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得去年还是前年,有部电视剧叫做《奋斗》,火的不行,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何谓奋斗?奋斗应该是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最终达成自己的梦想的一个过程。可是片子里有吗?陆涛之所以成功,有因为两个对他事业很有帮助的爸爸,一个能在陆涛的建筑设计上给予帮助,一个是具有商业天赋的,能够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让陆涛的事业平步青云。这样的家庭背景,这样的父子关系是我们任何都人不具备的。就拿后期陆涛的最的愿望,田园牧歌来说,他前期投入大量心血,也到处求人。要公司这里出资,那里出资,最后到了他父亲手上,他只说了句。我现在不想做了,就走了。这就是奋斗?当时看到这里,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羡慕嫉妒恨也好,什么其他的也好,反正我特想揪出来揍他一顿。
不管别人怎么看这部片子,反正我觉得一点“奋斗”的意思都没有,还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比较靠谱一点。而奋斗了这么多年,我却发现,我已经离我的小康梦越来越远。
80年代末物价飞涨,城市居民全都取出存款抢购商品,像盐和火柴这样的东西都是成箱的往家里扛,比前几个月的“抢盐潮”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不明白的可以回想一下当时抢盐的场景。1988年的CPI指数是18.8%——-当然,与今天一样,这是官方数据,实际的物价涨幅远远高于这个指数,很多商品价格都翻了数倍,社会恐慌很大。当时人们的收入不高,一般家庭的存款额只以“千”计,很多甚至没有存款。在“抢购风”中也主要是以日用品为主,人们不甘心经年的积蓄变成废纸。但不管怎样努力,通胀过后,这些从牙缝里省下来的积蓄已经失去了大半的购买力。在通胀到来之前,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刚刚开始普及,普通工薪家庭省吃俭用一两年的积蓄,可以买上一件。大部分家庭把它们作为幸福生活的标志,也是可以预期的目标。让人们觉得欣慰都是在多年贫困生活之后,第一次如此接近“小康”生活。而通胀的到来几乎将这些成果全部没收,“小康”生活与老百姓又拉开了距离。
90年代初,由南方开始兴起“房地产热”导致几年后物价即再次开始快速上涨,一年之内,一般物价都翻了一倍。而1994年的CPI指数是24.1%,同样,这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据。当时居民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但是经过通胀的抵消,实际生活质量提高很慢。置办齐冰箱、彩电、洗衣机这几大件,很多家庭直到90年代末才基本实现。十几年奋斗几件电器,今天看来这是笑话,但这却是事实。而那些需要供应大学生的家庭,则一直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
二十年了,“小康”生活的梦想仍然在和大众捉着迷藏。当初充满激情与梦想参与到改革开放中的工人们,年华已老。
又一个十年过去,新一代的城市劳动者成为社会主力,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拥有更多梦想,希望凭借自己的劳动成为一名“中产”,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与父辈不同,他们必须自己购买住房,这是小康生活最基本的门槛。如果城市房价一直以2003年之前的温和速率增长,这一梦想十分可以预期。但是事实呢?
记得2005年的时候,东五环的房价大概在5000多一平,还不好卖,而我每天从那里路过,也眼睁睁地看着房价由5000多,变成6000多,再变成10000多,后来我就不知道多少钱了,因为已经卖光了。
2003年之后,各大城市房价开始暴涨,短短几年之内翻了四五倍。很多收入不错的白领,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买不起房子。勉强买到的也是要靠家里人赞助首付,而自己要背负着沉重的月供,拿着高收入,却生活的像个穷人。不管是从心态还是生活质量来说,没有谁觉得自己进入了“中产”阶层。不管统计数据如何捏造,“中产”阶层其实已经消亡,很多人现在都是“被中产”。但是却实实在在产生了一个“富裕”阶层,新建的商品房在他们手里炒来炒去,成为投资牟利的手段。
而更多的是年复一年辛勤工作准备存款买房的青年们,是彻底打错了算盘,存款的数目固然一年年在增长,但距离房价却越来越远;而通胀了之后,这些积蓄连租房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几年了,等于白干。
改革开放成就斐然,GDP总量增长了那么多,但财富只在迅速向少数人集中,而占人口最多数的普通阶层则被悬挂在半空,还是与“小康”生活,或曰“中产”梦想忽远忽近,就像驴头前面挂着的胡萝卜,看似不远,却永不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