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1100000023

第23章 成功的启示(6)

又正如他说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来说,他所担忧的是道德与正义的沦丧,而不是个人生活的贫富穷达。

心理学家说,解除忧虑之途,就是勇敢地去接近它们!虽然害怕,对你却是大有好处的,这样你才有机会可以做新的事情,一成不变反而使你什么都做不成。冒险必须承受忧虑,而为了战胜忧虑你必须冒险。

我们不能一直做无谓的思考,沉溺在忧虑中渐渐消沉,要切实有效地反攻忧虑对自己的危害,在没有蔓延之前就切断它的生命线。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如果我们已经深思熟虑了就马上进入实施手段,不要在乎小节,不用理睬什么责任,更不要管它什么后果。反正该想的之前已经全想过了!要有什么结果就让它来吧。你只有等待不要迟疑,不要犹豫,不要怀疑自己。最后你便战胜了忧虑。

不要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患失。既得之,患失之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今译】

孔子说:“粗鄙的人能够与之共同事奉国君吗?当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当得到的时候,又生怕失掉;如果生怕失掉,那什么事情就都做得出来了。”

【评注】

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朱子曰: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心理学界有一个名词叫“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老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其他的事。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若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尽的烦恼和难题,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但同样是这些选择却又让我们在不断地获得,我们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独特的人生。因此面对得与失、顺与逆、成与败、荣与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得失只在一瞬间。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一位成功人士对得失有较深的认识,他说: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东西失去,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踏实无为,不变心性,方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终南山翠华池边的苍松,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然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做人也一样。大家相识相交,本来就是一种缘分,只要大家合得来,且在一起相处很开心,那么就不必太计较自己是不是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宁可别人欠我的而绝不愿意自己亏欠别人,就算是真的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最起码我心里可以很坦然,况且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得到的,可是说不定也正是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的前因呢!

古代著名文人柳宗元曾写过一篇题为《蝜蝂传》的文章,它寓意深刻,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蝜蝂是一种昆虫,长得十分弱小。它本来应该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可是却因为贪心太重,而给活活累死。蝜蝂在爬行的时候,贪婪的双眼四处张望,只要是看到了自己的中意之物,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驮在背上。而它所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结果身体负荷不了,最后一命呜呼。

蝜蝂不愿舍弃,到头来为物所累而丢了性命,人财两空,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我们做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开阔的胸襟,审时度势,弄清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弃鱼;为了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放弃稳定、舒适的环境;为了庄严的真理、崇高的理想,我们可以放弃金钱、名利乃至生命。只有卸掉前进路上的累赘,才能获得人生的主动和快乐。

打好手中的牌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

孔子说:“没有人会知道我了!”子贡说:“为什么会没人知道你?”孔子说:“不埋怨老天,不怪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真理,知道我的,只有天了。”

【评注】

朱子曰: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

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之妙。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在理当如此。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任性而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互动的,当我们与别人分享共同的时间与空间时,如果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就会影响别人。如果别人必须照顾你的情绪,那么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压抑久了,最后很可能失去平衡,以致产生更大的问题。

孔子在《论语》中常常提到“怨”。怨是一种发散的情绪,对别人是有侵犯性,其本意是指人们在夜晚睡觉时心灵中所感受到的使人辗转难眠的不安状态,这种不安状态包含有后悔与仇恨。

我们常会抱怨别人,但是不要忘记别人也会抱怨我们。人的社会本来就充满了互相的抱怨。

我们可以随处找到充满抱怨的人。抱怨他的专业不好,抱怨他的住处很差,抱怨没有一个好爸爸,抱怨工作差、工资少,抱怨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我们做不到从不抱怨,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进取。如果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反之,你则会明白,自由地生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哪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得很严格,“严于律己”,但是对别人要求得比较宽松,“宽以待人”,就不会招致什么抱怨了。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观点,各自的情况,所以千万不能以同一种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十分,那么对别人要求六分就够了。不怨天,不尤人,我们的命运,靠自己掌握。命运像抓到手的牌,无论你所持有的牌型如何、点数大小,都有一种契机蕴涵在里面,关键看你怎样使用,秩序如何确定,牌路如何建立。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你没掌握好出牌的机会,使原来一手好牌无以发挥效力,那么,这是你的失败,怨不得别人。你如果把握住出牌的机会,将一手坏牌调用得恰到好处,那么,牌局就会倾向你,你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样子。所以,对于你手中的牌型,你应当深入地分析,寻求那有力的一击。这是你唯一的机会,要么成就人生,要么一败涂地。唯一的区别在于,牌局可以推倒重来,人生却是一次性消费,一旦出手就无可挽回,没有机会让你重新开始,这就是人生值得珍惜的魅力所在。所以,怨天尤人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面向命运发起攻击。如何改变,就在于积极进取。

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心中毫无感恩之念。既然是当然的,何必感恩?一切都是如此,他们应该有权利得到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这些人才会过的一点也不快乐。

有人问孔子,好胜、自夸、抱怨、贪心的毛病不曾有过,可以说是仁德的人吗?“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这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能不能算是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可以为难矣,仁则悟不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在这个以利益为目的,以追逐利益最大占有量的社会,能够守护自己的心灵,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过分的欲望,没有太大的奢求,保持清心寡欲的心态,能克制自己的私念,恪守做人的原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值得人们敬重和尊崇。

音乐改变人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

【译文】

孔子说:“德行的修养从《诗》开始,依靠礼仪立足于世间,经过音乐的熏陶使之达到和谐完美。”

【评注】

朱子曰:按《内则》,十岁学幼仪,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后学礼。则此三者,非小学传授之次,乃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

孔子不仅是个大音乐家,还是个音乐教育大家,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音乐是其中重要的一艺。

“兴于诗”,是说学诗能让人心志振奋,这其中当然有歌咏的作用。

“立于礼”,是说一个人能学得有礼,就能站立于人世,因为礼是教人谦让,进退有节有度的。但是礼和乐又是不可分离的,好多礼的进行离不开音乐、乐舞。孔子还认为乐的内容和本质都离不开礼,因此礼和乐是经常联说“礼乐”的。“成于乐”,是说音乐使人生得以完成。

这是什么道理?

钱穆说:一方面在歌唱舞蹈中间,可以“劳其筋骨,使不至怠惰废弛”。另一方面又可以“束其血脉,使不至猛厉偾起。而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所以“学者之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和顺于道德者,每于乐得之。是学之成”,钱穆还说了一段感慨的话,大意是:本章可以看到孔子重视诗教,又重视礼乐之化。

于是孔学遂不免有些干枯,少活泼滋润之功。这亦是“来学者所当深体而细玩之”。

《礼记·乐记》说:“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出,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因此,音乐可以主动而且直接地展现一个人的内在真我。这种内在真我显然与善密切相关。《礼记·乐记》又说:“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是指“和易、顺畅、慈祥、诚实”,这些善德原本内在于人心之中,可以由乐引而出之。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博大精神和光辉事业,与他们喜爱音乐有很大的关系。

列宁小时候喜欢唱歌,在中学时代,最爱唱伏尔加民歌。在流放期间,他经常用沙哑的男中音,教周围的“政治犯”唱进步歌曲。列宁对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和比才的《卡门》,百听不厌。1913年,俄国钢琴家凯德洛夫曾在瑞士的音乐会上演出,列宁对他的演技大为称赞,并对他说,以后有空到他寓所里听音乐。钢琴家以为这是列宁的一句客气话,没想到列宁后来果真来了。钢琴家应列宁的要求反复地弹奏了《热情奏鸣曲》,列宁屏声静气地依靠在沙发里,沉浸在一种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感受到的美妙旋律境界中。他还对人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少有的音乐。”

美国作家基德曾经说过:“我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寻找生活的真谛,而是为了在一个无规律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命的真谛在何处?从古至今这些问题都一直困扰着人们。古人、今人都一一用生命的足迹在人生的大书上,写下或轻浮或厚重的文字来回答。

在孔子看来,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让我们到《论语》里寻找答案吧。

人生六个阶段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评注】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讲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喻矩,则不勉而中矣。

现在十分流行“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这些概念。尤其是大学生们,未出校门就策划将来踏上社会后两年之内要买车,五年之后要买房。规划人生很易,可如何走好人生规划的每一步则很难,这其中不仅需要付出努力,更要用心灵去感受。

孔子看重生命,更看重生命中的每个阶段。他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向大家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一生艰苦奋斗的过程。孔子深刻意识到,生命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因人的年龄而设定方向和标准。

他借对自己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进行描述,指导我们要把握生命的六个阶段。

生命的第一个阶段:十有五而志于学。

15岁,古人叫“成童”,这个时候,人开始步向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修养逐步提高。孔子说的“志于学”不只是我们说的上学或者读书识字,更是对于理想信念、社会道德的学习和实践。

鲁迅先生当年曾经教诲青年要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追求真理。

同类推荐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紫砂盔

    紫砂盔

    【两岸文学PK大赛】——“你的眼睛会看到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吗……”在同样漆黑的眼瞳里少女如此问着少年——“我要成为结束战争的勇者。”在同样深邃的眼瞳里少年笑着对少女诉说...
  • 木叶之称号系统

    木叶之称号系统

    十一岁的宇智波鼬灭了一族;十二岁的鬼灯正义挑战了宇智波斑,创立晓组织,成为幕后人物,收大蛇丸做助手,研究不死之术,他是深藏黑暗的光源,在黑暗中改变守候着这个世界!
  • 天变

    天变

    当天,地,人,万物,不再整齐化一,走向彻底的分裂;当玉皇大帝只能成为傀儡,犹如日本天皇,英国女王,而政权掌握在二郎神他们一帮人手中;天界神仙也逃不开历史进程的变迁,仙权也被要求:民主,共和,且看面对革新,神仙们一个个如何自处,如何进化,如何蜕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她原本是青楼头牌,因为遇见一个翩翩公子的‘清者自清’而守身如玉,终于再次相遇却是在青楼之中,他偶遇刺客姽婳用自己的身体救了她,作为感谢被带进了皇宫,可是他却忘了两个人之间的回忆。他贵为一国之君,却因遭皇兄们圈套,丢了回忆,可是在把姽婳带进宫之后再一次的爱上了她,可是中间他却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姽婳。可还是感谢命运姽婳最终没有因为他的误会而离他而去。最终他为了她遣散后宫,修改朝纲,一起治理国家。也感谢命运让两个人就这么厮守一生,云游四海。
  • 安的世界

    安的世界

    昏暗的世界,绝望的回音。痛苦不停的撕扯着我的心脏。我本以为自己会这么一直的走下去,孤独的向前迈出每一步,而每一天的忏悔却成为了我走完这世界的力量。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绝望,战争早已夺去了一切。灾难、饥饿、恐惧每一天都在折磨着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不敢和任何人多说一句话,我旅行的途中变得越来越沉默,因为我知道我早已没有了资格与人交谈和帮助那些无助的人们。因为,或许,我都已经开始质问自己除了这具身体还剩下什么。直到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一个陷入绝境的孩子,我的怜悯让我出手帮助了她。那一天改变了她的命运。同样,改变的也是我的命运。
  • 山河之慕

    山河之慕

    一场朝堂权利争夺引发的流落民间。一场为保血脉安然达成的代养任务。原本魂归故土再世为人,想放弃天命远离四处战征战,做一个堂前庭下的富贵闲人。却为爱一人毅然显露锋芒,甘愿放弃安然富贵再入修罗境。 也为爱一人决然肩扛天下,甘心引战己身只为那人平安归。老生常谈的问题——作者有矫情的轻微强迫症。爱细究逻辑和场景,所以万一成了裹脚布,请在心里默默吐槽顺便点XX,千万不要让我知道。
  • 毒案喋血

    毒案喋血

    本部小说以缉毒为主题,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缉毒卫士们用鲜血和汗水与国际贩毒团伙作殊死战斗的动人故事。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美丽如画的春丽市突然被一片毒雾笼罩,吸毒人员直线上升,戒毒所人满为患,而且,毒品还不断从事丽市流向外地,两代缉毒英雄联手缉拿毒凫,但是,案情每每刚露端倪,很快又线继钩脱……作品意蕴深厚,发人深思,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
  • 狗与狗的故事

    狗与狗的故事

    赵拗拗的梦想是汽车维修,知道有一天她看见一个在修汽车的男人。总之是男主女主在比谁更狗的故事
  • 这不是真的男神

    这不是真的男神

    我是安和,在偶然的一天居然穿越了!而且居住在了我男神的家里,吃他的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