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胤点点头,可是看向谢延宸的神色中却略带失望!谢延宸未眠也太鲁莽了,幸好方才左右无人,否则单凭他那“逼宫”二字,也足以按律诛之!他自己被诛事小,牵连他杜家事大啊!
谢延奇与尹晴柔一行在客栈里休整数日,等到孔双双伤情稳定,便重新上路。
由于谢延奇在之前与土匪的战斗中,也受了轻伤,因此不便再骑马,仍然与尹晴柔他们一起坐在马车里。
车队平稳前行,尹晴柔掀开帘子,看看外面,却看到外面的侍卫们十分谨慎,加紧防范四周。
因为上次的遇袭,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这一路上,恐怕并不太平。而且,大家不希望上次的事情,会再次的发生。
车厢内,谢延奇忽然受到伤势的影响,咳嗽了起来。
尹晴柔心中微微一震,却当做没有听见一般,继续望着窗外,说道:“我看这周围都是平坦大路,应该不会再有人埋伏了吧……”
谢延奇继续咳嗽着,有些幽怨的对尹晴柔说道:“你,你就不能多体贴些本王吗?”
尹晴柔回头望着他:“哎,你倒是说说看,要我怎么体贴?”
“你看你这一路上,对本王的伤情不闻不问。依本王看,你对本王真是没半点情意。”看来谢延奇心里的幽怨还挺深的。
尹晴柔听了此言后,却气愤不已:“谢延奇,你这良心给那什么吃了啊?这一路上是谁喂你服药的啊……再说这点小伤能把你怎么样,上次那么大一把箭都射不死你!”
谢延奇怒道:“你这是什么话?哼,若是双……”
尹晴柔现在听到“双”字就十分敏感,于是一掌拍在谢延奇的肩膀上,逼问:“双什么?双什么……”
这时马车又一颠簸,再加上方才尹晴柔那一拍,谢延奇突然皱眉,脸上冷汗直冒。
尹晴柔脸色一变,立刻问:“该不会……牵动伤口了吧?我说你……事吧……你怎么就这么毛躁呢?”
“我……”谢延奇气得直翻白眼,哪有人像这样倒打一耙的。
尹晴柔没有理他,只是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口,还好,伤口没有流血的痕迹。这下两人都安分了许多,也没有说话。
不过这样的气氛让人有些压抑,尹晴柔撑了一会儿便撑不住了,眼珠一转说道:“上次你说,在一部《列国志》上看到了一种新型水车,后来有没有研究出制造方法?”
谢延奇道:“应该快了。”
“真的?”尹晴柔不禁一惊,据说这种新型水车可以有效改良灌溉水平,扩大灌溉面积,要是真的能制造成功,对于大周朝,尤其是经常干旱的西南人民来说,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尹晴柔露出几分敬佩,问道:“不知是何人在研究水车制造?这人一定有过人之才。”
谢延奇暗暗一笑,道:“这人你认识,还是你的老熟人。”
“是吗?我认识的人里有这么厉害的?我不信……”
尹晴柔还未说完,谢延奇道:“周大同。”
“啊……”尹晴柔惊呼出声,想不到,谢延奇竟然让周大同负责水车一事,她看向谢延奇,虽然心中有些开心,但还是不免担忧地说道:“老周虽然手巧,但是这件事,他真的可以吗?”
谢延奇道:“放心,我已经安排了朝中杨大学士的公子杨建黎总管此事,有杨建黎的主导,再加上周大同的手艺和经验,相信一定可以!”
尹晴柔闻言,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大同他们肯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就在谢延奇与尹晴柔谈论这件事的时候,而远在京城的乐天斋内,周大同与杨建黎也正在商讨水车的制造事宜。
杨建黎看过周大同画的设计图之后,惊叹不已:“周兄真乃神人也,此等图稿,杨某平生是第一次见到,也是闻所未闻。”
周大同笑道:“哪里哪里,杨主事谬赞了。之前王爷略略跟我描述过这种水车,我只是根据王爷的描述,再加以改良精进罢了。”
杨建黎笑道:“周兄才华卓越,又有多年制造经验,其实我在这里,实在有些多余。”
周大同连忙摇头道:“王爷让杨主事过来操办此事,必定有他的道理。”
杨建黎道:“其实在此之前,在下很少与三王爷打交道,我还以为,三王爷根本不会认识在下,想不到这次……”
周大同哈哈笑道:“之前听三王爷说过,三王爷说,他有次去工部,曾见到过你,说是当时见你在钻研器物,十分的投入,见到他之后,竟然连招呼也不打,不像其他人,只知道阿谀奉承。所以,三王爷说,杨主事你才是真正专注于研发的人。”
杨建黎这才恍然大悟,而心里不禁生出一抹感激,笑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三王爷会怪罪下来,没想到三王爷不但不在意在下的无礼,反而还如此重视在下,真是让人敬佩。”
“三王爷一向不拘小节!杨主事不必在意。”周大同想了想,又问:“听说杨主事的父亲乃是当朝大学时,怎么您也喜欢这些手艺活呢?”
杨建黎道:“说来惭愧,我自幼就喜欢摆弄木工的活计,而疏于学习。家父三元出身,贵为当朝大学士,我却只是同进士。后来进入工部做了一个小小的主事,为此,家父一直认为我为祖宗抹黑呢。”
说完,杨建黎脸上也是浮现起一丝愧疚之意。
周大同看到之后连忙道:“杨主事别这样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咱们要是把这个水车建好,便可以惠及成千上万的百姓,这与读好圣贤书一样,都可造福于民,等到那时候,你父亲杨大学士也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杨建黎一想,周大同说得在理,于是点头道:“周兄请放心,在下一定会全心全意协助你,将这水车建好的!”
“好!”周大同乐呵呵的笑着,两人又接着忙碌起来。
天色已晚,从皇后寝宫之内,还不时传出几道咳嗽声。咳嗽的不是别人,正是皇上。此时皇后不堪疲惫,已经睡下,皇上却还在灯下批阅奏折,只留秋公公一人在旁伺候。
秋公公听到皇上不时的咳嗽,不禁提醒道:“天色已晚,皇上,还是早些安歇吧,保重龙体要紧!”
皇上嘴上虽然答应了,可是显然根本没将秋公公的提醒放在心里,阁下奏折略有所思。
他的脑海里,又想起了那一日在朝堂上,杨巍芳的那一番话。
秋公公见皇上还没有就寝之意,便为皇上续了一杯参茶。
皇上看了一眼秋公公,看似随意地问道:“小秋子,你说,平时那杨学士刚正不阿,从不轻易显才于人前,为何那一日,却能为奇儿说话?”
秋公公知道皇上所指何事,连忙退了一步说道:“皇上,朝堂之事,老奴不敢轻言。”
皇上道:“你在宫里这么久了,很多事你也看得明白,朕恕你无罪。”
“这……”秋公公迟疑片刻,这才说道:“老奴也是听说,杨学士的小儿子工部杨主事,正在与民间的匠人一起研发什么水车。说是真能成功,将会大大提高灌溉效率,说是还能把低处的水引至高处,老奴虽不才,却也知道,这样对缓解旱灾大大有益。”
皇上惊讶道:“哦?还有此事?若是这水车真能研发成功,那的确是大功一件。但此事与朕问的事有何关系?”
秋公公说道:“听说,那杨小公子自幼就喜欢摆弄木匠手艺。这次与民间的匠人合作制作水车,就是三王爷推荐的。”
“是老三推荐的?”皇上惊讶的问。
秋公公道:“是,的确是三王爷推荐的。”
皇上欣慰的笑了,“这老三倒是知人善任。不错不错。”
秋公公笑道:“是,老奴听说,那杨学士知道此事之后,也是十分钦佩三王爷的眼光。”
皇上这时好奇的问道:“那民间匠人是谁?竟有这般才干?”
秋公公笑道:“这民间匠人,乃是晴柔姑娘的忘年交!”
皇上闻言后,不禁满意的点点头,“这晴柔丫头虽然行事乖张,但是心地慈善,主意甚多,在识人上也颇有所能。看来这老三,倒是找了一个贤内助!”
秋公公笑道:“是啊,老奴也得贺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