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体系都有内外之分,古代的朝廷有内廷外廷,能够长期把持朝政的人往往是那些将内外关系都处得很好的人。一些所谓的正直之士,不谙世故,不懂得将内外兼顾,往往会得罪一些内廷宦官。正是因为这些人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最后使得自己丢了乌纱帽。同样,在现在的官场及职场,主要领导人的周围肯定会因为工作业务和实际交往形成两个圈子,怎样很好地处理与这两个圈子里人的关系,将二者协调起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无疑是一些居于要位,但又并非一把手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习的。
张居正在嘉靖皇帝登基之后,很荣幸地获得内阁首辅的职位。但在皇权高于一切的明朝朝廷,他要想放手大干,还不得不顾及一些后宫的事务,尤其是在隆庆皇帝年幼,而历来就有内廷干政的先例的情况下。张居正没有急于开展改革,而是先做好了与内廷的沟通,与大太监冯保和李太后搞好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权力铁三角,将自己的位置稳定下来。不仅如此,张居正还帮助冯保和李太后树立正统权威,为自己的领导班子加强了牢固的凝聚力。
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万历皇帝任命冯保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使冯保终于如愿以偿,便更加支持张居正的改革了。这不仅解决了张居正的后顾之忧,而且也使其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在皇帝的亲生母亲李太后因为是贵妃身份,而处在比较尴尬的处境的时候,张居正及时出面,提出为两位太后册封的议案,分别称作圣仁皇太后和慈圣皇太后,并强调两者地位的平等一致。这样一来,使得万历皇帝的生母获得了和皇太后一样的地位,使她对张居正也心存感激。
另一方面,张居正在处理边疆事务时提拔过一大批人,在朝廷中也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这样一来,通过苦心经营,张居正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内廷和外廷之间,使自己的位置牢牢地稳固下来,为以后进一步深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的大型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与古代的宫廷无不相似。董事长就像皇帝一样,不管他是否兼任总经理,他都是合法的一把手。而总经理往往就像宰相或内阁大臣一样,要想干出一些成绩,始终要为权力的绝对平衡和地位的不定之间的关系花费较多的精力。公司的行政部就像朝廷的外廷,而董事会就相当于内廷。一个总经理想把自己的方案执行下去,就必须考虑如何消除来自下属和同事之间的阻力,更要防止受到董事会的干扰。这时,如何做到内外相通,正确处理好董事会和业务部的不同利益诉求,对作为实际操作者的总经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也足以用来衡量一个职业经理人水平的高低,以及他能否做得长久。
同样的朝廷,同样的内阁首辅位置,同样是能干而且胸怀大志的正直官员,徐阶和高拱却站不稳脚跟,最终不得不在不甘心中回家。而张居正却能稳操胜券,将自己的理想进行到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宫廷内外的有效掌控,他深深地懂得内外相通才能稳把朝纲的重要道理。
在风风火火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界,同样是创始人,同样是总裁兼CEO,但创办新浪网的王志东和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遭遇却完全不同。一个被意外辞退,一个一直领导着自己创办的公司并把它做得越来越大。
因为不懂得如何协调董事会所代表的投资者的利益与自己的计划之间的关系,王志东在新浪网是否要收购中华网这件事情上和董事会闹翻了。在美国的一次新浪内部会议中,因为不满不同意见,王志东愤然离场。之后不久,董事会就传出消息说王志东因为个人原因宣布辞职。他回到中国之后,意外地收到了来自美国的辞退信,他及家人都感到分外吃惊。
创办新浪,带领它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中文门户网站,并使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元老级人物王志东被解聘的消息,一时不胫而走,成为互联网界最大的新闻事件,引起了媒体的极度关注,也使互联网业内部产生了轰动。同行纷纷表示惊讶,并对王志东的遭遇表示同情。学界分析人士也以此事件为例,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及资本市场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而事件的核心问题是王志东不仅没有和董事会做好沟通,而且在员工心目中也不得人心。这使得他在因为和董事会的意见不一而被解聘时,没有其他的新浪领导层或是一般职员站出来为他说话。和张居正的内外相通比较起来,王志东的内外不通,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中就显得相当幼稚和危险了。
在另外一边,阿里巴巴的马云处境就好多了。他没有控股阿里巴巴,但仍然能左右阿里巴巴的全局,这无疑是一个奇迹。而在这个奇迹的背后,一切都是马云努力沟通和用心培养的结果。
和一般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关系不同,马云在开始时就对自己的投资者很挑剔,好多投资者都被他拒绝了,直到遇到他认为和自己意气相投的孙正义。但是,当孙正义要投资更多,以获得更高的控股比例时却被马云拒绝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种有钱不要的做法无疑是傻瓜的举动,但马云不这样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马云避免了孙正义作为投资者对自己过多干预的可能。之后,马云对待孙正义就像朋友一样,有问题就坦诚相见,使得孙正义对他产生了依赖。马云的这一招就和张居正的尊王权一样,虽然把后台投资者皇帝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独裁的地步,但这只是为自己的相权获得有力支撑的一个准备而已。加强投资者的单独发言权,使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再利用这些人的信任,为自己除去实务操作的后顾之忧,免除了来自董事会的干扰。马云的这一招与张居正的做法如出一辙。
王志东在总结自己的失败经验时,这样说:“从搞技术到经营,最大的收获是跟人打交道一定要认认真真分析每一个人,不要简单把人做归类。董事会每个人的优缺点、价值观、思想境界、学术水平,都要了解。公司里面的人,至少一级到二级的管理者,每个人的特征都要了解,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与其拉过来一个个的独立个体,为自己带来隐患,还不如只瞅准一个,然后把他牢牢地拉在自己的手中,使他坚决地支持自己,这正是马云比王志东高明的地方。和张居正懂得通过用加强王权的方式来处理内宫事务一样,他懂得如何用削减投资者数量的方式来削减董事会的干扰力。
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里只有四个人,而一个拿大事的孙正义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另外一个是雅虎的李开复,他也是孙正义的投资对象,因为雅虎收购了阿里巴巴的大量股份,他也被请进了阿里巴巴董事会。在这里,对于马云来说,李开复只要稳住他就行。虽然是很重要的一员,但他的作用仅仅是起到了一个沟通的作用。还有一个是作为创业者代表的蔡崇信,她以财务主管的身份进入董事会,其实是有助于加强马云的影响力的。就这样,马云在他的董事会中,与张居正在大明王朝的后宫内廷一样,也组建起一个牢固的铁三角。
面对下属,张居正总是把风头让给他们,管理边防他用戚继光,处理边疆危机他用王崇古,治理黄河开通漕运他用潘季驯。这样一来,有光同沾,使这些人也觉得很有价值,便绞尽脑汁卖力工作,很快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此时,张居正并不贪功,是谁的就是谁的。这些下属不仅得到皇帝的奖赏,更得到同僚和下属的称赞和羡慕。于是,他们便更加支持张居正了,进而使得皇帝更加依赖张居正,不敢轻易把他辞掉。
在对待同事和下属时,马云也是用尽心思。比如,他提出了“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投资者第三”的公司管理口号,打破了以往只注重客户以获得最大利益,其次注重投资者利益而不善待员工的管理常规,使得阿里巴巴的员工都为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而感到自豪。之后,他又提倡让阿里人笑着干活的理念,进一步活跃氛围凝聚员工人心。
而在对待一同创业的同伴和后来加入的各界精英人士时,马云又提出了“共同创业,不靠控股来管理”的口号,使自己和这些人在公司资产上平起平坐。这样一来,马云就做到了内外相通,不仅获得员工的一致爱戴和支持,而且获得精英人士的信赖和追捧。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执行官是前雅虎公司的技术总监,他能放弃美国雅虎的优厚待遇,进入阿里巴巴,与马云倡导的共同创业理念不无关系。而在阿里巴巴的历次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马云都强调和主要投资人孙正义的沟通,不仅减少了来自董事会的阻力,而且借助孙正义的人脉信息等资源,每次都获得巨大的好处,实现了多赢,为阿里巴巴快速稳定地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使得马云自己的位置牢不可撼。这为他把阿里巴巴带到自己预想的方向和轨道提供了条件,使阿里巴巴成为一个最有战略眼光、发展最平稳的互联网企业。
王志东因为不注重沟通董事会的意愿和自己的想法,也不在意组建自己的团队,在员工心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被意外辞退,为人们留下了无限遗憾。怎么会呢,一个创业者,新浪公司的元老级人物,竟然被几个股东给踢出局!
而马云却能很好地处理与董事会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得自己的后方稳定,又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以一些很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对待员工,得到员工的支持,做到了内外兼通,在复杂的公司组织中牢牢地掌控着阿里巴巴的大权,左右着这个公司的发展轨迹。
张居正一手在内廷中形成与冯保、李太后的稳定的权力铁三角,一手注重运用志士能臣及专家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为自己展开新政、进行改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最终获得成功,完成了中国古代最成功的一次改革,成就了自己的治国安邦理想,成为一个彪炳史册的救世宰相。
这些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复杂的组织体系中,要想获得绝对权力和相对地位的协调,完满地完成自己的计划,使自己的意志在这个体系中持久执行,就必须注重加强与体系上下各层成员之间做好协调和交流,做到内外相通,这样才能稳稳地做好自己的执行者角色,否则将被踢出局。
在大规模公司进一步发展,职业经理人特别流行的今天,如果想做一个很好的职业经理人,就必须学会这一点。及时做好与上下各层的交流协调。在关键决策层形成自己牢固的权力核心和支持体系。通过给予下属一些力所能及的关照与帮助,获得下属的好感。要始终记住,只有内外相通,才能稳把朝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