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愿意跟随刘邦进汉中的人很多,但是前往汉中的道路(栈道)实在难走。栈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立刻粉身碎骨。有些特别艰险的地方只容得下一个人单独小心通过,所有的粮食、器具、武器都必须用人力背过去。所有行人只能沿着山路逐步攀爬前进,那些体力不济或过分粗心的人,往往不知不觉地葬身在千丈的云雾谷底中。
在行军途中,不慎失足而死的人愈来愈多,军中充满了悲情气氛。一些兵士纷纷打退堂鼓,不辞而别地从原路逃了回去。
大家好不容易到了南郑,总算可以安顿下来松口气了,但是,这里的条件不如关中,更不如中原地区,吃的、住的、穿的、用的都很不习惯,条件非常艰苦。刘邦的部众大多是关东人,见汉中的条件如此差,一个个都后悔起来,不少士兵继续逃亡,甚至有不少部将也离开了。
对于官兵们开小差,刘邦一时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便顺其自然。他显得满不在乎,既不追捕逃亡者,也不追究监守者的责任,一副要走请自便的样子。虽然这种自信是装出来的,但是他也意识到民心是最重要的,强迫将士们留下,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
不过,刘邦的心理素质再好,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一天早上,有人前来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昨晚私自离去。”
刘邦一听,犹如五雷轰顶,又气又急:“怎么可能,连萧何都逃亡了,我还能依靠谁呢?”萧何是跟随刘邦从沛县起兵的骨干分子,是刘邦阵营中的骨干人员,堪称刘邦的左右手。失去了左右手,那还得了,刘邦几乎要崩溃了。
好在没几天萧何又回来了,并立刻向刘邦报到。刘邦又气又高兴,见了面,马上就问萧何干什么去了。萧何说自己追韩信去了。
原来,韩信知道萧何已在刘邦面前数度提起和推荐过自己,但刘邦总是不为所动。韩信心想,像萧何这种备受刘邦器重的重量级人物都推举无效,其他人就更不用指望了,或许刘邦根本就不需要像自己这样的人才。如果确实是如此,那么自己留下来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韩信决定逃回中原,另外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非常震惊,来不及告诉刘邦就骑马追了出去。追赶了两天,萧何终于在快出汉中的边界将韩信追了回来。这就是历史上流传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刘邦见萧何回来,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但他始终无法理解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他甚至有些赌气地对萧何说:“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意思是说:我手下的重要将领逃亡了几十人,你一个也不去给我追回来,你说你去追韩信,你骗谁呀!
萧何回答说:“我之所以不追那些逃亡的将领,是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将才,这样的人多的是,到哪里都能抓一把,至于像韩信这种人才,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绝对不能让他离开。当然,如果大王只想长期在汉中当王,那么韩信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如果大王真的要想夺取天下,那么没有韩信肯定不行。现在韩信我已经帮您追回来了,但是能不能留住韩信,那就要看大王是想安心在汉中做个王呢,还是做一个天下共主的真命天子?何去何从,全凭大王您自己决断。”
刘邦一听,立即说:“我当然想挥师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怎么可能一辈子呆在汉中这个鬼地方呢?”
萧何说:“大王即使有如此远大的志向,也未必能留住韩信,除非您重用他,他才会留下来;否则,如果您不重用他,您纵然有天大的志向,他也会再次逃去的!”言下之意,如果韩信再度逃去,恐怕谁也追不回来了。
刘邦见萧何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知道不重用韩信不行了,于是便问萧何该给韩信安排个什么官做。
萧何回答说:“如果只给他安排一个普通将领的职位,那是肯定留不住他的,要想让他留下来,就必须安排他做大将。”
“好,那就封他为大将。”刘邦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即命人草拟文书,准备下达任命,封韩信为大将。
萧何见刘邦一反常态,这样轻松地封大将,简直是视封大将如同儿戏,心里很不高兴,他表情严肃,十分郑重地对刘邦说:“大王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斋戒筑坛,正式拜封韩信为大将。”
刘邦见萧何如此认真,不依不饶,只好满口答应。
于是,刘邦传下令去,命人筑起高台,选择良辰吉日,准备斋戒后登台拜将。
消息一传开,那些跟随刘邦起兵、出生入死的重要将领如樊哙、曹参、周勃等都暗自高兴,他们以为凭着自己和刘邦的交情,凭着自己几年来为刘邦立下的汗马功劳,大将一职非自己莫属。但是等到拜将的那一天,当刘邦宣布韩信为大将军,并让他上台领受将印时,不仅他们感到吃惊,而且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感到非常意外。当然,最不服气的要数樊哙,他仗着自己是刘邦的连襟(北方话叫“担挑”),并在鸿门宴上护驾有功,当场大闹了一番。不过在刘邦的厉声喝斥下,他也只好黯然退场,事后又不得不去韩信那里道歉。其实,这个樊哙是性情中人,此时韩信的名声不好,钻过别人的裤裆,很少有人看得起他,樊哙也不例外。等到他后来领略了韩信的神奇用兵方略后,又立即对韩信佩服得五体投地,刘邦统一天下后,即使韩信从楚王被贬为了淮阴侯,他也一样用对待“王”的礼节对待他。这是后话。
不管怎么说,一个平时不为人知的军中小官,如今一下子被拜为大将,凌驾于众多资历和战功都很显赫的重要将领之上,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刘邦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晓谕众将:凡我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韩信节制,大将军当善体寡人之意,与士卒同甘共苦,除暴安良,匡扶王业。从现在起,有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准以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韩信拜将以后,刘邦对他礼遇有嘉,众将见刘邦如此厚待韩信,也不敢对韩信不恭。一天,刘邦把韩信请入帐中,让他坐在上宾的位置,郑重地对他说:“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将军,称赞将军的雄才大略,如今我想挥师东进,将军会用什么方略来指教我呢?”
韩信起身致歉,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如今大王向东去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
刘邦回答说:“是的,正是项王。”
韩信又问:“既然如此,大王试想一想,您在勇悍强仁方面和项王相比怎么样?”
汉王沉默良久,回答说:“在这几个方面,我都不如项王。”韩信听了刘邦的话,感觉刘邦还算是个敢于面对现实、承认差距、有自知之明的人,于是心里有了底。他向刘邦拜了两拜,说:“臣也认为大王在这几方面不如项王。不过,这不足为忧,且听我细细道来。臣曾经以郎中的身份侍奉过项王,对于他的为人比较了解。他的刚烈威猛无人能敌,打起仗来大喝一声,能使数以干计的敌人胆战心惊,所以,他能驰骋于乱军之中斩将夺旗,如入无人之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他太刚愎自用,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由此看来,他的所谓刚烈勇猛不过是逞匹夫之勇罢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而不是一个好的军事统帅)。从表面上看,项王待人仁慈有礼,言语温和,比如部下有人生了病,他总会去问长问短,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吃,如果部将病死了,他会悲痛流泪,可是当他的部下立了战功应该赐爵封位时,他却把刻好的印章拿在手里反复把玩,印章的棱角都磨得差不多了,也舍不得给人家,可见他所谓的仁义也不过是妇人之仁而已。项王虽然称霸天下,臣服诸侯,可是他不思占据具有战略地位的关中,却定都于无险可守的彭城,这显然是自失地利。况且他违背义帝的约定,以亲疏关系为分封诸侯的依据,擅自分封,该封的他不封,不该封的他却乱封,把自己喜欢和亲近的人都分封为王,因此,很多诸侯都对他心存不满。对他更不利的是,他违背道义,擅自迁徙和驱逐‘义帝’,把他安置在江南,不少诸侯都看在眼里,并且起而效尤。试看山东诸国,已有不少背信弃义之徒开始驱逐旧主,占据富饶肥沃之地,自立为王,天下又一次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境地。最致命的是项王军队虽然很多,但纪律非常不好,自从他起兵以来,攻州掠郡,所到之处无不大肆杀戮,甚至坑杀降卒,早已失去了民心,老百姓根本就不向着他,目前之所以敢怒不敢言,只是慑于他的威势而已。因此,从名义上看项王虽然是天下霸主,但是他已失去了天下人心,虽然他勇敢善战,但部下不支持他,诸侯与他离心离德,更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所以,他所谓的强大其实很容易被弱化。”
韩信对项羽的人品和为人处世的特点进行了一番分析后,进一步向刘邦指出,只要应对方法得当,项羽是不难战胜的。他继续对刘邦说:“大王应该针对项羽的为人和处事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能征善战之士,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给他们广泛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样一来,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被诛灭呢?只要大王能厚待有功将士,把天下的城池都封赏给他们,不要像顼羽那样吝啬,这样所有的将士都会感激和佩服大王,听从您的指挥,为您奔走效命,这样一来,普天之下,还有谁敢不服大王呢?大王起自丰沛,率领将士辗转向西攻秦,如今强秦已灭,项王却将大王分封到偏远的汉中,将士们大多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日夜思念故土,想早点打回老家去,大王若能顺从将士之意,传檄天下,列数项王的种种罪行,率领正义之师挥戈东进,将士们必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会被望风瓦解呢?况且三秦之地现在由章邯、司马欣、董翳据守,这三人原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军镇压起义军,所杀不计其数,一方面原有的反秦势力痛恨他们;另一方面,他们被项王打败后,又欺骗部下向项王率领的诸侯联军投降,部队到达新安以后,项王用诈骗的手段活埋了20多万降卒,而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却得以保全性命。这20多万人都是关中父老的子弟兵,他们认为是这三个人出卖和葬送了这些子弟兵,用他们的生命换取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对他们恨入骨髓。项王虽然凭着自己的威势封这三个人为王,分镇关中,以阻止大王东进,但是,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会帮他们吗?绝对不会。相反,先前大王进入武关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刑酷法,进入咸阳后,又与老百姓约法三章,为民做主,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关中父老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没有谁不希望大王能够长留关中,做他们的关中王。况且按照怀王与诸侯的约定,谁先进入咸阳、平定关中,谁就做关中王。这一点天下人都是知道的,关中百姓更是人人皆知。但是,项王入咸阳后,纵兵抢掠,焚烧宫室,大失人望,又违背怀王旨意,擅自分封诸侯,不但不如约封大王为关中王,反而把大王封到更偏远的汉中,对此,关中地区的老百姓无不痛心疾首,并日夜盼望大王早日东归。因此,现在只要大王起兵东进,关中之地可传檄而定。”
刘邦听了,茅塞顿开,连连称奇,此时他终于明白萧何为什么不打招呼就去连夜追回韩信。的确正如萧何所说,韩信这样的人是“国士无双”,要想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一定少不了韩信这样的人。刘邦在兴奋之余竟有些手舞足蹈,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有眼无珠,不识大贤。他郑重地对韩信说:“寡人深恨没有早日起用将军!今日幸蒙将军赐教,茅塞顿开。从今以后用兵打仗全仗将军指挥调度,指日东征!”
韩信见刘邦兴奋得有些过头,于是又扭转话题,转移到军队的现状上来,他说:“将不练不勇,兵不练不精。虽然项王有不少不足之处,但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千万不可小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加紧操练人马,鼓舞斗志,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方可起兵东征。”
汉王连声叫好,随即命令韩信前去部署,整顿部伍,制定军规,训练士卒。
在这次君臣对话中,韩信初试锋芒,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汉军必胜、楚军必败的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东征的具体部署,使刘邦看到了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信在分析形势时,并不是单纯地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了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刘邦拜将以后,韩信成了三军总司令,从此以后,他开始了叱咤风云的军事生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战将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