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批发与零售,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来说,各个大超市进货时采取的都是批发的方式,而卖给我们东西时就属于“零售”了。也就是说,批发一般是大批量的进货,所以价格会稍微有点优惠,而“零”与“整”相对,“零售”与“批发”相对,是把批发来的货物再“化整为零”,一件一件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即零售,而超市一般赚取的就是其中的差价。
而在经济学上,也有专门描述这两个活动的名词:“批发物价指数”与“零售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测定通货膨胀的诸多指标中的一种,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变动资料所编制出来的,它能够反应不同时期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批发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幅度的相对数。因为批发价格是在商品进入零售、形成零售价格之前,由中间商或批发企业所订,其水平决定于出厂价格或收购价格,对零售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批发价格指数比消费物价指数具有更广泛的物价变动代表性。批发物价指数的优点在于对商品流通比较敏感,但是也有缺陷,就是统计范围狭窄,所以许多国家没有将批发物价指数列为测定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
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为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等十四个大类,国家规定304种必报商品,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从1994年起,国家、各省(区)和县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虽然这两个指数都是咱们常用的,但是关于它们的质疑声也是一直存在的,事实上,经济学理论本身也有缺陷,所以,有些缺陷不仅仅是这些指数的缺陷,还是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缺陷。
(1)效用的测度问题。我们通常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但效用如何测度呢?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最先使用基数对效用进行直接测度,这就是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家对效用可以直接计量的假设产生了怀疑,于是又提出了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的概念。但序数效用又给经济学带来了新的困难:若效用无法计量,怎么来说明消费者的选择是由偏好或效用最大化决定的呢?为了解决“序数效用论”所包含的矛盾,萨缪尔森于1938年提出了显示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效用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虽然观察不到,但消费者的行为可以观察到,消费者在市场上选择了某一产品组合,他的“偏好”就同时被“显示”了出来,而无须对效用进行数量描述。
(2)虽然人是理性的,但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备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会受到心理和生理上思维能力的客观限制,因而,人的理性应该是赫伯特·西蒙所说的有限理性。无论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理论终究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
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却对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行为提出了挑战。人类行为有其理性的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理性行为并不是惟一的行为方式,无意识和非理性是一个被现代心理学家、行为学者充分证明的现象,如情绪化行为、冲动行为、从众行为等。在经济实践中,人们往往知道何为最优解,却因为自我拧制、意志力方面的原因无法做出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