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心中一定怀着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深深的爱。因此,培养成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爱心。
思想家希尔提说“没有灵魂的人无法生存下去,他不只丧失了现在的生命,也失去了未来的生命。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克服任何事情。心中没有爱的人,一辈子都将处在自己与别人的交战状态中,最后疲倦地走上厌世之路,甚至憎恨人类。然而,在最初要下决心获得‘爱’时,实在非常困难,所以必须接受上帝的引导,长久不断地学习,直至能够做到为止。”
*理解爱的真谛
爱,是个令人陶醉而幸福的字眼,她创造了这个五光十色、缤纷多采的世界,酿造了甜蜜芬芳的幸福生活;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像一朵洁白的花,带来生活的芳香;似一块无暇的美玉,雕琢出心灵的向往;爱是生命的甘泉,她带给我们以智慧的火花、希望的彩霞、理想的风帆、未来的图画。谁能说,人的智慧中没有闪耀着爱的火花?
爱,包容着丰富的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演奏着青春美妙的旋律,构筑着人间的灯塔。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这束绚烂的光芒,应该伴随人生的全部里程,不仅应该创造着人们的生活,还应该创造人们的事业,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停追求和进取。爱,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光;爱,只有与事业结合才能辉煌。鲁迅说过:“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生活是爱的源泉,事业是爱的动力和结晶。如果我们仅仅为了爱而爱,那么生活就变成了一片遍布荒茔枯冢的坟地,爱就会变成恐怖的地狱,成为精神上的牢笼。
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岂止年轻男女,从襁褓中的婴儿到风烛残年的老人,从孩提时代的稚梦到晚年的寄托,无不充满着对爱的期待、憧憬、追求和向往。然而,有不少人感受不到爱的美妙和激情,没有享受到爱带来的幸福感觉。他们或是烦恼自己庸俗的家庭生活和沉闷的社会生活而一味埋怨生活本身;或是信守理想主义而在期待、梦想中走完生命的里程。他们盼望爱神的降临却又屡屡坐失良机,他们羡慕别人的爱而又不懂得爱要自己来创造。
爱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消极情绪。她是永恒的,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和才干。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们存在的价值正在给予的行为中。
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这四个要素。爱蕴涵着关心,这在母亲对孩子的爱中最为明显,如果我们看见母亲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如果她不注意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不能使孩子感到舒服,那么就没有任何人相信她的爱,也不会打动别人。如果一个人说他很爱花,而我们看见的竟是他经常忘记给花浇水培土,我们便不会相信他是真正爱花的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就根本没有爱。关注和关心包含了爱的另一方面,同时也是责任感的表现。责任常是指职责,从外部加于人身上的某些事。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没有爱的第三种要素——尊重,那么责任就有可能蜕变成支配和占有,尊重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的蕴涵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你。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了解若无关心为动力便是一句空话。了解有多种层次,作为爱的一个方面的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本质。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
爱是有条件的,包括最伟大的母爱。爱,只有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父母之所以能得到子女的爱,是因为他们给予了子女以生命、温暖、关怀,他们抚育子女的成长;子女能得到父母的爱,是因为他们是父母的希望;情侣之间能相互关爱,就在于他们互相给予对方快乐和幸福。“给予”是爱的必要条件。你要想得到爱,就应当勇于付出和奉献。不能给予对方幸福的人,也不会得到幸福。爱的另一个条件是文明修养的程度。野蛮人是不懂爱的。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知识修养,自身的成熟程度是一个极重要的爱的条件。正因为爱是有条件的,并非由天生的自然素质所决定,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按着自身规律创造和获取这些条件,从而赢得爱。要注意爱的条件决不是金钱和名利、地位。恰恰相反,因为财富和地位、名利去“爱”的人,既不会奉献给“爱”的对象以真诚的爱,也不会得到纯洁和神圣的爱,只能把爱给玷污了。
*爱是一种艺术
爱的表现方式不同,爱的种类也不同。哲学家的爱是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艺术家的爱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美,如蒙娜丽莎的静谧;音乐家的爱是跳动或婉转的乐曲,一个个音符是爱的精华。
爱只能用爱来交换,要想得到爱只有学会爱的艺术。那么爱是一种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需要知识和努力。也有人认为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一个人的运气好就会坠入其中。我们看过了无数关于爱的题材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听过许多和爱情有关的歌曲,但事实上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于爱,我们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
爱是一种艺术,正像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去爱,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方法。在如今,人们很少尝试学习爱的这门艺术的答案,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金钱、名利、成就、权力——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却没有人来学习如何去爱。
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的感情交流的行为,倘若失掉了个性和尊严,也必然会失去真爱。要知道,一个人的魅力往往在于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果他失掉了自己的个性而与他人处处雷同,那他就失去了吸引别人的力量。要想爱的永恒就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己。而那些以丧失自己的个性和尊严为代价来换取爱的人,最终会失去爱。
*人类因爱而升华
支持每个人活下去的并不是因为他会独立思考,而是因为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爱的存在。世人或许认为自己是在为自己每日的工作活着,事实上大家是为了爱而活着的。假如人的心中没有爱,也就没有一个婴儿能够长大,人类也就无法继续延续下去了。
每个人都因爱而活着。而对自己的狭隘的爱是心灵“死”的开始;对神与人类的爱却是心灵“生”的开始。
假如不能够原谅朋友,也就是不爱朋友。真正的爱是无边的。而且如果那是真正的爱,也就没有任何无法原谅的过错存在。
托尔斯泰曾说:
“只爱我们所喜欢的人,这种爱不能算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对存在别人心中也存在与我们自己心中的那同一个神的爱。由于这种爱,我们不但能爱自己的家庭,爱那些也爱我们的可亲的人,同时也能爱那些曾经做过错事的人。当我们如此去爱的时候,会比只爱自己同时也爱我们的人得到更大的喜悦。”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关爱的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预警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每个人都在制造平等并享受平等,用真诚换取真诚,用笑容换取笑容。言行一旦有越轨的倾向,自律的警钟便会长鸣,提醒我们回归正常的线路。爱己者才能爱人,在关爱自己中学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也许是举手之劳,它却能使得受助者渡过人生低谷,重拾生活的信心;一个轻蔑的眼神,却会造成一种伤害或心理负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内心的最高层次上树立一种平等观,一种关爱观,一种真诚观。
我们的心灵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我们要用爱的哲学开发她,用仁者爱人的理念灌溉她,用友好互助的春风吹拂她,直到人性的花朵处处开遍。关爱的方式无穷无尽——病榻前的几句问候,邂逅时的一个招呼,就餐时的一个邀请,冒犯时的一句真心致歉,冲突时的一个主动谦让,忧愁时的安慰,挫折时的鼓励。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把关爱的行为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爱自己,爱别人
爱的情感,是所有高尚情感的源泉。想一想,我们拥有多少爱?我们对一花一草,对身边的朋友,对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的爱人,对工作,有多大的爱心?爱心是我们今后爱人类、爱别人、爱祖国的力量源泉。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爱心无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爱心。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情,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爱心如阳光,什么样的冰山都能融化;爱心如蜜糖,它可以使一颗枯涩的心品尝到甘甜。
爱心,善良之本。有人说,人,不能太善良,善良就要被人欺负,就要吃亏。事实上真正善良的人,真正拥有爱心的人,才能拥有别人的爱,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任何一个人想离开团队取得成功,都非常困难。有人曾经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作过统计,说早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一些是单兵作战,靠个人或很少几个人的努力去做课题而获得诺贝尔奖,但现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没有一个是单靠个人的劳动,而必须是一个团体,数百人,甚至更多的人在攻克同一个课题。当然,最后获奖的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社会之中。走向社会,我们就会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没有好的人际关系,没有好的人缘,你就很难真正取得人生的辉煌。心理学把人分成两类,一种叫人缘儿,这种人大家都喜欢他,大家都愿意帮助他;还有一种人叫嫌弃儿,人们都很讨厌他。相信我们都不愿意做嫌弃儿,都愿意做人缘儿。做人缘儿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爱心。有爱心的人才会体贴别人,才会善于了解别人,才能知道别人的冷暖,才会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才会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所以,学会爱,学会爱别人,爱父母,爱朋友,这是做人和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要爱人,还要爱事业,爱学习。不爱学习的人,不爱读书的人,是不会取得成绩的。
爱你的学习和工作。工作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仅食、衣、住、行要靠工作,自我的实现也不能脱离工作。
我们要学会在工作学习中寻找快乐,这点很重要。如果你在工作学习中没有快乐,你就没有情感的愉悦。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解决了一个很难的问题时,你会很开心,当你写出了一篇你自己很得意的文章的时候,你自己也会很快乐。那么,做学问做事业,不仅需要爱,而且要在爱中找到快乐。一个懒于学习和工作的人,把学习和工作当作一个外界强加的事情来做的时候,既无爱可言,也无快乐可言。如果你不爱工作,那么就很难在工作中取得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曾经把一批革命者抓起来,押在一个特制的牢房。所谓特制的牢房,是因为过去的牢房是很多人住在一起,这次则是一人一间。没机会跟别人说话,看不到阳光,在阴暗、潮湿的一个小房间,每天都做编织篮子这样一件机械、单调、重复的事情。结果,几个月下来,有好几个人已变得很憔悴,很忧郁,得了神经病,有的甚至开始死亡。四年下来,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出来,而且是很健康、满面红光地走出来。他靠的是什么法宝?热爱编织。他想办法每天编织一个新花样,反正是编嘛,与其痛苦地接受它,不如愉快地拥抱它!他刻意寻找编织的乐趣,不仅健康地出来了,而且还成了一个著名的编织师。
在我们看来,有时是非常枯燥、非常乏味的事情,只要你去发现它内在的魅力,内在的美,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学习和工作是如此快乐,并不像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痛苦。学会从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找到快乐,每个人给自己找四条理由,想办法让自己开心。爱,是我们生存、走向快乐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
*爱,要有颗宽容的心
如果所有美德可以自选,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也许平和与安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你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于是,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收获别人的爱。
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懂得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是一种表达爱的特殊方式。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要知道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能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爱的人,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狭隘,会苍老得更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而包容了一切的有形。
*关爱自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