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欢的反感。《西厢》虽为名戏,出名人之手,但曹雪芹不赞成那种私自苟合的行为,也不赞成小红那种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义举。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此诗反映了曹雪芹对真诚相爱的赞赏。杜丽娘、柳梦梅那种生死不渝的情爱是十分动人的。
这里自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梅溪的感情:他二人虽被马氏夫人拆散而人间天上,但仍生死不移,心心相印,直到梦中相会,共待来年。
以上即是曹雪芹的怀古诗。与咏物诗一样,也都是托言寓意寄情写性之作,只当成咏物,只当成怀古,是不可能解其中味的。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是“薛宝琴”即雪芹新编《石头记》一书,编怀古诗,怀金悼玉,“秦淮风月忆繁华”,“废馆颓楼梦旧家”,忆往日之荣华和童年旧友。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就是胡君雍正昏庸残暴“乱用虎狼药”,乱加杀戮,乱施暴政,终使他二人的“秦淮旧梦”、“扬州旧梦”化为了烟云,思之忆之也都是枉然。
这即是本回故事的寓意,如果要说谜面及谜底的话,那么胡君“乱用虎狼药”乱施暴政,即雪芹“新编怀古诗”著《石头记》的谜底。前回暖香坞春灯谜给了谜底其实未给,此怀古诗虽未给谜底实已给出,一切全在标目之中,只要你看得出。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是隐去真情,掩去他爱人这一段无法明言的赘疣身世,说假语村言。“平儿”即屏儿??画中女儿。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断了的线儿,被拆散了的爱情,借“晴雯”,即情文??有情文字,亦即《石头记》一书来补,补那断了的情丝。“补裘”时的种种情景:“但觉眼前金星乱冒”,“由不得哎哟一声躺了下去”,“到底不像,我也再不能了!”即是曹子深夜著书“补裘”时的真情真景,是他的心声。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这一首真真国“外国女儿”的诗歌,道尽了曹子著《红楼梦》一书的因由及著书时的真情实景。诗说往日的富贵生涯,繁华岁月,不过如昨夜的一梦,转瞬消失净尽,思来宛如昨夜。“今宵”??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穷居在西山脚下,独自默立在水边湖畔,对月咏怀。在“水国”??影子的国度里、虚幻的世界中,对影抒情。这即是首联“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的本意。颔联“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是描绘“水国”中的影像,蒸大海的岛云在水中漂浮,接丛林的岚气在水中弥漫,天光水影,意象万千,不胜今昔之感。两句影射《红楼》。颈联上句“月本无今古”是说月光依旧,千古如斯;下句“情缘自浅深”是说人事已非,非复昔时了。孔梅溪已和古往今来许多才女一样,终归佛门,独卧青灯古殿,一去不返。尾联最后说,回首当年,江南春色,美好年华,还历历在目,清晰如今:“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这里“汉南”代指江南,虽如在目前,但已人非物换,万境归空了。苦海慈航寓通部人事。正所谓“人已何堪空寄恨,树犹如此忆当年”。看着她独居古寺的寂寞生涯,徘徊池畔的憔悴身影,日夜长流的无尽血泪,埋香哭吟的悲惨情状,作为她平生惟一的知己和惟一的亲人(她父母早逝),作为“玉兄”,他怎能不关心,怎能不怜惜,怎能不想尽方法去慰藉他当年的“小妹”,一生孤苦的情人!
因此上他就演出了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写往事,忆旧家,借这一部情文??有情的文字来补那断了的情丝。当然只能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于文章的背后,怕人看出,又盼人看出??怕恶人看出,盼善人看出。
如是日夜行文,不计自身病痛,直到熬干心血,泪尽西山。古往今来,深情如雪芹者未有,写来令人酸鼻。
曰
朱楼春梦散如烟,水国今宵月正圆。碧海云岚多少意,雪芹空自忆当年。
其二
整夜寒流运转乖,红香谢尽旧亭台。君王更比豺狼狠,一剂催成万古哀!
其三
隐去真情说假言,屏儿俏语慰人欢。赘疣身世难脱口,故遣虚文脉脉看。
其四
夜夜行文两鬓残,病躯哪管几更年。情丝已断人难补,未竟金裘泪已干。
1996年4月
柳絮词
这是典型的“一芹一脂”的作品,是曹雪芹和孔梅溪寄托身世的诗歌,与假人无干。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词说:如梦的春光即将归去了,“绣绒残吐”的初春的景象已经过去,现在已是“卷起半帘香雾”的暮春的时节了。“纤手拈来”令“鹃啼燕妒”,都仅仅是“空使”,那种景况、那些日子都一去不归了,不禁令他发出了“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的呼唤。但春天是唤不回的,自然的春天唤不回,人生的春天也是唤不回的。他二人少年时代金陵石头城里的繁华岁月,竹马青梅、儿女双双的欢乐年华,终于一去不返,不过南柯一梦,转眼都消散如烟了!
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使明春再见??隔年期。
词说的是柳絮,也说的是人,薄命的柳絮是这样,薄命的人也是这样。“挂纤纤缕”、“垂络络丝”都只是“空挂”和“徒垂”,都难以绾系羁留,“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只有任其分离,而毫无办法。柳絮是这样,他二人也是这样,他二人也像风中的柳絮一样,被雍正夺嫡的风暴吹散,南北飘零。曹雪芹回到北京,过着贫困的生活;孔梅溪则被卖往苏州,做了妓女优伶。“落去君休惜”是说落去,今日落去,君不必惋惜,??不是不希望君惜,只是出于对当时社会人情的深切了解,早知您不会惜,因而也不抱期望;“飞来我自知”是说异日飞来,只有我曹雪芹自己知道,无论是“落去”还是“飞来”,别离还是相聚,知道的都仅仅只有我一人。在这个“莺愁蝶倦”的“晚芳时”刻,??在这个娇莺忧愁、彩蝶疲倦、百花凋谢、万民含冤的时代??雍乾时代,“纵使明春再见”,确又再见,但那已是许多年后的事情了,“纵使明春再见??隔年期”了。整首词前半叙事,后半抒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惋惜、愤慨而又回天无力、无可奈何的真切情感,是他的“心声”的“自然流露”,是真正的好诗。归之于假人那只是“试帖”而已,与其生活是毫不相干的。
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唐代多红伶:张好好、关盼盼即是其中的代表。好好住“百花洲”,盼盼居“燕子楼”,她们都是当时的一代名妓,最后为他人做妾,从“百花洲”的妓馆生涯,到“燕子楼”中的侍妾岁月,最终香消粉坠、虚老终生而不为时人理解。词引用此二典故说,苍白的柳絮原也是有粉有香的,因经历过“百花洲”、“燕子楼”的妓妾生活,才香残粉堕,只剩白绒一团了!“逐对成?”,难分难舍,也都和本朝的张好好、关盼盼即东海孔梅溪一样,“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人如柳絮,柳絮如人,只能漂泊人间,再重新团聚,逐对成?,是断不可能了!社会是不会允许他们有一个可意的结局的。“缱绻”、“风流”也只能是“空”“说”而已,除老死禅堂外是没有其他出路的。下半部进一步抒发感慨:“草木也知愁”,也有感情,也知愁苦,并因而香残粉褪,只剩白绒一团;“韶华竟白头”,韶华女子、妙龄佳人也因愁而白了头发,如柳絮一样。虽然当时他二人再一次被迫分手时,孔梅溪也不过三十岁,但因经历坎坷,抑郁忧思,终至两鬓苍白了。“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不但是我国第一个女批评家,也是我国第一个“白毛女”。所以曹雪芹才“独怜白发细题词”,为她写了《红楼梦》一书,“对影慰宵征”,安慰他心中的“绛珠草”,夜夜徘徊在“离恨天”外,“灌愁海”边,独处“流水空山”的真钗黛??孔梅溪。结束语“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是望将来,寄感慨:“春天”已把她嫁给了“东风”,一去不返,再不管她了,生死由她,凭她怎样痛苦悲伤而滞留不归了!词表达了她非常期望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境,同样是一首好诗,和假人毫无关系。说是曹雪芹代假人拟制的作品也是不对的。
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词是曹雪芹的作品,是写他的感慨的。“汉苑零星有限”,开始时还零星有限,只有少数柳絮??少数人飘零陨落;“隋堤点缀无穷”,后来就到处都是,无穷的弱絮??无穷的弱女都陷入了陨落漂泊的生涯。“三春事业付东风”,本来想在“三春”??美好时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图壮志,终都付与了“东风”,全都被其吹散了,卷走了,补天济世、安民治国终成幻影,余下的仅仅是“明月梅花一梦”。当年赵师雄曾梦梅花化身女儿前来相会,醒后,“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这里指《红楼梦》一书。它是他一生仅存的惟一成就,在那里他二人幻形种种儿女,在东西南北兼用、过去现在同时的“大观园”??太虚幻境里,宁荣假府之中,缠绵悱恻,形影常随,但醒来仅是一个空幻的梦而已!看人间“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到处是一片香消粉坠的悲惨景象,“江南江北一般同”,不论江南还是江北,全都一样,到处都是漂泊分离的不幸人儿,虽时间变了,地点变了,但悲剧的命运依然。因以“偏是离人恨重”告结,所谓:“更有情痴抱恨长”,“脂砚先生恨几多”,“新愁旧恨知多少”,“从此恨苗长万丈”,等等。顺便说一下,“薛宝琴”只是真宝玉雪芹的谐音,在书中永远代表雪芹,而她许配的梅公子(只能是梅公子)则是他爱人东海孔梅溪的代称。以为只有宝玉及钗黛云等才代表雪芹、梅溪,也是不对的。最后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孔梅溪的作品。词说柳絮在明媚温润的春光中、富丽堂皇的殿阁前,在均匀的东风里翩翩起舞,不意风力渐强,大批蜂蝶拥来,逼得柳絮纷纷落坠,“随逝水”,“委芳尘”,陨落飘零。但是,那被认定“轻薄无根”的柳絮,却不肯自甘堕落,不甘随水逐尘。“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直至最后直上青云,高离尘世,表达了漂泊无根的柳絮的不屈精神。和其他诗一样,表面上是咏物,实际上是咏人,表面上咏的柳絮,实际是咏的是如柳絮一样漂泊的薄命女儿??优女孔梅溪,记的是他二人的生平际遇,抒的是他二人的真实感情,把它当成假人或曹雪芹代假人拟写的作品是根本不对的。他二人曾经在金陵织造署中欢乐嬉戏,如花柳迎春,结果却被雍正刮起的政治狂风吹得南北飘零,如柳絮一样。曹家被抄没,雪芹回到北京郊外,陷于了渔樵生活;孔梅溪更沦落风尘,“屈从优女”,“流落在烟花巷”,跌入了“逝水”、“芳尘”,从“百花洲”到“燕子楼”,受尽玷辱。但她仍奋力挣扎,不肯随波逐流,委身尘土,不论是相聚还是分离,都永不改初衷,永远牵连自己的童年旧友,自己的“玉兄”、“石兄”,忠实于她平生的惟一知己,万缕千丝永相绾系!面对世人的讥讽嘲笑,作为歌儿妓女,她发出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千古绝唱。妙龄的仕女,你们不要嘲笑柳絮无根,优女轻薄,本系下流种子吧!我要凭这频频刮来的“好风”直上青云??高出尘世。这里的“东风”本是贬义词,它吹落了桃花,吹走了柳絮,也吹散了心心相印的痴情儿女,但词中却用了“卷得均匀”、“好”等赞词(此一点即超出众人之上),这实际上是一种愤慨的反语,如芹脂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屡屡话及的称功颂德的句子是一样的。这里的“上青云”也不是一些人说的那样,是爬上高位,官高爵显,而是出世离尘,高离人寰,也即是出家为尼,以“佛事”来报答自己知己的一片深情。词充分表现了“我”??真钗黛超凡出世、脱尘离俗的崇高襟怀,虽然“斩情归水月”、“独卧青灯古佛旁”、“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衣上犹沾佛院苔”的寺院生活是不幸的、痛苦的,但当时,它却是不甘堕落的风尘女儿的惟一出路,也是不甘屈从的贞烈女子的惟一归宿。词把决心以“佛事”报答知己雪芹的风尘女子,即孔梅溪的“一片精神”表达得极为确切动人,的是千古不磨的“好句”,应该永世长传。说这是“对薛宝钗的绝妙讽刺”,太有违作书人的本意了!只有根本不懂诗为何物的人,才会认为这真是咏柳絮的作品,也才会去认真地写那种“咏物诗”。古人的咏物诗,都是借以咏人而已。
让我们以脂砚斋本回的题诗作结,那是对我们的明白的提示,诸公细思之。
诗曰:
空将佛事图相报,己触飘风散艳花。
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谶语任吁嗟。
1994年11月
红楼第一诗及外国女儿诗
下面来讲红楼第一诗(中秋诗)及外国女儿诗。
(一)
中秋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脂评称“这是第一首诗”,人们不解。其意是说这首诗是书中的第一首诗。它和全书的开场诗、《石头记》偈诗及第一回标题诗??解说每回标题,即每回纲目的诗是不同的。这是以书中人物名义传的第一诗。脂批: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又批:
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有)传诗之意。
这里脂斋称之为“关键”,并说它与后面女儿的诗一样“皆不落空”,即都有真事在内,并非虚比浮词,是写真事的诗歌,可以也应该反照。事实上(如诗本身所示的),这第一首诗是作者的自白,是他的夫子自道,是他著《红楼》借假语村言“风尘怀闺秀”时道出的一首感怀身世的诗,是曹雪芹的感怀诗。
首联“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不知“三生愿”结果如何,但却更频添了一段新愁,他们二人的幸遇和重逢,不但没给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反而给二人增加了许多烦恼。她只好斩情出家默默流泪;他也只好写了这一篇假话梦里传情。颔联上句“闷来时敛额”??当愁闷袭来时不能不时时敛额,是写其愁苦的样子;下句“行去几回头”,是写其流连难舍的举止。??已行去仍不禁几度回头顾盼。两句写出了“想”字,写出了“怀”字,写出了他二人难割难舍的心情。颈联“自顾风前影”,是写自己风前只有孤影相随,“谁堪月下俦”,是叹谁能与他月下相伴???他二人虽为知己却不能在风前月下结伴同游,因为那是虎狼横行的世界,夜叉海鬼的人间,只能借笔墨传情,靠诗歌寄意。尾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是寄语蟾光即月光,说你如果真的有意,就请你“先上玉人楼”,代我向她致意,向她问候,禅门禁地是他无法去的。与商隐诗“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同一意境。
这也就是说曹雪芹在写作此书时,把他自己的诗通过假人之口说了出来。这也就是脂批讲的“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将自己二人的诗传世的意思??并实实地传了。
或曰:曹雪芹不是反对那种“为写出自己的几首情诗艳赋而故意捏造出男女二人又添一小丑拨乱其间”,他怎会这样呢?我说不对,曹雪芹只是反对那种艳诗淫词,那种“才子佳人”之书罢了。那些诗赋是淫荡的,人物是下流的,故反对,并非是反对写儿女之真情,也不反对于书中传诗,传自己及女友的诗,关键是哪种人,什么诗。如《红楼梦》它所描写的儿女之情是他书不能比的,其于书中传诗亦非他书所能比,??格调高低是不同的,而这才是关键。倘曹子不想传真人、真情、真诗,他又何须谆谆告诫人们只看此书背面的真事,并一再感叹“谁解其中味”呢?
(二)
外国女儿诗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