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创造了西藏‘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架起了西藏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桥’,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桥’。”谈起青藏铁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工程院院士多吉感慨万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传奇还在传颂,父辈们朝圣的脚步还在回响,如今,钢铁巨龙的到来,将使雪域高原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08直面“高雪压”
2008年1月10日以来,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突然席卷南部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19个省市区,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的同时,也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和企业在这场天灾中经受考验,中国经济正在面对一场如何应对环境危机的考验……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月31日,这次雪灾造成农作物受灾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
中国经济会因这场意外的雪灾而至“硬着陆”吗?
雪灾突袭
当瑞雪变脸成雪灾时谁都不曾料到2008年的开头竟如此特殊,对中国电力、电信、交通业而言,这个戊子新春注定不会平凡。
2008年1月25日,在当地一个运输公司组织下,已经打算收车过年的司机张肖又接了一单买卖——从云南宣威运送40吨电煤到湖南长沙。照以往经验,从宣威出发经贵州省的六盘水和贵阳,进入湖南吉首然后转向长沙,这是一段并不辛苦的行程,三个司机轮班开车,两天一夜就应该能够到达。扣掉路上的过路费、油费以及经常出现的超载罚款,张肖认为他有可能净赚3000块钱。
但在出发进入贵州六盘水之后,张肖开始意识到,这将是一次漫长的旅程。一场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突然降临到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无边无际的大雪覆盖着公路两旁的高山,一眼看不到头的车队蜷缩在山间公路上。他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艰难走过六盘水市,平时这只是几个小时的行程。
就在张肖经历此劫的时候,有更多的司机也被困在连接各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路上。陕西交警总队的消息说,最高峰时有超过1万辆车滞留,而来自贵州交警方面的消息则证实,至少有8000辆车被封在高速路上。
“我见过比这大上百倍的雪,但没见过这么奇特的雪灾。”生活在俄罗斯、加拿大等多雪国家的人通过媒体,看到连日来中国南方地区雪后马路上冰层坚硬如铁,覆盖冰层的高压电线有成人大腿般粗的情形时,都表示惊讶。他们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北方国家来说,“万里雪飘”是家常便饭,但“千里冰封”的景象的确不太常见。
电力部门断电限电、移动基站大面积退服、固定通信设备倒塌、线缆冻结甚至断裂、交通瘫痪!随着警报响起,灾情已经波及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重庆电信业,而陕西、贵州、广西、湖南几个重灾区的灾情日趋严重。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给中国交通、电力、电信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于是,能源通道受阻等字样开始陆续出现在媒体上。有评论断定,跟这些车辆一起在大雪中煎熬的,还有中国庞大而且趋势难以回转的宏观经济体。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说,自1998年那次大洪水以来,中国经济还没有真正面临来自交通问题的考验。当时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中西部能源的依赖性还没有如此之大。而这次,挑战不期而至。来自海外投行的一份晨会记录证实,在过去的数年间,来自中西部高效的能源转运体系以及低廉的能源定价机制极大地拉动了华东和华南的发展,作为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陆地交通上的能源转运量极其庞大,而这个事实则反向促使能源供应体系必须有效而且能够持续供应。
这直接导致一个后果,西部的能源供应能力考验着构成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也就是以能源驱动和人力驱动的基础行业。而现在,一场规模超前的大雪,导致这个基本面的脆弱性显露无遗。这可以从当时贵州等地经济受损情况得以证实。当时,贵州全省有41个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省经济损失8.92亿元。而广东的主要电力供应商南方电网的内部人士说,贵州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向广东供应电力的能力,相反广东还必须调拨部分电力回供贵州。
这只是连锁反应中的一环。因为电力供应紧张,用电缺口高达7000万千瓦,中国13个省份已经拉闸限电。广东、广西等很多企业目前用电已经缺乏保证。
这促使众多资本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调低了预期。在他们看来,这场雪情至少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并最终作用于宏观经济面。
更严峻的是,随着雪情的进一步加大,像张肖这样的能源运输车辆还将在路上蹒跚前行,作为能源供应的最基本分子,他们的滞留将会加大华中、华南以及华东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1月27日,在大雪中艰难前行的张肖终于进入了湖南境内。他没有意识到,在这段时间内,武汉、长沙、贵阳等多个城市,能源供应已经持续告急。
更恶劣的消息也在这一天到达湖南境内。由于大雪压垮供电线路的原因,京广铁路部分路段已经停运。在广州火车站出现了数十万人滞留的局面,当地已经开始安排退票事宜。
1月28日全天,长江流域多个省份出现大到暴雪。而根据气象会商会的结论,预计1月30日至2月1日,贵州、江南、华南又将迎来一次降水过程。
也就是在这一天,广东东莞市华兴模具厂老板的孙虹刚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因为大雪断路的影响,原先预定要集体返乡过年的600名湖南工人无法回家,自愿选择留厂上班。这使得面临春节用工短缺的他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
与此同时广州火车站已经停售除夕前火车票。这几乎使广东制造业全行业“兴奋”。因为,在此之前的数年间,珠三角缺少劳动力的事件多次发生,“民工荒”已经成为现实。此次大雪却意外缓解了当地用工困境。但同时,外地务工者的大量滞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保障能力。随着雪情的持续加大,生活供应品极度依赖外来供应的广东地区物价开始上涨。而正是这些微小的零星事件最终绘就中国宏观经济的“宏图”。
上午8点左右,张肖的货车艰难驶过湖南吉首,距离目的地长沙还有不到200公里的行程。严重结冰的路面再度将他裹挟进堵车的长龙。从云南宣威出发到湖南长沙的运煤道路上,如张肖一样的卡车司机一个一个地被冻在路上,煤块已经成了冰坨。
与这些路上的司机相比,城里的居民生活也并不好受。武汉连续22天间歇性降雪,创50年来积雪厚度之最,严重影响市民交通出行,给屋顶水箱二次供水的老小区居民带来生活用水困难。因气温长期处在摄氏0℃以下,二次供水管道完全冻死,有的水管被冻破,水表被冻爆。据东方物业管理公司统计,雪灾期间,玫瑰西苑水管冻破104处;汉口花园水管和水阀冻破冻爆43处、水表523块;阳光花园水管和水阀冻破6处;大江园水管和水阀冻破21处;香江花园一、二期水管和水阀冻破18处,16个单元上水管冻死。
贵州农村的居民们因为长期断电,碾谷子的机器无法开动,村民只好用手将稻谷搓成米,或红薯充饥。
国新办举行的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新闻发布会上坦明:截止到2008年1月31日18时,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程度不同的灾害。目前,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在受灾省份里,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这六个省区灾情比较重。
2008年的这场大雪,将让中国人迎来一个“最贵春节”。连续大范围的雨雪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的交通网,也给食品和能源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着急返乡过年的人们只能选择“迂回路线”辗转回家,老百姓菜篮子里的食品也开始涨价。外媒普遍预测,已经升至11年来最高水平的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很有可能在1月份再创新高。
“原本只需600元就能回家的,现在我却花了5000元,可还是没有回到家。”——这是一位被称为“最曲折返乡经历”的网友的自述。他称自己为了赶回湖南老家办婚礼而辗转了多个城市,从汽车票改到火车票再转为飞机票,花费比平时多出了十倍,却仍然没能回到家。
政府紧急行动
沸沸扬扬的大雪从西到东覆盖了大部分国土。多个省份的气象部门均称这是近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雪情。
限于此次受灾地区多为中国经济的活跃地带,因而,2008年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必将会受到影响。
跟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南方多省出现物价飞涨、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来自民政部的消息说,因为此次雪情密集发生在缺少应对极端寒冷气候经验的长江流域而不是应对经验丰富、应急资源充足的东北区域,因而“所造成的影响比预估的更大”。
电监会负责人1月27日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无米下锅”,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3990万千瓦。这一数字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
来自电监会的数据表明,全国共有17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截至1月25日,全国电煤库存约2142万吨,不到正常存煤的一半,平均以每日近30万吨的速度下降。
这次灾害的特点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强度大、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二是损失是历史罕见的。三是住房倒塌和损坏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四是公路和铁路滞留旅客的应急救助任务非常艰巨。五是电力和通信网络受损严重。
1月28日,受多重利空消息影响,沪深股市双双暴跌,上证指数收盘时暴跌342点。但在其中煤炭行业板块多只股票以红盘报收,整体表现极为抗跌。资本机构盘后总结认为,这说明市场一致认为能源供应紧缺的状况仍将持续。
多家海外投行预计,此次雪情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重大影响,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将会证明这一点。外界由此更加关注中国政府针对此次雪情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这种措施在未来的极端事件发生时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而在国务院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做好应对更加严峻形势的准备,千方百计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
因而,一些超常规的政府手段开始出台。中央财政安排了3.31亿元救灾应急资金。1月26日至2月5日,国家交通部要求全国各地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优先放行,对“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全免通行费。国家发展改革委也要求,中石化、中石油等供油企业应优先确保鲜活农产品车辆用油。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措施的共同特点是:确立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机制,品种范围主要是粮食、食用油、猪牛羊肉、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这被视为政府出手调整“雪灾物价”的最强力手段。社会舆论普遍表示,这种非常手段有助于使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在有序、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雪灾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虽然发改委在1月中旬已启动临时物价干预,但是,此前牛奶、酒类等已先行涨价。更加不巧的是,全国范围连日大雪,使蔬菜、水果和水产这些无法纳入临时价格干预的产品价格无可避免地较大幅度上涨。这些临时性因素造成的新涨价,加上本月高达5.7%的翘尾因素,将共同推动1月份CPI涨幅再破前期高位。
有分析说,政府此次选择用行政手段调控物价,实际上已经意识到雪灾正在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连锁反应,“能源供应紧张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生活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生产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状下,这会损害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力”,而这场雪灾则使政府确信,必须要用有效的手段来降低这种风险。
而有更深入的分析则认为,这场雪灾实际上为未来中国经济出现极端状况时,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建立了初步模型,“很多调控手段都具有可复制性”。
但这种模型的成效仍需要检验。天气短期内好转的可能性仍然存疑,更多的车辆仍在滞留中,能源供应和人力流动渠道受阻对产业的具体影响尚未完全释放。多家市场机构均称,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必然受到影响。
众志成城
因为南部省份的大面积受灾,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7270.8千公顷,有一些观察机构开始担忧中国的粮食生产将受较大冲击,从而引发又一轮的通胀压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粮食越冬作物主要是在淮河和黄河以北,从小麦的生产情况看,冬小麦受的影响还不是太严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油料作物的生产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在全国来看,整个春播生产还没有开始,要看以后气候变化的具体状况才能判断。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辉清表示,近期的暴雪灾害的确将对通胀走势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雪灾对农作物生产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交通受阻影响商品流通,这都将加剧短期通胀压力。但是,雪灾对长期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相比水灾,雪灾的影响更短期化,随着天气条件的好转,交通运输的恢复,雪灾的不利影响将会快速消除。
外资投资银行高盛也表示,“目前严重的雪灾只是暂时性的打击,可能会使得经济滑坡有所加剧,但很少会导致经济周期发生根本性改变。举例来说,1998年中国出现的经济下滑主要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所致,而并非是由于当年夏季的严重洪灾;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也未能阻挡已经形成的强劲的上行周期,而这一周期在此之后已延续了4年多时间,不会因为一场暴雪而改变。”
雪灾难以动摇世界对中国的坚挺信心,因为今日强大的中国不可能输给一场雪!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太阳重新温暖了中国南方的土地时,冰雪灾害与“电荒”在逐渐褪去,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以及反思则早已拉开,关于雪灾的伤痛,很快就会平息。
2008汶川之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等多个省市震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