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48.艾尔斯巨石
奇迹概览
艾尔斯巨石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艾里斯斯普林斯西南方向约340千米处,当地的土著人称其为乌卢鲁巨石。
艾尔斯巨石距今约有4-6亿年的历史,它的东面高宽而西面低窄,长3000米,高348米,基围周长约8.5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它兀立于广阔的荒原之上,体积巨大而气势雄峻,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辉,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现在这里已被辟为国家公园,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一睹巨石风采。
艾尔斯巨石较低处的斜坡上由于较弱岩层的蚀化而出现条条的沟槽,顶部则有因大暴雨冲刷而形成的洼地和沟渠。巨石的底部有一些浅洞穴,洞内有美丽的雕刻和绘画,这里被当地的民部落视为圣地。
巨石能随太阳高度的不同而映射出不同的颜色,在日落时分夕阳使它呈现出火焰般的橙红色,不禁令人惊艳。1987年艾尔斯巨石及其周围的公园被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寻幽探秘:
1.艾尔斯巨石因何而得名?
土著人将这座山石称为“乌卢鲁”,意为“见面集会的地方”。西方人称其为“艾尔斯巨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个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他发现了这一巨石,由于他来自南澳洲,于是就以当时南澳洲的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为这座石山命名。
奇境珍藏
【土著人的圣岩】
艾尔斯巨石对当地土著人来说是一座圣岩,他们认为这里是宇宙的中心,是祖圣先贤的居所,并传说洞内居住着彩色蛇神,因此土著人会定期地前来朝拜,对此敬若神明。
许多人是为了攀登艾尔斯巨石来到这里的,可攀登的地方只有西面的一个入口,入口的左侧矗立着一块方形的牌子,上面用汉、英、法、日等多种不同语言写着:“为了表示对土著传统文化的尊重,请您最好不要攀登,若您一定要攀登的话,请沿着索道攀登,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座圣岩本来是除了祭祀以外,决不允许任何人攀登的,所以很多土著人对游客攀登这座圣岩表示不满,无奈的是以攀登为目的的游客又是当地人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土著人只好默认。也有许多的游客为了表示对这座圣岩的敬仰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只开着车围绕巨石转一圈,而不做任何攀登。
【圣岩--多变的脸】
当围绕巨石一圈,从各个角度欣赏这座圣岩,就会发现这它很会“变脸”。从远处望去,这块巨岩的线条十分圆润而光亮,像一座天然雕刻的大理石碑,碑石上似乎没有一道裂缝和断痕,只有纵沟和横纹以及大小不一的凹凸处,那是岁月留下的风化与雨水冲刷的痕迹。仔细看去,有的地方像是雄壮的狮身,有的地方像一朵大蘑菇头,有的像突起的驼峰,有的地方像是浩荡的八仙过海。面对多姿的巨石,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寻觅与遐想。
其中有一处最著名的地方,被称之为“袋鼠尾巴”,这条巨大的“袋鼠尾巴”长达200多米,紧紧依附于高大的石壁上,“尾巴”的中下段还是中空的,自然地延伸至地面,几乎与鲜活的袋鼠尾巴没有两样。这条巨大雄健的“袋鼠尾巴”似乎在向人们标明,这座圣岩的的确确是属于澳大利亚的。
当大雨来临时,巨石上水花飞溅、飞沙走石景象蔚为壮观。风雨之后,石上水汽迷蒙、瀑布奔流,犹如一位披着银色面纱的美丽少女。雨水在岩隙中形成了许多的水坑,流到地上的雨水浇灌了周围的植物,苍翠的植物围绕着巨石,使艾尔斯巨石显得生机勃勃。
【巨石的五彩霞装】
一日之内,巨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换出不同的色彩,仿佛一位十分爱美的少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更换着她的美丽衣裳。
黎明破晓前,艾尔斯巨石穿着一件大大的黑色睡袍,安详地睡在广博的大地中;当太阳升起来,它便换上了浅红色的外衣,像一个出水芙蓉般娇媚的少女;中午时,它换上橙色的夏装,一幅热情而朝气蓬勃的样子;当夕阳西下,巨石又穿上了绛紫色的秋装,显得成熟而柔美;到了夜幕降临时,巨石换上了黄褐色的晚礼服,透着一种高贵显赫的端庄。
这种奇妙的光影变幻,给艾尔斯巨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
⊙寻幽探秘:
2.艾尔斯巨石的颜色为什么会如变幻多彩呢?
关于艾尔斯巨石颜色多变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根据地质学家的推断与考证,认为这是由于艾尔斯巨石主要由红色砾石组成,它的含铁量非常的高,岩石表层的氧化物能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典故传说
【土著人的生活】
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就定居于澳大利亚大陆,他们以打猎和采集为生,靠猎取袋鼠或以野生的植物、坚果、浆果等为食物。
在打猎时,土著人之间使用哑语交流,以免
惊跑猎物,在哑语中,将拳头紧握再展开即表示袋鼠。部落里的成员也常常聚集在一起,用歌声和舞蹈讲述澳大利亚的过去。
他们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与其他生物密切相关,并认为是他们的祖先缔造了大地与山河,而艾尔斯巨石是澳大利亚的灵魂。一直以来,艾尔斯巨石是沙漠地区土著人宗教、文化和经济关系的焦点,是他们心中的“圣石”,许多部落的土著人都在这里举行大型的成年仪式和祭祀活动。
知识百科
【土著人】
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关于土著人的确切定义。一般认为,土著人是指在外来的种族到来之前,那些世代繁衍生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如大洋洲的毛利人、美洲的印第安人等。
49.新西兰次南极区群岛
奇迹概览
新西兰次南极区群岛坐落于新西兰西南海岸的浅水大陆架上,包括了新西兰南部和东南部海域的五组岛屿群。它们分别是斯内斯群岛、邦提群岛、安提波德斯群岛、奥克兰群岛以及坎贝尔岛和岛屿周边12海里的水域。
群岛位于南极洲和亚热带之间的海域,具有富饶的资源和多种多样的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特殊的鸟类,植物以及无脊椎动物,其中鸟类有126中,海鸟40多种。此外,那里还有种类繁多的远洋海鸟和企鹅的巢穴。目前,除了少数学者和自然摄影师外,次南极群岛上没有常住者。
1998年,新西兰次南极区群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奇境珍藏
【丰富的植物群】
新西兰次南极区群岛中除了邦提群岛植物种类比较少外,其余的四个岛屿连同邻近的马科夸里岛,构成了植物多样性的中心地区,拥有次南极地区岛屿最丰富的植物群。斯内斯群岛、安提波德斯群岛以及奥克兰群岛(阿达母斯和绝望岛)上的植物更是保留了最原始的状态,本质上没有受到人类和外来动物的影响。
群岛上陆地植物群大约有250类,其中35种是这一地区所独有的。奥克兰群岛自己就拥有233种维管植物,其中196种是本土的,6种是岛上独有的,30种被定为稀有物种。该岛有着该区域最南端的森林,主要有卡拉塔树和一些开花的桃金娘科植物,椤树也广泛地分布在群岛上。斯内斯群岛上有大面积的森林,树木主要为高达5米的紫苑属植物。坎贝尔群岛和安提波德斯群岛上没有大面积的森林,主要是低矮的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