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过程中,当代武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所取得的良好效应不可否认。这是中华武术的辉煌与荣耀!
(第一节)传统武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传统武术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之一
传统武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融合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哲学思想,又涉及了中国传统美学、养生学、医学思想,积淀了厚重的民族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武术不止是一种技击术,更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它负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息,闪烁着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阐释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传统武术的灵魂,是传统武术的心理态文化,更是传统武术历久不衰的内在动力。一些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武术,他们所迷恋的不仅是一种拳术和几个动作,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神秘的向往,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武术,来了解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正是传统武术的魅力所在。
传统武术是在我国各民族中广为流行的项目,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最能体现儒家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如“天人合一”,“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孝悌为本”、“尊师重道”等传统道德理念。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有着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历史文化,在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武术在两个方面常常能够引起外国人的兴趣,一是巧妙的技击方法,一是武术的文化内涵。暂且不说传统武术的项目内容如何的丰富多彩,也不提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多元与奇妙,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就昭示了它巨大的项目魅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武术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风俗的文化特征:不同时代意味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之相应的生活实用技术必然差异显著,翻阅中国武术史籍,可以发现武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中国武术很早就有南派北派之分,河海之滨与内陆不同,平原与山地也不同;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不少民族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武术活动;由于信仰不同,在儒、释、道环境下产生的武术也各有特点,如少林的拳禅合一、太极的道武一体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了武术练习当中,如南拳中就有舞狮的功夫和徒手开椰子的习俗,并且在拜师、习练要求、戒律上都有差别。除此以外,传统武术还有共同的哲学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八卦等在武术中都有应用,不仅构成了各拳种的理论基础,还指导其技术操作与实践应用。总之,传统武术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类文化传统的一种情感认同,其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全息映照,不仅是体育学研究的素材,还是社会学、民族学、医学、军事学等科学研究的珍贵宝库,具有迷人的文化魅力。
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性传承,一种是非物质性传承。在非物质性传承中,传承人一方面要接受和保持遗产的基本精神,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创新,使代代相传的武术遗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相比物质性传承,非物质性传承具有动态流变性,传承人是在具体的武术实践活动中传承武术遗产的。正因为传统武术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之一。
二、传统武术节的文化传承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刻,借助“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风,国内以及国际上大大小小的传统武术节如雨后春笋班蓬勃发展,除了影响最为广泛的世界传统武术节外,香港国际武术节和峨眉国际武术节也是影响比较大的武术节之一,以“武术弘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包装’武术”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传统武术节,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一)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
2004年10月16日至21日,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郑州成功举行,来自62个国家的2100多名武术运动员共同见证了这一规模空前的武林盛会。“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传天下”,河南省是中国两大拳种少林拳和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此之前,郑州市已经成功举办过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对少林武术节的文化及精神的传承。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历时5天,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暨开幕式晚会、武术竞赛、论文报告会、登封迎宾活动、群众文体活动、商务活动、闭幕式等7大项。
1.震撼世界的大型迎宾式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迎宾活动,于2004年10月17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在河南登封市举行,来自河南登封市十几家武校的有4万名武术队员和5000名其他演出人员在长约18公里的公路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术表演活动,该活动向吉尼斯纪录驻华办事机构提出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十八公里的长廊两旁设有六个表演区,组成五百个武术表演方阵,其中包括拳术方阵、器械方阵、搏击方阵、少儿方阵、象形功方阵、绝技方阵等,将创下四万“少林小子”同时起“武”的世界之最、旷世盛典,为前来参观游览的世界各国武林好手一展气势恢弘、精妙入神的少林功夫。迎宾活动以恢弘的场面、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演、新奇的风格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及嵩山三教合一的精髓。参加迎宾活动的宾客主要有国际武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工作者和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来自62个国家的两千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等。本次迎宾活动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一是参加表演的人数最多。参演正式人员达45000多人,除去少部分文艺节目的演员外,95%的是来自全市83所武术学校的武术学员。若再加上沿途武校自发组织的武术演练,总计参加武术表演的人数超过5万人。此前有纪录的是今年4月10日洛阳牡丹花会的《激情洛河舞太极》武术健身表演,有3万多名太极拳爱好者参与。2003年4月1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集体太极拳表演,参加者有11000多人。二是表演区域的距离长。整个武术表演区实际上是一条“武术长廊”。从登封市区到少林寺山门前,全长18.5公里。如果从高速公路下口的欢迎人群和灶火表演算起,总里程达21公里,正好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距离。此前洛阳在市区洛浦公园长堤上举行的太极武术健身表演,表演区的总长度为10公里。三是演练的武术种类多。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演练的武术门类除了少林派的罗汉拳、六合拳、大洪拳外,还有太极拳的五大流派以及武当、形意等20多个门派的近百个拳种。参演的器械达50多种,包括许多稀有兵器。除了武术套路外,在表演方阵还出现了散打、拳击、跆拳道等技击格斗项目。而以往国内举行的大型武术表演,大多是在当地具有一定优势的单一拳种。另外,参加武术表演的服装有6万多套,在集中表演区的演员最多的要换8套服装;参加武术剧《少林雄风》表演的硬气功演员在1个多月的训练和演出中,用头撞断了100多块石碑,打折了400多根木棍。最有趣的是,为了扮演成少林武僧,有两万多名武校学员剃了光头。按一人剃掉一两头发计算,总共剃去的头发约重达一吨。在登封迎宾式表演中,来自少林寺洋弟子的武术表演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他们或独自操练,或两人对练,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观众纷纷评价:“洋弟子的中国功夫不错嘛!”据少林寺武僧培训队国际部部长狄国保介绍,参加表演的这帮洋弟子共有16名,分别来自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和加拿大,最长的已在少林寺练了6年。狄国保4年来,已教过十多个国家的300多名洋弟子。高大魁梧、脑后留着“马尾巴”的德国小伙山力,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诉人们,他已在少林寺学习了6年。“我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学佛、学禅、习武。学习佛文化最好的地方是中国。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有很多的奥妙,10年也学不完。”当我们夸他汉语不错时,他谦虚地说:“不好,还要继续学习”。来自加拿大的皮特已在此习武9个月了。他来中国前就有些基础,所以学得既多且快,目前已经学习了小洪拳、大洪拳、炮拳、七星拳等七八种拳法。他已拜少林寺总教头为师。问他什么时候回国,他说:“两三年内不打算回去”。来自法国的杰尼是个腼腆的小伙子。他刚来中国两个多月,所以中文不太好,由皮特给他做翻译。他说,很多法国人对中国文化很崇拜,对中国武术有浓厚兴趣。他已经学习了通臂拳、梅花拳等。狄国保介绍说,法国每年都有四五十人来参观,走时就留下十多人学习中国文化和武术,“他们的中国情结蛮浓的”。迎宾式所展现出的灿烂文化,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2.匠心独具的开幕式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开幕式文艺晚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泛指的那种文艺晚会,而是紧扣中原文化特点大力弘扬中原文化树立河南形象的一场晚会,比起其他晚会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具。比如晚会大力张扬的少林与太极,其发源地就在河南。另外,整台晚会的节奏与板块,内容与形式,演员与阵容,都经过了周密而精心的设计。无论是舞蹈还是灯光,无论是音乐还是服装,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既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及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又充分体现武术和文化的国际性,体现世界人民的团结、友谊、健康、和谐,体现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和崇高内涵。而且整台晚会艺术形式独特,具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作为内陆城市的郑州,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除了其他许多渠道和方法外,举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做法。这对于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构筑,对于人们审美意识的影响,会起到独特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本次武术节开幕式晚会舞台设计的主体由群山、悬崖、棋盘和水池等组成。据晚会舞台总设计师周秉坤先生介绍,他为了得到群山的艺术造型,还特意到少林寺参观学习,以求从中取得灵感。“舞台上的巍巍群山正是嵩山、少林寺的象征,这是人们传统心理的积淀,也是我创作的灵感之处。”周秉坤说,悬崖的设计除了用于武术表演外,在悬崖的正面还要装上超大屏幕,这样既能看到现场观众的反映,同时大屏幕还是一个隐藏的“幕布”,能用于演员们的上下场。它的棋盘式的舞台设计,来源于郑州地处中原,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正暗示了这一点,同时,楚汉两军之争也孕育了武术的思想理念。据周秉坤介绍,《卧虎藏龙》中的水里打斗的场景曾给留他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舞台前部设置水池的灵感也是由此而生,水池里除了安排精彩的节目表演外,还将有美丽的烟火表演等等。舞台设计兼顾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和新颖的表现手法,但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灯光,为了营造出群山巍峨的超强立体感,用传统的灯架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周先生采用了别具匠心的做法--将灯光隐藏于群山之中。他还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设计寓意如此鲜明的舞台,而他以前往往是用抽象思维来设计舞台,同时这次设计舞台的高度也是他以往设计作品中最高的,达到了14米,这样主要是为了营造舞台的现场感和气势。传统与现代、少林与太极、禅与武的完美结合,决定了本次武术界开幕式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传统文化盛宴。
3.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魅力四射
为加大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文化蕴涵,作为河南省“郑汁洛文艺精品工程”汇报演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武术节期间隆重上演。该剧讲述了一个少林武僧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和一出蕴含东方隐忍之美的爱情悲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冯双白担任了此剧的编剧,为创作该剧,他和郑州市文化局艺术副局长黄海碧特地住到少林寺里去,体会少林文化,吸取了很多养料,最终创作出了这部传奇舞剧《风中少林》。冯双白介绍说:“武和舞本来就是相通的。武术的动作和舞蹈的造型美有着内在的一致,《风中少林》则将这种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文化促进城市的发展。创作生产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是艺术家们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这主要基于对中原地域文化的思索,源于人们始终信守的文化理念和品格。郑州有3600多年的历史。而在郑州的历史文化品牌中,少林禅武更是蜚声海内外。因此,在中原历史文化的视野里,艺术家们的目光锁定了“武”与“舞”这两个有相通字源的汉字。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讲述的是一名少林武僧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场正气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和一出包蕴东方隐忍之美的爱情悲剧:茫茫荒原,书生天元与恋人素水被入侵强寇一路追杀,二人拼死互救,天元身负重伤……得到少林大师营救。在这对恋人意外重逢时,再遇强寇,素水落入魔掌,天元饱受屈辱。失魂落魄的天元回到少林,带着对素水的思念和复仇的愿望,习武学艺。几年后,强寇再次侵扰中原,素水惨遭残害,天元带领武僧奋击强寇……
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剧情简介:
本书是在山东省文化厅立项课题“水浒武术文化的探索与价值开发研究”(课题编号为2009086)及山东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研究”(课题编号为2009445)成果基础之上撰写而成的,也是以上课题成果的集中体现。
深山藏古寺,碧澳锁少林;山巅风吼处,英雄照古今。
序
茫茫荒原,火光冲天。书生天元与恋人素水被入侵强寇一路追杀。二人拼死互救,天元身负重伤,陷入困境。……
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