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培育低碳市场,形成低碳产品、交易、管理市场体系。
一是培育低碳商品市场。低碳商品市场是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有关专家认为,只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的商品,都可归入低碳商品的行列。如节能灯、夜灯、竹筷、LED彩电、石头环保纸(以石灰石为原料)、手帕、充电电池、环保袋等均属此列,甚至由于包装简洁从而减少豪华包装过程中的碳排放的简装商品,也可算是低碳商品。目前,企业生产低碳商品的成本及其销售价格普遍偏高,有的还存在性能不稳定、使用不便利的问题,加之在零售过程中消费者识别和选购低碳商品比较困难,这些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问题共同导致低碳商品市场呈现需求不足、供给不足、买卖不畅等现状。政府应采取措施便利低碳商品的识别,鼓励低碳商品的消费,促进低碳商品的生产,推动低碳商品市场繁荣。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已出台“碳标签”标示政策,要求今后上市的产品上需要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TESCO、瑞典的宜家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均已要求各自的供应商完成碳足迹验证,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二是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低碳金融要通过机构的创新、业务的创新,开发出与碳交易有关的金融服务,并随之发展碳基金、碳证券、碳信托等金融工具。中心城市应积极推进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碳交易、碳金融工具开发应用和碳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先期探索和试点,培育碳交易市场体系,逐步承担区域的、国家的、甚至全球重要的碳资产管理中心、碳交易中心、低碳金融信息中心和低碳金融创新中心等职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第四,发展低碳技术,提升低碳研发和创新能力。技术进步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包括能源效率、低碳技术发展水平(如碳捕获技术等)、管理效率、能源结构等。
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近期可商业化的技术,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例如,从现阶段来看,能源部门的低碳技术涉及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斯特恩报告》预测,到2050年,CCS可为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做出20%的贡献,而能效提高技术对减排的贡献可能达到50%以上。未来加速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加强区域和国际技术研发合作,加快技术引进、消化的速度。
虽然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实施技术标准指标可能会带来技术或贸易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会促进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加快低碳技术投资和研发。由于低碳技术市场发展滞后,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引进,国内现有的技术也难以充分流动。因此,需要大力培育低碳技术市场,扶持国内低碳交易平台的发展,鼓励与国际低碳技术市场对接,既有利于盘活国内现有的低碳技术以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作用,也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激励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5.2.4以低碳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
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将低碳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建立低碳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从源头上解决CO2排放过多的根本方法,对维持碳循环平衡和实行低碳减排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低碳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构建低碳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低碳价值观体现的是生态价值观。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过去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工具主义价值观,人类处于价值链的最高层次,自然是作为人类利用的工具存在的,讲究的是征服自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无论向自然界排放多少CO2都被认为是合理和无关紧要的;生态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人-自然-社会”的复杂生态系统,整个世界万事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强调系统综合、交互关系与多元平等对话,人的生存与其他生态物种的生存状态休戚与共,人的生存质量是整体世界中的生存质量,人类必须树立生态平衡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规范人在自然界中的行为,维护自然良好的生存状态。
第一,凝聚社会共识,把低碳文化融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型的实践中。把低碳文化建设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低碳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把低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低碳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生态伦理和低碳行为,提倡低碳善美观,努力增进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发展的社会共识,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重塑低碳道德体系,倡导全民参与,践行低碳责任。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具有低碳道德和生态行为,只有全社会的公众参与,建设低碳城市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低碳道德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要坚持用低碳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低碳意识的提高、低碳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结合起来,将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的关系上升为一种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通过评选表彰低碳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等形式,引导人民增强低碳生活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让人们能够自觉地关心自然,从而使人和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三,创新低碳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对传统价值观的全面更新。一是要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论构成了一个消除对立、差别与矛盾的系统,包含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依顺,与生态文明理念相一致,与国人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二是要注重教育体系建设。
将生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统,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设立基金、立法等手段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从幼儿园到大学及再教育的社会教育系统,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哲学、生态科学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受教育对象从小就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型。三是注重载体建设。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日,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切实了解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加深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心和理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热情。
5.2.5以低碳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低碳城市的价值指向是要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文明的轨道,寻求城市对人的价值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之间的平衡和双赢。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需要城市治理制度创新和公共治理模式创新。只有当城市利益相关者达成低碳城市供给的“集体行动”时,低碳城市才有现实基础和未来愿景(陈桂生,2011)。
第一,构建低碳政策管理体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规制工具处理城市环境和城市发展问题,是中国低碳城市治理的基本模式。综合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在低碳政策安排上的主要路径有六条:一是财税政策体系,如开征碳税,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实施废物加收押金制度(绿税),实施环境资源核算、污染责任保障,引入税收减免、碳基金或给予低碳活动以财政支持等。二是金融政策体系,如开展低碳经济委托贷款、贴息补贴,逐步发展低碳期货、证券、保险理赔等金融衍生品。三是产业政策体系,如按照低碳经济要求制定地区产业指导目录,推进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制定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优惠政策。四是科技政策体系,设科技专项基金,建立集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五是低碳服务体系,加强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持体系建设,提高燃气普及率、城市绿化率和废弃物处理率,发展公共交通、轻轨交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完善地铁、主干道公交和自行车间的“零换乘”设施,提高小汽车出行成本,等等。六是低碳考评体系。
对能耗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成立专门部门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的引导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会对节能环保、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做出理性科学抉择。
第二,构建低碳社会管理体系。低碳城市治理包括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和低碳管理等不同层面的治理场域,是一个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社会参与,从生产、生活到消费的合作治理过程,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是发育各种环保、绿色、低碳教育、低碳研究等社会组织,支持各种社会公益性的志愿者开展活动,鼓励全民参与节电、节油、节气等低碳实践生活,让更多社会主体都行动起来,提升全社会的低碳自治能力。二是建立低碳发展的社会监督体系,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新监督载体,鼓励各种媒体公众参与监督,积极提倡并引导市民从点滴做起,主动参与低碳行动,形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低碳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的低碳意识。三是创新低碳生活的社会管理平台。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医院、低碳机关、低碳企业等各种形式的低碳发展载体。
第三,构建低碳行政管理体系。低碳发展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一是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理顺管理体制,着力解决行业分割、部门分割、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行政成本高等弊端,通过机构调整、资源整合,实施管理机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相对集中,形成决策、执行、管理和监督相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是提高规划决策能力。政府要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把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三是提高政策调控能力。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节能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扩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逐步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促进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快速提升;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识和认证制度;抓紧制定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法规和国家监测考核管理标准,财税、价格等金融政策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