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合纵抗秦战略,是站在当时东方各国的立场上,以弱制强,求得生存的唯一选择。合纵盟约曾三度成功,又三度瓦解,最终末成气候。这并不是谋略本身有何不当,恰恰是六国没有很好地坚持运用这一谋略,也与秦国采用连横策略离间、分化、瓦解有很大关系。
各个弱小势力的国家在共同面临强敌的情况下,避免被军事或经济大国吞食的最好谋略就是合纵抗强。在合纵的旗帜下,各小国、弱国不能只顾眼皮底下的现实利益,不能像魏、楚那样抵抗不住诱惑,应该加强团结,统一意志。人心齐,泰山移。
针对具体事情,不应泛泛而谈。对于画家来说,画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原因是谁也没有见过鬼,因此怎么画都可以。但是画狗就比较难,因为大家都见过狗,画的像不像大家是有鉴别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泛泛而谈,只能表明这个人不过是在“画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是到具体问题上时,这个人就容易露馅,将自己的浅薄无知表露无遗。
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于兵法了如指掌,而且和别人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是一打起来仗来,将赵国四十万精兵全部葬送了,自己也搭上了性命。原因在于这个人不懂得针对实际问题来用兵。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和解决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那些什么都知道或者貌似精专的人,我们倒是要多加提防。
·夸夸其谈,误人误己
浮夸的作风要不得,真正有德才的聪明人往往对这些容易招惹是非的东西避之不及,只有那些心气高傲又没有真才实学的老实人才会夸夸其谈,弄一些虚假的东西装点自己。
虚浮的人往往会做表面文章,他们很喜欢用一些标志性东西装点自己。但实际上这种人才德两缺,是应该小心提防的。不要上了这种人的当,也最好不要和这种人交朋友,否则自己容易受伤。
古时候,庄子去见鲁哀公,哀公跟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多,满大街都在谈论儒学,但唯独缺少像庄子这样精通道术的人。庄子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对哀公说不但从事道术的人才少,而且儒士也相当缺。哀公很是疑惑,然后反问庄子,难道他没有看到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着儒者的服装吗,怎么能说鲁国少儒士呢?
庄子解释说,穿儒服的人并不代表一定有真才实学。不妨做一个实验,只要大王下令凡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儒士如果穿儒服就一律问斩,那么就可以知道的到底鲁国有多少儒士了。
鲁哀公对这个建议特别感兴趣,于是在全国张贴了命令。五天后,鲁国上下很难再看见穿儒服的儒士。只有一个人穿戴着儒装在宫门前求见。鲁哀公听到以后立即召见,果然是位饱学之士。这时,哀公才彻底相信了庄子的话。
那些缺少大智慧而又希望得到别人看重的老实人往往会在小聪明上下一些工夫。他们会想尽办法做一些表面文章以表明自己有大智慧。这种过于虚浮的人常常擅长于侃侃而谈,将别人的一些想法,自己知道的一鳞半爪,不经过加工和思考就作为谈资以期获得别人的赞誉。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是个典型的夸夸其谈的人,他熟读兵书典籍,经常和别人谈论兵法。每每都引经据典,让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自叹不如。但是赵奢看到了儿子身上的毛病,只不过是一些兵法上的舞文弄墨,没有真才实学。同时他也意识到儿子将来可能会有很高的虚名,容易被拜为大将。于是他反复告诫妻子,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赵括当将领,否则会耽误赵国。后来秦国进攻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前往抵抗。廉颇采用拖延战术,以此来消磨秦军的士气和消耗其给养。秦军很着急,于是派人到赵国都城散布谣言,说秦军只怕赵国任用赵括为将。赵王信以为真,正为廉颇毫无进展而十分恼怒,于是立即任命赵括取代廉颇为将。赵括的母亲求见赵王,请求其收回任命。但赵王一意孤行,还是任用了赵括。
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赵括根本不会打仗。一当上大将,就中了秦军的圈套,赵国四十万人投降,被坑杀。自己也葬身军中。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有虚名,这让他们更加危险。像赵王就是因为赵括名声很好,才将全国的军队交给了他。然而赵括本身对实战一窍不通,最后招致惨败,也在情理之中。
与人谈话,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谈不出内容来,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谈的内容不够大,别人就认为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严肃的话题,永远都应该只谈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对于其他领域,如果不知道,就不要随意开口,否则容易陷入夸夸其谈之中,给人浅薄的印象。
夸夸其谈的人是很容易被别人发现的。因此一个人如果在谈论的时候,不讲自己的专业领域,被别人问几个问题,就容易陷入到混乱之中。别人也会因此对自己不尊重。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不要夸夸其谈,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那个领域也许有更高明的人,如果碰到了,会彻底丧失自己的尊严。
正如古时的智者所说,真正知道的人是不会乱说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不会知道太多,知道还有很多东西自己还不知道。真正谈论的人往往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接触的面窄,根本就没有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其实人知道的范围是个圆圈,知道的是在圈内,未知的在圈外,当一个人知道越多的时候,圆圈就越大,未知领域也就越多,因为他更感到自己无知。而当一个人知道很少的时候,圆圈就小,未知领域自然也更少,因此他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敢于夸夸其谈,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靠自己的行动,而不应该靠自己的言语。满口爱国的人未必真的爱国,满嘴素质的人未必真有素质,道理就在这里。只有通过你的行动,通过你的表现,你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千万不要做空头理论家,也不要沉湎于概念的颠三倒四中。不要标新立异,不要夸夸其谈,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
夸夸其谈,误人误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
·不能信口开河
承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激励人们的信心,鼓起人们的勇气,也能打击人们的决心与勇气,因此把握好承诺与兑现的尺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老实人轻易许诺,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许诺是最容易的事,而且也是最快的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手段。不费吹灰之力,脱口而出,而且想说什么说什么,想说多少说多少,不仅听者群情激奋,自己也深受感染,好像那让人兴奋的成果就在眼前,人们伸手可得。
但是与许诺的轻而易举相比,兑现就不是那么轻松与容易的了,许多人甚至用毕生的努力也没能实现自己最不起眼的承诺,这就是现实。
许诺越高,兑现越难,一旦兑现不成,失望也越大,而当失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是绝望。这就意味着死亡。与当时脱口而出相比,实现自己的诺言实非易事。老实人到这时都会后悔当时夸下的海口,结果自己难为自己。许诺不能兑现,最容易使人走向反面。很多时候人们原本的期望值并不高,但经人轻易许诺一刺激,期望值顿升,虽然心里也知道有些不切实际,但人就是这样,“上去容易下来难”。到了兑现时,他只与自己的期望值比,只要不能满足,那么就会失望,就会失去信心,下一次你再说什么他可能都再也不信了。如果这种失望过大,到了绝望的程度,那么除了走人,恐怕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老实人根本就没有打算兑现。当初的许诺只是“逗你玩”,让你努力工作而已,现在你的价值不大了,也就没有兑现的必要了。这种过河拆桥的实用主义观点,对企业来说,简直就是让企业自杀,因为你的信用下降及对员工的不公正,会影响到企业所有员工,兔死狐悲,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日,那么其他员工就会对企业、对领导毫无信心。如果是在你这儿干,那一定是出于无奈,否则一有机会肯定会拔腿就走的。这种有意的不兑现,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是灾难的,是用多少心血,多少钱都无法挽救的。
因此,不要信口开河,有一分说半分,给自己与别人都留点余地,切莫说过了嘴瘾,伤了信用,否则得不偿失,会遗恨终身。
说话的大智慧: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以说那七分话,而是不必说、不该说那七分话。
4、聪明人说话简明扼要,老实人说话拖泥带水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却又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让人听而生厌;有的人喜欢夸大其词,侃侃而谈,满嘴跑火车,说话不留余地。这只能造成画蛇添足的恶果。如同“吹笛要按到眼儿上,敲鼓要敲到点儿上”,说话也必须说在点子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并不在多,点到就行。尤其是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听长篇大论呢?因此,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是好口才必须讲究的一个重要细节。千万不要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聪明人的故事:
在林肯当总统前,一次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当时在场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数是多少万美元、多少亩田地。
然而林肯却扳着手指回答道:“我有一位妻子、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老实人的故事:
张先生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在工薪阶层中已算是颇为丰厚的了。下班后张先生与人谈话就让人感到他有满腹牢骚:“我每天生活得真没劲,实在不愿意给外国人做事。”“我现在只有钱,没有别的,为挣这点钱一点自由都没有,干不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真是没意思透了……”只要这样的话一出口,他就会滔滔不绝,一个小时都停不了。如果有人满心同情,真心诚意地鼓动他从事他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发挥自己更大的才能,他是绝不会干的,而且他又会喋喋不休地列出其他工作也有如何如何不尽如人意之处,自己有一万个理由不能换工作。最后同事们都不愿意听他絮叨,看见他就会刻意躲开。
·说话绝对不能含糊不清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为教皇朱理二世绘制宫廷的天顶画时,朱理二世曾要求他必须将圣徒和先知们身上的衣服画得高贵华丽一些。
米开朗基罗对这项要求十分不以为然,但是又不便当面得罪教皇,于是半开玩笑地说:“您知道的,他们原本就是穷人嘛,何必硬要他们装阔?”
后来,当他开始制作壁画时,教皇又派人传话,要他修改壁画上的人物。
米开朗基罗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以平静的语气对传话的人说:“你回去转告教皇,修改壁画是一件小事,用不着他那么操心,还是请他老人家把心思用在如何把这个世界修改得好一点吧!”
米开朗基罗说话的功夫堪称一流,犀利的讽刺话语使得教皇朱理二世领教后,从此再也不敢啰唆。
如果你自认没有米开朗基罗的犀利口才,那么,与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答话时千万别含糊不清,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万一你无法自圆其说,必定陷入窘境,任何说话技巧都无济于事。
所以,说话要把握主旨和逻辑,要说得恰到好处,以免言谈有所闪失,授人把柄,甚至作茧自缚。
这是避免错误,摆脱窘境的根本方法。
假如朋友或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与事实又有出入,这肯定使你难堪。这时,你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心平气和地直言:“我们是否私下谈谈?我想请你调查清楚了再说话。不然,我以后很难和你相处。”
倘若亲友无缘无故责备你,你也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你让我十分难堪,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
除了特定目的外,与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意思表达清楚,不要含糊其辞。
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就要学会用最为简洁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意思,过于复杂的话表达的意思往往容易让人产生含混。而且这种简洁的话,要让对方能够自己体会到。如果自己什么都说明白了的话,往往容易招来辩驳。
齐景公到了晋国,与晋平公饮酒,乐师师旷作陪。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说:“君主必须施恩于民。”齐景公来到馆舍又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又说:“君主一定要施恩于民。”齐景公出了馆舍,趁着师旷来送行,又问。师旷还是说:“君主一定要施恩于民。”齐景公回到住处,苦苦思索,酒还有醒,已经悟出了师旷的话的含意。
原来,齐景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尾,一个叫公子夏,都很得齐国民众的欢心。两个弟弟家都很富贵,民众争相依附,势力可以和公室相抗衡,这可是危及君主的迹象呀!
这么一想,齐景公豁然开朗,现在师旷一再劝我施恩于民,目的是要我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于是,齐景公火速返回了齐国,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饥饿的贫民,打开府库,把多余的钱财分给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使得粮仓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府库中没有多余钱财。把没有亲幸过的宫女嫁了出去。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按时供应衣服和粮食。
民心,固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齐景公用施惠于民的方式,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最终,民心归顺,百姓依附。他的两个弟弟竞争不过他,只好逃到外国去了。
意思表达清楚,还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古时候,将领领军在外,往往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如果将领自立为王,那么国家就要覆亡。为此国君十分担心将领反叛。因此,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是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需要清楚准确地向国君表达自己毫无篡位的野心。
秦王赢政想攻取楚国,问老将王翦需要多少军队前去。王翦认为至少要六十万大军不可。赢政心里犯下嘀咕,要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真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头。于是,不听老将王翦的建议,命令血气方刚的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大军区讨伐楚国,结果大败而归,应验了老将王翦的话。赢政无奈,只得亲自到王翦的住所,命令他统兵挂帅,再次伐楚。王翦无法推辞,但仍然坚持原来的主张,非要六十万人马不可。赢政别无选择,一口答应了他,并打算在王翦出征前,亲自送行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