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参与比较严肃的场合时,如果西装革履的你配了一条色彩斑斓的领带,注定是不讨喜的。从色彩上讲,领带有单色、多色之分。单色领带适用于商务活动,并以蓝色、灰色、黑色、棕色、白色、紫红色最受欢迎;多色领带一般不应超过三种色彩。
3.领带探出衣襟外
如果你的西装上衣下面有领带“探头探脑”的身影,你又陷入了一次尴尬局面。一般来说,领带的长度为130~150厘米。领带打好之后,外侧应稍长于内侧,其标准的长度,应当是下端正好触及腰带扣的上端,这样,当外穿的西装上衣系上扣子后,领带的下端便不会从衣襟下面地显露出来。当然,领带也别打得太短,不要让它动不动就从衣襟上面跳出来。
4.领带搁于羊毛衫外
在寒冷季节,男士出席商务应酬会在西装里面搭配西装背心或者羊毛衫,此时要记得将领带放于西装背心或羊毛衫与衬衫之间,而不要放在他们与西装之间。要知道,在西装背心或羊毛衫外看见一条飘扬的领带实在大为失礼。
5.乱用领带配饰
有时候,商务男士们为了美观或者防止领带飘荡带来的不便,会酌情使用一些领带配饰,主要有领带夹、领带针和领带棒。
领带夹,主要用于将领带固定于衬衫上,因此不能只用其夹着领带,或是将其夹在顶天立地上衣的衣领上。使用领带夹的正确位置,在衬衫从上朝下数的第四粒、第五粒纽扣之间。最好不要让它在系上西装上衣扣子之后外露。若其往上夹得过分,甚至被夹在鸡心领羊毛衫或西装背心领子开口处,是非常土气的。
领带针,主要用于将领带别在衬衫上,并发挥一定的装饰作用。其一端为图案,应处于领带之外,另一端为细链,则应免于外露。使用它时,应将其别在衬衫从上往下数第三粒纽扣处的领带正中央。其有图案的一面,宜为外人所见。但要注意,别把领带针误当领针使用。
领带棒,主要用于穿着扣领衬衫时,穿过领带,并将其固定于衬衫领口处。使用领带棒,如果得法,会使领带在正式场合显得既飘逸,又减少麻烦。
总之,使用领带配饰时,宁肯不用,也不要乱用。
在了解了以上这些领带的礼仪误区时,人们就能避免一条领带引发的“蝴蝶效应”,不至于因为领带的失误而造成整个场合的失败。
过紧的套裙让你成了“肉粽”
男士宜穿西装,女士则宜穿西装套裙。套裙把潇洒、刚健的西装上衣和柔美、雅致的裙子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很好地表现女性端庄、典雅、高贵的气质。
但是,如若你不注重穿着套裙的礼仪,而一味地追逐当前服装瘦小贴身的潮流,为自己选择一个小一号的套裙,紧贴着自己的身体曲线,以显出你身材的玲珑美感,反而会成为商务应酬场上的大笑话。这时的你,在他人的眼中就仿佛一个可移动的“肉粽”一般,让人惊目咋舌。
一般来说,套裙着装时,女士们主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如何选择一身合适的套裙,在体现自身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缺乏女性的柔美,商务女士们需要注意下面这几个方面。
1.尺寸适宜
商务场合中,女士身着的套裙过长过短皆不宜,尤其是不能上衣过长,而下裙又过短。通常情况下,套裙的上衣最短可齐腰,下裙最长可达小腿中部。裙子下摆恰好抵达小腿肚的最丰满处,此为最标准的套裙裙长。此外,套裙不宜过紧,以免有失庄重,也不宜过于宽松,以免有邋遢之嫌。
2.不选劣质面料
女人在参加商务应酬时所穿的套裙,应该由高档面料缝制,最好是选用纯天然质地的面料,追求匀称、滑润、平整、光洁,丰厚、悬垂、柔软、挺括,要求面料不仅弹性、手感要好,而且应当不起毛、不起球、不起皱。上衣和裙子要选用同一质地、同一色彩的素色面料。
3.色彩宜素净
套裙应当以冷色调为主,如藏青、炭黑、茶褐、紫红等一些冷色彩为佳,借以体现出着装者的典雅、端庄与稳重。一套套裙的全部色彩最好不要超过两种,以免有杂乱无章之感。在选择套裙的颜色时,女士应注意契合自身的条件,如果你体型偏胖,最好是选择深色套裙,如果你体型偏瘦,则应选择浅色套裙。
5.套裙的图案
套裙不应以符号、文字、花卉、宠物、人物为主体图案,可适当选用以各种或大或小的圆点、或明或暗的条纹、或宽或窄的格子为主要图案的套裙。
6.套裙的鞋袜搭配
穿着套裙时,女士宜搭配黑色等深色皮鞋和肉色等浅色丝袜。并注意鞋、袜、裙之间的颜色是否协调,鞋、裙的色彩必须深于或略同于袜子的色彩。
此外,套裙上的点缀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宜精不宜糙。
商务应酬场上,不想出现移动“肉粽”这样的难堪局面,女士们就要特别注意套裙的穿着细节以简洁大方为主,着重突出女性的端庄之美,用服装给他人一种专业、可信赖的印象。
3勿让细微言辞伤害你
说话时要懂得言辞谨慎,小心别让一些语言上的微小之处伤害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客户的耳朵制定话题套餐,才能把话说到他的心坎上,才能给在商务应酬中博得他的欢心,为彼此的合作架起绚丽的彩桥。
黄蓉,是金庸笔下唯一在两部小说里出现的女性形象。她的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她总是能够说出让人惊讶的话来:在郭靖被欧阳锋抓起来的时候,黄蓉用她爹黄药师的身份激欧阳锋,差点让他走火入魔;在敌人压境的时候,她又能说出杨康的种种可疑行径,让敌人摸不清思绪,不知道到底应该相信谁……
别让口头禅毁了你的生意
口头禅是一种相似的言语模式,听来平淡、枯燥。有人甚至把口头禅比做“语言的肿瘤”。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太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口头禅。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口头禅过多,而引起客户的反感,甚至吓跑客户。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很多的意思,而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你真是太伟大了!”“这文章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最妙的是有人喜欢用“那个”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你听他说的是些什么意思吧:“今天太那个了!”“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点事未免有点那个。”这一类的毛病产生,大概是由于太偷懒,不肯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所致。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想法。
人们在进行商务应酬的时候应尽量使用专业性的商务用语,讲话时要干净、利落、文雅,这不仅是交际的需要,也是培养个人良好谈话修养的要求。如果你的语言中加入过多的口头禅,就好像被玻璃蒙上一层灰一样,大大减少了语言原有的光彩。
一般情况下,别人能够通过你的口头语言(尤其是口头禅)来快速地了解你,因为口头禅带有很深的性格烙印,是最容易了解对手的一种渠道。下面分析一些常见的口头禅:
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
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表现欲较为强烈,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的性格大多比较任性和倔犟,并且多少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夸张。这类人独立意识不强,没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使用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还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富于独特的个性。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小心。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好先生”,他们绝对不会到处惹是生非。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代表着软弱无能、总想求助于别人,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大多缺乏自信,害怕自己所说的话无人相信。遗憾的是,他们这样再三强调,反而让人起疑。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为专制、固执、骄横,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大多思想单纯,喜欢意气用事,情绪不是十分稳定,让人揣摩不透。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做事十分草率,容易主观臆断,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只能自己是主角,自己发挥。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人的谈话内容,更不要指望他能成为一个热心的听众。
口头禅出现频率极高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意志不够坚定。如果你在商务应酬时屡屡出现口头禅,那你已经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你们的合作也很难成功。
说点新鲜的,人云亦云终吃亏
商务应酬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或者不敢坚持和维护真理,说起话来哼哼哈哈、人云亦云,对人对事态度不明确,一味“好好好,是是是”。这样的人可能是不动脑筋的懒汉,也可能是圆滑世故、趋炎附势的小人。他们这种“人云亦云”的行事风格,往往会让他们在商务应酬中撞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
人云亦云,就像鹦鹉学舌一样,他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样说,反正别人这样说了,他也就学人家的样子把人家的话搬过来说。这样不分情况地乱用人家的话,除了收不到好效果外,还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比如要推荐一个干部,大家都说好,他也跟着说好,大家都举手,他也把手举起来。你要问他为什么赞成,他是说不出原因的,因为对他来说赞成是盲从,不赞成也是盲从。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僧人舍利佛和摩诃罗来到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家里。这位长者极为富有,且又好客,见两位僧人到来,十分高兴。恰巧这一天,长者家里有位到海外的商贩获得了很多珍宝,此时国王又赐长者为该部落的首领,长者的妻子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几件值得欢庆的大喜事都聚集到了这一天。
他俩来后受到了热情款待。此时,舍利佛对长者说了几句祝愿的颂词:“今日良时得好报,财利乐事一齐集;踊跃欢喜心悦乐,信心诵发念十力。(十力为佛教中佛与菩萨的十种力量。)像今天这样吉祥的日子,希望今后常常来临。”
长者听完这篇颂词,心中十分高兴,便立即赠给舍利佛两匹最精细的白毛巾。摩诃罗却什么也没得到。
事后,摩诃罗心想:“舍利佛之所以得到东西,不就是由于几句庆贺祝愿的颂词吗?我以后也要学学。”
过了些日子,长者又宴请僧人。这次摩诃罗被尊为上座。当时正值长者家中商贩出海获得的珍宝被海盗抢劫去了,长者的岳父家里又吃了官司,长者的男儿夭亡,而摩诃罗却对长者学说了一遍舍利佛教给他的那几句颂词,并说:“但愿像今天这样的吉祥日子以后常常来临。”
长者听到这样的颂词,肺都要气炸了,立刻叫人鞭打他并将他驱逐出去。可怜摩诃罗挨了打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摩诃罗不经思考,鹦鹉学舌,不仅没让自己获得长者的感激,甚至受到了被驱逐出门的待遇。
商务应酬场上,如果你也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仅不会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商机,反而会让客户看不到你的诚意,从而忽视了你。
4你所说的要恰到好处
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少说话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力量。在职场上,许多工于心计的老手最精通“话说一半,点到为止”的精要。不仅能够掩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还能为自己留有事后自我辩解的余地,为自己保留一条后退抽身之路。
清朝道光年间,军机大臣曹振镛当政之时,对政敌打击往往不动声色,却“言致敌败”,非常有效。曹振镛对军机大臣蒋攸铦很讨厌,两人面和心不和,就一直想把他排挤走。一次,琦善因处理鸦片战争后与英国殖民者“洋务”不当,被革去两江总督职。道光皇帝问曹振镛道:“两江总督地处南海边陲,与洋人对峙,交往很大,职位非常重要,我想派一个资深望重、久历封疆的官员去担任此职,你看谁合适呢?”
曹振镛知道蒋攸铦刚由直隶总督任上调上来,属于道光帝想要的那一类人,但是由自己提出来,不免授人以排挤同僚的口柄,也会引起道光皇帝的怀疑,所以他不直接提出由蒋氏调任,而提正被白莲教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肯定不能调任的川陕总督那彦成。于是,曹振镛说:“臣以为川陕总督那彦成资历最深。”
果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道光皇帝的否决,说:“川陕一带,正发生民乱,那彦成不能调动。”说着又看了看曹振镛,当时军机处要员都在座,蒋攸铦亦在身旁,但是曹振镛就是不说话,道光环视四周,看到了蒋攸铦,马上说:“你就是前朝的封疆大吏,去任两江总督正合适。”此事就这样敲定了,实际上蒋攸铦由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从地位与权力上,都有下放的嫌疑,所以,蒋攸铦出来后对人感慨地说:“曹公的智巧,真可怕呀!他把自己的意思含而不露,却让陛下说出来,就无可更改了,这样的排挤,真是高明至极啊!”
曹振镛仅用了一句话就成功地让道光帝替自己赶走了政敌,可谓高明之至。不仅除去了眼中钉,也没有损害自己在主子眼中的形象,更不会落人口实,留下话柄。达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说话是一门艺术。聪明人善用而不滥用这门艺术,往往利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意思,也能给别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你说得越多,你所能控制的就越少
当你想用言辞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你说得越多,你这个人看起来就越是平淡无奇,你所能控制的也就越少。如果你能把话说得隐晦一点,神秘一些,多给人留一点遐想,那么即使你是老调重弹,别人也会觉得你的见解独到。那些有权力的人总是说得很少,他们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而且总是能威慑到别人。你说得越多,说出更多愚蠢的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提起“刘罗锅”,人们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一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失几分幽默的人物形象。“刘罗锅”刘墉靠着他的正直和聪明周旋于危机重重的封建官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