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让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总是‘自我设限’。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口头禅’,他们已习惯对自己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样的氛围;也许就会注定他们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在找借口上。坚信:成功一定有方法,千万别说不可能。”
所以,一定让孩子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要让孩子学会尝试、学会努力,学会不轻易放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现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都会实现,才会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建议三:不压抑孩子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
其实,孩子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就有了社会性的微笑。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家长不要过分限制,压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学龄前,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比如,刚学会走路孩子蹒跚着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他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做完了一件事,他得到了成就感。在孩子体验成就感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信心和肯定。因此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而是要允许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例如,对于2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3岁的孩子允许选择上街时穿什么衣服,4岁的孩子允许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5岁的孩子允许告诉买什么玩具,6岁的孩子则允许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快乐的孩子很容易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聪明的家长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快乐地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四 给予在逆境中的孩子真爱
身处逆境中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真爱,这种真爱是给孩子坚强的勇气后盾,是给孩子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的理智的爱。
1、做孩子勇气的后盾
当孩子处于逆境中时,他如果知道家长是他勇气的后盾时,一定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在逆境中生成的这种自信和勇敢足以让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所以,一个人一旦有了勇气就一定能够粉碎厄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8.2级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3层教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了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但这位父亲仍旧反复不断地问警察是不是来帮助他的。人们都认为他精神失常了,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
这位父亲自己清楚,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在确认是父亲后,儿子说:“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孩子继续说:“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很多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儿子知道,父亲是他勇气的坚强后盾,所以,在遭遇到巨大的灾难时,他仍旧信心百倍,有着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恩格斯说:“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如果失去了信念,人生路上将充满黑暗,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自己。有了信念,即使遭遇任何不幸,就像地震中的那个孩子,也能召唤起重新开始的勇气。而这一切信念的根源,都是父亲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话,这才是儿子信心的勇气后盾。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苏联著名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从中,足见勇气带给人的巨大力量。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才能做孩子勇气的后盾,让孩子获得勇气呢?
建议一: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即使身处逆境,也要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让孩子在希望教育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比如,在平时,家长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包括困难,甚至是苦难。
建议二:给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
家长要锻炼孩子的勇气,给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其实,这对家长自身的勇气常常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家长自身对困难、对带着一些危险的活动就害怕,很容易想象这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要知道,勇气是在磨练中生长的。
很多时候,家长不给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是因为担忧孩子的安全,但是为防止万一而牺牲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是很自私的,也是不理智的表现。家长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不受万一可能发生的危险的伤害,害怕自己不能承受由此而来的打击,所以为孩子的安全起见,而加倍保护孩子,以至于造成孩子缺乏勇气的弱点。所以,家长需要克服这种自私,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给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大胆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有勇气的孩子。
2、善于藏起一半的爱
要培养勇于面对逆境和挫折的孩子,需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藏起一半。面对蹒跚学步的孩子摔了跟头,聪明的家长会显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因为他们要给孩子战胜困难的机会,也相信孩子一定有能力战胜困难;面对调皮不正经吃饭的孩子,理智的家长会毫不留情的把饭碗端走,决不迁就孩子,也不会再次去厨房为他做可口的饭菜……
这些家长都明白,只有善于藏起一半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的爱,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来生活对他的挑战,孩子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今天的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因为他正是在逆境中学会坚强的。
一位中学生曾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的父亲,他的一套独特教育方式让我受用终身,这种教育方式就是“把爱藏起一半”。
妈妈说,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特别贪玩,整天与玩具形影不离。有一天,我突然从玩具堆里站了起来,颤悠悠地望着周围的一切,脸上露出莫名的惊愕。爸爸发现了我这一“壮举”,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可他并没有过来抱我,而是远远地摇晃着玩具逗我,想让我去拿。结果,我刚迈开脚,便“咕咚”一声,摔了个大跟头。我趴在地上大声哭嚎,爸爸就是不理我。过了一会儿,我只得又尝试着慢慢地站了起来。脸上的泪水还没有拭去,我又重新迈开脚步。这一步很成功,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继续走了下去,两步、三步、四步……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可爸爸又故意把玩具往后移了移。我再一次呆立不动,也许是累了,也许是等待第二次的冲动,也许是在回味独立行走的甜美……忽然,爸爸冲了过来,又是笑又是叫地把我抱了起来,高高地举过头顶。我想,这大概是当时爸爸最高兴的一件事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爱上了走路。在客厅里、在床上、在阳台上,每一次跌倒,都会被爸爸注入一次新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再满足于在家里行走,不再满足于在房里靠自己的双脚寻找爸妈。于是,我走向了户外。
那时,爸爸一有空,他就带我到野外去锻炼。在小溪边、在田野里、在山路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我蹒跚学步的身影和爸爸一次又一次期待的目光。山里的路可不比水泥地、木板地,每走一步,都得十分小心。有那么几次,我摔得鼻青脸肿的,也哭得非常伤心。但是,爸爸却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还在一旁说“风凉话”。每次,我都被激了起来,继续走了下去。我的腿就像两根小鼓槌,各种地面就像一架架爵士鼓,它们之间毫无规律地撞击出一曲曲充满童真的流行乐。每次战胜山岭高地,爸爸那一半藏起来的爱就会流露出来。
人生路遥遥,有着无数的曲折和坎坷,但愿我不会丧失那一分初学走路时的勇气!但愿爸爸那一半藏起来的爱能永远激励着我前进!爱,虽然藏了起来,但情却没有断!
这位家长对孩子“藏起一半爱”的教育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成功,孩子也希望“爸爸那一半藏起来的爱能永远激励着自己前进”。从中可见,“藏起一半爱”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值得提倡和学习。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出类拔萃的话,不妨学一学这位父亲,把爱藏起一半。
家长要善于藏起一半的爱,并不是说只给孩子一半的爱,而是善于收起宠爱、溺爱的部分,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有分寸、有理智地去爱。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藏起一半爱呢?
建议一:不轻易帮助孩子。
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家长一定不要表现出对孩子的怜悯之情。当孩子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他的内心是脆弱的,对家长的态度会非常敏感,这时,如果表现出对孩子表现出怜悯,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更应该怜悯自己;如果为孩子感到难过,孩子就会更加难过,就会更加加深他的不幸。如此一来,挫折中的孩子不是想办法自己解脱,而是依赖别人的怜悯,等待别人的安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丧失本来应有的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一位理智、聪慧的母亲曾说:“在小学的时候,女儿遇到了生字,就迫不及待地问我。尽管我知道,但还是回绝了:‘孩子,我也不清楚,你自己去查字典。’看着女儿拿出字典,查到那个生字,我欣慰地笑了。”
要知道,在表面上看,家长的对孩子的帮助看似让孩子暂时脱离了困境,但是,家长只能帮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所以,轻易对孩子的帮助就等于把孩子推入了另外一个困境、一个更危险的境地,要早日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建议二:要保持清醒、理智。
要做到藏起一半爱,家长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一种理智的心态。对孩子来说,爱是滋润他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但一定不要让孩子“营养过剩”,家长要学会适度控制自己的情感。比如,吃饭的时候,要让孩子懂得与人分享美味的饭菜,在家里也应该让孩子承担起他应用的责任,不要袖手旁观,这对于他的将来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另外,家长要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孩子未来的路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成长创造条件,而不是包办代替,这需要理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