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报道中,从一系列的贸易数据中我们得知,已经有很大一批企业葬身于风暴中,而在我们身边,失业的消息,降薪的遭遇每一刻都会发生,大家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现在,无论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菜市场上的小贩,他们口中居然有了相同的话题,那就是经济危机。可见,这场全球性的经济风暴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侵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是的,“死亡”离我们很近!
但我们必须活下去,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弱者倒下了,强者还在坚持!企业需要给自己重新做一次清晰的定位,如果是出口型企业,此时需要做的是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商机;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档次,挖掘潜在市场的新热点;如果是内向型企业,需要做的则是开发内地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等。必须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前提必须从实际出发,契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而定!
在企业内部,要加快收缩、以专利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升值、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企业外部,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严控投资风险、积极寻找新机遇、关注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关注国外的日常消费品行业、运用金融工具规避贸易风险、抱团取暖。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定要坚持下去,自己放弃机会是可悲的。
六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凭他们的经验,井下的空气最多就只能维持三个小时。为了节省氧气,他们关掉随身携带的照明灯;为了能够尽量地减少体力消耗,六个人全部平躺在地上。其中有一个人带手表了,每隔半个小时报下时间。为了不让大家那么痛苦,于是他谎报时间。一个小时过去的时候,他说:“半个小时了”。二个小时的时候,他说:“一个小时了”。在四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得救了,但是只有五个人活着。
你知道六个矿工之中哪个人死去了吗?答案当然是那个带手表的人。那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他的体力原因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只有他真正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就觉得死亡离他越来越靠近,于是就失去活下去的勇气。而其他的五个人,正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时间,所以他们活下来了。这就是信心的力量。如果我们认为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更进一步,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有“民营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温州受全球经济减速和要素制约加剧的影响,2008年工业经济增长低迷。但据温州市经贸委调查发现,规模以上的制鞋、服装企业订单正在增加,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增长形势仍较好,这无疑是几抹亮色。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温州冠盛集团董事长周家儒提出了“老虎和老鼠”理论:自然界中老虎如今濒临灭绝,老鼠却繁衍旺盛,企业要学习老鼠的能力,在金融风暴中保存自己,善于寻找机遇。“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影响,新车卖不出去,修旧车的反而多了。我们维修的汽车配件销售1至9月份反而同比增加了15%。”
“全世界有60亿人,就有60亿双鞋的市场,只要我们坚持住,别人倒闭了,机遇就会留给我们。”这是温州富罗迷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滕兴彪08年经常为员工鼓劲的一句话。
他的企业有1000多名员工,每月生产24万双童鞋。在金融危机下,公司同样面临着成本上升、订单下降的压力,但是每个月还要研发100多种新款产品。
只要市场存在,客户就会存在,这是不变的真理。危机中成就的企业才是一流的企业,谁能挺过去,谁将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跨过“死亡”的门槛,你将会看到一大片“生”的契机。
至于已经被“套牢”的股民、基民,应正视现实,努力保持平常心,避免心理失衡形成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对于已经大幅亏损的投资者,不要每天心悬于股市、基市,神经紧张。不妨先把投资得失暂放一旁,放宽心,在平静中期待利好消息的出现。
白领一族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发现自己的情绪有些抑郁时,首先要学会稳定情绪,拿出接受现实的勇气。其次,要适时发泄情绪,向周围知心的朋友倾诉,尽可能地放松,找到发泄的渠道,这对缓解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十分有效。同时,要将重心暂时转移到亲情、爱情、友情等精神生活的层面,以此达到心理抚慰的作用。
企业员工要做好心理准备,坦然面对去与留。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就是减员危机。打工者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要心胸开阔。危机又伴随着机遇,打工者要通过平日积累的“关系网”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有用资讯,做到有备无患,当一个快乐的“打工皇帝”。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挺住了,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变化。这次金融危机过后,相信中国经济又会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位置。不管你是什么职业,身处何种境地,现在要做的都是要挺住。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特别是要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挺过这段危机四伏的日子。
●将冷门培养成未来热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是句老话,但直至今天,大家仍然看不开。即便现在职业早已就超过三万六千行,但几乎九成以上的人还是只想进入当红的产业,如光电、电子、医疗和教育等。大家习惯一窝蜂去找热门行业,却忘了越热门其实竞争更激烈。一个人若放错行业,本身竞争力不强,也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即使奋力挤进热门领域,最后也会把自己变冷门。不要忘了,现在的热门行业其实都是以前的冷门。因此,与其等待进入热门行业还不如把自己变成热门的人。
翻开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来看,许多共通的成长路径,都是从“冷门”发迹到夺下冠军,如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明基董事长李馄耀等。以李馄耀为例,当初舍弃人人称羡的外商公司,转进只有十多位员工的本土公司宏碁,一度被认为不可思议。但李馄耀深知,在外商只能学到一部分,到宏碁反而有伸展的空间;甚至在后来从宏碁分出来的明碁,也是做非核心的电子周边,一路上来才有今天的成绩。
有一项关于国外退休老人的调查,问到“回顾一生,在事业上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时,其中有90%的人回答:“最大的遗憾是选错了职业。”分析其中原因在于,多数人选择当时热门的职业,却忘了问自己是否合适。
同样地,在《选对池塘钓大鱼》书中,作者雷恩·吉尔森引述一项关于美国成功人士的访谈调查,发现94%以上的人回答成功的关键因素都指向一个:“他们都做着最喜爱的工作。”
1998年《时代》杂志公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二十位商业人士中,只有三位是当今认定主流的科技产业出身,他们分别是微软的比尔·盖兹、索尼创办人盛田昭夫,与前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即便如此,他们的共同特质都是,创业或发迹的初期都不被家人朋友所看好。
换言之,往热门领域钻而成功的人,对比于在冷门领域里出头的人是少之又少。在职场永远都是热门少,冷门多的前提下,与其进入人人称羡的产业,还不如顺着自己的兴趣,找对池塘深耕,把自己变成热门。
美律董事长廖禄立,就是一个勇于和别人不同,把自己变热门的黑马。
第一名毕业进入第一流公司,合理的出路。但以第一名毕业于大同工学院的廖禄立,却辞掉当时也是第一的公司,只为做他自己想做的产品——“扬声器”。
从小酷爱古典音乐的他,一直想探究发出音乐的机器,为何有各种不同的效果,小时候也会试图拆解音响的构造。他觉得,当时台湾只会做低阶的收音机很可惜,因此决定自行创业,做出可以播放好听音乐的扬声器。
虽然亲戚们极力反对,甚至一度不借钱给他。但凭着一股热情,他最后跟岳父借钱创立美律。刚开始,到处跟人家说自己要做“扬声器”,但实在太冷门,上游厂商还听不懂这产品。
为了自主研发,他土法炼钢把全世界的麦克风都拆过一遍,独自研究里头的差异,还特地自己用纸箱徒手建造一个约两百厘米高,一坪大的无响室,用来测试声音。总共150万元的创业资金,设备就花掉100万元,其中光一条连接的音响线,更要上万元。同业都认为他想和欧美国家一拼高下,真是疯了,但他当时就认为,要闯出名堂一定要用最好的规格。多年后的他,站在后来改良的无响室回忆。
同样,当初,当唐仲庚买下一块地皮准备盖楼时,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因为那时新加坡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人们投资商业也是在那里,所以对于他在乌节路盖售货大楼很多人都充满了疑虑,认为是把钱扔向了坟墓之中,不会起任何作用。而且还有一些会看风水的人,更是对乌节路这块地皮看不顺眼,因为这块地皮的位置面朝一个墓地,按照中国的风水之说就是个不祥之兆。
面对着这些嘲笑、讽刺,唐仲庚并未改变初衷,而是下定了决心,在乌节路大干一场。其实唐仲庚并非痴人,他之所以下定决心选定在乌节路这块地皮上盖售货大楼,是经过仔细考察的。他清楚自己的英国主顾们每天上下班都得经过这条道。这样,无形之中,就把主顾们的购物袋拉向了自己的售货大楼。
由于位置偏僻,唐仲庚仅仅以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的价钱就买下了这块土地。后来,他排除了一切困难,盖起了他的第一座百货大楼。
情形正如唐仲庚所预料的那样,那些英国主顾们利用上下班的时间,路过唐氏百货大楼时,就白然而然地进去购买自己所需物品。唐氏的资本因此大大增长。
另外,时间不长,由于这个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成为了新加坡商业区的心脏地段,地价成倍地向上涨,原先只是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后来涨到了600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唐仲庚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着唐氏商场的发展,也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大踏步前进,唐仲庚决定重新建造唐氏商场,也就是现在这幢横跨乌节路和史名士路交叉路口的大楼。这又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大部分人不理解,认为唐仲庚是在胡闹。还有迷信风水的那部分人窃笑不已,认为唐仲庚这回肯定栽了,因为他们注意到大楼面向路上的行人车辆,这意味着钱财会滚滚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