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个问题,如果进退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其结果必然完全不同,可以说方式方法是决定进退成败的关键。进退之间有诀窍,要想进退相宜,必须掌握进退之间的诀窍。只有掌握了进退之间的诀窍,才能在工作中大展宏图,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在生活中感觉到生命的快乐。
选择合适的方式进退
人生之路在于如何选择,而选择之道在于如何权衡。进退之道其实就是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选择在什么地方进退,更需要选择怎么进退。进退之道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因此选择方法比努力更加重要。
在决定进退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有了好方法我们可以做到退中有进,进中有退。如果选择错了,不仅可能耽误精力和时间,更可能会越走越远,因为方法错了即使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曾经有位青年非常勤奋,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比身边的人生活得好。可是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他还是一事无成。于是他非常苦恼,就向当地有名的智者请教。智者听完了年轻人的苦恼之后,就叫来正在砍柴的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火。”年轻人不知道智者意图,但是还是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天色渐晚,年轻人与弟子们都陆续回来了。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8捆柴火。
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划木筏的小徒弟,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于是就问年轻人:“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两捆;最后,我就把这两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两捆,将四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在一旁划木筏回来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知道自己个子矮,力气小,别说两捆,就是一捆,这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应该明白自己为什么苦恼了。一个人勤奋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么勤奋;认真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走的路是否正确。”同样是上山砍柴,因为回来的方法不同,其结果完全不同。勤奋努力的年轻人表现最差,因为他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虽然一开始他非常努力,可是却把自己的体力消耗光了,而最聪明的应该是利用木筏的小弟子,因为他找到了最合适的方式完成了任务。
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最便捷、最合适的途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方式进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方法。同样,如果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大展宏图,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如鱼得水,在生活中感觉到生命的快乐,也都是需要方法的,这就是如何进退的方法。
伺机而动,适时而发
退避不一定就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储备自己的力量,伺机而动,适时而发。古人有云:“夫战,勇气也。”战争需要勇气并不假,但勇气不是建立在玩命地硬碰硬之上的。
战国末期的一天,秦王赢政送大将军王翦出征,送出很远后,还要再送爱将一程。王翦赶忙再次拦住君主的马头。
“大王,您不要再送了。千里送行终有一别,何况,宫中大臣们都在等着您。”
“好,老爱卿,这次重振我大秦国威的希望,就寄托在您身上了。上次我没有听您的话,让李信他们出战,吃了败仗,丢了咱秦国的脸。老爱卿能识大体,顾大局,体谅朕的难处,朕很高兴,很感激。”
“大王,您说到哪里去了,为大王开疆拓土,荡平天下,是作为大将的本分。大王,请回吧。”
“老爱卿,那我们就此作别,预祝爱卿马到成功。”
“多谢大王。”王翦与秦王长揖而别,统率着六十万大军直入楚地。
就这样,秦王赢政送走了大将军王翦,开始了他统一天下的步伐——征楚。
“将军,我们是否要即刻组织进攻。”深人楚地后,部下问王翦。“不,传我的令,全军进入阵地后的首要任务是构筑营垒,然后好好休养。”一到达楚国境内,王翦便向部将下达了命令。大军于是就地扎营,高筑营垒,精修工事。不久,楚国调集了所有的军队前来对阵,一日数次地派兵到秦军营前叫阵挑战。
可是,秦军高悬免战牌数月,就是不予理睬。在秦军营内,士兵们除了例行的操练外,就是吃喝玩睡,王翦还特地让军需部门从后方调运了大批牛羊到军中,宰杀给官兵们享用。不久,秦军士兵便被养得像一头头健壮的公牛了。
王翦闭门不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京城,于是有人到秦王面前告王翦胆怯畏敌。
“不要瞎猜想,王老将军自有破敌良策。”秦王对王翦充满了信心。果然,不久,前线的捷报就传来了。秦军与楚军交战大获全胜,秦军还杀死了楚国名将项燕。
原来,秦将王翦使用的是以逸待劳之计。秦军闭门休战,养兵休整,以缓解长途跋涉的疲惫,养精蓄锐。而楚军长时间暴露在秦军营垒之外,日子一久,一个个精疲力竭,疲惫不堪,不用说交战,就是不交战也已坚持不下去了。
楚军将领被拖得无可奈何,只得率军撤退,这正是王翦所期待的。一见楚军后撤,王翦即令秦军全线进攻。健壮骁勇的秦兵锐不可当,楚军顷刻间被冲得四散,丧失了战斗力。
就这样,王翦率领的秦国大军,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楚国的军队,取得了全胜。
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能急于求成。退避不一定就是懦弱,而可能是蓄积力量,伺机而动,适时而发。在最佳的状态下,抓住最佳时机,一举取胜,岂不比不看形势,一味勇拼要明智得多。
W形的策略路径
有种策略路径,就像一个W形:最中间的那一点,可以看成历尽艰辛之后才到的新起点,或者是通过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局部成功,但是要达到最右边的那一顶点,它不可能平坦地移过去,恰恰相反,它还得重新跌入低谷,再曲线上升。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六章中说:“将要收敛,一定要先扩张;将要削弱他,一定要先增强;将要去除他,一定要先协助他;将要夺取他,一定要先给予他。这叫做微微的光明,柔弱胜过刚强。鱼儿不可脱离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向他人展示。”这里所描述的,就是创造W形路径的方式。
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是大英帝国与拿破仑帝国之间的一场殊死较量。在战役进展过程中,伦敦金融市场的中枢机构——皇家股票交易所的气氛异常紧张。
伦敦商业银行的奈森·罗斯柴尔德先生是金融界的知名人物,享有“预见行情大师”的雅号。因此,奈森是买进还是抛出公债,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在6月19日的战斗中,英军大获全胜,这标志着拿破仑的彻底失败。可是,第二天,奈森在皇家股票交易所里却抛出公债。按理说,英军打了胜仗,公债价格必然上涨,奈森应买进公债才对。然而,他反其道而行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奈森为了尽快地了解战争的进展情况,专门雇佣了信使,还配备了快速帆船。当6月丨9日晚拿破仑的失败已成定局时,奈森的情报员火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奈森,而此时政府方面的消息尚未传到伦敦。
第二天一早奈森火速赶到交易所。在交易所里,因前不久传来英军在卡特尔布拉格失利的消息,公债的价格正在下跌。如果那天奈森马上大批购进公债,人们就会猜到英军打了胜仗,争相购进公债,这样奈森就捞不到多少好处了。
所以,奈森进入交易大厅后,装出一副他已得知英军彻底失败的沮丧神态,开始抛售公债。
人们猜测事情不妙,于是跟着奈森抛售公债。当大家都在跟进时,奈森悄悄地停止抛售而开始大量买进。不久,传来了英军胜利的消息,人们才惊呼上了奈森的当。奈森手中的公债大幅度升值,他稳稳当当地赚了一大笔钱。在对局中,之所以要利用进退创造出这种W形的曲折路径,很大程度就是要让对手失去戒心而不设防;等对手不加以防备之后,再以原本的形体加以攻击,也就是以实击虚,往往易于取胜!也就是用假象把自己的真实做法隐瞒起来,然后等时机成熟之后,出其不意实现目的。
明确目标,进退有度
人生没有目标就像是一条船在大海里迷失了方向,任由波浪冲来荡去。如果在进退中没有目标,就会乱了阵脚,进不成进,退也不成退。有了目标才能有进有退,才知道自己要得到什么,也知道需要放弃什么。所以在决定进退之前,必须树立自己的目标。可以说,只有那些拥有目标的人才能进退有度。
耶鲁大学做过一项跟踪调查:
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有4%的学生回答是肯定的,并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20年后,这4%的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目标的同龄人,而且,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其他人的总和!而那96%的人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有目的、有眼光的人们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
成功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明确而远大的人生目标。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并因此而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盲,但她还是实现了她的目标;福烈兹专心于生产利润低微的小酵母饼,结果这种酵母饼行销全球。
明确的目标让我们坚定不移。为了目标我们可以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艰辛的努力也可以举重若轻。但是目标必须明确而且坚定,如果任性而为,很可能一无所有。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会成功,一个拥有太多目标的人一样难有成就。只是在不断变换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浪费光阴。
而从人生进退的角度分析,目标不明确的人不懂得后退和放弃,他们总是在追求不确定的目标,往往在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丢弃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其结果常常是一无所成。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去找食物。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犯了小猴子的错误。
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时间中我们完成了多少目标?当然并不是所有目标都是需要去实现的,我们只要找到在现阶段合适自己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这就可以了。
首先必须确定自己想干什么,然后才能努力达到确定的目标。设定目标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最重要。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是可行的,只有聪明的目标才有可操作性。想要为自己的一生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事情可能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原来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可以同时设定一个短期的小目标和一个远期的大目标。当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后,可以在此基础上重新设定下一个小目标。同时还可以根据小目标的实现情况适当调整大目标。这样层层递进,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大目标也越来越明确、越具体并最终得以实现。当我们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之后,就能鼓舞我们不断前进;当我们心中有了大目标之后,就可以有进有退,坚持不懈。
后退一步天地更宽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零零碎碎的事情不少,有时我们需要化为锋利的尖刀去刺穿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有时我们需要化为太极大师去迎接生活原本的事实以抵挡我们身边的风风雨雨。有人曾经说:人生犹如登山,当你征服了一个高度时,你便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就有了更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同时也有了新的目标。这句话说得很好,但需要补充一点:不断征服新的高度固然好,但如果有时候后退一步,面前的道路可能会宽广许多,你便有了更多,乃至更好的选择。
小美是在两年前从武汉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来京正式加人北漂一族的。北京高校林立,人才众多,她在各大人才市场奔波一个月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文秘的工作。她工作一直很努力,深得老板的肯定,在公司的人缘也不错。
一开始,小美挺满意这种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上班生活,周末没事的时候可以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吃吃老北京的小吃,看看老北京的风情,每天的小日子也算过得有声有色。
半年后,小美开始有点迷茫,在参加完大学同学的聚会后便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这种迷茫源于自己对现有生活的不满,可想想觉得在工作上老板挺赏识,还说要把自己培养成公司的骨干,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再说自己只毕业于一般的师范院校,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可在学校并没有学到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工作呢?虽不满意,可目前总能养活自己不至于让自己流落街头啊!
小美想再次走进学校,多学点知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围的一些朋友,才发现大家都有跟自己一样的想法,可谁都不愿去冒风险。最近这几年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满街都是,再去学习还得花一笔昂贵的学费,自己可不能再向家里要钱了。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边城小市民,家里收入只是那点可怜的薪水,读书这些年把家里的积蓄也花了个精光。小美不由得想。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个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不会因为小美的烦恼而停留片刻。
在一年后的第二次大学同学聚会上,小美告诉她的朋友,半年前她谢绝了公司老板的挽留,从公司辞职。她一边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一边在国内某家数一数二的证券集团工作,目前还被派到旗下一个银行工作。小美已经做好了今后的职业规划,准备将来做理财规划咨询师,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