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事并且把事情做好,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思考和反省的事情。因为我们都很清楚:正确的做事方式是我们迈向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做事的学问是有许多方面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就因为没有真正参透做事的学问,掌握正确地做事法则,所以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而现实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因为能够真正参透做事的学问,并且从中找到了自己成就事业的道路,所以最终赢得了自己的成功人生。
人活在世上必须要做事,因为做事是人的生存资本。只有在做事中,人的各种素质才能形成,人的本质才能展开,人的潜能才能开发,人的能力才能发挥,人的成就才能取得,人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不做事,做人就没有内涵;做事越多、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做事越少、惰性越大,收获就越小。
★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
尽管薪水现在已成为了“个人隐私”,但是职场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薪酬排位顺序表。假如不幸自己位居末流,多数人会感到低人一等,甚至忍无可忍愤然辞职。
在他们的眼中,薪水是自己身价的标志,绝不能低于别人。他们的“理想远大”,刚出校门就希望自己成为年薪几十万元的总经理;刚创业,就期待自己能像比尔·盖茨一样富甲一方,他们只知向老板索取高额薪酬,却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更不懂得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前进。
这些想法无疑是错误的,为此你不妨追查一下身边那些位高薪厚禄的人,看看他们的经历是怎样的。
道尼斯先生来到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后,晋升速度之快,让周围所有人都惊诧不已。一天,道尼斯先生的一位知心好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询问他这个事情。
道尼斯先生听后无所谓地耸了耸肩,用非常简短的话答道:
“这个嘛,很简单。当我刚开始去杜兰特先生的公司工作时,我就发现,每天下班后,所有人都回家了,可是,杜兰特先生依然留在办公室内工作,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另外,我还注意到,这段时间内,杜兰特先生经常寻找一个人帮他把公文包拿来,或是替他做些重要的服务。于是,我下了决心,下班后,我也不回家,呆在办公室内。虽然没有人要求我留下来,但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如果需要,我可以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帮助。就这样,时间久了,杜兰特先生就养成了有事叫我的习惯,这就是事情的经过。”
道尼斯先生这样做是为了薪水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他确实没有获得一点物质上的奖赏,但是由于他的付出,他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一个成功的机会。
只为薪水而工作让很多人缺乏更高的目标和更强的动力,也让职场上出现了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1. 应付工作
他们认为公司付给自己的薪水太微薄,他们有权以敷衍塞责来报复。他们工作时缺乏激情,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一切,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以此来表示对老板的抱怨。他们工作仅仅是为了对得起这份工资,而从来没想过这会与自己的前途有何联系,老板会有什么想法。
2. 到处兼职
为了补偿心理的不满足,他们到处兼职,一人身兼二职、三职,甚至数职,多种角度不停地转换,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工作不出色,能力也无法提高,最终谋生的路子越走越窄。
3. 时刻准备跳槽
他们抱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的工作只是跳板,时刻准备着跳到薪酬更好的单位。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人不但没有越跳越高,反而因为频繁地换工作,公司因怕泄露机密等原因,不敢对他们委以重任。由于他们过于热衷“跳槽”,对工作三心二意,很容易失去上司的信任。
所以,一个人若只是专为薪金而工作,把工作当成解决面包问题的一种手段,而缺乏更高远的目光,最终受骗的可能就是你自己。在斤斤计较薪水的同时,失去了宝贵的经验,难得的训练,能力的提高。这一切较之金钱更有价值。
而且相信谁都清楚,在公司提升员工的标准中,员工的能力及其所付出的努力,占很大的比例。没有一个老板不愿意得到一个能干的员工。只要你是一位努力尽职的员工,总会有提升的一日。
所以,你永远不要惊异某个薪水微薄的同事,忽然提升到重要位置。若说其中有奇妙,那就是他们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得到的与你相同,甚至比你还少的微薄薪水的时候,付出了比你多一倍,甚至几倍的切实的努力,正所谓“不计报酬,报酬更多”。
假如你想成功,对于自己的工作,最起码应该这样想:投入职业界,我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工作。薪金的多与少永远不是我工作的终极目标,对我来说,那只是一个极微小的问题。我所看重的是,我可以因工作获得大量知识和经验,以及踏进成功者行列的各种机会,这才是有极大价值的报酬。
事实证明,如果你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努力工作,付出远比你获得的报酬更多、更好,那么,你不仅表现了你乐于提供服务的美德,还因此发展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技巧和能力,这将使你摆脱任何不利的环境,无往而不胜。
★每天多做一点
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多做些什么”。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惟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以下是一位老板的回忆:
我曾经在一个拥有上千职工的私人集团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在你们眼里除了处理文件及协助老板处理一些相关事务就够了。可那时只要公司存在的工作我都有可能被派去。记得有一次为了赶货,我和办公室的所有职员都被派到车间包装产品,整整做了三天三夜,老板并没有向我们说声谢谢,更不用说给加班工资了;还有公司驾驶员因出事故被吊销了驾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我又成为了驾驶员长达三个月,还有一次,老板自己接了个现金生意的单子,但必须货到付款,于是我又变成了业务员,跟着货车颠簸了两天把货送到了对方,直到把款结回来等等。这些工作在你们眼里,也许太不值得去做,当时我也觉得很委屈,凭什么要我去做那些工作。但现在想想,我觉得我不曾下过车间,便体会不到在车间工作职员的辛苦;在当驾驶员的三个月里,我的驾驶本领突飞猛进;通过送货结款考验了自己能力。我不知道你们打工时是什么心态。那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会永远给别人打工,我的心血也不会白流,这些都将成为我的经验与优势。正如一位朋友说的,叫你兼职文件打印,也许在你认为,你跟本不屑去做这些事,可你知道吗,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从你手里出来的那份文件是不是很精致,很优美,让人看了是不是耳目一新!我还记得在老板把我的工资翻了几番我还是要离开时,老板那种惋惜的眼神。我如果做得不出色,他凭什么挽留我呢!由于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后来公司老总把我当朋友看待,在我创业期间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
这位老板的经历对年轻人是很有启发性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有怕吃亏的心理,他们也常常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宁可少做一点,不去多做一点;宁可要别人去做,而不意自己去做——这是他们的处事原则。他们简单地认为,自己少做了,省力了,是占了便宜。付出那么多,上级不一定都看得到,而且同级的同事工资一样,自己凭什么多做?这种心理在职场上可以说相当普遍。
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见解,他们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和暂时,却没有看到深层和长远。
小张最初为刘老板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却已成为刘老板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被老板看作左膀右臂。他为什么能提升得这么快呢?
工作时老板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从前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来做,当小张来到他身边帮助他,他就把这些工作交给小张去做,这样他可以把精力腾出来做更重要的事。他发现小张工作主动,像是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于是养成了什么事都爱招呼小张的习惯……
老板为什么爱招呼小张做事呢?因为小张自动留在办公室,主动为他帮忙,急他所急,想他所想,给他的印象是:小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不在乎自己的一点私利受损。老板没有因此给他什么报酬,但是他开始注意到小张,了解了小张的能力并开始重视小张。理所当然地,当下属一家公司总裁职位空缺时,老板首先想到了小张,并且因为他平时对小张的了解,则把这个难得的机会给予了他。当同事们感到艳羡甚至是嫉妒时,却也没有什么可不服气的,因为他们确实没有小张付出的那么多。
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每天多做一点工作当然会占用我们的时间,但是,这种行为会给我们树立良好的声誉,使别人更加需要我们。
首先,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仍然以为少做事是占便宜,多做事是吃亏。如果我们养成了“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与那些没有这样习惯的周围的同行或者同事相比,就具有了一种突出的优势。我们彰显了自己勤奋的美德,使人们更加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合作。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指名道姓地要求你、而不是你的同行、同事们提供服务。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唯一的途径就是使用它多做事,做艰苦的事。经常的使用,会使肌肉受到锻炼,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右臂比左臂要更有力气的缘故。因此我们也总是把难做的事交给右臂去做,我们也觉得它比左臂重要的多。
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是:身处困境并且努力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你就有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发展出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最终使你更容易摆脱困境。
在当今的社会,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可能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能够给你提供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
每天要提早一点到公司,这表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不在乎比别人多做一些。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在这一点走在别人的前面!相反,如果你迟到,并且找了很多的借口,比如塞车啊、意外情况啊,只能表示你不是很在意这份工作,或者抱能少做一点是一点的心理,这样给别人的印象像个“落后分子”,既然你不愿多干活,那么老板有什么事肯定不爱找你,当然提升也不爱找你了。
当顾客、同事或老板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时,你还是积极地抓住这个机会吧!要知道这不是坏事,不是吃亏的事,相反可能是对你很有利的机会。你要把自己想象成那件事的责任人,设想自己希望这事怎样处理,然后提供别人需要的帮助。
要学会主动发掘工作。老板不喜欢看见员工停滞不前,有时候,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稍微停顿下来歇息,却被老板撞见了,这是最无辜的。在老板心目中,员工是不能在办公时间停下来的,他们有责任去发掘工作,而不应该让工作去找他们。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在市场上竞争,要想超越别人而成功、要想成为最顶尖的,你就必须做别人做不到而且不敢做的事情。
迪士尼乐园的创办人迪士尼说:“只要你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你就没有竞争对手,因为你做得到而他们做不到。”迪士尼能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儿童乐园,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行动的差别,他们做的事情不同,所以他们的结果不同。成功者与失败者做事情往往是相反的,所以你要成功就要做失败者不愿做的事。失败者不愿学习,所以你要学习;失败者不愿努力,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失败者不愿冒险,所以你一定要冒险。失败者不愿做什么事,你立刻去做,这是成功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失败者,所以大部分人不愿做的事情请你赶快去做。
日本的西武酒店是全日本最大的酒店集团。一次有一个人见到西武的总裁,可是一看那个老总正在扫地,于是非常瞧不起他。他见到西武酒店的老板堤义明之后,就告诉堤义明说:“你们酒店的老总也不怎么样,他到处在扫地。”
没想到,堤义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自豪地告诉他说:“这个老总会成功,他们公司的每位管理者都要做服务员的工作,每天他们不但要扫地,还要亲自去餐厅端盘子,这就是我们公司成功的秘诀。”
很多人都曾抱怨:“成功实在太辛苦了。”
其实他们说的没错,成功非常辛苦,可是你想过吗?失败是更辛苦的。因为成功者辛苦一阵子,就能够帮助自己成功,然而失败者却要辛苦一辈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者的“毅力”比成功者更坚强,因为他们是在忍受一辈子。然而成功者往往不能忍受,所以他们才迫不及待地追求成功。
怕苦会苦一辈子的,不怕苦只要苦一阵子。可以说你如果能在一阵子当中把你一辈子能吃的苦都吃下去,接着你就开始享受成功的果实。然而如何快速浓缩你的苦一次吃完呢?就是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忍受失败;不断地忍受嘲笑;不断地接受被泼冷水;不断地接受打击,然后还能接着行动,这都是成功者在成功之前做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美国知名的女明星麦当娜,她年轻时梦想要在美国成为摇滚明星,于是她想在好莱坞找一份表演工作。开始时她经济困窘,穿的衣服3个月没有换,天天在垃圾桶里面捡别人的菜吃,然后她找到可以让她上台表演的工作,终于一夕成名,成为举世闻名的歌星。
让我们想一想,有几个人能为了成功好好的家不回而在外面捡垃圾吃?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吧。这就是为什么成功者总是比失败者要稀有的原因。假如你真的想成功的话,请你暂时忍受一时的辛苦,拿出努力,大量行动。假如你还不愿采取行动帮助自己成功,那表示你还不是那么想成功。
想要成功,就要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先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假如想要失败的话,那么做什么都无所谓。你必须要选择成功或失败,做一个决定。所以成功和失败都是你自己的决定。
人生之途就像爬坡比赛,不进则退。在完成了一个课题之后不久,下面的课题又会接踵而来,如果不扎扎实实地不断努力,你会频频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分界就在这一点上。在建立人生的初期阶段没有付出充分努力的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也有很多年轻人觉得干什么事情都比工作有意思——看电视、买东西、聚在酒吧,或者呆着也好。不难想象这类人能做多少工作。然而,许多人拥有比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功更重要的人生目标。如果你强烈地希望成功,那你必须记住,在年轻的时光里,比起玩来,对工作更要感兴趣才行。不能在必要时拼死拼活地干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勤奋的回报中包括有精神方面的喜悦。如达到目的的喜悦,受人尊敬的——更重要的是——尝到增强自尊心的愉快感觉,因在这个世界上开创出了自己的道路而感到自豪的喜悦,还有,感觉到自己好像某种元素,是上帝创造的无价之宝的一部分时的那种格外的喜悦。
勤奋会给我们带来金钱、荣誉、健康。虽然具备提高自己的能力,但不想去努力的懒汉,绝对不值得人尊敬。或者对于天生就有一种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但只向社会索取的人,也不值得尊敬。那样的人,可以说是社会中的违禁猎手——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对自己本身是一种最过分的欺诈。尽量少工作而混日子的人,得到的只是一种空虚,其结果没有任何好处。从个人的成长来说,从职业上的好处来说,完全是无益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如果不努力,人就不可能从人生中获得任何东西。”
成功者的生活是充满自我牺牲的。“没有劳作,就没有收获”,这应该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座右铭。
洛克菲勒曾对儿子说:“不要总想着去看表,忘掉时间吧。9点到5点的工作时间不是为了你而订的。商业犹如一场对弈,一场比赛。8小时对于大显身手地干一番事业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当我初次踏上推销员之路时,发现我的竞争对手们周末都有不工作的习惯。在星期六,我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时我还是个单身汉,不会被结婚带来的责任所拖累。那我干些什么呢?打网球吗?不,推销本身就是我的娱乐,就是我的比赛。我决意要成为一个胜者。
其实许多事情非常简单,一位推销前辈曾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秘密就是你只要比一般人稍微努力一点,你就会成功。”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
有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只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一段时间后,女大学生便辞职不干了。她认为,她不应该蜷缩“在厨房里”,而应该“上得厅堂”。
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不在于大地方、小地方,不在于大企业、小企业,而在于你愿不愿意真正从基层做起,愿不愿意真正从小事做起。一个普通的职员,即使有很好的见解,通常被重用,也要煎熬一段不短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到有让别人倾听自己意见的资格和成绩,在别人眼里,你才是举足轻重,不易被人忽视的。因此,从小事做起的工作,年轻时就应努力去做好。
中关村一家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曾感叹道:“每次招聘员工,总碰到这样的情形:本科生与大专生、中专生相比,我们也认为本科生的素质一般比后者高。可是,有的本科生自诩为天之骄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强调待遇。别说挑大梁,真正找件具体工作让他独立完成,却往往拖泥带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却不小,还瞧不起别人。大事做不来,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觉得委屈,埋怨你埋没了他这个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干。我们招人是来工作、做事的,不成事,光要那大学生的牌子干吗?所以有时候,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相比之下,大专生、中专生反而更实际,更有用。”
人生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真正的崇高在于普通,最平凡、最普通却又最伟大、最崇高的。从普通中显示特殊,从平凡中显示伟大,这才是做人做事之道。
小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但成功者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可是成功者愿意,因为他渴望成功。
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就要更加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洗涮马桶,你就要更加洗涮得明亮;别人不愿意操练,你就要更加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就要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付出,你就多付出。只要你每件事都多做一点,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你都愿意多做一点,你的成功率一定会提高不少。
同事不愿做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愿意去做。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功。因此,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
越是那种埋怨自己工作价值渺小的人,真正给他们一份困难的工作时,他们越是退缩而不敢接受。具有十成力量的人,去做仅仅需要一成力量的工作,其中有生命的意义和悠闲的心情。在长远的人生中,这种生命的意义和悠闲的心情对于人格的形成与扩展,有决定性的帮助。
许多白手起家而事业有成的人,在做小学徒或小职员时就能以最高的热忱和耐心去面对上司给予他们的小工作,这是非常普通的事实。我们不可能用数量来衡量工作的大小,“大在小之中”而不是“小在大之中”。猴子,沐浴过后给它穿上尧的衣服,戴上舜的帽子,而猴子依然是猴子,人们不会称这只猴子为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小事中寻找出大课题。
★挫折是进步的转机
在职场中我们要设计自己的“能力开发计划”。漫无计划、得过且过,是无法成功的。如果动不动就觉得“这里的薪水比较高”、“这个地方比较轻松”,千万不要因为这些理由而换工作。这样才能和长处往往会被埋没,无法得到施展。
最要不得的做法是,“我不喜欢现在这家公司的工作内容,为了逃避它只好另找新工作。”如此一来,当你在新的工作场所发生新的问题时,你又会想要逃了,因此会不断地换工作,始终无法稳定,只要遇到不如意或挫折,就会落荒而逃。但是,如果你不断地换工作,还是能够不断地找到工作的话——那还好。然而,就在反反复复地换工作的同时,你的工作技能却会无法提升。不久之后,你就会远远地被工作机会抛在后头了。同时,你的社会信用也将不断地丧失。
不论遇到多么辛苦的事情或艰难的工作,请牢记:挫折正是使自己进步的转机。
为了培养自己的实力,可以进入学习基础的学校或参加课外补习班。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借由实务才学习到的。因此,最佳的学校就是工作场所,而对我们有帮助的老师(包括反面教师)就在公司里。
工作中错误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但有些错误是值得犯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在公司中就有一些完美主义者,从不希望自己犯错误,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于是乎犯了错误便茫然失措或手忙脚乱。
有的人干了二十几年工作,几乎没有什么错误,看起来很完美。看看那些多年未获升迁,一直还在原位的人吧。原因很简单,他就像一台笨机器似的,在那里不停的运转,不需加油,不需控制,也不需修理——那么,就让他在那儿转吧,没有人会注意他。工作完美的人当然应留在原位,因为再找别人来接管,可能会做不出这样的成绩,所以“留”之大吉。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老板不仅会注意你取得的成绩,而且会注意你犯了是什么错误。人都会出错,当然你也可以犯错,但要尽量避免犯不必要的失误。
“愚蠢的错”大部分是些疏忽大意的失误,比如说健忘或工作不彻底。这种错误才犯不得。“不可避免的失误”就不同了。比如你公司的财务工作,分析后你觉得美元要贬值,所以采取了相应的行动,结果美元没有贬值。如果你认真做研究,你就会很快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全美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公司的董事长纹翰·里德就是一个例子。
十几年前,作为花旗银行的副总裁,里德因为建立公司的信用卡分部,使公司损失1.7172亿美元,结果大出其名。里德的错误当然会引起老板的注意,但在他们眼里,里德还是敢做敢为的人。里德毫不气馁,极有能力地处理了危机,使这个分部最终做到扭亏为盈。
正因为这些,1984年里德才能成为花旗银行的董事长。当然,我们并不主张犯下损失上亿美元的错误,但是你不应该犯低级的错误,即便犯错也是犯开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这样,错误大一点,可能更能引起老板的注意。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认错改错的勇气。
松下幸之助对下属说:“有时,人会犯出乎意料的错误。在工作中,突然间一声:‘唉呀,糟了。’就有人开始伤脑筋了。”可见,老板不会要求下属不犯错误,相反,他会欣赏及时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下属。其实,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已是一种优秀的能力了。所以,当你发现出错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不妨对老板说:“我发现自己错了”,“我马上改正它。”
在合适的情况下,你还可以解释原因,更重要的是今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老板会发觉:孺子可教也!
一位名人曾说过:成功永远比失败多一次。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总是充满了成功、失败的轮替。
有一次有人问一位总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加倍你失败的次数。”一个人要成功必须采取大量的行动,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你行动的次数越多,你失败的次数也就越多,然而失败的次数越多,就越可能有成功的机会。当你成功的几率不是百分之零,你就应该继续行动,继续接受失败,每失败一次,你成功的希望就多一分。
在篮球场上要想成为得分王,就要不断投篮,当然投不进的次数也一定很多;当一个推销员想要增加业绩就要不断地销售,当然销售的次数越多,失败的次数也就越多,所以你的成交率可能很低,但你的业绩可能比别人要大,这就是数字游戏。
关键是,行动的次数一定要非常多,一定要不断地接受失败,而且加倍你失败的次数。世界首富洛克菲勒说:“你要成功,就要忍受一次次的失败。”你要把失败当成迈向成功所交的学费。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的心态才最可怕。因为只有卖棺材、卖墓碑的人才能在家里等着生意上门。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垫脚石。
★对别人多一份关心
我们做人做事要随时关心别人,协助别人去满足他的需要。希望自己被人人关心注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我们自婴儿时期起就发现了一个事实:我们的需要(如吃奶、除去潮湿的尿布等)都是在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获得满足的。因为“有人注意”就形成了“将获得满足”的符号,于是小孩子只要看见母亲或是听到母亲的声音便停止啼哭,因为他已获得了安全感。空虚印象一直保留下来,使每个人都切望别人的关心。当我们知道四周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时,就感到安全了。
我们自己渴望别人关心,应当想到别人也有同样的需要。你愈关心别人,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将因此增加,自然地他也会转而关心你。
在法国有个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好,他决定搬到养老院,老人准备卖了他漂亮的住宅。
这所住宅很有名,所以大家都来买。住宅的底价是8万法郎,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法郎,而且价钱还在不断上涨。老人很忧郁。是的,要不是身体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有个小伙子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法郎。”“但是,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法郎,”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法郎。”小伙子并不灰心,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房子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叫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房子是他的了。”小伙子出人意料地赢得了胜利。
这个小伙子为什么凭1万法郎就胜出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他表示,他将用心照顾一个孤独的老人。我们知道,孤独的老人需要的就是别人的照顾和关心。虽然有人愿意出10万法郎购买他的房子,但老人最终在金钱和爱心之间选择了后者。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那些真心关心别人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回报。
不用怀疑,人最关注的就是自己。所以,你要求人办事就要对别人表示关心。
有家餐厅,一群人坐着聊天,适逢餐厅员工下班,有位服务员推自行车时,不小心摔了一下,只见经理快速起身跑了过去,扶起那位服务员关切地问:“摔伤了吗?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服务员回答:“不用”。“你看腿都摔破皮了,去餐厅搽点药,歇歇再走吧。”经理小心地扶着她回到餐厅,然后就去找药,找到药后,又亲手替小姐擦上,还对她说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来上班了,工资照发。那位服务员连声说:“不用,不用。”这种做法比发几百元钱奖金更能赢得这位服务员对工作的热爱。
对小事的处理能反映人的素质。公司上班大家相互见面打个招呼,问一声:“身体完全好了没有?要不要再多休息几天?”或者:“家里的事解决了吗?要不要帮忙?”这种简短的问话,能温暖人心。你心里关怀别人,但不说出来,别人又怎能知道?即使有些极端自私的人表面做出一些关切和问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动人心。
有些人和同事、熟人、朋友许久没见面了,但见了面后,却仍然还像平时一样,这样岂不令人伤心。试想如果你许久没上班,上班后别人见到你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示,你心里一定会有这种感觉:我这么久没来上班原来他们还不知道,我在他们眼里太不重要了。既然你有这样的感觉,别人也一样。下次你遇见许久没见的朋友时,别忘了用惊讶、亲热的语气表达你的问候。“好久没见你了,干什么去了?”“好久没见了,真有些想你。”
关心别人,意味着被他的兴趣所吸引,为他的高兴而高兴,因他的担忧而担忧。一个人只要对别人真心感兴趣,他必将赢得真正的友情,必将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毫不犹豫的帮助。
★不必给事情找借口
无数的人与成功失之交臂,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找到了自欺的理由。像什么“如果每天不堵车,我就不会经常迟到了;现在竞争太激烈了,要是早几年我也会成为××行业的精英;如果我有××的学历我早就成为这方面的杰出人才了……”等等。这些借口都是自欺欺人的。在你每找一个借口的同时,你也不经意间失去了一次机会。
不让自己找借口,实际上是自己向自己挑战,是为自己寻找走向成功的阶梯。
在闻名世界的美美国西点军校里,学员们在回答长官的问话时只能回答四句话,即:“是,长官。”“不是,长官。”“不知道,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长官。”
“没有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在200多年来使无数的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各自的人生和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尤其在军事方面,无数的经典战例都出自西点学子的指挥。
如今的现代人爱拿文凭和能力的关系来做借口,一些没文凭的人总是自卑地对人说,如果当初我好好念书,有张大学文凭,我就会有能力和机会改变人生,不会像现在这样了;而一些有了文凭的人则自认能力超群,对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对日常的普通工作不屑一顾,时常慨叹好运为什么总不光顾自己。
前些年,由于文凭热的错误诱导,使社会上确实存在只注重文凭而不关心能力的现象,经历一段挫折后,现在各行各业对能力的侧重要比文凭更看重些。
大多文凭无用论的人会说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收入不如开小卖部的多,花几年时间上大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其实说这话的人很无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力和学历还是成正比的,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毕竟是大部分高学历的人领取高薪水,调查也证明,研究生的工资比本科生高一倍。如果你是一位文凭低却有能力的人,为何不再考取一张文凭,那工资不是又要提高很多了吗?
看看周围的同学、同事和朋友,无论在哪个行业和部门,学历高的自然提升得就快,并且有了学历高的装饰,连面子都不同程度地大了一些。
“有了文凭不代表就具有全面的能力”这句话没错,可惜很多人把它当成掩饰自己毅力不够的借口。狐狸没能吃到葡萄,就对自己和朋友说葡萄可能是酸的,这样它就安心于自己没吃到了。狐狸只是因为吃不到才说是酸的,而不是因为那是酸的所以不吃,从其内心深处而言是非常想吃的,就是酸它也想吃。
所谓酸只不过是给自己想不劳而获的思想找个借口而已。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虽然偶尔会出几个只会考试没能力的庸才,但大部分从这种残酷的升学体制存活下来的学生是适合社会要求的。一味地认为能力比文凭重要的人也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他们根本没毅力坚持将知识学到手,有了借口失败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地将能力考核具体量化,只能先通过某一大众标准筛选,而真正的能力展现是靠你在实际工作中用行动证明的。面对一个机会,这对我们来说用行动去把握是最重要的。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1994—1995赛季最佳新秀杰森?基德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母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每一次总是找借口解释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自己打不好,而不是诚心地去找没打好的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小子,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如果不努力练习,以后你有再多的借口你仍打不好。’他的话使我清醒了,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这才是对己有益的。”达拉斯小牛队每次练完球,人们总会看到有个球员在球场内奔跑不辍一小时,一再练习投篮,那就是杰森?基德,因为他是一个不为自己寻找理由的人。
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的情况,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情,找个理由替自己推脱——“没有时间”;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找个理由自我安慰——“别人的机遇好,而自己不走运”……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就一定会去做,而且一定会做好。
某报有一篇人物专访:一位名气颇大的律师,其钢琴弹得不亚于专业水准,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业务如此繁忙,你是如何抽空搞音乐的?”他笑笑答道:“要是喜欢,总有时间。”每一个成功者都是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去寻找,而不是整天为自己找理由开脱。
不为自己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化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理念。
★重视每一件小事
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在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全神贯注地去做。
行为本身并不能说明自身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做它时的心境。
人生目标贯穿于整个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们或者使你的思想更开阔,或者使其更狭隘,或者使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高尚,或者变得更加低俗。
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你是砖石工或泥瓦匠吗?可曾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你是图书管理员吗?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缝隙,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你是学校的老师吗?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也许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在日本,有一位少女,她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帮人洗马桶。刚刚开始,她非常不习惯,每当将抹布伸进马桶里时,她就会恶心得想吐,她觉得她不能再做这份工作了,她受不了。有一天,她在洗马桶的时候又想呕吐,于是就将抹布抛到一边,伤心地想,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做这种工作?
这时,有位前辈走了过来,拿起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着马桶,直到把马桶擦得光亮照人,然后,他拿了一只杯子,舀了一杯马桶里的水,仰头一饮而尽,就像喝可口可乐一样。这位前辈没有说一句话,却让那位少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没想到一件小事也可以做得如此完美。
从此以后,她时时用前辈的行为来鼓励自己,做好每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位少女最后成为日本的邮政大臣,也就是邮政部门的最高长官,名叫野田圣子。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论是大是小,你都应该尽心尽力,满腔热情,锲而不舍。
如果只从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工作或许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仿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非常灰暗,光华已逝,只剩下单调和破败的感觉。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图画。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看也许索然无味,只有深入其中,才可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幸运与否,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年干什么是人生的权利和荣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个性的独立。
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一家省级机关上班。踌蹒满志,一腔热血,不料上班以后才发现,每日无非是些琐碎事务,既不要太多的智慧,也看不出什么成果,便不知不觉散漫了下来。
一次系统开大会,处里彻夜准备文件,他的工作是装订和封套。处长一再叮嘱:“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别到时措手不及。”
他心里很是不快,想初中生也会的事,还用得着这样嘱咐?似乎是不相信自己一样。文件终于完成,交到他手里。他开始一件件装订,没想到只订了几十份,订书机的钉子用完了。他漫不经心地抽开订书钉的纸盒。脑海里“嗡”的一声:里面是空的。所有的人都在翻箱倒柜,却连半根钉子也找不到。此时已是深夜十二点半,而文件必须在明早八点大会召开之前发到代表手中。处长咆哮道:“不是叫你做好准备的吗?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大学生有个屁用啊!”他无言以对,脸上滚烫。
后来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通宵服务的商务中心。终于赶在开会之前,将文件整齐漂亮地发放到了代表手中。
事后,他灰头灰脑等着训斥,平时被他认为是严厉而不近人情的处长,却只说了一句话:“你要记住,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轻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主动,为你赢得信任与重用
如果置身于环境中,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即使恶劣环境也能转变为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不会使你成功。
李小姐失业后,向她的朋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个严厉的人,那时她刚毕业,对公司的业务一点也不熟悉,老板给她一大堆工作,拼命地找她工作里的失误之处,并且看她不顺眼,千方百计想在试用期满之前让她走人。
第二任老板是中年人,他作风开明,有亲和力,她在那里工作很顺利。可是,后来不知为什么,他开始慢慢地变得爱找她的麻烦了,最后竟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炒了她鱿鱼!听她倾诉的朋友,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她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
她在做第一份工作时,因为没有经验,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让老板生气的不是她的失误,而是她的工作态度:交代一样做一样,从不主动去学习,能躲过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难就放弃。而她在做第二份工作时,老板起初是很看好她,因为交给她的任务完成得都不错。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盲目满足,工作对她来说成了混饭吃,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发现后就让她走人。以后的经历也都是这样的,她从不主动工作,总是带着消极的工作习惯,她也只好一份又一份地换工作了。
这个女孩认为自己倒霉,却没有找到令她“倒霉”的真正原因,她还不明白老板为何对她不满。因为她不主动工作,态度消极,这样的员工自然不被老板所喜欢,而且她这样做也只能把原来对自己有利的环境转变成老板找碴儿的不利环境。在这样的态度下工作,她也不会取得什么成就的。
工作中的事情,不论大小,如煮咖啡、扫地、接待客人等,都要积极主动地认真对待。在小事上主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有机会承担更复杂的重任,也能促成自己的成功。
小高是一软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一天,他到一家销售公司联系一款最新的打印设备的销售事宜,因为是一款定位为大众化的新产品,并且厂家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对经销商的让利幅度也非常大。小高决定在媒体大量宣传报道之前,同一些信誉与关系都比较好的经销商敲定首批的订货量。
不巧的是,同他一直保持密切业务关系的那家公司的老板不在。当他提起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时,一位负责接待他的员工冷冷地说:“老板不在!我们可做不了主!”小高继续把厂家准备如何做该款的宣传,需要经销商如何配合进行渠道开拓的设想向这位接待人员讲解,试图得到他的理解和回应。但是,令他失望的是,那个销售人员不听他的解释,只用老板不在搪塞。
小高没有办法,只好走了。他来到有业务联系的第二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在。虽然很失望,他还想试一试,看能否说服接待他的人。接待他的是一位女员工,特别热情,马上倒了一杯水给他,还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小高向她说明了来意,她以自己刚刚学到的营销知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老板不在就让它白白溜走。她主动要求第二天就为他们公司送货,其他具体事宜等老板回来以后再由老板定夺。
结果很清楚,第二家公司的员工在老板不在的时候,女员工的热情为公司谈成了一桩生意,这款产品在这个城市里只有它一家经营,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了近万台。而第一家公司的员工却因为老板不在而丧失了很好的商机,等再要求补货的时候,小高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只为他们添加了几件货,但此时已经失去了获得厂家促销期的优惠待遇,利润自然大打折扣。小高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了第二家公司的老板,老板很高兴,对他招聘的这名女员工很满意,不仅在公司全员大会上表扬了她,并且提拔她做了部门经理。
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不会缺乏主动工作的精神,他永远都会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他们懂得如何更好更主动地工作。不论工作有多么单调、无聊、毫无挑战性,新员工都要主动调适自我,加强学习,努力通过试用期的考验,并为进一步安定下来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