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低排放,将低碳交通理念注入城市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之中,提升交通部门的能源利用水平,减少城市交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在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交通部门的排放水平。二是高效率,通过改变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传统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运量运输的交通工具及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包括地铁、快速交通、公交专用道、普通公交等,以“快、准、廉、优”为目标来优化公交出行方式,努力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零换乘,减少交通的碳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满足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不断膨胀的交通需求。三是高效益,在中国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构建中,城市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应发挥低碳城市建设的龙头作用,有效促进城市其他经济部门节能减排,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体现了明显的低碳经济特征:运量大、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用地省、噪声低、优化城市布局、带动产业发展等特点,在中国大城市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有效地满足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交通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是中国低碳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
(3)低碳建筑。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有数据显示,全球房地产建筑业的能耗占到全球终端总能耗的40%,而95%左右的已有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陈玮英,2010)。中国每年有近2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建成,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此外,中国当前的大量建筑,还存在着因结构不合理、材料使用不当而引发的高耗能、高排放,建筑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0%~40%。
因此,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节能建筑是从建筑采暖、制冷、电力等方面的能源使用来讲,侧重物理学的角度;低碳建筑是这一概念的延伸,指建筑本身和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比如屋顶、墙体、周围有植被,更加接近自然,对自然的侵扰更少,侧重于生态层面(Brown M.A.etal,2005)。现阶段,已经有不少建筑开始部分地采用新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低碳建筑必将在房地产业引发一场很大的“产业革命”。这场新的产业革命要求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低碳之路,是一个不断转变发展观念,不断确立科学的建设和消费模式,不断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综合性能,不断完善物业生命周期管理的历史过程。
这是新时期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低碳城市建设之路的必然要求。
(4)低碳环境。低碳环境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外部环境,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碳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城市的碳汇能力是优化城市生态条件,实现低碳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短期内实现质的转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低碳植物的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积极扩大碳汇是成本较低的减碳途径。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多建生态景观,少建体现“形象工程”的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广场,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荫地,保留自然山体和河湖水景在城区的位置,提高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绿化功能和吸碳功能。
大城市数千万平方米的屋顶面积若建成“空中花园”,既可使建筑隔热保温,降低建筑能耗,又可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空间环境,明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如果一个城市全部屋顶面积实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陈群元等,2009)。此外,开发利用屋顶空间资源,还可以考虑促使建筑业与太阳能产业的融合,设计和建造富有景观美的太阳能屋顶和光能利用建筑,推广住宅小区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照明(David Brownstone,etal,2009)。
(5)低碳社区。低碳城市建设涉及不同的层次,大到全球、区域、国家、城市,小到企业、社区甚至家庭、个人等。社区是区域、城市实施低碳战略的社会基础,把低碳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向个人、企业、社区等微观层次延伸和扩展至关重要。
从低碳城市建设的角度思考低碳社区建设,这不但凸显出社区建设在城市发展体系中的基础性意义,而且使社区建设活动能够进一步站在低碳发展的前沿,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鼓励居民从居家、办公、休闲等各方面予以配合,从而真正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低碳社区,关键是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一是要加强低碳教育,面向社会各阶层倡导低碳生活,创新宣传载体,丰富教育形式,使低碳理念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要倡导低碳消费,形成低碳社区文明风尚。消费排放除了受到自然气候条件、人均收入水平、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的影响之外,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排放的影响不可小估。
例如,美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人均GDP均超过了3万美元,在消费排放上却存在较大差距。以家庭部门的交通排放为例,由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美国家庭人均出行排放为4吨左右,是其他国家的2倍。美国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全球第一,高于人均GDP水平相当的欧盟国家和日本。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要培育低碳市场,延长低碳产品供应链。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已出台“碳标签”标示政策,要求今后上市的产品上需有“碳标签”,即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TESCO、瑞典的宜家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均已要求各自的供应商完成碳足迹验证,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四是要创建低碳家庭。坚持以市民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设定标准,典型示范,推动低碳家庭创建,以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带头实施低碳生活方式的低碳家庭,影响和带动其他家庭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使更多家庭加入到低碳家庭的行列里,制定并互相监督执行低碳家庭行为规范,努力形成一种群众自觉参与、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长期坚持的机制,建立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努力减少碳足迹,积极进行碳补偿,实现碳中和(Chris G,2007)。
(6)低碳规制。碳排放是一项基本的发展权,但要实现人际、代际及人与自然之间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的介入。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弹性系数为0.5711。尽管中国仍处于高碳时代,碳的排放总量和对能源的消耗随着经济的发展会不断提高,环境规制程度的日益加强虽然没有使得碳排放总量逐年降低,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率是逐年降低的,并且近年来的降低幅度较大,这可以说明中国的环境规制对降低碳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文东等,2010)。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逐步淘汰现存的高碳产品,并对进口贸易商品确定并认定其能耗标准;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给予补贴来激励企业和市民使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通过设立基金以支持低碳发展的资金需要,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可以利用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构建低排放的长效机制。这些政策工具的实施,同时也是撬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力杠杆。
3.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峻、围绕碳排放的国际博弈日趋激烈、各城市碳排放目标日趋刚性的大环境下,低碳城市已经从理论探讨变成了各地的实践行动。为了有效地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有必要在明确低碳城市概念的同时,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量化评估。
3.3.1评估重点
作为生态文明时代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低碳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动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在人类文明演进序列中,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态文明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