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忙问:“大帅写的怎么样啊?”
李强说:“你别忙,听我慢慢说。张大帅走了过去,接过水笔,在砚台上占饱了墨汁。众人都探着头,看桌上的纸。张大帅略一思索,就动笔有力地写了几下。一个大大的草体虎字,呈现出来。众人看了都叫好!杨雨亭说:大帅的字苍劲有力。
日本人芳泽谦惊讶地说:哎呀,大元帅的字和他的人一样,豪爽大方。吴俊升说:大帅力气十足,写字还能没力?
矢田提醒大帅说:“落款!”张大帅又换了个小楷笔,在砚台上探了探,写下了“民国十六年初夏张作霖手黑。”
大爷问:“手黑是什么意思?”
李强:“大帅是要写手墨,意思是他写的墨笔字。他把那个墨字下面的土字没写。”
李父:“哎呀,那不是写了错别字了吗?”
李强:“是啊,日本人以为这下可好,总算让大帅出丑了,他写错别字了。日本人小声地在相互交谈,意思是看大帅的笑话。矢田小声说:这回草莽元帅可出丑了。手墨写了个手黑,下面的土字没写。岗村太郎说:张作霖手墨,好,落款写的好!他故意把墨字大声的念出来,提醒大家看大帅的错字。日本人都哈哈大笑,笑的很开心,张作霖却放下笔走回坐席了,他并没有去改那个字。杨雨亭:说:大帅,墨字下面还有个土字,你没写。张作霖说:妈拉个巴子的,墨字怎么写我还不知道啊?咱那个土能随便给他们吗,跟他们就得手黑一点。几个日本人听见了张作霖的话脸色立刻变了,又逐渐的转为无奈的笑容。芳泽谦吉故意掩饰自己的难看说:好,好,这字写的好矢田也随着说:字写的好,大大的好!”
李强说到这里,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叫起了好。
李坚竖起大母子说:“大帅还真行!”
李强的大爷说:“张大帅把日本人耍了,小日本真可恨。二强,你爷爷就是和日本人作战阵亡的。当年你爷爷是邓世昌邓大人的协带,甲午战争中,在大东沟海战中,他们全战舰的官兵全都阵亡了。”
李强的叔叔说:“咱们李家和日本人有国仇家恨,早晚一定要报这个仇。”
李父:“二强,如果今后和日本人开战,你一定要奋勇杀敌。”
李强:“我是李家的后代,中华民族的子孙,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不管和哪国开战,我都要血战到底,保卫家乡。”
月儿祖孙在沿街乞讨,后面跟随泼皮流氓小锁子和老四,嘻嘻哈哈的在取笑小锁子:“这个姑娘长得挺俊的。”
老四:“哈哈哈,是挺俊的。”
小锁子走到月儿的前面,挡住去路,用手去摸月儿的脸,边摸边说:“姑娘,陪大爷我快活快活。”
小锁子的手还没有摸到月儿的脸,就被月儿灵敏地用手挡了过去。泼皮感到很惊讶。
小锁子:“哎呀!好快啊!”
老四:“小锁子,这个妞好厉害。”
小锁子:“老四,来咱俩抓她。”
月儿:“你这是调戏良家妇女。”
小锁子:“调戏良家妇女?哈哈,我就调戏了,这回我看你有多快?”
有些过道的停下来观看,月儿索性放下了身上背的行李卷和要饭的铁桶。小锁子用双手揪住了月儿的肩膀,把月儿往自己的怀里拽,想要搂抱。月儿用两手在小锁子的手臂中间一分,就把小锁子的手给分开了,然后两手拿起铁棍,只是轻轻地一推,就把小锁子推出去很远。
观看的人大声给月儿叫好。
观众:“好,好!”
观众:“小姑娘厉害!”
小锁子被推得踉踉跄跄地后退好几步,站稳后,他把手一挥,叫老四和他一起来抓月儿。两个泼皮同时扑上来。月儿被困在中间,手拿大铁棍,怒目看着两个泼皮。突然老四从后面扑过来,月儿稍一侧腿,就把那个老四拌倒。看热闹的人更多了,都在喊好。
观众:“好,把他撂倒了!”
观众:“把那个小子也撂倒!”
老四站了起来,月儿耍起了铁棍,铁棍围住小锁子的周身花点般地耍着,总是围着小锁子转,可就是没打着他。小锁子被吓得发了抖。
小锁子:“姑奶奶,饶了我吧,我不敢了。”
观众:“好好教训他一番。”
观众:“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月儿收住了铁棍,两个泼皮逃跑了。观看的人都叫好,有的往里面扔铜板,接着扔铜板的人多起来。有看热闹的人喊着要月儿再练一遍。
看热闹的:“姑娘,再给我们打趟棍。”
奶奶:“月儿,你就再给练一遍。”
月儿给大家一抱拳说:“小女献丑了。”
月儿耍起棍来,大棍兜着风,嗽嗽做响,只见大棍上下翻滚,越练越快,几乎都看不清人体了,只见一个大圆圈。月儿练了一会,收了棍,面不改色,心不跳。又给大家一抱拳。
月儿:“练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有练武的师傅请指点。”
看热闹的又往里边扔钱,有个观众大喊着,扔进了一块大洋。
那个观众:“小姑娘武艺高强,我赏给一块大洋。”
另一个观众也扔进一块大洋:“我也赏一块大洋。”
祖孙连连给大家作揖,表示感谢。
奶奶:“谢谢!”
月儿:“多谢,多谢!”
祖孙把钱拣了起来,数了数竟然有三元五角多。
奶奶:“哎呀,这么多,赶上四五个师傅干一天话挣的钱了。”
一个看热闹的走过来说:“姑娘有这一身武艺,怎么还要饭?可以卖艺挣钱。”
奶奶:“客官,我孙女可是良家姑娘。”
看热闹的:“卖艺就是练武挣钱,在人多的地方打个场子,给大家练武艺,大家就象刚才这样,给赏钱。你看,刚才这些赏钱赶上十几小工卖一天的功夫挣的了。”
奶奶:“这样行吗?”
看热闹的:“怎么不行?不过,你们得买一面锣,想打场子时,先敲锣。人们听到锣声,就会围过来。人多了,你们就可以练一场,练好了,看的人就会给赏钱的。”
一天后,月儿祖孙来到了一家卖鼓、锣的商店,月儿和奶奶来买锣。奶奶问:“掌柜的,锣怎么卖?”
掌柜的:“你买什么样的锣?有手锣,有大锣,有堂锣。”
奶奶:“我们想在路边练武艺,挣些赏钱。想买一面锣,用来打场子。”
掌柜的:“啊,知道了,那是堂锣。”
掌柜的领月儿和奶奶到里边,拿出一个堂锣和锣锤。
掌柜的:“用的就是这种锣。”
月儿:“这锣多少钱?”
掌柜的:“大洋一块,奉票十元。”
奶奶:“便宜点,我们没有钱啊。”
掌柜的:“看出来了,那就九元五吧。”
奶奶:“八元,我们就有八元。”
掌柜的:“八元可不行,最少九元。”
月儿:“我们真的就有八元,不行我们就买不起了。”
奶奶:“月儿,走吧,到别人家看看,实在不行就先不买。”
掌柜的:“看你们也不容易,就赔本卖给你一面吧。”
奶奶从衣服里边掏出了许多小票和铜板。
掌柜的:“哎呀,这钱也太零了。”
月儿:“这还是要来的呢。”
月儿拿起了锣,不会敲。她问掌柜的:“怎么敲啊,我不会敲。”
掌柜的接过锣,敲了几下,说:“你就这么连续的敲,锵锵锵锵锵锵锵,就行。你心里数数,1234567,1234567。”
月儿接过了锣,一边敲,一边数着数:“1234567,1234567……”
掌柜的纠正月儿的姿势。
掌柜的:“敲的到是行了,你的身子太往后倾斜了。要站稳,直腰。月儿又重新敲了几次,掌柜的认为可以了。
娘娘庙大殿内,天刚亮,月儿和奶奶从地上起来,把庙内收拾干净。
月儿:“奶奶,今天咱俩先去租房子吧,咱练武挣的钱够咱俩花了,今后就不用要饭了,也不用住庙堂了。”
奶奶:“是啊,还是月儿有本事,不曾想流落到外乡靠练武还能生活。”
月儿:“还不是跟奶奶学的,从小就跟着奶奶练,才练出了这身本领。今天租房子,还不知道哪里有租房的,咱俩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地方往外租房。
奶奶:“平时哪里还能想到咱们还能租房住。”
打扫庙堂的尼姑进来,手拿条扫,见他们祖孙又把庙堂打扫干净了。
尼姑:“你俩天天把庙堂收拾得很干净,我却省事了。”
奶奶:“这位师父,你知道哪里有往外租房子的吗?”
尼姑:“怎么,你们想租房子吗?”
奶奶:“这不是吗,我孙女会一点武艺。这几天我们就不要饭了,每天她在街头练武,靠大家赏些钱,我们准备租个房子住,今后就靠练武吃饭了。”
尼姑:“我看这闺女就和一般女孩不一样,有些本事。你们有了生活出路,我看着也高兴。要说租房吗,倒是有一处,你们祖孙去住还方便。有个媳妇新死了男人,大家都叫她李嫂,领着个十四岁的女儿叫小月,娘俩生活。她家是三间房子,想自己住间半,把另一间半租出去。”
奶奶:“那可是太好了。”
尼姑:“你们等我打扫完,就带你们去。”
月儿:“麻烦师父了。”
尼姑:“没关系的。”
租房人家的屋内,尼姑和女房东坐炕边,小月坐在炕里边。月儿祖孙坐在地下的方桌旁的椅子上。尼姑在向房东介绍情况。
尼姑:“李嫂,我就不说闲话了,这是从海城那边过来的月儿和她奶奶,来咱这里卖艺为生。月儿有些武艺能耐,每天练些把式得的赏钱还算能维持生活。她祖孙想租个房子住,就和我说了,我看他们来你这里住,你们双方都方便,就介绍他们来了。”
李嫂用眼睛打量一下月儿祖孙二人,说:“我的房子倒是想往外租,要是不随意的人,我还不能租。听庙里这位师父这么说,我看你们娘俩也算实在人,那我就租给你们吧。房钱吗,象我家这间半房,又有这大的院子,一般都要租到十几圆一个月,我就少留一点吧,一个月收十圆钱。
奶奶用眼睛看了一下尼姑,说:“房东嫂子,你看我们祖孙背井离乡的,每天跌跟头打把势的也不容易,房钱能不能再少一点,每个月八圆怎么样?”
李嫂马上接过话:“八圆可不行,就是十圆我还是看在你们祖孙不容易的份上,要是别人我还不能租。”
尼姑折衷说:“这么着,就九圆吧。李嫂,你少花点,就当修好了,把她祖孙留下吧。”
李嫂:“既然庙上师父这么说了,九圆就九圆吧。你们什么时间搬来?”
月儿:“我们没有什么东西,都随身带着呢,缺啥就得去买了。”
李嫂:“大锅和炕席是现成的,盆了、碗了,用我们的也行,我家的都多。”
奶奶:“那可太好了,我们先打扫一下房屋,然后再出去买点粮食。”
尼姑:“今后你们处好了就是一家人了,李嫂,你就开门,让他们看看房子。”
李嫂用钥匙打开屋门,月儿祖孙进到屋内。房屋炕上有个席子,地上有个方桌,两把椅子。
奶奶:“这屋子可挺洁净的。”
月儿:“还有方桌和椅子。”
李嫂拿着条扫进来,小月跟在后面。
李嫂:“这屋子闲不长时间,小月她爹活着时,这屋子一直是住人的。”
月儿:“小妹妹叫小月!和我是一个名字,我叫月儿。”
小月:“月儿姐姐,你是大月亮,我是小月亮,咱俩就拜干姐妹吧。”
月儿:“好啊,你就是我妹妹了。”
奶奶从包裹内拿出手巾,递给月儿,自己包上旧布,接过李嫂的条扫。
奶奶对李嫂说:“房东嫂子,你出去吧,扫房子有灰土。”
李嫂:“好,缺什么,用什么知一声。”
奶奶:“少不了麻烦。”
尼姑:“你们双方都讲好了,我就回去了,你们都到庙上串门去。”
奶奶:“是了,师父,今天谢谢你了!”
李嫂和小月送尼姑出去,月儿祖孙打扫起来,一边扫,一边在计划着。
奶奶:“咱俩还得买一挑柴火。”
月儿:“是啊,做饭得烧火啊。这些天攒的钱够了。”
奶奶:“咱俩快点打扫,快点去买东西,吃完饭还得出去练一趟。”
月儿:“吃完饭快是晌午了,出去正好。”
大街上,月儿祖孙买了粮食和柴火,月儿手提个米袋子,装了半袋子米,卖柴火的挑着一条柴火,跟在后面。
卖柴问:“还有多远了?”
奶奶:“快了,就到了。”
月儿祖孙带领着卖柴火的回到院子,卖柴火的把柴火给放好。奶奶付钱,卖柴火的离去。
祖孙吃完午饭,提着锣和大棍,边向外走,边商量。
月儿:“咱们还去北门外烧锅门前,那里地方大,好打场子,看的人还挺多。”
北门外,有块空地,空地外是大道,道上行人很多。道旁的门洞里,有个剃头的师傅,在给人剃头。空地上,月儿在敲锣。行人听到锣声,都停住了脚步,往那里观看,有的走向了月儿。月儿身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把月儿祖孙围在中间,小月和妈妈也在内。
观众:“小姑娘,你敲锣是什么意思?”
月娥:“客官,我们是卖艺的,想给大家练练把式,请各位观赏。”
另一个:“好啊,小姑娘,人也不少了,你就练吧,练好了,大家给你赏钱。”
奶奶:“谢谢了,月儿,咱们练起来!”
奶奶说完,见看的人来的确实不少了,就走到中间,包拳行礼。
奶奶:“各位客官,我们祖孙来到贵方宝地,蒙各位关照。今天我孙女给大家练一趟把式,本事不高,有武术的师父见到不当之处,多多指教。月儿!
月儿:“来了。”奶奶:“先给各位客官练一趟翻筋斗。”
月儿:“好了。”
月儿走到中间,给各位包了一下拳,然后就在场子内打车轱辘把式,围着场子转了一周。月儿打完车轱辘把式,回到场子中间,又打倒空手翻,连续进行了十几个,场上一片叫好声。
观众:“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