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财务管理就是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信息来自于会计核算。因此,很多老板认为财务管理就是会计核算。
实际上,会计与财务是有严格区别的。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财务会计需要严格遵守公认的原则,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具有严格的工作规程,属于“知识工人”。会计部门的主管是“会计长”,具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和经验的人即可胜任。
而财务管理从事的是管理工作,是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负责企业的投资、融资、资金计划、预算、资产使用、资本运营等工作财务主管则是“财务长”,这个人不但要懂会计,更重要的要懂管理。
524.当老板不用懂财务知识
管理者应该具有最基本的会计知识。但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并未对财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大都是科技人员,由于具有较好的科研业绩,而成为管理者。
如优秀的研发专家成为公司总经理,医术精湛的大夫成为医院的院长等等。这样的技术专家对管理,知之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不认为自己不懂管理,认为管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面对这样的管理者,财务主管可就辛苦多了。
因此,财务主管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理解。
525.只看表面的光鲜
有许多这样的企业,投资增加,企业不断做大,收入又滚入企业继续发展,若干年下来,企业的确做大了,会计报表上的总资产增加了,员工多了,企业也获得了成功。因此,管理者不认为自己管理有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他们会反问,有问题我们怎么会如此成功?
仔细想想,企业从小到大,管理者的成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以此说明财务管理的成功有效也是不足为据的。从财务管理知识和理论上来讲,财务会计是一种事后反映,它只能告诉我们企业做了什么,而不能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企业将所有的资金长时间不加变现,而在一个领域中不断地简单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毫无计划,是十分危险的。
当企业需要从经营过程中提取现金时,生产规模自然缩小,从来不去想经营中究竟需要多少资金,固定部分与流动部分的合理配比是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到位的体现,也是企业经营盲目性的体现。企业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既不举债,也不进行资本运作,对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全然不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企业的路会越走越窄。
526.财务人员越老越值钱
在招聘员工时看经验是没错的,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更看重经验。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经验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假设重复的事情还会再发生,如果一件事情不再发生,经验是派不上任何用场的。从对于新的知识和方法的接受速度上看,没有经验有时比有经验更好。比如,当年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时,公司的记帐方法从原来的增减制与收付制改成借贷制时,许多老会计说什么也不明白什么是借,什么是贷。
因此,经验并不总是最重要的。企业也决不可以认为自己有许多老财务人员有经验,就万事大吉。因为这些人往往会成为公司利用新的技术、采用新的运作思路时的最大障碍。对于一些过去已经发生过的、现在重复发生的事务,有经验的人可以用;对于一些新开辟的业务,大胆启用新手,发挥其创造性优势,是制胜的要诀。另外,在有些问题中,当有经验的员工百思不得其解时,也许新手可以给出解决的方案。
财务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尤其是随着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财务管理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从意识上、观念上消除误区,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527.企业小,财务机构不需独立
调查显示:4%的被调查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25%的被调查企业会计、出纳岗位没有分设。
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只有三五个帮工的企业,年产值才几十万元,没有必要分设会计、出纳岗位,财务制度要跟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跟出纳是绝对要分离的。
企业在内控制度上面有个概念,叫“账、财、物”分离,而做这些分离,事实上并不会增加多少成本,只是要你在理念上、意识上去重视,原来的财务人员明晰自己的职责就可以。
有没有很细的标准,去判断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该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财务机构独立得越早越规范越好。如果等企业发展了才来做,漏洞可能已经产生,到时再“亡羊补牢”,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528.不懂财务管理,企业照样做大
一提财务,很多小企业老板就会头疼,因为不太懂,也不了解财务知识。他们认为,做好产品和市场就可以,不懂财务管理,一样可以把企业做起来;财务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对做经营管理的用处不大。
传统的财务管理,一般只是事后统计,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但现代的财务管理,讲的是事前、事中、事后三种控制,延伸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流程上。实行财务管理,可以给企业主提供科学的决策分析依据。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中,有些老板会根据个人的感情或者经验、爱好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比如,某个老板同时跟两家企业做生意,但他跟其中一家关系比较好,钱到的时候就先安排给了关系比较好的。但是他欠另一家的货款比较多,又必须拖到下一次才能还。这会造成企业信用不好。
资金运用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有可能造成企业的信誉不好。而企业如果有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资金的使用计划等,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必要的隐性成本降低。
529.财务管理会增加成本
有的老板认为要加强财务管理,就意味着会增加管理成本和其他流程成本,这对小企业来说不划算,这样的结论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财务管理的本质是,把复杂的管理简单化,简单的管理规范化,规范的管理模式化,模式化的管理数据化。
成本跟管理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键是看企业怎么做。可以通过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化的东西规范化,规范化的东西模式化,模式化以后就轻松了,最后财务管理实现数据化,企业老板管理起来就更轻松了。
比如麦当劳经营产品不多,它就是利用财务分析出哪种产品模式比较好,然后通过盈利模式比较,保留一部分产品,剩下的就是利用自有的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就形成固定的模型了,模型化以后就体现在一个数据上。所以麦当劳非常简单,把一个管理模型铺向世界各地。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不是通过把一个东西复杂,而是把它规范化、模式化。
530.规范化管理,会降低灵活性
有些老板认为,小企业的一个优势就是灵活性比较强,要做什么决策,老板一个人直接拍板,不用经过各种烦琐的环节;如果实行严格的规范化、模式化管理,会降低小企业的灵活性。真的是这样吗?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一个变革的过程,比如企业开始都是粗放式管理和很简单的人为管理;而当企业继续发展时,粗放式管理肯定不适应。不适应的时候肯定就要引进一个规范化管理,制定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然后进行操作的规范,那样就要投入一个很大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当你用简单的粗放式管理制度,用规范化管理,用流程设计来规范企业的话,这个变革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违背了人的经常性的思维、动作。但是当规范化以后,后面就简单化了。他们一开始不适应,但是当大家都成习惯后,便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这就是复杂的管理规范以后就变简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