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档案
吴晶
曾在亚洲以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多枚奖牌,并在雅典残奥会上一展风采。这位坚强的盲女向人们诠释了生命的力量和不息的斗志,十分值得人们去学习。现在,来看看吴晶的成材历程:1986年12月9日,吴晶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吴晶出生15个月时,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被摘除双眼,从此步入了一个与普通人不同的人生轨道。
七岁那年,吴晶进入扬州市聋哑学校就读。吴晶学习非常认真,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还在音乐和体育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小小年纪,她的笛子演奏水平就达到了10级。14岁那年,吴晶在短跑上的潜力被省队教练发现,于是她从扬州转学到了南京盲人学校,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训练的生活。2003年,17岁的吴晶凭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在全国第六届残运会上一举摘得了短跑100米和4×100米两枚金牌及200米铜牌。2004年,吴晶参加首届亚洲青少年残运会,拿下了短跑100米、200米和4×100米3枚金牌。凭着出色的表现,吴晶赢得了参加雅典残疾人奥运会的机会。2004年9月,吴晶作为种子选手参加雅典残奥会,并在100米决赛中获得第六名。
2005年9月1日,19岁的吴晶被南京市外语学校中加班破格录取,并被免去了三年17万余元的学杂费,成为该校首位盲人学生。2007年2月6日至3月6日,应美国盲人协会的邀请,吴晶一个人乘坐飞机抵达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2008年,吴晶通过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六所著名高校的入学面试,这六所美国名校都承诺为她提供全额奖学金。最后,吴晶选择进入哈佛深造。绝佳赞美当年把吴晶招进南外的中加班夏老师说:“吴晶给我的印象就是自强不息,有毅力,学习目的性强,非常刻苦。”他说,和普通学生不同,吴晶平时上课、学习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就拿上课来说,吴晶眼睛看不到,全靠老师们把板书内容输到电脑里,再通过特殊的阅读器转化为声音,通过听来完成所有的学习。因为这种方式很费工夫,吴晶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夜里十一二点钟,却从来没有叫过苦。
成材有道
◆失明但不能失志
1986年,吴晶出生在泰兴市黄桥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吴剑泉是一名小学老师,母亲鲍霞是一名工人。吴晶的小名叫晶晶,作为宝贝女儿,父母永远希望她亮晶晶的。不幸的是,15个月大时,吴晶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左眼失明。三岁时,因为同样的病,她又失去了右眼。就这样,吴晶开始了双目失明的人生之路。
虽然,无法选择先天的健康,还好可以选择后天的努力,可以选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吴晶的父母教给她的第一堂人生课就是“失明但不能失志”。吴晶五岁那年,父母想把她送进附近的幼儿园。但是无论父母怎样磨破嘴皮、说尽好话,也没有让幼儿园接收吴晶。同去报名的父母都劝吴晶的父母不要难过,给孩子找个盲人学校。七岁那年,父母把吴晶送到离家约200里远的扬州市聋哑学校。
这个年龄的孩子原本应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但是吴晶不可以,用她自己的话说,“父母不会跟着我一辈子,所以我必须学会独立,要自己照顾自己”。聋哑学校的生活让吴晶找回了自信,她的脸上重新流露出开朗的笑容。吴晶所在的班里,有不少与她一样的盲童。有些同学特别敏感,只要别人提到“盲”、“瞎”等字眼,他们的情绪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同学甚至难过得偷偷哭泣。吴晶却不这样,她说:“既然已经看不见了,还能怎么样?难道别人不说‘瞎’、‘盲’我就不是盲人啦?”在这样的心态下,吴晶非常认真地学习,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而且,她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才华,长笛、竹笛、单簧管她样样精通,竹笛的演奏水平更是达到了10级。
2001年,吴晶在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中荣获笛子组独奏三等奖。与此相比,吴晶在田径方面表现出的天赋更加突出,她的中短跑成绩非常优秀。小小年纪,吴晶就立志要到奥运会上争金夺银。在父母的教育下,吴晶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形成了乐观的生活态度,老师和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她有丝毫悲观的情绪。这是吴晶后来取得一切成绩的基础。困难、失败、挫折,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回避的。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挫折既是一笔财富,也是痛苦的深渊,它是勇者的垫脚石、磨刀石,是懦夫的绊脚石。挫折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孩子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他奋发向上。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磨难时,他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难以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这时,父母要及时开导孩子:“挫折并不可怕,你要勇敢,你一定会做好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将挫折和失败当做教育孩子的契机,引导孩子鼓足勇气、坚强面对。同时,父母还应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只要相信自己,自强不息,一样可以迎来灿烂的阳光。
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都遭受过磨难,屈原被逐而赋《离骚》,司马迁遭宫刑而作《史记》。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值得人们铭记,父母可以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比如斯蒂芬·霍金、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等,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都没有因此丧失斗志,他们自强不息,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击,他们努力拼搏,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现在残忍,是对她的未来负责”
吴晶刚出生时,眼睛又圆又大,亮晶晶的。长到一岁多时,吴剑泉感觉女儿的眼睛好像失去了神采,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女儿竟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吴剑泉表示,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和妻子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既然无法选择女儿先天的健康,我们只能选择后天的争取。”于是,吴剑泉开始对女儿进行有些残忍的训练。
在帮助吴晶练习走路的时候,吴剑泉把房门打开一半又关上,小吴晶以为门是开着的,就径自走过去,结果重重地撞上了门板,然后摔倒在地。母亲鲍霞急着跑过去准备扶起女儿,吴剑泉却一把拉住她,对女儿说:“晶晶很坚强,自己站起来”。在父亲的鼓励下,吴晶扶着门框站起身来,她一边摸着额头上隆起的肿包,一边说:“爸爸,我不哭。”母亲鲍霞看到这一幕,悄悄转身,走到厨房里忍不住流下了泪。“这样的事情她将来会碰到很多,必须从小教会她独立面对。现在对她残忍,是对她的未来负责。”吴剑泉事后对妻子说。
很多时候,吴剑泉都对女儿施以心理暗示,他告诉吴晶,一切都是为了她将来着想,现在碰壁是为了将来不碰壁,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不吃苦。这对磨炼吴晶坚强的意志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吴剑泉的引导和教育下,小小年纪的吴晶就变得非常坚强、敢于吃苦。
一次,当吴晶躺下休息后,吴剑泉跟鲍霞聊天:“我们的女儿比其他孩子优秀得多,将来她不会输给任何人的。但这些话不能说给她听,她会骄傲的。”吴剑泉是非常有远见的,他深深了解自己的女儿,他看出了女儿是那么优秀,后来吴晶各方面的表现印证了他的论断。当然,这也与他和妻子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息息相关。现在很多父母爱孩子都来不及,根本不会想到对孩子应该“残忍”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残忍”是一种爱,是比溺爱强十倍、百倍的爱。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培养出真正坚强独立的孩子。比如,有位父亲把六岁的儿子带到家乡周边的郊区县,给了他五元钱,让儿子自己想办法回家。
儿子学游泳的时候,他把儿子的游泳圈拿掉,鼓励孩子用力拍水。暑假的时候,他把儿子带到乡下帮亲戚收割稻谷,弄得儿子满手的伤口。这位父亲的做法被左邻右舍唾弃,人们认为他不像个父亲,甚至有些残忍。但是这位父亲只是一笑置之,他说:“对孩子不能太心软,那样孩子就难以坚强独立。如果从小给孩子太多温柔的爱,孩子的抗挫能力就难以被培养起来,孩子长大了根本没办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位父亲的所言不无道理,这也是吴剑泉对女儿吴晶的教育态度——现在对孩子残忍,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如此看来,“残忍”应该成为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必修课。父母需要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自行走,走不稳,权且让孩子摔几跤吧,爬起来了,他会试着避免下一次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在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但丁说:“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把爱种在孩子的心田,它就会开出高尚的花朵。吴晶四岁的时候,腊月的一个傍晚,吴剑泉像往常一样牵着她的手散步。当他们路过一个拐弯口时,那儿有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正坐在一张小凳上,非常专注地拉着二胡。“爸爸,是《卖花姑娘》。”吴剑泉平时教过女儿用电子琴弹奏这首歌,所以她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吴剑泉停下来,说:“是的,是《卖花姑娘》。”吴剑泉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女儿已经拉着他的手走向那位老人,一边走一边唱:“卖花姑娘,天已很凉,你为什么还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