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武术在国人的心目中就是现代的竞技武术,而传统武术只不过是竞技武术中的一个小的项目而已,这反映出人们对武术的认识程度很肤浅,仅仅是把武术作为一个普通的体育项目,而其深层的传统文化内涵却鲜为人知,也很少有人去考虑它。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缘由,国家把发展武术的重心放在了竞技武术上,从政策等各方面都给了竞技武术良好的发展空间,使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各省市以及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建立了竞技武术专业队,还成为了全运会、亚运会正式的比赛项目。并且现在的武术比赛,无论是国内比赛还是国际比赛都是竞技武术的比赛,即使有传统武术套路出现也仅仅是几个拳种的参与,诸多的传统武术套路被遗弃在竞技武术之外。这无不在人们的心目中埋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高、难、美、新特征的竞技武术才是中国武术的代表,这也使得体现攻防技击性的传统武术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上来看,上至国家武术管理部门,下至地方武术协会,竞技武术始终是其工作重点和培养目标,在人才后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竞技武术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而传统武术只能在民间发展,目前基本上处于自行发展状态,步履维艰。
三、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性
“现在世界上很多年轻人都在练中国武术,可我发觉学武术的中国人却不多,真诚希望中国能好好弘扬普及这项本民族的文化瑰宝,”意大利武术联会58岁的教练曼卡·吉安卡拉说。在历年来的传统武术大会上,经常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武者们兴致盎然地切磋武艺,也总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迷恋和虔诚而感动。反观国内,练习武术的人却越来越少。许多武术名家的外国徒弟甚至比中国的多得多,甚至许多传统武术只有老外在学而没有中国人在学。恐怕再过二十年,中国人要想学传统武术就要向外国人学了。众所周知,传统武术在中国尽管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但从五六十年代以来,其文化层面因社会环境的变迁而相当浅薄,一些习武者在这类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难以得到体育部门的认可。因此,一部分习武者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学习机会,不得不改学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指导的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在国内的发展日渐凋零。而随着东方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一些西方人在了解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后,被东方的体育文化深深吸引,再加上一些优秀的武术界人士在国外大展身手,不遗余力地在国外把中国的传统武术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武术在西方国家逐渐盛行开来。近20年来,来我国学习传统武术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大部人都集中在少林、太极、武当、峨嵋、梁山等武术的发源地,目的在于学习正宗的传统武术。来中国支教、工作、学习、旅游的外国人大部分都对传统武术感兴趣并寻师学艺。在来华的外国短期培训团的学习课程中太极拳便是其中的必修课。而我们置身国内的中国人,却没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武术更是淡漠,一味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倡导个性自由,崇尚个人竞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中国人中学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减少,而外国人不断增加;中国人学习传统武术更注重形神兼备,而外国人更重视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学校武术绝大多数是名存实亡,而国外的部分学校正在增设武术内容。这种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与“庭外开花庭内枯”现象,呈现出传统武术内冷外热的极强反差性。
四、传统武术逐渐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
传统武术的生存不仅面对着竞技武术的冲击与演变,更面临着被很多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危险。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入,不断蚕食着传统武术。在高呼竞技体育、竞技武术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武术显得更加悄无声息,很多人在体育锻炼时选择了柔道、跆拳道、瑜伽等运动项目来代替原先的武术,甚至于中小学的武术课,很多学校也选择了跆拳道来代替武术。究竟什么原因使诸多人弃武术而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第四节)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传统武术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传统,自然这个传统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传统武术,就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时代在变,传统在变,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自然也必须发生变化。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其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是自主的,而是人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促成的。”要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自身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一、传统武术发展的自身因素
(一)传统武术理论研究不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武术学科的建立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建设,然而,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了武术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实。传统武术理论研究不足,是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自身因素。“每门学科都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必须有健全的理论体系指导。西方体育之所以在短短的百多年发展成全球体育,这就是它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遵循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成了扎实的理论体系。”由于传统武术长期在“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中流传,各流派都沿用“口传身授”的方法,以苦修技艺为终身、以传承技艺为己任,给人们留下的带有文字性的记载太少而造成传统武术自身理论体系匮乏。加强传统武术基础、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979年原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于1983-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挖掘整理武术遗产工作,其成果在河北承德、北京分别展出,共计整理武术文献482册,古兵器392件,初步整理出129个拳种的文字资料和394.5小时的技术录像,以及多达651万字的地区性《拳械录》和《武术史志》等,而近二十年来对传统武术理论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另外,在长期的发展中,传统武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的理论,存在着一些因陈腐与虚妄而被称之为“糟粕”的尘埃,比如说,不讲科学,甚至故弄玄虚,掺杂迷信色彩的东西,传统武术理论不关注学理的分析,它讲究个人对它的心领神会,也就是说在概念和要言之后,直接就是个人的感觉体悟,缺乏中间层的理论阐释,这就需要我们对它的理论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传统武术内容和项目复杂多样且项目的功理整理不够全面
根据1983-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的结果确认,具有“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就有129种,并且每个拳种都有自身的器械体系。这些拳种流派在从无到有到壮大不断地发展,以至最终较为系统地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它包括拳理哲学思想,拳术动作风格特点,劲力要求,攻防技击方法,功法等等。如此庞大的项目体系,涵盖的内容复杂多样,各拳种的拳理以及传授的内容也就各不相同。在拳理方面,如太极拳以太极阴阳变化为拳理;八卦掌以《周易》之八卦变化为拳理;形意拳则“六合为法,五行十二形为拳”以及五行相生相克为拳理。在套路风格特点方面;如劈挂拳风格特点是猛劈硬挂,速进攻快,横拦斜击,闪进巧取,大开大合,快如鸦子穿林,行如大鹏展翅,势如巨浪翻滚;劲力上则讲究劈挂劲、翻滚劲、辘护劲、开合劲等;技法上讲究滚、勒、斩、卸等十六字技法。八极拳风格特点是挨傍挤靠,劈砸抖迎,顶抱弹踢,拆疆挂缠;劲力上讲究沉坠劲,十字劲,缠丝劲;技法上讲究六大开,八大招。还有模仿动物姿态的各种象形拳,如机灵活泼的猴拳,气势威猛的虎拳;有“形醉意不醉”的醉拳等等。仅从表面上看,是传统武术技术得到发展,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发展势头,但正是这些教学模式、技术内容各不相同的传统武术,不利于形成中国传统武术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给中国传统武术的普及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对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目的不能只限于拳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每一拳种的功理及作用的归纳与整理,对每一拳种所蕴含的哲理、技击含义,尤其是对健身祛疾作用的详细地阐明。这样才较为容易地迎合现代人“花钱买健康”的时尚心理。
(三)民间传统武术拳师知识水平不高且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在古代封建社会,文武分途,练武者往往忽略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被文人们轻蔑为“一介武夫”。解放后,我国实行的教育制度,使青少年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出路,在高考指挥棒的魔力引导下,饱受书海之苦的莘莘学子很难有精力学传统武术了,只有那些上不起学或学不好文化课的学生才去学习传统武术,因而造成了民间传承传统武术的拳师知识水平不高的现象。从对查拳故乡冠县、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的35名拳师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拳师知识水平不高,年龄在45岁以上的拳师一般只有小学文化,45岁以下的大多在体校、武馆学习过,接受的也只是初中教育,有大学学历的拳师很少。所以,这些拳师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上一辈传下来的,他们只知道照方抓药,没有创新,缺乏理论指导,不能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科学设施,陈旧的训练指导思想及方法手段沿袭至今,得不到改进和发展。师傅带一个或者几个徒弟手把手教学是主要方法,单调、机械、乏味,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程序上,基本按功法、套路、拆手、递手(喂手)、散手、攻防实战一成不变。这种传承上的重技术轻理论、重师传轻创新、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和现代多媒体、网络、电视、录像等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教学及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大规模教育和跨国连锁教育相比,反差很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另外,受传统守旧思想的影响,有些传统拳师在传授拳术时,故意夸大传统武术的神秘性,过分夸大传统拳功力增长、技术完善需要的时间,特别是基本功的练习,一个动作要练好多天,一种桩法要站几个月甚至几年,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只教技术,不讲用法,不给学生“拆招”、“喂手”,讲理论含糊其辞,知道也不说透,讲究让学生自己悟,这些,不仅限制了传统武术传习的人群,也挫伤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四)传统武术门派众多,不利于被世人接受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文化、地理、风俗、经济、体格的不同造就了传统武术的众多流派,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在大的流派下面又有不同的支派,如太极拳就是例证。比较流行的就有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等等。杨氏太极拳就是“杨露禅先生在继承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去掉了陈氏的一些发力、震脚、跳跃动作等,强化了太极拳重内、重意、含而不露、后发制人的创拳思想,并创立了舒展柔和的杨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主编的《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但是,由于流派众多,拳术和器械项目种类庞杂,即使是同一种拳术或器械项目,各门各派的招式差异也很大,使得传统武术难以规范化,这就在形式上加大了传统武术传承的难度。
传统武术中的门派、拳法、拳种,不仅林林总总、五花八门、难以尽数,亦给人以大海江洋恣肆之感,这就使得武术在走出国门的时候,弊端尽显。武术在国外惯称功夫,如果向他们讲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翻子拳、南拳、戳脚、咏春拳……都是武术,他们准会一头雾水,语言上能沟通的还可省些力气,若求助于翻译,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武术的译者,不知要费多大口舌才能够说明白“倒撵猴、青龙出水、白蛇吐信、金刚捣稚”这些连中国人都难以理解的拳术称谓,何况武术界内专业的翻译书籍和专业人才又屈指可数,因此在武术中的言传身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传统武术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民间技击术。进入火器时代后,武术的技击性失去了实践的舞台。当人类迈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后,传统武术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武术的整体实践场所已不再存在,人们的认识、思想、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是一个相对封闭文化环境下的产物的传统武术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传统武术发展落后于社会发展,需做出新的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