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时期的经济像今天这么蓬勃发展,也没有一个时期的社会像今天那么充满矛盾和冲突。”这一出自很多中国人切身感受的矛盾现象,标志着中国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时期。
正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化,不断地将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以及我国社会所特有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暴露出来,并不断地刷新着人们此前所持有的认识和态度。就此而言,人们今天态度上的空前不一致倒是正常的,最起码比之人云亦云、言不由衷的“高度一致”要真实得多、可靠得多。但是无论怎么讲,矛盾和冲突总是要设法解决的。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定位与使命
政治经济学总是以某种制度下、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利益关系或权利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包括这些关系的成因、所蕴含的矛盾、这些矛盾对于资源配置的反作用以及应如何解决等等。它与经济学或部门经济学的差异何在呢?
经济学是关于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科学,源自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部门经济学是关于各经济部门内部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是经济学的具体化或部门化。
那么政治经济学的位置何在呢?
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且必然地会涉及这些资源的投入人或所有者之间所形成的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往往体现为对于特定权利(即资源运用的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分配。而这种权利关系的特征及其合理与否,又会反过来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这种权利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都是要研究资源的配置过程的,只不过前者主要是从资源配置如何满足市场需要的角度来研究的,而后者关注的重点却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利益关系或权利关系。
在今天,当各种利害冲突随着经济的增长及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出现时,正是政治经济学大展身手、各种理论展开大交锋的时候。这倒不一定表现为专业的政治经济学工作者是否已经积极介入,而主要表现为各类利益团体正在通过其代言人来努力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利益。2004—2005年,在由“郎顾之争”而引发的有关国企改制问题的争论中,不管双方阵营的参与者各自专业为何,但就其争论的实质来看,就是一场典型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大交锋。它所涉及的真正主题已不是几家企业的改制做法是否合适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对待改制中由于种种不对称而导致的各方利益失衡的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民间自动发起的、各阶层的关心度和参与度最高的理论大讨论之一。
如果明白了政治经济学的上述定位和现实表现,人们就会改变由于那种脱离实际、主观臆断、无病呻吟式的教育而产生的“政治经济学无用论”,并相信这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几乎与一切社会焦点问题相关的有用学问。
在今天,政治经济学所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有:人们经济利益的分化与经济制度及增长模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趋向及利弊得失,对于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等等。
二、研究的线索
既然研究的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利益关系,那么沿着资源配置过程所经历的主要环节来展开讨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消费、生产、交换和分配这四个环节,既依次执行着资源配置的内容和要求,又依次造就和体现着相关权利的分配。因此,以此为线索,应能较好地揭示权利关系的发生和演变。
由于每个环节均包含着个人经济活动与企业经济活动这两个部分,为叙述方便起见,本书采用了类似“合并同类项”的处理:将消费中的企业生产性消费、交换中的生产资料类交换以及分配中的企业内部分配统统归入企业行为项下,而将生产中的人力再生产以及交换中的消费品交换均归入个人消费项下。这样,四环节就变成了个人消费、企业行为及个人收入分配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这样的:
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则为:个人消费市场的变化首先会引起第二生产部类的相应变化,并通过第二部类而引发第一部类的变化;企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各类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从而影响和改变社会总收入在个人之间的分配;个人的收入多寡决定着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从而再度影响到个人对于消费的安排……若从权利关系的角度看则为:某阶层或个人在消费中所拥有的享用社会产出的权利,会通过所产生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决定或转化为其在企业权利分配中的地位;而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又会通过功能分配而决定或转化为其在收入规模分配中的位置;而拥有一定收入并据此安排消费和投资的阶层或个人,又会因此而获得在消费领域中的权利和地位……由此可见,权利并不是一个孤立和静止的概念,而是在消费、生产和分配之间周而复始的互动中不断地得以强化或改变的概念。掌握了这一因果互动关系,就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环节、施加合适的影响,以尽量减少负面效应的方式来达到改变病态权利关系的目的。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在个人消费、企业行为和个人收入分配这三篇中,各自又都由四章所组成。其中每一篇的第一章分别讨论了各自的目标、政治经济学视角和权利关系的体现;每篇的第二章分别分析了本领域所发生的基本面的根本性转折,这种转折既是经济主体不断追求本身目标的产物,又是各领域的大转折相互影响的结果;各篇的第三章都探讨了相关阶层或利益主体在大转折中的地位变化以及互相影响,它们同样地既是各自领域大转折的产物,又受到其他领域利益关系变化的影响;各篇的最后一章都是关于本领域实践中所出现的歧途,之所以称为歧途是因为它们背离了人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目标。
它们常常被认为符合市场经济中的天经地义,但实质上却会将人类导向不和谐的世界。与上相同,这种歧途既是本领域内权利关系失衡的产物,又是受到其他领域歧途影响的结果。
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则以权利演变轨迹图的形式概括了全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及其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