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6800000007

第7章 传说中的周、朱、孙“桃园三结义”

朱德、孙炳文乘坐的邮轮经东海、南海,接着在马六甲海峡的巨流狂涛中颠簸了三天三夜,便到达了锡兰的哥伦布港。邮轮稍作休息,直奔亚丁湾,驶进了红海的入口。

远处一座活火山正在喷发,烈焰升腾,天空和海水都被映得赤红。

这惊心动魄的奇景,使二人兴奋不已,立刻奔向船舷。

看着眼前火山的壮观景象,朱德对孙炳文说道:“我想中国的将来也必将有火山腾起。”

远行的朱德和孙炳文,他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灾难深重的祖国,孙炳文赞同地点点头道:“那是民众觉醒、奋起反抗黑暗势力的?火山!”

1922年10月中旬的一个傍晚,经过漫长的海上旅行,“安吉尔斯”号邮轮终于到达法国马赛。

二人提着箱子,跟着人流走下邮轮。码头上的路灯亮了,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梦幻而神秘。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那些站在码头上迎接亲友的人,大都长着金黄的头发,闪着一对蓝色的眼睛,很难看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更别说是自己的同胞了。

当晚,二人乘火车赶往巴黎。

自1919年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到法国勤工俭学以来,1920年前后又有赵世炎、李立三、李维汉、陈毅、周恩来、邓小平、陈延年、陈乔年等许多优秀青年来到法国,他们一边做工,一边读书,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到1922年朱德、孙炳文到来时,中国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高潮已经接近尾声,但仍有一大批优秀青年聚集在巴黎。

二人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赶往巴黎郊外的科隆小镇打听周恩来的?住处。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李福景、郭隆贞、张若茗等197名中国青年学生,组成了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团,乘“波尔多斯”号邮轮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1920年12月27日,周恩来与华法教育会会长蔡元培一同到达巴黎。孙炳文在天津从事同盟会活动时,曾经与周恩来认识,并参加过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的一些活动,他们想先找周恩来了解一下情况。

他们从别的勤工俭学的同学那里知晓:在法国,周恩来平时总穿着油渍的工作服,只有星期天才穿上一套又短又小的西装。他随身带一只气炉子,每到吃饭的时候,烧点开水,吃点面包,或吃一点便宜的卷心菜,有时根本就没有菜吃。可是,周恩来现在不在法国,而是去了德国的柏林。

于是,二人决定赶往柏林与周恩来会面。

见面时,周恩来穿着一件很短的西装,人很瘦,但很有精神,两道又黑又浓的眉毛,使他显得少年英俊。周恩来见到朱德和孙炳文时有些羞涩,说话有点结结巴巴,大概是他当时“只懂很少或者不懂法语”,而很长时间又没有说中文的缘故。

二人向周恩来谈了自己这次出国的目的,周恩来听后非常高兴。

在此之前,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成立了以赵世炎、周恩来、张申府、刘清扬、陈公培五人组成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成立时,这个小组来不及派代表参加会议,事后这个小组的成员就成了第一批中国留法的共产党员,组成中共旅欧总支部,赵世炎(乐生)任书记,周恩来(伍豪)任宣传委员,李维汉(罗迈)任组织委员,下设旅法、旅德、旅比(比利时)三个支部,并创办机关刊物《少年》。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它如同一支燃烧的火炬,在漫漫黑夜中给人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向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的心灵里撒播着革命的火种……此时周恩来、张申府根据总支部的决议,正前往欧洲各国在中国留学生中发展党的组织。

三个人一见如故,相约到一家小饭店里吃饭。

吃完饭后,三个人来到柏林郊外一座公园。朱德、孙炳文向周恩来通报了国内的各种情况,并将自己在北京和上海寻找中国共产党的经过向周恩来全盘托出。

周恩来听后非常高兴,也被二人的精神所感动。

接着,周恩来向他们介绍了中共旅欧总支部的成立和现在的情况,希望二位在将来能给这个新生的组织以支持。

听着周恩来的介绍,朱德、孙炳文激动不已,他们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周恩来虽然比较年轻,但他的谈吐,他的真诚和热情,使这两个中年人的感到了一种温暖,一种期盼。

他们向周恩来讲了各自的经历,并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周恩来站在那里,打量着面前的这两位兄长,认真仔细地听着,不由感动了。他们在国内遭到陈独秀的婉拒后并没有灰心丧气,又不远万里跑到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来寻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与自己这些还未结婚的年轻人相比,他们得离开娇妻爱子,抛弃已经得到的名誉、地位与金钱。特别是他们两个都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军人,曾经参加并指挥过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和讨袁战争,那都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殊死搏斗啊!与那些还没有革命实践的青年留学生相比,面前这两个人更有资格加入共产党组织,更可以成为这个党未来的中坚力量。

周恩来听了二人的要求后说:“二位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表示欢迎。听了你们的情况介绍,我认为你们确实不易,立场与态度都是很坚决的,我同意介绍二位加入我们的党组织。”

朱德、孙炳文非常高兴,没想到在国内千辛万苦地寻找却被推出了大门,而在这遥远的异国,却找到了知音。他们站起来,军人一般地挺立着,然后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

多少年以后,已成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曾对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谈过这件事——关于周恩来在德国介绍朱德、孙炳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情况,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朱德……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

“……周恩来就站在他的面前,习惯地侧着头,一直听到朱德把话说完,才提出问题。

“周恩来举止文雅,待人体贴……两位来客把经历说完后,周恩来微笑着说,他可以帮他们找到住的地方,替他们办理加入柏林支部的?手续。”

临别,周恩来送给二人一本英文版的《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教导》。

周恩来说:“与我一同来的还有张申府先生,他是北大讲罗素哲学的讲师,也是我们旅欧总支部的成员,你们的情况我跟他再商量一下。”

几天之后,张申府找到朱德、孙炳文,并与他们进行了入党前的谈话。为了开展工作的需要,朱、孙二人作为中共秘密党员,他们对外公开的政治身份仍然是国民党党员。

关于这段往事,张申府在后来接受相关采访时曾回忆:“1922年,我和周恩来、刘清扬一起坐火车去柏林,建立柏林支部。在德国期间,我和周恩来一同介绍朱德入党。朱德要求入党时,是我和他谈的话。”

1923年3月13日,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赵世炎等接到国内党组织通知,前往苏联学习,并指任周恩来接替赵世炎的职务,担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化名伍豪。在移交工作时,周恩来向赵世炎汇报了介绍朱德、孙炳文入党的情况:“世炎,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时间向你汇报。我在德国的时候,介绍了两个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叫朱玉阶(朱德),一个叫孙炳文。这朱玉阶曾是云南滇军中的一名旅长,参加过讨袁战争,但也参加过秘密组织哥老会,他追求真理,在出国留学前,曾在上海找过仲甫先生,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仲甫先生认为他是个军阀,只送了一些马克思的书给他,便打发他走了。在沮丧和失望之后,他便来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我看此人坚信马克思主义,敢于为拯救民族赴汤蹈火,过去吸大烟的恶习早已改掉,是个难得的人才。而孙炳文则是我早年在觉悟社时就认识的,他加入过同盟会和‘铁血团’,并与汪精卫等人一起参加过刺杀满清亲王和对袁世凯的暗杀活动,编辑过进步报纸。因此我和申府(张申府)决定将他们二人一起吸收到党内来,编入德国支部,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听完周恩来的介绍后,赵世炎说:“既然是这样的两个人,共产党当然应该欢迎才对。不过既然吸收了,就要多安排一些工作,考验他们入党的目的和决心。现在旅欧总支部的书记是你了,你完全有权开会决定,严格办理入党手续。”

几天之后,周恩来再次来到柏林,约朱德与孙炳文到莱茵河畔的一个树林子里,进行了正式的宣誓仪式。宣誓结束,三个人都非常激动,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相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流血牺牲,共同奋斗。这就是后来被人们传说的周恩来、朱德、孙炳文“桃园三结义”!

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场血雨腥风……

同类推荐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本书为你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的传奇人生,内容包括:奠斯科不相信哏泪、优秀的领导老是怎样炼成的、辉煌营销的凿后、叱咤商诲的“明珠”等。
热门推荐
  • 大概是颗核桃吧

    大概是颗核桃吧

    总有些时候自己宛若世界的旁观者看着别人笑看着别人哭却什么也感知不到只是麻木的按照惯性作出回应温悠落喜欢把这样的自己比喻成核桃,虽然看似有坚硬的外壳,阻挡住外来的一切具象,但实则内里复杂又柔软,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崩溃,莫名其妙的心情低落,却又倔强的用外壳包裹,不让他人知晓。有时候她真的恨不得被门夹一下,也许,会像核桃一样开窍,改一改这个自己都别扭的性格。
  • 一生执念一声叹一世情深一场空

    一生执念一声叹一世情深一场空

    一生执念一声叹一世情深一场空。若爱上你,只怕此生再也忘不掉。
  • 亡灵异闻录

    亡灵异闻录

    哪里有诡案哪里就有他!专挑疑难杂案,太简单他不去,太简单没挑战!当然,天下没有白掉的馅儿饼,也没有白干的活儿,其目的就是成为史无前例的聚魂者,不老不死!与死亡力争到底!另外,本文或许没有那种恐怖,没有那么刺激,毕竟是新手,后面会越做越好的,看的“不爽”者,还望海涵见谅。
  • 带个萝卜游江湖

    带个萝卜游江湖

    花二正经历着身怀千金而不能用的痛苦,明明可以靠武力,现在遇见大事只能遁走,再看看眼前水灵灵的小萝卜头,发愁地轻叹一声,自己种的萝卜,只能自己扛着呗,不然还能咋地?于是花二心中更忧郁了……
  • 风华绝代,腹黑二小姐

    风华绝代,腹黑二小姐

    她,乃血族九殿下,冰系法术、灵视魔瞳、血脉之力横走天下!可天不如人意,一朝穿越代替了另一世界的自己。废材?傻子?我告诉你什么叫打脸!弱鸡?我打的妖族俯首称臣!众美男围着她转,她不知自己心意如何……某狐妖“主人,你可千万不能爱上别人,会死的呦~”某冥王“真的不考虑从了我?那我从了你吧。”某皇帝“无需四海为家,若无处可去,皇宫大门时刻为你打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使漂流书

    天使漂流书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使我相信她一定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她并不漂流却拥有一对可以看透你心思的很亮眼睛她属于天堂但却拥有人世见的一切平凡……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变成天使?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仙魔葬灭

    仙魔葬灭

    天道无情,视万物为刍狗,地道无情,葬亡魂于万世,人道无情,当以杀戮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