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定量进食,使胃的工作有规律,有弛有张,有一定的休息,工作效率才会高。规律的进食时间和数量,对胃是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时间本身可以成为一个条件刺激, 每到同一时间,胃就开始分泌出胃液,准备备好接受食物,进行工作。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胃只有在受到食物的刺激后,才开始分泌胃液, 工作没有规律性,没有形成条件反射,神经系统没有形成一种动力定型,工作效率是低的。如果经常吃零食,胃就不能有很好的休息。
胃分泌消化液的量以及蠕动等活动,都是根据食物的量、质而有所不同的。多吃就得多蠕动,多吃含脂肪和粘腻的食物,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长,胃就要多工作,多分泌消化液。这些都是近乎常识性的。你能挑100斤,让你挑200斤,是挑不起来的,硬要挑起来,就会压坏身子。由于胃肠并不是随意肌肉构成, 它一般不会立即使人感到难受(除非超过胃肠本身的能力太多,就可能马上发病),而是逐渐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因此,定时定量进食,讲究饮食制度对于胃肠的健康,也就是对整个人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2)十一种健康的吃饭方式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
慢食:“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
素食: 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淡食:包括少盐、少油、少糖等内容。一个“淡”字可解。
冷食 :吃温度过高的食物,对食道健康有害。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洁食 :“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
生食:并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定时: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
小食: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3)吃饭也要讲顺序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瑛近日提醒说,吃饭也要讲究顺序,先是汤,其次是蔬菜、水果,再次是谷类,最后是肉类。
据美国营养学会分析,蔬菜、水果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是一个半钟头,甚至还更短一点。而油脂多的食品难以一下子被消化掉,肉类消化时间大约为6个小时。如果进餐的时候先吃肉类,肉类又难以消化,而后吃的蔬菜、水果就会腐败,产生一些腐败物质。
美国营养学会建议,就餐前20分钟,先吃蔬菜水果,再吃谷物,最后吃肉类,这样对帮助消化有好处。
2.吸烟危害健康
(1)吸烟,未来全球5亿人死于此
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日前翻译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书显示,吸烟所导致的死亡已占全世界成人死亡原因的10%。截至2003年,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份名为“世界禁烟及政策效果”的报告书警告说,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现有人口中将有5亿左右的人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是身体健康的中年劳动人口。报告还警告发展中国家男性的吸烟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按地区分类,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中亚地区的吸烟人口比率最高,约占该地区人口的59%,中东、北欧、南美吸烟人口各为40%。
(2)被动抽烟每周导致10人死亡
据爱尔兰邮报报道编译,根据本周公布的一个欧洲调查表明,每周有10个爱尔兰人死于被动抽烟。
但一个卫生专家警告说,在公共场所如酒吧和餐馆戒烟并不会影响到这个数字,因为大部分被动抽烟发生在家里。
这个数字表明,在欧洲,每八个烟民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其中就有一个成年人死于烟雾污染的空气。
2004年,爱尔兰有566人死于被动抽烟,在这一年,开始实行禁烟令。
其中294个人中绝大多数死于心脏病,另外145个人死于心肌梗塞,76人死于肺癌,51人死于呼吸道疾病。但在这些死去的人中仅有31个人是因为在工作场所被动抽烟而死,另外539人是在家中因被动抽烟而死。
进行此项调查的Konrad Jamrozik教授说,“根据20年积累的医学证据表明,二手烟的危害性是不容怀疑的。”
在工作场所和家里的被动抽烟,对非烟民和烟民都有影响。
吸烟吐出的测流烟雾所产生的毒气比抽烟者吸入的烟气毒性还要大,大概能占到房间烟雾的85%。
据这个报告称,在手中的烟,和按在烟灰缸中以低温燃烧,释放出不同的化学混合物。
(3)吸烟等于吸入重金属
俄罗斯科学院X光放射学与毒理学科研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体内肿瘤(专题 访谈 咨询)疾病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于烟中含有致癌物质,还因为吸烟加剧了体内镉等重金属的积累,这些重金属会破坏和影响细胞内受损DNA的修正与恢复。
研究人员选择了几百名年龄从10岁到90岁的志愿者,对他们的血液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上述结论,这些志愿者以前都没有接触过重金属。他们中的吸烟者每天的吸烟量在几支到一包之间,还有一些从来没有吸过烟。研究人员用原子吸附分析法对志愿者血液中的重金属铅、镉和锰的量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γ射线对血液中白血球DNA的破坏情况。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被试验者血液中3种重金属的含量都有所增高。一般情况下,铅在体内积存的最多,其次是锰,最少的是镉;男性体内积存的铅要比女性体内多,女性体内积存的锰要比男性体内多。但吸烟者体内积累的所有3种重金属的含量要比未吸烟者高2倍。同时还发现,γ射线对吸烟者的白血球损伤程度要比未吸烟者强,这是体内过量的镉破坏了DNA的恢复系统而导致的结果。
研究人员指出,镉的有害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同烟一起进入肺的氧化镉可以致癌。另外,镉很难从体内排除,它积存在肺部、肾脏和肠胃中。烟丝比其他植物更能从土壤中聚积镉盐;烟叶中镉的含量要比允许的值高出许多倍。
研究人员认为,一天吸20支烟的危害程度相当于3.2微克镉的作用,对被动吸烟者有同样的危害。体内其他有毒金属含量的提高也对人体健康不利。男性吸烟者体内过量的锰刺激了能够破坏DNA酶的活性,而金属铅则提高了机体对辐射的敏感性,缩短了寿命,使老年病提前出现。另外,体内过量的铅影响运动系统的功能,对视力、听力和记忆力也有不良影响,甚至提高了人的攻击性。有些研究人员还认为,血液中铅的提高导致了高血压,破坏了肾脏功能。
3. 科学喝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用野果和兽奶经自然发酵而造酒。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人们逐渐掌握了以谷物、葡萄等为原料酿酒的技术,从此酒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与人类历史相得益彰。
(1)适度饮酒有益健康
酒是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及含酒精饮料的总称。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认识到,适度饮酒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却病除邪。《汉书·食货志》中就有“酒为诸药之长”的说法。酒在医学上的应用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一大发明,古文中的“醫”字从酉(即酒),是由酒能治病演化而来的。几个世纪前,饮酒疗法是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方法。在激素被发明之前,酒饮料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即使现在葡萄酒疗法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手段。美国和日本的医学研究人员在十几年前就已发现,少量饮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利于将胆固醇转移和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循环流畅,减少血栓形成。
都市人和白领阶层对葡萄酒十分钟爱。不仅由于葡萄酒华贵、典雅、浪漫,还因为葡萄酒含丰富的烟酸和肌醇,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葡萄酒含有一种叫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和良好的血小板抑制剂,能保持血管的弹性与畅通。
啤酒颇受人们青睐,其主要原料是大麦芽和啤酒花,在《本草纲目》中二者均可入药,能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和消化不良等症。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哺乳期的妇女适量饮用啤酒可增加乳汁的分泌量。在英国、美国的一些妇产科医院里,产妇总要常规饮用一定量的啤酒以增加母体的营养,提高泌乳量。临床试验表明,适量饮用啤酒对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结核病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白酒在不同阶层中都有大量的消费群,其主要成分酒精是一种神经麻醉剂,它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特点是:低剂量时兴奋,高剂量则抑制。酒精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作用,能改善微循环,加速营养物质的运输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近来有研究表明酒精还可以减少胆石的发生。人在适量饮酒后往往能够振奋精神,消除抑郁,调节心理状态,有益身心健康。因为饮者众多而造就了丰富的“酒文化”。
(2)酒是双刃剑,过量饮酒有害健康
古人对酒的两面性早有认识,《饮膳正要》中有“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少饮有通脉之功,久饮有伤神损寿之弊”。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常常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皮肤粗糙、干燥、瘙痒,脸上经常冒出小痘痘、咽喉红肿、声音嘶哑、眼睛干涩、失眠、腹痛、腹胀、大便不正常等,临床上统称“饮酒综合征”。
其实,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远不止这些。酒精对肝的损害最大,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即轻度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据上海环境经济研究所灾害预防研究室的一项科研报告披露:近7年间,因大量饮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了28.5倍,死亡人数上升了30.6倍!酒精性肝病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很大,约为8.9%。因此在2002年2月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肝炎及肝病学研讨会上,专家们郑重宣布:在我国,随着嗜酒人口的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已经成为肝病中的第2号角色,仅次于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更为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嗜酒人群及酒精依赖者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已经成为酒精消耗的主力军。为此社会学家和医学工作者忧心忡忡,向全社会普及宣传科学饮酒知识已势在必行。
此外,过量饮酒还可以直接导致急、慢性胰腺炎、继发性糖尿病、心血管纤维化、脑中风、脑萎缩、急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尿酸血症、痛风及高脂血症、股骨头坏死及神经系统的损害等等。酒精能干扰男性精子的生成及活性,孕妇在妊娠期饮酒会直接影响胎儿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导致婴儿智力低下或畸形。我们也经常耳闻目睹由酗酒导致的人间悲剧:酒精中毒、车祸、暴力、家庭不和、婚姻破裂、社会风气败坏、党政官员腐败等。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准确把握饮酒的“度”多么重要。
(3)健康饮酒的科学原则
①承认个体差异是健康饮酒的首要原则
遗传因素和体质特点直接决定一个人的酒精耐受量。研究表明,乙醇脱氢酶Ⅱ和乙醛脱氢酶Ⅱ在乙醇代谢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一个人对酒耐受力强弱的标志。有些人体内酒精代谢酶含量相对较高,酒量也相对较大。但就大多数人而言,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饮酒量最为重要。一般原则是:1kg体重最高对应1g酒精。
②最佳饮酒时机和良好身体状态是健康饮酒的先决条件
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特点,体内的各种酶一般在下午浓度较高,因此晚饭时适量饮酒对身体的损伤较轻。人体在身体条件、精神状况良好时对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对较强,而在患病、发怒、体虚等情况下饮酒最容易伤及各个器官。
③注重营养膳食是健康饮酒的重要因素
从酒精代谢的规律看,机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消耗量较多。因此菜肴应选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最忌用咸鱼、香肠、腊肉等熏制、腊制食品下酒。因为这类食品中色素与亚硝胺含量较高,酒精恰好能溶解这类物质,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和消化道黏膜,甚至诱发癌。
④重视饮酒中的禁忌
饮酒后忌立即卧床、泡热水澡或游泳;饮酒忌逞强好胜、过猛过快;忌掺混饮酒;忌边饮酒边吸烟;忌酒后喷洒农药;忌酒后服用镇静、安眠、抗过敏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安乃近、降压药、感冒药等;忌孕期饮酒;忌酒后房事;忌酒后饮浓茶;忌用药酒款待宾客;忌饮浑浊、沉淀、变质、制作粗劣的酒;忌滥饮补酒;忌强劝他人饮酒等等。
4. 健康穿衣
(1)换衣服 换出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