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属于哪一类干部?”赵树理微微一笑道:“第一、第二类,我不敢往里挤;第三类你们不让我当;第四类呢,我自己不甘心承认,也不甘心当。我就算个‘三类半’吧。”
赵树理在最后的日子里,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摧残。他去医院看病,医生看着他的病历本上的名字,吃惊地问:“你就是作家赵树理?”赵树理淡淡苦笑一下说:“这个时候,谁还敢冒名顶替呢?”
巧荐肖邦
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是名声沸扬的人物,而肖邦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已深为赞赏。
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
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
演奏完毕,灯亮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了一颗钢琴演奏的灿烂新星而高兴,又为李斯特以宽阔的襟怀推荐艺术新秀的高尚行为所折服。
两位近代天文学巨匠之间
开普勒(1571—1630)生于德国,24岁时做了天文学教授,他曾按照自己对天体的理解写了一本相当幼稚的书,但是,当时已负盛名的在布拉格工作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却从这里发现了这个青年是极有发展前途的。
“你到布拉格来吧!”第谷向素昧平生的开普勒发出邀请。
开普勒虽然不认识第谷,但熟悉第谷的大名。他决定应邀去布拉格,和第谷这位大天文学家一起工作并向他请教。
路途遥遥,天不作美,刚刚走了一半,开普勒便病倒了。
他躺在一个破旧客栈里,身上不多的钱很快花光了。衣袋空空,拖儿带女,远在异乡,开普勒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他只好硬着头皮向第谷写信求助,没想到第谷立刻寄来了钱,使开普勒医病还债,来到布拉格。当时第谷已经五十多岁,开普勒还不到三十岁。第谷正努力在天体观测方面获得新的突破,开普勒想的是如何探讨遥遥天体之间的运行规律,共同的事业使他们聚到一起。
可是,开普勒的妻子一直对第谷抱有戒心。她本来不满意第谷把开普勒召来,又把开普勒没有马上受到国王召见,归罪于第谷的使坏。开普勒听信了妻子的话,便不告而辞离开了布拉格,并给第谷写了一封充满谩骂的信。
第谷正对开普勒的突然离去困惑不解,当他拆开那封信时,易于愤怒的第谷竟然出人意料地平静,因为他心里仍然喜欢开普勒,并猜想这位年轻人可能受人挑拨而产生误解,他对秘书说:“请立刻代我写封信给刻普勒,把事情原委告诉他,不要误会,国王和我们都是欢迎他的。”
开普勒接到第谷诚挚的来信,反复看了多遍,明白自己完全错了。他痛心如焚,立即给第谷写信,表示了自责和歉意。
开普勒知错认错,第谷容忍宽大。老科学家再一次写信邀请开普勒前来工作,两人第二次相见之后不久,国王就召见了开普勒,并授予他皇家数学家的头衔。开普勒得到了优厚的科学研究条件和生活待遇。
然而,正当开普勒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第谷却得了重病,从此卧床不起。临终前,第谷把全部资料和底稿都交给开普勒,请开普勒把他观察星辰的成果整理出来,题目定为《路德福天文表》。
开普勒不负第谷的知遇与帮助,更加刻苦地钻研,他除了发表老师的《路德福天文表》外,还发现了行星沿椭圆形轨道运行的重要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定律,成为继第谷之后的又一位近代天文学巨匠。
长达38页的回信
罗曼·罗兰想有所作为,但是,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把他难住了。他给蜚声世界的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苦衷,请他给以指教。
信是9月发出的,几个星期后,罗曼·罗兰几乎忘了那件事,但是10月21日晚上,罗曼·罗兰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寄自俄国的小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托尔斯泰的亲笔回信。信是用法文写的,居然长达38页!
托尔斯泰称赞罗曼·罗兰的用心思考,分析了罗曼·罗兰的思想矛盾,提出了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道路的原则。托尔斯泰写道:“一切真正的职业的前提条件,不是对这个职业如何爱好,而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
列夫·托尔斯泰的真挚感情和深刻道理深深打动和教育了罗曼·罗兰。他决心从事文学事业,效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先写了几部传记和几部诗剧,然后开始创作长篇小说。
罗曼·罗兰终生不忘托尔斯泰对他的激励和指导,因为那长达38页的回信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端正了他继续前进的方向。1912年,他终于因完成了长篇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写作,进入世界杰出作家的行列。
不畏权势选优才
进士考试的前一天,主考人陈之茂正忙着检查考前工作,忽然接到丞相一张请帖。这个丞相就是害死过岳飞的大奸臣秦桧。陈之茂看了请帖,不由地愣了一下,心想:秦桧这时候找我干什么呢?
陈之茂进了丞相府,秦桧假惺惺地作了一番“热情”接待之后,装腔作势地说:“请你来不为别的事,想问问这次报考的人数有多少,考前工作准备得怎样了?”
陈之茂说:“报考的人很多,考前工作都已准备好了,请丞相放心。”
秦桧说:“好,好!你做得很好,考试完了,我一定要在皇上面前保你升官。不过,有一件事,得请你帮忙。我有一个孙子名叫秦埙,这次也来参加考试,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可以说是天下的奇才。看来头名进士准是他的了。”
陈之茂听到这里,一切都明白了,原来秦桧要贿赂他。陈之茂十分气愤,严肃地对秦桧说:“我只知道按照考试规章办事,别的事我全不管。”说罢,气冲冲地离开了丞相府。
考试完了,陈之茂在阅卷当中发现有一个叫陆游(后来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的,文章写得很流畅,比秦埙写的文章好多了,他便毫不犹豫地把陆游取为第一名。
发榜那天,秦桧听说第一名不是自己的孙子,气得直吹胡子,连饭都没有吃,扬言要害死陈之茂。陈之茂听说后毫不畏惧。
后来.秦桧没等到害死陈之茂就呜呼哀哉了,这桩事也就拉倒了。
第一位女数学博士的诞生
1870年8月的一天,柏林大学魏尔斯特拉斯(德国数学家,1815—1897)教授的办公室里,进来一位意外的来客——一位俄国女青年,她恳切地要求魏尔斯特拉斯教授收她做学生。这位55岁的教授被她诚恳的态度和对数学的热情感动了。但作为学者,他知道探索科学光凭诚恳和热情还不够,他决定考考她再说,于是出了一堆题目让她带回去做。这些题目都是教授过去出给自己高材生的难题,他想这位俄国大学生多半是做不出来的。
一周以后,索菲·柯瓦列夫斯卡娅又来到办公室,告诉魏尔斯特拉斯教授说所有的题目都做好了。教授将信将疑。他让索菲在一边坐下,当场逐题仔细审阅她的解答。看着看着,教授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神色,最后又变成满意的微笑,不仅每道题都解得正确,而且条理分明,逻辑严谨,方法也很有创造性。经验丰富的魏尔斯特拉斯教授立即意识到:他面前的这位普通女学生,是一个难得的数学人才。
魏尔斯特拉斯让她先回去等候消息,因为关于收她进柏林大学的事,必须请示校方。
魏尔斯特拉斯很快找到学校当局商量,要求批准索菲到他班上听课。然而,柏林大学跟俄国的大学一样,拒绝招收女生,学校当局无意为索菲破例。
现在,面对着一株充满希望的科学新苗,难道能看着她自生自灭、枯萎凋谢吗?魏尔斯特拉斯决定不顾任何反对,从百忙中挤出每星期天的下午单独给索菲讲课,亲自培育这棵数学新苗。
索非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柏林学习的四年,她不仅学完了所有的大学课程,而且完成了三篇重要的数学论文。
由于这些工作,经过德国的数学中心哥廷根大学的审核,她终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数学方面的女博士。
善伯乐路遇穷徒弟
任颐(清末画家,1840—1890)从小酷爱画画,15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便来到上海,画了许多扇面,在街头摆地摊出卖。
然而,一个无名小卒的画谁能瞧得起呢?
有一次,他看到两个人为得到一幅名画家任渭长的画而争得面红耳赤。这使他想到,为了克服生活的困境,继续自己的学业,何不借用一下任渭长的大名呢?于是,他就把自己画的扇面都假落“任渭长”的名字。果然,地摊上的生意一天天地好起来。
当时,任渭长正好在上海。一天,他经过任颐的地摊,见地摊上的扇面画得不错,拿起来一看,扇面上的落款竟是自己的名字。他心中十分诧异,就问道:“这些扇面是谁画的?”
“任渭长画的。”任颐回答。
“任渭长是你什么人?”
“我的叔叔。”
“你见过他吗?”
“这,……”任颐奇怪,这个人怎么打破砂锅问到底呢?
就坦率地说:“你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何必问得这么仔细!”
任渭长很喜欢他的直率,就笑着说:“我就是任渭长。”
任颐一听,先愣了一下,接着,羞愧得无地自容,丢下地摊要逃。任渭长赶紧拉住他说:“不要紧的,这些画真是你画的吗?”
任颐低下头,说道:“是我画的。因为我喜欢画画,但很穷,才做了这件错事。”
当任渭长知道他在上海举目无亲,生活艰难,仍刻苦学画时,越加喜欢他了,便收他为徒弟。
在任渭长的指导下,任颐认真学习,苦心钻研,没过多长时间,他的画就已名扬江南了。
虞丘子让位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大官名叫虞丘子。
有一天,虞丘子对楚庄王说:“我当了10年令尹,没有什么功绩,很惭愧。我想推荐一个人来代替我。”
楚庄王说:“你给我办了许多年的事,使楚国一天天强盛起来,终于成了各诸侯国中的强盛者,怎么没有功绩呢!我还要你做许多事情,为什么要离开我呢?”
虞丘子说:“我年纪老了,学问又不够,老占着令尹的位子,比我更有本事的人就不能出来为楚国出力了。有一个人叫孙叔敖,很有学问,品行又好,老百姓都挺敬重他,要是请他来当令尹,楚国一定会更加强盛。请答应我的请求,也算是我为楚国做了一桩好事吧!”
楚庄王见虞丘子说得这么恳切,只好答应了。
孙叔敖当了令尹,勤勤恳恳地办事,果然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举国上下都尊重他。
有一次,虞丘子家里有人犯了法,孙叔敖很公正地办了那个人的罪。虞丘子知道了,也没有责怪孙叔敖不讲情面。后来,他见到了楚庄王,很得意地对楚庄王说:“我不是说过,孙叔敖是个挺能干的人吗?这回你该相信了吧!”楚庄王也高兴地说:“我得感谢你推荐了这样一位好令尹哩!”
祁黄羊荐贤
春秋时代,晋国有一员大将叫祁黄羊,他因为自己年龄大了,就向晋悼公提出了辞职的请求。晋悼公看看白发苍苍的祁黄羊,很惋惜地说:“你走了,派谁来接替你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把军队管理好。”
悼公觉得很奇怪,便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大王只问我什么人能带好军队,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后来,悼公就决定派解狐上任,不幸解狐得急病死去了。
这时候,悼公又问祁黄羊:“解狐死了,你看再派谁好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担任这个职务。”
悼公心里又纳闷了,他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起自己的儿子来了呢?”
祁黄羊回答说:“大王只问我谁能担当这个职务,并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就派祁午去接替祁黄羊。祁午上任后,跟他父亲一样,赏罚分明,得到人们的赞扬。
韩愈慧眼识诗才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十八岁那一年,从家乡来到洛阳。一天午后,他去拜谒德高望重的大作家韩愈。
韩愈这时心情烦闷,正靠在坐椅上休息。
门开了,仆人走进来说:“门外有一位英俊少年要见您。”
韩愈有些不耐烦,觉得这个青年来得不是时候。
仆人向前走了一步,又说:“那年轻人说,他想求您抽空看一看这诗。”说着,把一本诗稿放在桌子上。
韩愈伸了伸胳膊,然后,漫不经心地翻开稿本瞥了一眼。
他看到一首题为《雁门太守行》的诗,第一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好句!语言精辟,意境新奇,气派昂然!”韩愈禁不住赞叹道。第二句是:“甲光向月金鳞开”,“多么壮丽辉煌的夜间情景啊!”韩愈顿时精神倍增,吩咐道,“请客人!”
李贺恭恭敬敬地走进来,拜见了韩愈。韩愈急忙还礼,仔细观看来访者。“嗯,好像在何处见过?”
韩愈一边让座,一边回忆。想起来了,几年前,他和好友皇甫混曾经听说李贺六岁能诗,都不相信,亲自相约来到李家,韩愈亲自出题考试,李贺即席赋诗,举座惊异……十年过去了,眼前的李贺已是英俊少年。韩愈拉着李贺的手激动地说:“数年不见,长大成人啦!诗也大有长进!”
由于大作家韩愈的举荐,李贺的诗很快就闻名于世。
《文心雕龙》的成书
刘勰(约465—约532)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下苦功写了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但一直找不到名人的指教。
后来,他几次求见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但都被门人拦在外面。无可奈何,他只好乔装打扮成一位卖书郎,携着一个大包裹在沈约门前叫卖,包裹里装有他自己写的那本著作。
有一天,沈约乘车回家,正巧被刘勰瞧见了。刘勰连忙放开嗓门,高喊道:“卖书,卖书!都是古装珍本哟!”沈约是个书迷,听说有卖好书的,便立刻跳下车来。刘勰则乘机呈上自己的作品,说:“沈大人,这里哪有什么珍本,只因小人写了一本书,一直得不到大人的指教,才化妆成卖书郎在此等候的。”沈约一听,不仅没有生气,还把刘勰请到家里。
沈约将刘勰的作品一气读完,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对这位新人之作,他既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刘勰按沈约的意见,将文稿认真作了修改,这便是后来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名著——《文心雕龙》。
借书中的偶然发现
1850年,19岁的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1831—1879)离开了家乡——爱丁堡,告别了父亲,来到了伦敦的剑桥大学。
在此之前,麦克斯韦已经在爱丁堡大学专攻了三年的数学物理。这位年纪最小的大学生还在爱丁堡的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正是为了获得进一步的深造,他才来到剑桥的。
年轻的麦克斯韦在剑桥,犹如辛勤的蜜蜂来到百花园中。
他如饥似渴地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他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学,可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又可以钻进牛角尖里去。他的学习显然没有系统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