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教育家很多是重视图书馆建设的。他们把图书馆事业作为宏扬中华教育的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陶行知。
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1927年,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运动,他在南京设立晓庄学校,作为教育试点。在学校的规划里,陶行知很注重图书馆建设。他以为图书馆是为培养有知识、能用手兼用脑的学生提供文化养料,而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所以将晓庄师范图书馆,特地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书呆子莫来馆”。图书馆取名“书呆子莫来馆”即对读书无目的者为警策。1930年陶行知还拟将它扩充,并将教育图书另辟教育图书馆。虽因后来学校被封闭而未能全部付诸实现,但却留下了陶行知创办图书馆的独特思维,如他所说:“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呆子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钱呆子是赚死钱,死赚钱,赚钱死。对于书呆子我是劝他们少读点书,多干点有意义的事,免得呆头呆脑,因此,我从前在晓庄办了一个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但是一方面叫书呆子不要来,一方面为什么又要图书馆呢?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但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正是: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
1929年陶行知参加了南京金陵大学科学馆召开的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他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还就图书馆的意义发表了演说。他说:“图书馆事业之进步可分为三时期:一为藏书时期,即收罗与庋藏;二为看书时期;三为用书时期,即书为人所用,而非人为书所役,此时期实为图书馆之新纪元。治外交者,不可不用外交书籍;从事政治者,不可不用政治书籍;作工者,不可不用做工之书籍;做农者,不可不用做农之书籍。世上有两种人生活极无意义:一为读书而不做事,一为做事而不读书。此两种人之生活各有所偏,均属毫无意义。敝校现在造一小规模之图书馆,其名似嫌太长,名为‘书呆子莫来馆’。盖专为用书而设,非为书呆子而设也。余常谓酒迷、色迷、财迷与书迷实同一意义。酒迷为酒所迷,色迷为色所迷,财迷为财所迷;而书迷亦同样为书所迷,换言之,即为书所役。图书馆之设置,对此点须特别注意,不然即失去图书馆之真意义矣。”
陶行知在演讲中说了“书为人所用,而非为书所役”,看书是为着用的,为着解决问题,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在陶行知关心和支持下,“书呆子莫来馆”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求藏书多,而求流通快,要让莫来馆的每一本图书发挥作用,使“死书”变成“活书”。为生活而用书,不为读书而读书;在图书馆里看书,遇有疑难才去问指导员。
要为育才学校募捐三万册图书
陶行知也是我国现代很早参与图书馆事业的一个热心人。早在1922年他以中华教育改造社总干事的身份,参与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筹建工作。当1925年美国编制出版《世界教育年鉴》,就特请陶行知撰写关于图书运动一文,在文中他说:“远在公元前数世纪的周朝,中国即有了图书馆。但只有极少数知识贵族才能利用之,一般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问津的,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陶行知还在中华教育改造社历次年会上发表要推动创立更多的图书馆;推广较好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吸引更多的平民利用图书馆的奋斗目标。虽然当时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学校图书馆也随着发展,到1924年全国已有12所学校配备了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探求知识提供了机会。图书馆事业在发展,但图书馆更需要要协调,管理要跟上。陶行知与各地图书馆学者终于在1925年组建成全国性的中华全国图书馆学会,以协调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于图书馆建设的热心,还表现在筹建东原图书馆。1924年1月陶行知在参加家乡纪念戴震(东原)诞辰二百周年活动时,与梁启超、胡适等人发起在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建立“东原图书馆”。为此他努力奔波共募集资金六万元,并制订了资金用途,其中主要是图书馆的设施、收集图书的范围、管理监督机构等。他把图书馆事业看作是教育事业的一个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为学校作出规定,图书经费不得少于学校总经费的十三分之一。如在竹柯工学团时,其总经费4275元,规定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就达1000元。在中华教育改造社改进乡村教育运动计划预算中,每年购置图书的经费为2000元。在《宝山县观澜义务教育急成方案》中,他也将每年购置图书的费用定为3000元。就连抗战困难时期的育才学校,每年用于增加图书的款项也均在万元以上。
近年,我在陶行知夫人吴树琴捐献的陶行知与友人书信中,也常在片纸只言中发现他总念念不忘收集和资助图书之事。致张西彦信:“承蒙捐助敝校图书馆国币拾元,当即交校内为学生补充文化粮食……。敝校计划募捐书籍三万册,如蒙随时代向有志朋友劝募,则口角春风,拜赐无穷。”致家栋函:“前蒙寄来结婚纪念品洋三元,无任铭感。不过事先已决定不收贺礼,故将该款交给育才学校,为小朋友捐购图书之用。”致陈翰笙信:“在美时有林语堂之《吾土吾民》及关于墨西哥之书籍存兄处,不知带回否?现在内地感觉书荒,如蒙航空寄下,最为感激!寄费弟当奉还。”
流通图书馆是拯救文化饥荒的好办法
陶行知针对传统图书馆图书流通局限性的弊端,提出要创办流动性图书馆,并首先应用在上海萧场儿童流通图书馆。最初的流通办法是学校的每个小先生在放晚学时,按其所教学生的程度,代学生借书回家,并在读完后负责收回。或由馆主任、干事、小先生们挑着书担巡回来往各村,择一适当地点公开借阅,每周至少去各村一次。还在借书简则中规定:“凡借书最多,同时又能尽量教人者,本馆得酌赠文具和铅笔、练习薄等作为奖励。”在创办竹柯工学团时,还规定“每大村有一处流通图书馆”。他指出:“流通图书馆的意义,只要看一看它的名字就能明白一个大概。从藏书到看书,从借书到借书出去看,这过程是代表了图书馆发展的阶段,也就代表了普及教育发展之步骤。让人借书出去看是流通图书馆的特性。但是借给谁看,怎样借法已成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明白,则流通图书馆不免要做成知识分子及有暇阶级的高等听差,负不起普及教育之使命。流通图书馆的对象是大众,它必须为劳苦大众充分地服务,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流通图书馆。”
山海工学团总部设有一个有书万余册流通图书馆,专备流通图书车送书到附近各村服务,普及教育助成会也特备这种车辆,由工读生送图书下乡。陶行知认为,此类流通图书馆,从拯救文化饥荒的地位看来,无异于一个文化小饭馆。它可以一镇一个,一村一个,也可以一街一个,一弄堂一个。花上一二十块钱,就可以办成一个。他倡办流通图书馆与推动大众教育一样,千方百计把各种有助于教育大众的工具和手段都充分调动起来了。
创建三位一体的图书馆。陶行知怀着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30年代初亡命日本时,他坚持潜心读书,当时两所规模最大图书馆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和上野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并对这两所图书馆的功能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为美国煤油大王创立的洛氏基金会捐款550万日元而建立的,它不对校外人士阅览。上野图书馆藏书67万册,对社会大众公开开放,只要出五分钱,就可以进去看书;若有专门问题,可以花五毛钱买张研究券进入研究室阅览。这样不但该馆自有的67万卷书,可以听由调阅,而且馆外的书,也可代为借用。这个办法对于学术的研究,可算是便利极了。陶行知根据这一启迪,在香港主持创办的香港中华业余学校里开办了一家前所未有的新型图书馆。他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图书馆”。
陶行知文献最终保藏于上海图书馆
近年,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为征集陶行知手稿真是煞费苦心。笔者曾访问了教育家前辈李楚材先生。李楚材是晓庄师范首届学生,他当场就将家中仅有的一份陶行知手迹赠予。尔后,他又为我们与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和媳妇蒋秋芝取得联系。
吴树琴居住南京,保存了陶行知1936~1946年致她150封书信,并装帧成册,封面上她用毛笔写着“每每阅读,如闻其声,如见其面”。这十六个字包含了她对陶行知的眷念之情。这些书信有涉及他们的爱情生活;有交谈工作中的甘苦和生活中的琐事;也有切磋诗词、音乐和小说戏剧。吴树琴说,“这150封信,是行知在我们俩婚前婚后给我的亲笔信,我保存数十年,一封没有遗失。”
陶行知媳妇蒋秋芝是陶行知次子陶晓光(1995年逝世)的妻子。当我第一次去北京拜望她时,她毫无保留的将存放在床底下一只黑色小皮箱取出。经她打开箱子,所装的全是陶行知手迹,有题词、书信、日记和诗文手稿等。蒋秋芝笑着说:“你们大概不会想到我们还保存这么多老夫子的遗墨。这都是我爱人数十年精心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其中有的手稿还是从海外回归的。”
这么多的手稿今后究竟归宿何处,吴树琴与媳妇一致意见,将所藏陶行知手稿全部捐献给上海图书馆。经统计共有600余件。其中致吴树琴和其子女的信200封,有陶行知30~40年代的日记、备忘录、札记55本,这些记事本有的是写在64开大的笔记本;有的是写在手掌大小的袖珍笔记本内,内容包括陶行知1936~1938年出访欧美和亚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感想和40年代初在国内考察的记录,还有陶行知亲笔的题词、条幅和部分诗文手稿等。除用中文外,还有相当部分是用英文写的。这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这一时期某些历史事件的珍贵文献。吴树琴说:“上海是陶行知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最后他在上海逝世,上海也可算陶行知的第二故乡。今天将这些手稿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相信这也是陶行知所愿望的。”现在上海图书馆已成为国内拥有陶行知手稿最多的文化机构,上海图书馆成立有陶行知资料研究中心;出版了《陶行知手迹》影印本和陶行知研究资料光盘。
(上海图书馆萧斌如)
链结陶行知喜健谈现实。他自负地对人说:“你们要是追问过去,可以去请教胡适之:如果你们追求现在、追求将来,可来问我,我可以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们”。由是,自撰一联:“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余思你有过在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吗?请就此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