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地标、事件、风向标:
打工潮、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暂住证、收容、救助、城管、节假日、传统文明、国粹、国退民进、股份制改造、春运、二元化、城乡差异、城市化进程、农民工转移、户藉制度、千年虫、合作医疗复兴
2001北京赢了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远远不只是运动场上的竞赛。当现代奥运会走过百余个年头,迈入21世纪之时,人们发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奥运经济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举办奥运会能为申办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7月13日22时分,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让整个中国都沸腾了,13亿国人的梦圆在2008年,北京乃至中国将迎来对外开放与促进发展的良机,奥运会将在北京乃至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辉煌和自豪的一页,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将给全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001年7月13日,也是一个无人入眠的夜晚。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庄重而清晰地宣布,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夏儿女沸腾了。那是一个喜悦的泪水和成功的狂欢交织的不眠之夜;那也是一个把实现民族百年梦想和向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双重承诺共担肩头的不眠之夜。在这片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在这个古老而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国家,2008年8月8日,五大洲的朋友们将汇聚中国北京,一起见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圣火熊熊燃起,在龙的故乡共叙友谊,在黄土地上创造奇迹。那一定是一个无人入眠的夜晚。
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就被中外记者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着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运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兴奋难抑的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我已经等了10年了。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前,举办奥运会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举办国更多将之视为“形象工程”。特别是前几届更是如此,如1972年慕尼黑花了10亿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花了20多亿美元;而1980年莫斯科竟花了90多亿美元。这种原因导致到申请1984年奥运会时,仅有美国洛杉矶一个申办城市。但是,这一切,却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他就是彼得·尤伯罗思。
1978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由唯一申请城市美国洛杉矶承办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雅典会议后,洛市开始了全面的筹划工作,首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79年邀请金融人士、45岁的彼得·尤伯罗思担任了筹委会主席。这位体坛默默无闻者,却富有远见卓识,在这次筹备组织工作中,特别是财政管理上,他表现了杰出的才华,从而一举闻名于世。在美国政府宣布对奥运会筹建“断奶”后,尤伯罗思不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而且向世人阐释了体育产业的新理念。
尤伯罗思任主席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经费来源。洛杉矶奥运会是1896年奥运会创办以来首次由民间承办的运动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加之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自行筹措。尤伯罗思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广开财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尤伯罗思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组委会的工作井井有条,一切如愿以偿。本届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有盈余。
据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后来公布的材料,这次奥运会盈利为2.5亿美元。尤伯罗思不仅为民间承办奥运会开创了先例,他的成功还使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中得到了鼓舞和启迪,对以后奥运会能在更多国家举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它还开辟了奥运会的一片崭新的天地。在1984年奥运会之后,成功的商业运作使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都成了赚钱,而且是赚大钱的买卖。
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将得到更大规模的普及和最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商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在莫斯科决定的前夕,高盛集团公布了关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长期的永久的利益。中国将成为1968年墨西哥以后的又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举办此次奥运会,将使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连续多年增加投资,并促进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估计奥运会将使中国在2002-2008年间GDP每年增长0.3%,其刺激作用还将在2008年后持续。
报告预计,旅游、交通、IT服务行业和物流都将是最主要的受益者,同时将刺激外商直接投资。来自跨国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将大受刺激,各跨国公司将利用奥运会创造的机遇,赢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同,并向中国5亿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推销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股市受益,在香港上市的一些公司可能因此而受惠。
在商业价值之外,逐渐提高的公众效应和围绕着奥运所引起的国际媒体的关注将为主办城市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无形价值。举办奥运会在精神上、外观上、以及政府和普通市民的态度上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对中国成为国际化和更开放的社会有重要作用。然而,历史表明扩大的信息流和国际接触,通过贸易、投资或体育事件如奥运等会对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交流与辐射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自奥运会申办成功后的8年来,北京市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7.5%。北京奥运会得到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财力保证,航空港、城市交通、广播通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以及体育场馆设施已纳入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投资计划。
根据奥运会组委会的申办报告,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相抵,估计至少可以盈余0.16亿美元。其收入主要包括:
电视转播收入。国际奥委会统一销售电视转播权,美国、欧洲、亚洲大的电视转播公司竞标获得本地区的独家转播权后,可以再分割销售本地区的电视转播权。组委会从200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中,将得到约8.33亿美元的分成,折成2000年的水平价格为7.09亿美元。TOP赞助计划收入。组委会从TOP计划收入中将获得约2亿美元的分成,按照2000年的价格测算为1.3亿美元。
组委会赞助收入。北京奥申委已经同一些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集团进行初步接洽,预计可以得到约10-15家企业集团以及生产专用技术产品的公司提供约1.3亿美元的赞助和服务。
此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收入包括标志特许使用收入、正式供货商收入、门票收入、发行奥运会彩票、纪念币、纪念邮票以及财产出售、捐赠、政府的补贴等等。
众所周知,奥运建设直接投资大,拉动作用也大。1988年汉城奥运会直接投资金为22.8亿美元,其配套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则几倍于直接投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使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连续多年增加投资,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持续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如虎添翼,加速前进。例如:
在交通方面,根据规划,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中心选在北中轴线上,中心区集中了12个比赛场馆。在北京供奥运会使用的37个场馆中,有35个比赛场馆在北京城的北半部。之后几年内,北京组建成了一个奥林匹克交通环,由四环、五环的西北部与场馆结合起来,把85%的场馆贯穿起来,以此为骨架,周边辅以各种放射路,并以放射路为主要的联系系统,保证每个场馆都有两条以上的通路,且都是高等级的路。北京地铁在申办奥运时仅有两条运营线,按照计划,到2008年,轨道交通线将增加到7条,总里程将达191.9公里,到2008年举办奥运时,还将专门建设一条直达奥林匹克公园的地铁。
为解决大气中的尘污染,北京已经开始实施将山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70%的生态改善计划,沿“五河十路”两侧建设230平方公里的防护林带,在市区建成120平方公里绿化隔离地区的三道绿色屏障工程。在全面管理水环境方面,从2001年至2007年,北京将另外兴建12个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68万吨,处理率达90%。处理后的污水重新利用率将达到40%-50%。对生活垃圾的管理,2001年至2005年北京将再建设3个为市区服务的处理厂,总处理处置能力达到每日8000吨左右。生活垃圾在进入收集站之前已经经过了充分的回收。奥运村的所有设施、空调和取暖均以地热为主要能源,洗浴热水和照明以太阳能和风能为能源。
在能源结构方面,北京的能源将从煤转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到2007年,北京地区的清洁能源使用率将达到80%。目前北京市有3.4万辆清洁燃料车,其中1300辆公交车为纯天然气燃料车。总之,1993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时,当年GDP为3.46万亿元,经过7年多的长中足发展,2000年我国DGP已达8.9万亿元。据说,奥运期间每年可为北京创造100多亿人民币的GDP贡献。而根据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证券2001年7月10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从2002年起至2008年,中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额外提高0.3%。
2008年北京奥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特别是对我国的体育、旅游、建筑、建材、通信、商业服务等具体产业的影响最直接。
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在2007年之前投资了122亿美元,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北京市GDP的4%以上,完成20项治理环境的重大工程,提前3年达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的环境目标。这些资金将分两个阶段投入,第一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2年,投资达56亿美元;第二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投资额为66亿美元。
毫无疑问,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其产生的巨大的奥运经济效应,不仅是对中国经济,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回升都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2001加入WTO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和风险上并不均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2001年前,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诸多领域已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但因长期被排斥在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之外,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双边磋商和协议来协调对外经贸关系,使国内企业和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受到了许多歧视性或不公正待遇。比如,中国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国,却受“多种纤维协定”下主要进口国的配额限制,竞争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又如,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但不少发达国家将中国视同非市场经济国家,利用第三国价格对我出口产品予以反倾销调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反倾销危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中国需要WTO!
加入WTO,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游戏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并且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战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然,WTO也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占世界1/5多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值均跃居世界第七位,外汇储备达到2000亿美元,吸收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其中,与WTO成员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来华落户的跨国公司多来自于WTO成员。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世界欣然选择了开放的中国。中国还成功主办了APEC年会,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尊重。显然,没有中国加入,WTO将有失完整,不能真正体现其世界性。入世后,中国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最诱人的大市场,这是中国将要对人类作出的突出贡献。
WTO几任总干事萨瑟兰、鲁杰罗、穆尔都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同样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历史赋予了中国这一使命。
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准备复关事宜;第二阶段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中方要回答的中心题目是到底要搞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第三阶段从1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中方进入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和围绕起草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多边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