为情,曾国藩没有说他,但是也没有任何表情,一句话都不说,于是大家就都低着头默默地吃饭。
就经过这么一次之后,李鸿章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准时到,再没有迟到过一天。你骂他有什么用?可是你不管他,行吗?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其实夫妻吵架的时候最好也是用这种方法,不说话,一说话就完了,因为那时候无论你怎么说都是不对的,都是多余的。不说话,气氛自然就会慢慢缓和下来,就会解开那个结。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其实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但是李鸿章要离开湘军的时候,还是对曾国藩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做什么我都佩服,就是勉强我们早起一起吃早饭这点,我很不理解,能不能有点弹性?”大家猜曾国藩是怎么说的?曾国藩马上答应说:“可以,从明天开始,取消早餐。”但是下面那句话他没有说,“各自料理”。所以后来所有人都骂李鸿章,“你不说话我们天天还有公家的饭吃,你一说倒好,你走了以后我们还要花钱买早饭”,最后又把他逼回来。他就只好去找曾国藩说:“我之前的建议不对,还是恢复早餐比较好。”这就是曾国藩的一套带人的方法。我们学历史就是要学这些道理,然后放到实际生活中应用,这样活学活用才有价值。所以,千万记住,该放的要放,该紧的要紧,该说的要说,该不说的要不说,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还有威力。
第二,扫。要干净,要整洁。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我在军中的时候,上级检查卫生都是用白手套去摸,只要有一点点黑的,他不用说话,就只是举到你面前给你看,你就会很难为情。所以要求一定要严格,然后才能慢慢养成习惯,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三,考。“考”就是“孝”,指祖先祭祀,敬奉考妣,不忘先辈教诲。很多事情你如果没有经历过,是无法完全想象的。我爸爸晚年跟我讲过一些话,我也是很难理解,后来他去世之后,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懂得他的意思,也才经常会想:“唉,那时候他告诉我,我居然没想通。”一个人没有到一定的年龄段,是很难去体会一些事情的。你要想不忘记父亲,就要记住他的教诲,这样你才会有他的印象,你才会记得。虽然我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但就是因为他的那些话、那些教诲我一直记着,我才没有忘记他,否则就可能会忘光了,那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孝”是根本的,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其他真的都免谈。
第四,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所谓“人待人,无价之宝也”。以邻为宝,和亲睦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尤其是邻里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时候有些邻居甚至胜过亲人。
第五,书。就是读书治学。读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了,一来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二来好学成风,成就书香门第,三来知书达理,修身养性。
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52岁的时候,他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里说了这么一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人的气质是天生的,本来很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读书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很多人读多少书都不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为什么?因为他们读书只是读那些技术性的,可以用来赚钱的书,那些书跟一个人的气质没有半点关系。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那些道理才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因此曾国藩很早就要求自己“无一日不读书”,而且他也当真做到了。
后面三个,蔬、鱼、猪,即种菜、养鱼和养猪,代指“耕”,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健康而又朴实。蔬菜是每天都要吃的,绿色食物对保持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鱼类食物也富含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猪肉、动物肝脏对于人体而言也不可或缺,而且如果家里耕种也可以避免青黄不接,这就相当于储存了食物。
试问,这八个字,我们现代人能做到几个?基本上都很难做到。就拿“考”字来说,我最近去书店要买一本《孝经》,老板竟然反过来问我“还有这本书吗?”,他什么书都有,就是不知道有《孝经》这本书。现在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孝道渐渐缺失,这很可能会酿成很严重的社会危机。
2.治军治民皆从严
治军治民,曾国藩都主张从严。我们现在主张从宽,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样教不出人才来。不严格,他怎么会听你的?你又怎么去培养他呢?曾国藩被人叫“曾剃头”之后,他很无奈地讲过一段话,他说:“我是读书人,哪里喜欢大开杀戒?关键是为眼下的形势所逼,不这样就没办法维持秩序。”他说就算是自家兄弟,也绝对不姑息、不放纵,不会宽恕他们的缺失。因为自家人更要带头履行,作表率,而绝无特权可言。曾国藩是对国家、对社会有充分责任感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富强,社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