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动机水平和学业水平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动机水平越高,学业水平也会越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一般来说,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学习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内容时,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伯奇的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道理,当剥夺黑猩猩食物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着剥夺时间的延长,解决问题的错误增多,速度也减慢。这说明,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因为动机过强,紧张和焦虑强度过高,注意与知觉的范围缩小,思维受到一定的抑制,这些都会给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在重要的考试中经常有人发挥失常也往往与此有关。所以,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要保持一个恰当的动机水平,不要给自己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目标太高、压力太大不仅不会促进学习,反而会增加焦虑,不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动机过强的一种表现就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以对考试成败过度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过度的情绪反应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种状况使得考生不能集中注意,直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正常发挥,甚至无法参加考试。一家研究机构认为在中学生之中,存在的考试焦虑主要有两种趋向:一种是临到考试之前开始感到紧张和焦虑;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学习焦虑,而一到考试之前则表现更为强烈。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主观因素包括:自我期望过高,当能力不及时,便会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一旦考试中不能完整作答,心中慌乱,反而更影响发挥;对自己不自信,总是担心自己不是最努力的,不是最优秀的,越想用好成绩来证明自己,心理压力越大,反而加重焦虑,考前身体状况,生病、失眠等生理上的不愉快情绪也会加重考生对考试成绩的担心。与考试焦虑有关的客观因素包括:父母的期望,父母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觉得怎么努力也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反而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老师的期望,老师有意无意会把不同学校以及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竞争的压力转移到学生们的身上,学生们为了满足老师的期待无形之中倍感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由于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所以许多同学加班加点,唯恐别人比自己学习的时间长,学的内容多等,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处在一种恐惧和焦虑之中。
那么,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
首先,要有积极的自我暗示。高焦虑的考生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或发挥不好,认为别人比自己复习得好。实际情况并不像想象的这么糟糕,只要你在考前认真复习了,就要相信自己能把自己所学应用在考试当中。
其次,要学会给自己减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对自己提出合理预期。而不是一味把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全部压在自己的身上,转而对自己提出高不可及的要求。
再次,要学会放松。大多数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往往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学习上投入时间过多,且生活安排单调,容易引起焦虑和疲劳。指导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如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通过唱歌、打球、发微博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放松自己。也可以找亲朋好友或老师聊天,诉说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求得他人的理解与宽慰,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或感到紧张时,可以用深呼吸来调节情绪。
最后,如果学生的考试焦虑情况比较严重,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调节时,要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
测试一
中学生学习动机测量表
本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测验时,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请在题目后打个“√”号,不相符则打个“×”号。
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2.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起精神来。
3.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倦,直想睡觉。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方设法弄懂它。
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12.你常认为课本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
13.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17.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不容易做到。
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19.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每个题目若打“√”记1分,若打“×”记0分。
上述20个题目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
1.1~5题,检测学习动机是否太弱,如果得分在3分以上,则说明你的学习动机不强,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或困扰,需要进行调节,增加学习动机。
2.6~10题,检测学习动机是否太强,如果得分在3分以上,则说明学习动机太强,需要适当放松。动机太强,会使自己过度追求成就感,不利于心态的平衡。
3.11~15题,检测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惑,如果得分在3分以上,则说明兴趣较广,有利于增加自己的知识,但同时,应该把握住自己的主要学习任务。
4.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如果得分为3分以上,则说明已存在学习目标的困惑,需要好好地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增强意志力,以为逐步实现目标而努力。
你是哪种学习类型
学生从事学习活动,要借助于不同的感觉器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写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爱,有些人更喜欢通过视觉的方式接受信息,有一些人更喜欢通过听觉倾听外在的世界,还有一些人习惯通过动手(或身体运动)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不同感知觉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同,所应采用的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从感知觉方面看,学习者主要有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类型。
视觉型学习者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如喜欢看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他们将听到的事情也想象成图像,将所要说的话以形象来取代。他们通过观察所学到的,往往比从交谈、聆听或是实际习作中所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能够过目不忘的人大多是属于视觉型学习者,他们对亲眼看过的东西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视觉型学习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当与人沟通时,他们看别人的嘴唇,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是因为视觉学习型的人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理解和记忆信息,他们如果不能“看到”,就无法完全理解。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喜欢阅读,也喜欢练习写字和组词。视觉型的学习者在学习时要善于把知识内容整理成图形或表格的方式,以帮助自己记忆。温习课本时不妨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用记号笔标记出来,这样会让自己脑子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可以尝试在脑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想象操作。背单词时可以把阅读和背诵结合起来,或通过读文章来背单词。
听觉型学习者善于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进行学习。他们喜欢通过讲授、讨论、听录音等方式接受信息。老师提出一些要求,往往讲一两遍听觉型学习者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无误地去做。还有,有的听觉型学习者听一首新歌一遍后就能跟着旋律去唱。所以,听觉型学习者一定要珍惜上课听老师讲的机会,只要认真听讲,就能很好地掌握当天的课程。同时,还要多跟同学交流、讨论,通过说与听来增加信息量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背诵单词时可以播放读单词的录音,边听边记。在学习时不妨将自己所学的内容与音乐联系起来,如学唱英文歌曲等,也可以把听音乐作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