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之手,这种手形手指瘦削而细长,好动而活泼,而且充满攻击性。具有这种手形的人通常机敏,见风使舵,有着阴险狡诈的一面,而且很难与他人坦诚相对。这种人很会装扮自己,从而使自己看起来更具有形象气质,以达到掩饰自己的目的,因为他们手指瘦削,所以常常用配饰来修饰自己的指形。另外,这类人属于势利之人,喜欢揣摩他人的内心,投机取巧,从而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而获得提升。他们对金钱有很大的欲望,所以有敛钱的手段,他们不会吝啬于对他人的帮助,但是往往会在帮助他人后而大肆宣扬。
4.解读手势背后的秘密
人们常用“心灵手巧”来形容女子聪慧伶俐,手艺高超。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意识到手指与大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表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越是重要的部位,与大脑的联系也就越多,在大脑皮层所占有的面积也就越多。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吃饭、洗衣等日常事务需要双手来完成,写字、弹琴等复杂的工作也需要手来担当。
因此,手逐渐发展成与人类神经关联最多的部位,手部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受大脑的支配来完成的,所以从观察手部的动作变化中,可以获悉人的内心活动。
下面是各种手势所代表的信息。
竖起拇指的手势,这是最常见的手势之一。几乎所有的国家中,竖起大拇指的手势都是代表“很棒”“加油”“第一”的意思,这大概是因为拇指在五个手指中排名第一,从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人们常说“首屈一指”,指的就是大拇指。由于身体语言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竖起拇指的动作在不同的地方也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英国民俗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曾经对这个姿势作过调查,他对全球几十个地区作了详细的调查,总共完成1200份问卷,其中有738份认为竖起拇指是表示“太棒了”的意思,有40份认为是表示“一个”的意思,有30份认为是想要搭便车的意思,有36份认为是侮辱的意思,38份认为是向上的意思,有318份表示从来不使用这个手势。
尖塔式手势,是一种类似于祈祷的手势,它可能是人们最具有自信的手势。做这个动作时将手指分开,然后做出十指相对,指尖接触,手掌分开的动作。这个姿势就像教堂的尖塔,所以被称为“尖塔式手势”。尖塔式手势,之所以看上去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这种手势占有很大的空间,就像双手叉腰一样让人感到威武,给人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在辩论赛中常见到这种手势,这种手势会让人意气风发,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起到先发制人的效果。不过,如果你想要与人交朋友,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姿势,否则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让人厌烦。领导发言时,审判长询问犯人时也经常会使用这样的手势。这种手势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通常习惯用这样的手势。这些手势的变化能够精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比如,一个人先做出尖塔式手势,然后又十指交叉,这表示他自信心较低,如果他又返回到尖塔式手势,这表现了他徘徊在自信与自我怀疑之间。尖塔式手势一定要位置靠上才能体现出高度的自信,否则这种手势就会失去效果。比如在会议中,很多女性都是在桌子底下做出这样的手势,这就根本表达不出一种自信的信息。
“V”字形手势,人们在拍照时都喜欢用这种手势,将食指与中指伸出来摆成一个“V”字形,这种手势同时还伴有笑容,表现出乐观开朗的样子。“V”字形手势起源于西欧,胜利的英文单词是“victory”,这也许就是“V”字形表示喜悦的原因。法文、荷兰文中“V”单词有积极的意义,总的来说,“V”字形表示胜利与喜悦等积极的情绪。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都会做出这个手势,后来人们纷纷效仿,最终风靡全球。
“OK”手势,这个手势是由食指和大拇指指尖相抵,摆成“O”,然后其他三个手指保持伸直的手势。这个手势起源于英语单词“OK”,同单词的意思相同,表示的是“满意”“好”“完美”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地区,相同的手势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国际交往频繁的今天,人们需要掌握好身体语言的含义,否则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手势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位美国人到法国做葡萄酒生意,受到了法国商人的热情款待。在宴会上,他尝到了主人为他特地准备的美酒,第一口他就陶醉其中了,激动地做出了一个“OK”的手势,结果主人脸色大变,他一脸茫然,不知哪里得罪了对方,趁去卫生间的机会,在助手的提醒下,他才知道在法国西部,“OK”的手势是表示劣质产品的意思。后来,他马上向主人道歉,这才消解了二人之间的误会。可见,手势与语言具有同等的力量,在与别国朋友交往时,一定要及时了解对方的手势语言,否则一旦运用不当,势必会招来麻烦。
5.如何看穿他人手部动作的小秘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双手都会不自觉地做出些小动作,这些动作看似无意,却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时的内心活动。FBI在审讯犯人的过程中,就经常观察被审讯者的手部动作来判断其情绪变化,从而为案件捕捉有利的信息。
当人们遭遇到重大刺激或者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手指就会紧紧相扣,这是压力和焦虑的标志性动作。这种动作类似于祈祷的姿势,随着双手紧扣的力度加大,双手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到了这种程度就表示事情可能已经很糟了。
搓手,当人们感受到寒冷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搓手,这可能是在取暖,但是在温暖的环境中做出这个动作,就不止是取暖的问题了。在开始劳动、竞争之前,“摩拳擦掌”经常被人形容为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的样子。其实,搓手的意思也类似于此,表示对某种事物的期待。
另外,在某些时候,人们会用一根手指摩擦另一只手的手掌心,这表示此时已经处于轻度的焦虑状态,如果他们获知情况变得糟糕了,就会变成十指交叉摩擦。十指交叉摩擦表达出人们处于非常苦恼的状态。FBI在破案过程中就经常看到被审讯者做出这样的动作,表示对方可能被某些话题所刺激,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再有一种搓手姿势不是两只手互相摩挲,而是用其他的东西擦手掌,比如毛巾、衣服等手头上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紧张焦虑的表现。当人们面对压力时,或者要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时,往往会紧张得手心冒汗,或许是为了掩饰这种现象,才做出这种下意识的动作。
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有人在说话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抚摸颈部。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属于一种自我安慰的动作,表明他们大脑正在处理某些消极情绪,因此以这种动作缓解自己的压力。有一次,FBI探员乔·纳瓦罗与朋友聊天时,一个女同事从他身旁走过,她的一只手正抚着颈部,而另一只手则拿着手机。他看到后立即猜到这位同事一定碰到了问题,当这位女同事打完电话后,乔·纳瓦罗经过询问得知,她的孩子正在发高烧,她得马上回家。
提起摸下巴的动作,人们肯定会联想起着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思想者》。从这个雕塑中,相信大家对手摸下巴的姿势有一定的了解了,这通常表现了一个思考的状态。在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下,手摸下巴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当人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时,通常会抚摸下巴。在课堂上或者会议室中常常可以看到这个动作。当人们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保持手托下巴的姿势,看上去就像在思考。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当人们对演讲者所讲述的话题不感兴趣时,也会保持这个姿势。这时,手只不过是一个支架,好像在诉说:“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快要睡着了!”所以当你在台上演讲的时候,要观察台下的听众,看他们对你的演讲是否已经感到厌倦。那些用手轻轻触摸下巴和脸颊的人,大多是正在思考,而那些将脸完全架在手上的人无疑是在敷衍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有人食指朝上,用拇指摸着下巴,那么表示这个人此时正在评价你的演讲内容,如果他又将食指或者中指移向嘴部或者用手抹眼睛,这表示对方有疑问,这时你应该停下来,给对方说出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演讲或者谈判中,如果你发现听众或者谈判对手做出摸下巴的手势,可以判断对方正在思考、决定。如果你想要知道他们决定的倾向,就需要观察他们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如果对方做出防御或者掌控性的动作,比如双臂交叉、背靠椅子等动作,那么很有可能他们与你的意见相反;如果对方身体前倾,并做出手掌摊开的动作,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了。
在社交场合中,尽管人们也许对某些事物毫无兴趣,但有时为了表示友好不得不做出感兴趣的样子。这时,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姿势,因为手臂是最容易出现在他人视线中的部位,你稍不留意的动作可能就会出卖了你的内心。
另外,过多的手部动作也会让人感觉不够稳重成熟,会降低自己的诚信度,容易给人留下素质低下的印象,所以在公共场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姿势,否则细微的动作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6.从握手方式窥探他人的内心
握手看上去十分简单,但是实际上有很多讲究,稍有懈怠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握手的方法有严格的规定,通常在握手的时候要伸出右手,忌讳用左手和他人接触。在隆重的场合中,握手要上下轻摇几下,表示热情。握手一定要有力度,太紧或者过于松懈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握手时,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的脸,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与自己年长的人或者地位较高的人握手时,要微微鞠躬,以示尊重,也可以双手相握。男士与女士相握时,男方轻轻握住女士的手指部位即可,女士握手的时候,要脱帽,不能戴手套。无论是何种情境,拒绝与他人握手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若是因为手脏或者无法腾出手时,要向对方解释、道歉。
握手表示坦诚相对,手掌的接触代表合二为一。各国的握手习惯不尽相同。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往往很有力道;非洲人握手时,甚至手指会发出响声;法国人在见面和分别时都要握手;德国人只在见面时握手;俄罗斯人忌讳隔着门或者跨门槛握手,认为那是很不吉利的握手。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掌握对方的握手礼仪,以免发生误会。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握手方式,握手的行为也往往反映出人的性格与心理特征。海伦·凯勒曾经写道:“我握住的手,虽然没有言语,但是却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有些人的手给人一种拒人千里的感觉,冷冰冰的指尖就像与寒雪冰霜相握一样。而有些人的手却像温暖的阳光照耀人的心灵,让人感到亲切温馨。”虽然海伦处在没有声音与图像的世界中,但是她却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受力从一个简单的握手动作中感知人心的温度。
从人们握手的瞬间,便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信息。谁先伸出的手,手掌朝向哪里,相握时间持续了多久,面部是何表情,这些都是解读握手行为的线索。同时,握手时可以从对方手掌的力度、手掌的干湿程度、手掌的位置等方面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挤压式握手是一方向另一方显示强势的行为。采用这种握手方式的人往往内心并不自信,看上去很可能软弱无力,为了弥补这种表面的劣势,所以在握手时用力地挤压对方的手,向对方表现自己并非那么懦弱。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握手时会通过对方的握手力度来调节,不会握太紧也不会太松。总之,这是一种没有礼貌的握手方式。
握手时柔软无力的人,给他人的印象往往是散漫、冷漠,这类人通常是吊儿郎当的人,他们将握手看成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行为,似乎对握手对象毫无兴趣。很多人在遇到这样的握手者时,热情的内心都会瞬时冰结。不过,有时这种柔弱的握手方式也是一种风俗习惯,又或者有其他某种目的。比如,在非洲就流行这种握手方式,通常是女性为了展示自己的柔弱而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人握住他人的手而长时间不放,这是一种掌控性方式,可能采用这样方式的人认为这样对方就不会中途撤走或者改变话题,而自己又可以将自己的话表达清楚了。当人们遇到这样的人时,难免会被他们喋喋不休的言辞所困扰,他们就像一块强力胶一样黏在自己的身上,无法甩开。
如果握住一双湿漉漉的手,说明对方此时情绪紧张。如果自己也有这种紧张的情绪,不妨握手前先在衣服上将自己的手擦拭一下,也可以改变握手方式,避免手掌的过多接触。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手掌冒汗纯属生理问题,与心理无关。
握手作为一种普遍的交际礼仪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是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更能反映出人的内心想法。在工作、生意等很多交际场合中,除了语言的交流之外,如果注意对方的握手细节,并仔细观察握手时其他的细节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就能从中获得对自己很有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