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财富就是隐伏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巨大潜能:自我激励。你没有觉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它犹如一座矿藏,不是俯身可拾的,是需要一个从挖掘到利用的过程。而创业者在现实的斗争中不断开采这座矿藏,这种内在的能源一旦与现实材料结合,便以财富的形式固定下来。虽然不同的创业家使用的现实材料不同,有的取材于政治,有的取材于经济、有的取材于文艺……但他们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源都是: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始终贯穿于创业者整个奋斗历程。白手起家的香港亿万富豪徐展堂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徐展堂自幼丧父,家境窘迫,可是一贫如洗的徐展堂坚决不向命运低头。他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挣钱发财,出人头地。最初徐展堂在一家银行里当信差,可是他并不因处境艰难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啃读名人传记,牢记他们的成功秘诀;一边在实践上不断积累经商经验。辞掉信差后,徐展堂又四处闯荡。他从小本生意做起,走街串巷,卖过馄饨、摆过小摊,什么生意赚钱,他就干什么。这段经历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增加了他的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的经商意识。不管身份多么低微,现实如何残酷,徐展堂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正如他回顾艰辛的创业史时所说的那样:“我当时抱定的信念是:成功得失的契机,在于自己能否把握机会及努力进展”。正是在这种自我激励下,徐展堂四面出击,愈战愈勇。凭着他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胆魄,加上磨炼出来的卓越的经商素质,他终于在进军房地产时一举获得成功。这位财产逾亿的大富豪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相信命运,只相信个人努力。我订了目标便不三心二意,越困难越不放弃,解决困难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徐展堂的事例告诉我们:你也可以成为心目中的那种人!自我意识便是你完成人生飞跃的翅膀。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取得绩效必须靠内部努力和外部激励,可是在相同的努力和激励的前提下,人们取得的绩效不尽相同。工作能力强固然容易出成绩,但光有能力而缺乏动机、缺乏干活的热情,也将会一事无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到,一些能力一般的人却比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出成果。这主要就是由于动机激发程度的不同。罗斯福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和非凡才干,只是认为自己善于自我激励,把平凡的才能“在尽可能的限度内发挥到异乎寻常的高度”。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能力差的人可以通过强烈的进取心、过人的动机内驱力去取得与其自身能力不相称的特殊成绩。
参加第25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中国女排,虽然技术、战术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但有着一股为祖国和人民争光的激情,以及在教练郎平的带领和鼓舞下,女排姑娘们超水平发挥,终于取得来之不易的一枚银牌。
许多人感到自己生活平淡乏味,那是因为缺乏生活的激情,自我激励的结果便是唤起自己身上的激情、热情。如果一个人总是老气横秋,缺乏激情,那么可以说,这个人是绝不可能成功的。缺乏生命的激情,难以创建一番事业;缺乏爱的激情,生命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和快乐的;缺乏信仰的激情,则根本不可能为理想而献身。学会自我唤醒沉睡的生命的激情,将把你带入崭新的人生境界。
适度释放怒气
生活当中,人们有时对一些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怒。然而大怒之下,往往会导致身心受损。难解的怒气在胸,就会有种不明的压力,使得你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整天恍恍惚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
小李一次因家务事,与丈夫发生争吵,由于语言过激,两人互相打斗起来。小李一怒之下,背过气去,丈夫见此状急忙收手,马上惊呼救人。小李在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掐人中、擅胸口、捶后背的救治下,总算缓过这口气来。可是她落下了终身都无法治愈的毛病,手脚抖动,给自身及家庭生活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危害和不便,以致后悔莫及。
俗话说:气大伤身后悔迟,像小李这样无节制地动怒,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岂不晚矣。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时会使人体内甲肾上腺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愤怒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发怒既对身心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把怒火压在心底呢?当然不是。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贮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可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诉;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
还可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亦可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或埋头工作,或欣赏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学会排解愤怒,也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养身贵在戒怒,戒怒就是养怡身心,尽量做到不生气、少生气,思想开朗,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宽厚待人,谦虚处世。
这样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于人于己都会有益而无害。
容易动怒的人们,光知道如何排解怒气还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制怒,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解为怀。
宽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风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宽以待人,才能让自己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里永远充满阳光。
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易怒的情绪了吧!遇事冷静是根本。遇到不随意的事,尽量通过别的途径去解决,动怒不光于事无补,反而对己有害,何苦呢?
还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境来对待生活中繁杂的事情吧!小心别伤害了自己,只有健康才是生活的本钱。有了无法避免的怒气,学着适度的释放它,不要自我封闭。要学会适度宣泄,宣泄是一种排解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找朋友倾诉或是干脆痛快地哭一场。男人也可以哭,流泪不丢人。我们应宽解自己,少发脾气,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有时为缓和四处蔓延的紧张气氛,我们首先应该降低生活步调,使心情回复平静,不再焦虑暴躁,保持稳定与和谐。
曾经有位医生在替一位企业家进行诊疗时,劝他多多休息。这位病人愤怒地抗议说:“我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一丁点的业务。大夫,您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
“为什么晚上还要批那么多文件呢。”医生讶异地问道。“那些都是必须处理的急件。”病人不耐烦地回答。“难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忙吗?助手呢?”医生问。
“不行呀!只有我才能正确地批示呀!而且我还必须尽快处理完,要不然公司怎么办呢?”
“这样吧!现在我开一个处方给你,你能否照着做呢?”医生有所决定地说道。
这病人听完医生的话,读一读处方的规定——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一趟。
病人怪异地问道:“为什么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双肩,如今他们全都永眠于黄土之中,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们仍是如你一般继续工作。我建议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医生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谏终于敲醒了病人的心灵,他依照医生的指示,释缓生活的步调,并且转移一部分职责。他知道生命的真义不在急躁或焦虑,他的心已经得到平和,也可以说他比以前活得更好,当然事业也蒸蒸日上。
释放生活的步调还要克服好操心的毛病。好操心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能使我们心绪不宁,要克服好操心,可用以下方式:
1.告诉自己,“操心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凭着信仰的帮助,任何习惯我都能改变。”
2.你因为常操心而变成好操心的人,若能相反地培养更强而有力的信仰习惯,就可以免除操心。以你的一切力量和耐性开始信仰吧!
3.对于过去那些你会消极地谈论的事情,今后请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去谈论,不论任何事都说得积极些吧!例如,不可说“今天将成为可怕的一日”,而应断言“今天将是辉煌的一日”;不要说“我不会去做那件事”,要断然地表示“我要去做那件事!”
4.绝不可参加闷闷不乐的谈话,同时自己的言谈必须表现乐观,若以悲观的态度说话,将会使周遭的人都感染好操心的个性,所以要尽量谈些令人振奋的话题,改变压迫性的气氛,而使每个人都感觉到希望和幸福的存在。
5.多与充满希望的人交朋友,特别是那些积极的、有信仰的及对创造性气氛有贡献的朋友,让他们围绕在你的四周。他们将会以积极的心态来鼓励你。
6.须了解自己能够帮助很多人治疗他们好操心的毛病。帮助别人克服好操心,则你本身的心理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减轻压力的10种简易方法现代社会充满了挑战和竞争,白领男人的性格和时代的特征联姻,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适度的压力既对工作学习生活有利,也对健康有利,但过度的压力却可能压垮你的精神和身体。这经常会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
这里向你介绍几种解除压力的秘诀,只要你如法去做,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1.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
2.不挑食不贪食
适度摄取均衡、多样化的食物有助于维持体重稳定,保持身心健康。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建议,学习亚洲及地中海地区的饮食习惯,即多摄取谷类、水果和蔬菜,少吃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及甜食。
3.一天中要多休息
甚至每10分钟休息一次,从而使头脑清醒,呼吸通畅。
4.运动消气
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布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5.看恐怖片
美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6.嗅嗅香油
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服人类大脑进线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7.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饥饿的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从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咀嚼和吞咽的时候,可以使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转移,在大脑摄食中枢产生另外一个兴奋区,从而使紧张兴奋区得到抑制,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8.穿上称心的旧衣服
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当人们穿上自己认为非常“顺眼”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会重新鼓起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9.养宠物益身心
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荣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东京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为消除雇员的紧张,每个月花2500美元请人定时牵来憨态可掬的牧羊犬,让公司雇员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逗弄牧羊犬,从而减轻因工作紧张带来的精神压力。10.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并同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工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