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方面讲,自律是立德之本。培根说:“缺少自律的人,一定是一个无法立德的人,因为他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说,每一个试图成大事的人要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们儿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会上,缺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还是办妥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全部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他为自己制定了14条以自律立德为标准的做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不利于别人的话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不讲,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14.抵挡:要抵得住享乐的诱惑,要抵得住金钱的诱惑,不要有非分之想,不为别人的行为而动,不为别人的言论而动,也不可能有任何诱惑和利益使你去做你明明知道是邪恶的事情。
以德立身并非虚无缥渺,也并非无从做起。假如你从自律开始,就意味着明白了做人之本,懂得守德的巨大力量——成功不是离你远去,而是离你越来越近。这样你会终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把良心变成永恒的圣诞节。由此可见,以德立身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按照富兰克林的办法,你不妨试试,这对你绝对大有裨益!
做人要豁达大度
佛界有一对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名联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说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很难。它要求人们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
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反之,受损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竟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能成就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捍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经诚恳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感。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刮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你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广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
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可能是豁达大度的人。做人要有忠诚之心
越来越精明的现代人,穿行在钢筋水泥构架的都市马路上,常常在不经意中忽视了一条处世的规则——忠诚。有的人或见利忘义、因小失大,或目光短浅、斤斤计较,或尔虞我诈、欺来骗往,从而上演了一幕幕违背良心、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
其实,忠诚在人格问题上是有灵魂性、有生命力的。例如许多外国企业在用人之道中的首选目标是考验忠诚。对于一个不忠诚的员工,他往往会把公司看成是福利机构,或是自己另谋高就之前的脚踏板、垫脚石,他对待工作没有责任感,公司的兴衰荣辱和他没有关系。这样的员工完全游离于公司利益之外,又如何谈忠诚呢?
在人类的道德取向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融会贯通之处。西方人最鄙视说谎的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说几句假话,但他们的母亲认为这几句谎言会给他将来为人刻下烙印,为免于将来受人唾弃,做母亲的会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说谎所产生的恶果,比如无人信任、使自己丧失信誉,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等。东方人更是将忠诚视为做人的美德,称其为最有价值的“人格天条”。
一个人的忠诚之心表现为:
1.忠诚于国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忠诚于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有时世事不公,但像岳飞、于谦、林则徐等忠诚于国家的杰出人物,其高尚情操永远闪耀着光芒。这些人物虽曾蒙冤于一时,但最后还是得到了后人的公正评价,并受到后人的敬慕景仰。
2.忠诚于家庭
家庭是一个避风港,是一个人工作之余休憩和恢复活力的地方。幸福的家庭是成功的基础,但是一定要切记,美好的家庭是自己兢兢业业创造出来的,它的成功与我们的努力息息相关。
3.忠诚于朋友
朋友关系是所有社交关系中的重中之重。
世间再没有可以跟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达蒙和皮斯亚斯之间真诚的友情相比的。皮斯亚斯由于反抗君主被判死罪,达蒙用生命作抵押使他能回家料理私事及与家人告别。
但是,执行死刑的日子快到了,这时皮斯亚斯还没有回来。君主嘲笑皮斯亚斯的忠诚,说达蒙是个傻子,把友情看得过重,白白地为朋友洒热血。君主还说如果达蒙能真正了解人的本性,他会明白现在皮斯亚斯早已逃之夭夭了。
执行死刑的那一天,正当达蒙被押上刑场时,皮斯亚斯赶到了,他十分激动地冲上前去,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两个朋友亲切地互相问候,做了最后的告别,场面很是感人。君主被他们的真挚友谊深深打动了,于是宽恕了皮斯亚斯,并带着羡慕的口吻说:“为获得这种友情,我愿献出我的王国。”
很多人都没有那种愿为他们贡献生命的朋友,不过人们也不愿让朋友去经受这种考验。考验真诚友情的主要方法仅仅是真诚就可以了。
4.忠诚于公司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家公司因为对手公司业务的红火而担心自己被挤出市场,虽然他们想尽了办法扭转公司的劣势,但还是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让自己在商界占有一席之地。怎么办呢?后来,他们终于通过关系,派人接近对手公司一名仓库主管,让他暗中出卖公司机密。这名主管在重金的诱惑下,利令智昏,将自己公司的内部机密,如产品库存数量、价格策略、营销渠道一一泄露出去。在竞争中几个回合下来,原来那欣欣向荣的公司节节败退,最后元气大伤而宣布破产。而它先前的对手,却借着它破产的东风稳步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忠诚的事例。这种不忠诚,就像一颗埋在办公室里的定时炸弹,只要时间到了,就会将办公室炸得片甲不留。因此,作为一位有职业道德的员工,上班需要坚守的准则是:何事可为而何事不可为;为人需要坚守的信条是:绝不选择良心的堕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说是一宗财产。那些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此种无价的财产相比,那简直不足挂齿。
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溢了喜悦与快乐,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胸怀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精神,并从中得到喜悦与快乐,否则他就不能称为成功,不能称为幸福。我们必须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取得,我们的生命才能奔流不息。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个为他所钟爱至极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没有一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他父王的钟爱与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然而他仍然常常紧锁眉头,很不快乐。
有一天,一位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有办法使王子快乐,可以把王子的忧戚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回答说:“假如你真能办成这件事,那你所要求的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
魔术家将王子带进一间密室,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即将发生的变化。说完,魔术家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直到变成了几个字:“每天给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从魔术家的劝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为了全国最快乐的少年。
一位哲学家曾有一次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结果很多,最后一个学生回答得最巧妙:“一颗善心!”“正是”,那位哲学家说:“你的善心这两个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善心的人,就能对于自己自安自足,去做一切适宜的事;对于他人,便能成为一个良好的侣伴,可亲的朋友。”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说是一宗财产。那些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此种无价的财产相比,那简直不足挂齿。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他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大富翁行更多的善事。
假如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尽心努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奇迹般地迅速发达。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在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和爱人的习惯。
我们尽管大量给予他人以亲情和同情、鼓励与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相反,我们给予他人愈多,那我们得到的也愈多。我们把亲情、善意、同情、扶助给予人愈多,那我们所能回收的亲情、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人生一世,许多人所能表现或得到的成绩与结果确实微乎其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亲情与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是很慷慨。我们不舍得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情、同情和扶助,因而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致使我们也不能轻易获得他人的亲情、同情与扶助。
几句温和的慰藉,真诚的同情和鼓励的话,曾经使得高更恢复勇气,并于日后成为大演说家,成为世界上慈善事业的中坚。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常常注意别人好的言行,说别人的好话,并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十分有益的。人类不好的一面,就是彼此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我们总是看到他人的不好、缺憾与错误的地方,习惯于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消除这种误解、指责与猜忌;能够彼此相亲爱、相同情、相扶助,那地上的天国,怕不久就会来临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司于那足以硬化人心的无情的、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而导致自己目光短浅,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不一味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那于己于人都有大有裨益。由于我们的发现,使他人也能感觉到自身的好处,因而感到兴奋与自尊,从而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相处时,都有亲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态度,一定可以使世界文化爆发一场巨大的革命。
世界各地都为那无私的、肯爱人、助人的人建立丰碑。这种丰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铸成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的!
在从事“善意与善事”时,人人都可以取得胜利。我们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受损,也不要在这一点上失败——在亲情、同情及助人的态度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