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眼光没有错,他促使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果然不负所望,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军队的整顿和训练工作,一支纪律涣散、士气低迷的军队经过韩信的一阵打磨,迅速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很有战斗力的军队。韩信随即制定了东进的战略计划,他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法,回师关中,很快打败章邯、司马欣、董翳的三秦军队,数月之间,先后夺取关中、河南、河内等战略要地,并与汉中、巴蜀连成一片,从战略上为刘邦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营造了有利的态势。
刘邦和韩信挥师东进平定关中的时候,萧何以丞相的身分留守汉中、收抚巴蜀,征收赋税,安抚百姓,让他们为军队供应粮草,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战事,在平定关中、攻取河南、河内等战略要期间,无论是刘邦还是韩信,从来没有为军队的给养犯过愁,得以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对手的较量中。
平定关中后,刘邦为了建立自己稳固的大后方,决定让萧何与太子刘盈留守关中,将治所设在栎阳(原塞国的都城)。刘邦自己则率军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
萧何奉命留守,他知道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说白了除了比拼军队的战斗力以外,拼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看谁的财力更雄厚,谁的战略物资更能够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消耗。为此,萧何下决心要把关中、汉中、巴蜀建成刘邦逐鹿天下的战略供应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前方输送战略物资和兵员。
作为大后方的留守,萧何的权力是巨大的,但是他从不专权,事事总以刘邦为中心,无论是制定法令条规,还是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每件事他都要及时奏报汉王,汉王同意后,他就立即执行,绝不拖延;汉王不同意的,他从不擅自做主。碰到某些紧急事情来不及奏报,他就酌情处理,等汉王回来后及时汇报,让汉王最后裁夺。因此,在留守期间,萧何从来没有因为一件事处理不当而让汉王心怀不满。
汉王在前线指挥军队作战,萧何在后方清查户籍人口,征收粮饷物资,筹集车辆船只,组织人力,通过水陆运输送往前线,及时补充前线军队所需,从来没有因为补给中断而动摇军心。汉王在前线和项羽对垒,屡战屡败,多次狼狈逃命,部队严重减员,萧何及时征发关中士卒,把他们送往前线,补充军队的缺额,往往能帮刘邦解决燃眉之急。对于萧何的后勤工作,刘邦非常满意,索性委托他全权处理关中的一切事务,不必奏报。
为了治理好大后方,萧何经请示刘邦,下令将秦朝的苑囿、园池改为耕地,允许老百姓耕种;规定巴、蜀、汉中的老百姓支援前线的,可以免除两年租税;关中地区凡是愿意从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一年。这些措施不仅满足了无地或少地农民对土地的渴求,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而且有力地保证了前线战略物资和兵员的供应。在征得刘邦的同意后,萧何又在关中大赦罪人,到关外安抚百姓,更加广泛地争取老百姓对刘邦的支持。就这样在萧何的精心治理下,以关中为依托,连接汉中、巴蜀、河南、河内,刘邦建立了稳固而实力雄厚的大后方。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萧何从后方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兵员和粮饷,以及其他军需物资,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不过,刘邦是个疑心比较重的人,他让萧何全权负责处理后方事务,大事小事都可以便宜行事,可时间长了也有些不放心。因为萧何在后方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宽松有效的政策,深受老百姓欢迎。虽然萧何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把大后方建成刘邦的战略保障基地,但是在刘邦看来,萧何这样做,等于是在收买民心,如果民心都倒向他,他要是翻脸不认人,占领关中,依托汉中、巴蜀,自立为王.那么自己岂不是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了吗?虽然后方还有太子刘盈在那里监守,但是刘邦一直看不起这个儿子,因为他生性懦弱,不经事,并且现在年龄尚小,如果萧何有异心,那么刘盈哪里是萧何的对手。正因为对萧何不放心,所以,刘邦不时要派人回去慰问萧何,表面上是说“丞相为国操劳,辛苦啦”,但其实是观察萧何的动静。
最先,萧何对于刘邦派使者慰问还有些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这样辛苦,刘邦派人慰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到了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形势对汉王非常不利,但是汉王派来问候萧何的使者比以前更多了,次数也更频繁。萧何有些不解,就问一位姓鲍的儒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鲍生对萧何说:“汉王风餐露宿,前方战事如此吃紧,却多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因为他对您有了疑心。丞相您想,汉王把后方的一切事务都委托给您,时间长了,他能放心吗?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当老爷的人又能对管家完全放心呢?”
萧何一听,有些急了,赶紧说:“为了汉王的天下大计,我可是毫无私心啦,汉王怎么会不相信我呢?为今之计,我该怎么办呢?”
鲍生回答说:“丞相对汉王的忠心,我等有目共睹。不过汉王有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丞相不妨想一想,您的兄弟、子侄、族人都投奔你来到关中,如果你把他们都安排到一些重要的机构或部门去,那么汉王会怎么想?因此,丞相要想打消汉王对您的顾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您的兄弟、子孙、族人,凡是能打仗的都派到前线去支援汉王,这样一来,汉王自然会更加信任您。”
萧何采纳了鲍生的建议,把有作战能力的亲属都送往前线,任凭汉王差遣,汉王果然大喜,不再怀疑萧何。于是君臣无猜,互相配合。萧何很好地履行了后方留守的职责,源源不断地保证前方的供应,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最强大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