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35500000007

第7章 停不了的爱——女哲学家阿伦特与她的老师和恋人海德格尔(2)

因此,在着名神学家布尔特曼面前能显示“一种坚定”的阿伦特,在海德格尔面前,却只有温柔和顺从。海德格尔始终掌握着他们关系的主动权,以不断变化的方法和手段控制着阿伦特,他送诗写信、山盟海誓、出谋划策、关切保护。阿伦特心甘情愿地、随叫随到地做他的红颜知己,完全听从他的安排。他是她的一切:情人、朋友、兄弟、父亲。她使出浑身解数听从他、配合他、帮助他,为的是“使我对你的爱不至给你带来比现在更多的困难”,以图能继续维持这种隐蔽又热烈的爱。

但是,“更多的困难”,终于来临了!

随着海德格尔声誉的不断攀升,他感到“操作”秘密恋情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他想降低恋情的风险。于是,总是握住恋情主动权的海德格尔,终于提出让阿伦特离开马堡大学,并联系安排她去海德堡跟哲学家雅斯贝斯学习。

可以想象,他们分开时候的心态,一定是非常有趣的。

对海德格尔来说,当时正是声名鹊起的时候,哲学巨着《存在与时间》给他带来极大声誉。他担心阿伦特继续在马堡大学容易使恋情露出马脚,而他绝不愿意因此影响他的似锦前途。控制着恋情主动权的海德格尔,虽然非常舍不得阿伦特,但形势所逼,他必须下定决心打发掉阿伦特。

而对于阿伦特来说,几年的秘密恋情,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以想象,如“间谍特工”一样的约会,时间长了就再也不能“荡起思想激情”了,只有疲累、委曲和苦恼。一直以来,她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着海德格尔对她的“召唤”。她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已厌倦被“召唤”和“等待”。她一定无数次地伏在老师的胸前哭泣,她不想离开,又不得不离开。

但是,海德格尔在此时提出分开,也许正为阿伦特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海德格尔的学术引导和思想激发,为阿伦特打开了一扇学术之窗。她自己的学术人生,或许正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了。阿伦特虽然对海德格尔言听计从,但以阿伦特的性格中那坚定的一面来看,她是绝不愿意一直隐蔽在海德格尔的羽翼之下的。本性之中的“强度”,使她注定与一般女孩子不一样,她有一种更大的追求,她在寻找自己的路。

阿伦特离开了马堡,却没有离开海德格尔,难分难舍通常是这种恋情的公式。事实上,自阿伦特离开马堡至20年代末,他们仍有多次“艰难”的幽会。但后人都可以想象这种幽会的个中滋味,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再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世事变幻,时间来到1950年。

此时的海德格尔,因与纳粹曾经勾结,失去了名声和地位。

虽然德国学界在纳粹统治期间,与纳粹同流合污者甚至勾结的大有人在,但海德格尔树大招风,更容易成为焦点。因此,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勾结行为,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屡屡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至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曾对人类生活作了一个最为浪漫的构想:“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但是这个时候的海德格尔,是完全诗意不起来了。

而阿伦特,一直在体现“一种强度,一种坚定”的人生轨迹上行进。在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又辗转至美国,后加入美国籍,以让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意志,成为了具有世界声誉的政治哲学家。

她在1951年发表的政治学成果《论极权主义的根源》,被欧美知识界和舆论界称为“大师的杰作”。可以说,阿伦特一直都是女性中的一个例外。期间她有二次婚姻,与第一任丈夫因当时欧洲的时局分开了。1940年,她在巴黎与第二任丈夫布吕歇尔结合。布吕歇尔对阿伦特宽容大度,他们一直相濡以沫直至生命终结。

但在阿伦特的心里,从来没有放下海德格尔。

1950年,他们重逢了!

然而,两人的心灵关系,依旧是25年前的格局!除了斗转星移的外部世界和逐渐老去的容颜,他们自己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已经成为“落水狗”的海德格尔,在学术界其时已如日中天的阿伦特面前,即使他再也不能“控制”阿伦特了,即使他们的交往已限定在“友谊”的范围内,海德格尔仍然惯性地处在心灵倾诉和理论交流的“高地”。

口舌莲花的海德格尔,也免不了在阿伦特面前为自己与纳粹的牵连辩解。当然,也可以想象,对着20年前自己深深爱过的并给自己带来思想激情的人,海德格尔禀性中的浪漫情怀和细腻情感相信也会重现。据有关传记的描述,海德格尔在阿伦特面前,愉快且清晰地回忆了他们第一次在办公室会面的情景:她如何从门口进来,穿着一身雨衣,用帽子低低地遮着脸。而1950年海德格尔的几封信,与他们当年恋爱热度烧到最高时候的信如出一辙。

而女人就更不会忘怀!

虽然已有一位深爱着自己的哲学家丈夫布吕歇尔,虽然交往框架已限定在“友谊”范围内,面对着巧舌如簧的海德格尔,本身在知识界已颇负盛名的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感觉再次被“定格在18岁”!甚至,海德格尔还使她相信了外界对他的指控都是中伤,而阿伦特在30年代曾对海德格尔的行为和言论感到极度绝望和极端厌恶!

女人专爱坏男人,阿伦特也不能免俗啊!

经过了20多年的“沧海桑田”后,看到了“被罪恶的留言和伤人的诋毁摧垮了的老人”,对于如此不堪的海德格尔,她的心有多么痛!而对于被外界抨击摧垮的海德格尔来说,面对昔日恋人的安慰,面对她一如既往的爱情,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她努力保持与他交往,为他辩护,为出版他的着作而奔走。

但在外人看来,“年少无知”的时候也就算了,现在还这样有必要吗?何况,她还是犹太女知识分子,面对的又是曾与纳粹勾结的海德格尔!

但海德格尔的心胸却未必那么宽阔,他对阿伦特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态度暧昧。尤其是阿伦特一本重要着作中关于“暴民与精英的联盟”的观点,刺中了海德格尔的痛处。他们的交往中断了5年。

随着两人进入生命的深秋,猜疑和妒忌逐渐淡去。在交往中断5年后,海德格尔首先伸出了手,写信祝贺阿伦特60岁生日,并附了一首题为《秋》的诗。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情感,开始变得深切而又温馨。但他们的时日无多。1975年12月4日,阿伦特去世,五个月后,海德格尔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他们相继而去,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哲学着作,以及迷雾重重的爱情。后人一直在追问:为什么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爱如此任性而又坚固?

性格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在海德格尔的性格中,具有非常浪漫、细腻和周密的一面,这给阿伦特以深深地吸引。对很多女人来说,对自己忠爱的男人的细心和温柔,是很难忘怀的。况且,阿伦特是个从小就失去父爱的女人,对成熟导师给予的既炽热又细腻的爱,心中就更加难以割舍了。另一方面,像阿伦特这种具有“强度”、“坚定”的女强人,恰恰更容易被男人的细腻和温柔所吸引、所打动。而作为搞学术研究的女强人,其人生之路更为艰辛和孤独,因此,海德格尔的细腻和浪漫,就成为阿伦特心中刻骨铭心的甜蜜记忆和体验。

与此同时,阿伦特性格中具有非常强烈的敢爱敢恨的一面。

无论是对于“上升”时期的海德格尔,还是成为“落水狗”的海德格尔,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爱都不曾退缩。可以说,阿伦特性格中的那一种“强度”,那一种“坚定”,不但充分地体现在她不凡的学术创造中,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对海德格尔的爱情中。这一种“强度”和“坚定”,让阿伦特这个女性大学者,迸发出一股不合时宜的“江湖味”为了回报海德格尔在年轻时给予她的爱情,即使是在全世界都在清算“纳粹分子”的时候,她这个犹太女人都敢出手相助海德格尔。

她可真是世上少有的讲义气的女人!

另一方面,虽然阿伦特是一个杰出的女性大学者,但普通女人心中的一些情结,在阿伦特心中也或多或少存在:比如女人有时更爱坏男人,比如女人喜欢听花言巧语,比如女人总是怀念自己的初恋……但无论怎样,这样一个因素也是绝不能忽略的:阿伦特一生的动力和成就,一定与海德格尔早年在马堡大学对她的引导和激励有很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海德格尔是阿伦特走上学术人生的“首发站”。虽然阿伦特痛恨海德格尔的变节行为,虽然海德格尔后来对阿伦特取得的成就怀着复杂甚至排斥的情绪,但无论怎样,阿伦特一生在思想和灵魂上与海德格尔休戚相关。也许正是这一点,使阿伦特对海德格尔怀着深沉的感恩之情。

确实,阿伦特一生学术成就卓着,成为西方世界一颗耀眼的“学术超女”,她的思想具有相当的独创性,但基本源头仍在海德格尔那里。1960年她的主要着作《人类的境况》出版时,她在给海德格尔的信中写道:“没有我在年轻时从你那里学到的东西,这本着作是不可能出现的。它是直接从马堡最初的那些日子而来的,从一切方面看几乎一切都得益于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从中也可以大致摸索出阿伦特不凡学术人生的心路历程。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伦特,真正使她的思想“开窍”的,应该就是海德格尔!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才智超群的阿伦特终其一生,总是停不下对海德格尔爱的脚步!

同类推荐
  •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没有人喜欢喋喋不休的抱怨者,宽容感恩的人才受欢迎。不抱怨的人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常宽容,常分享,常知足。让这本影响世界优秀人士的心灵励志读物,席卷全球600万人的人生哲思宝典,带你逃离抱怨轮回,踏上幸福快车。
  • 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像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修身、敬业报国、求真务实等。本书值得一读。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更是一种优质的自我投资。本书从培养沟通能力、鉴赏能力、社交能力、个性与智慧、选择和阅读、内在与仪表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对提升个人能力修养有着诸多启发和指导。语言朴实,富含哲理。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妨阅读本书,定会有很多收获。
  • 我最想要的口才书

    我最想要的口才书

    说话人人都会,但不见得人人会说话。一句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一句话可能化敌为友,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化友为敌,引发一场争论甚至导致一场战争。所以,你仅仅能说还是不够的,还要会说。那么怎样才是会说话呢?这正是我们出版本书的目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向您透露了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每一小节都结合相关理论和经典案例为您讲述一个个短小而又生动有趣的口才故事,以便让您在闲暇之余随时翻阅,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拥有上佳口才的迷人魅力,希望为您走向辉煌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热门推荐
  • 门当户对:总统校草遇上悍萌校花

    门当户对:总统校草遇上悍萌校花

    都说: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华丽的跌倒。他是Y省的官场世家,他的外祖父掌管着整个Y省的经济,同时,他的姐姐还是Y省数一数二的商人。她是Z省的官场世家,她的外祖父也掌管着整个Z省的经济,同样,她的哥哥是Z省数一数二的商人。多么戏剧化的情节在他们两个的生活中上演了。他们进入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还成了同桌。谁也没想到,这个大校草,居然是总统大人的儿子。哈哈哈,当他们俩刚刚认识的时候,彼此之间充满了不和谐,当慢慢适应对方,才发现那个人已经住进了对方的心。当他们表白对方后,涌现出来的第三者也越来越多,看男女主角是如何智斗小三,彼此相爱的吧!看两个不太爱说话的人,是怎么打破沉静,擦出爱的火花吧!
  •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我带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

    我带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

    鬼想穿越啊,谁不知道异世界天天打仗。咦。等等。这个世界好像挺和平的。真香。
  • 红笙有意

    红笙有意

    肆意潇洒又满怀心事的红笙被迫走进那个四四方方的鸟笼,打破了他维持二十多年的完美储君的形象。谁的福,谁的祸?
  • 力特先生和我

    力特先生和我

    我有一个梦,我想去实现它,你会支持我吗?梅力特?“早之前有说过,我乐意奉陪,亲爱的林小姐”他说的很轻松,我可以相信他。最后,天空见证了他们的足迹和关系。
  • 踏步凌霄

    踏步凌霄

    他,与噬魂共生,与死亡共舞。凌霄之上,苍穹之下,看他手执万古剑,劈开大浪滔天,与命运抗衡!
  • 伸手触到爱

    伸手触到爱

    一次不小心的Kiss,让两人相识,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火花,让我们一起看爱情剧上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