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2900000046

第46章 著名科学家工学家(9)

1945年初,叶笃正获得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入芝加哥大学深造,其导师是当时国际气象界的泰斗罗斯贝。在芝加哥大学气象系,集中了一批最著名的气象学者。使叶笃正受益最大的,还不是它的课程,而是和这些学者们的讨论;尤其是和罗斯贝经常的讨论。通过讨论,他才真正了解了他们学术思想的精华。在讨论时,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见解,尤其勇于发表跟自己导师不同的意见,不怕辩论(当然不能随意胡说),这样才能得到益处。叶笃正回忆说,如果说自己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与罗斯贝的讨论对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叶笃正在留美的5年多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大气中能量频散》一文中,他把群速概念引入大气长波动力学,从而得出能量传播速度可以大大不同于风速或波速(可以大于它们,或小于它们,甚至逆风后退),由此得出:在某处有一长波槽(或脊)发生之后,其下游半波长处很快有一长波脊(或槽)发展。这个理论,一直用于实际的预报。而在另外一篇论文里,叶笃正与瑞尔教授合作,首次用非常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证明:在低纬度大气中存在着平均Hadley环流。194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

【名家小传】

叶笃正,1916年生于天津,著名科学家。

1940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43年获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大气科学事业建设,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所长、副院长,国家科委气象组副组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等。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

刘东生在西南联合大学:联大精神,深入骨髓

只有春天的风沙,才会让城里人关注黄土。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3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川,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的刘东生院士。

不平凡的人生

刘东生一生中有着不平凡的际遇。1928年6月4日,他才是一个11岁的小学生,亲身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自己家园附近制造的皇姑屯事件。9年多以后的1937年7月7日,他20岁,刚从南开中学高中毕业,在乘火车赶回北平家中的旅途上,正逢卢沟桥事变,被滞留在丰台站附近的列车中10多个小时,深夜才历险到家,得与母亲团聚,后一同到天津避难。所有这些,使他深深仇恨日本帝国主义者,爱国热情在胸中激荡。整整9年后的1946年7月7日,他由重庆北碚经长途旅行到达南京,看见放下武器的日军俘虏列队登船回国,使他感到一个战胜国公民的扬眉吐气。

刘东生出身在一个中下层有产者家庭。这种家庭的子弟,能有温饱的生活条件和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同时又最懂得刻苦用功。他上的小学——奉天(今辽宁)省立第二小学是全省最知名的;上的中学——南开中学是享誉全国的;上的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3所全国名校精诚合作的结晶。他从小具备了优秀的综合素质,又一直在最好的学府受到最好的教育培养。这些都是他成才的最优越的条件。

然而,他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幸运儿,早年也曾历尽坎坷。他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因患伤寒,辍学1年;20岁才高中毕业,又在沦陷区滞留了1年;辗转去到大后方昆明上西南联大,毕业时已25岁了。他又因严重的胃病和参加接待盟国空军的工作,直到抗战胜利以后,29岁时才归队,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地质科考。他归队虽晚,却一开始就先后直接跟从黄汲清、侯德封、杨钟建、李四光等大师级名家从事科学研究。“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这些名家的门下都是人才辈出,而他又是最出类拔萃的。

他在37岁那年找准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黄土与第四纪,自此“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任何冲击和干扰,他始终“万变不离其宗”,经过半个多世纪坚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成就一世伟业,取得了几项伟大成就:⑴黄土的“新风成说”;⑵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多旋回”学说;⑶使黄土成为与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相对比的古代气候多旋回变化的信息库;⑷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演变的有机联系,即“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观”。

他的奋斗与成功,还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出息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起步都不为迟。

从学机械转学地质

刘东生院士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传奇性的大学。70多年后的今天,国人对西南联大的怀念,主要源于这所仅存8年之久的大学在人才培养、高教事业方面的辉煌成就。

刘东生回忆说,在西南联大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自由氛围的感召下,他先是报考了机械系。他当初想学机械,是因为受到工业救国这一思想的影响。但是,当时工业并不发达,在抗战中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后来就萌发了改学地质的想法。他说,有3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促成了自己对专业选择的转变。

刘东生回忆道,抗战期间,国家需要大批铁矿。那时,昆明附近有个易门铁矿,但当时谁也不知道它的真实储量和开采价值。于是,当地政府就请西南联大地质系谭锡畴教授前去勘查。谭是地质界老前辈。他根据当地的地质构造、矿产类型、矿藏质量、保存状态等,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值得开采的大矿。

“我们觉得很神奇。”刘东生说。谭老先生到易门转了一圈,就知道了那儿的矿产储量,决定了当地的命运。“我那时刚从中学毕业,觉得地质研究很神奇,很了不起,这样可以发现自己的资源,这对国家抗战非常有用。”

随后,不经意间看到的一篇文章,使他看到了地质研究与抗战救国的内在联系。“当时,在昆明有份很有名的报纸叫《益世报》,在这份报纸上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论抗战和乡土研究》,“这文章是我后来的老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专家杨钟健写的。文章讲,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才有抗战热情,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家乡。”

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走上哪条生活道路则充满着机遇和偶然性。这篇文章给刘东生的启发很大:“家乡的山山水水必须认识它,你通过什么认识呢?那就是地质学。通过地质去认识家乡的美好,山是怎么形成的,水是怎么变化的。年轻时就这么一个挺简单的思维,使我通过这篇文章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云南秀丽的风景,使刘东生更是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发生在1938年9月28日日本对昆明的轰炸,使刘东生真正把自身的兴趣和国家的需求结合了起来:“这是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昆明,我们当时躲在西山上看,20多架飞机从北边飞到昆明上空,炸弹直接投到西南联大的校舍。我们有个姓林的同学,9月27日从天津到昆明的,28日当天躲在宿舍屋檐底下,房顶上的瓦经炸弹震动全部溜了下来,砸到他头上,当场死了。我们班当时好几个同学受了重伤。”

刘东生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抗战的心情非常强烈。甚至有些同学觉得,念书有什么用,干脆上前线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下定决心不学机械了,改学地质,觉得学地质比学机械对自己更加适合,对抗战更加有用。”

后来刘东生去找清华的老师,要求转到地质系:“老师,现在昆明连墨水都不能造,牙膏、肥皂也没有,学机械没有用!”可老师告诉他:“现在学机械没用,以后有用。以后有了工厂,还要造飞机呢!”

刘东生不死心,再去找北大管理一年级学生的叶公超老师。叶老师爽快地签了字,刘东生顺利转到了地质系1938级。就这样,刘东生从清华机械系转到北大地质系上课,成了名副其实的联大学生!

今天,当人们回味这3件事的时候,会看到一位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在科学救国的道路上所作出的选择——自身志趣和祖国命运的充分结合。这是一种大敌压境、国难当头的年代,一个青年对自身专业所作出的恰当选择。

自由、弹性的选择

即便是在今天的大学里,转校、转系、换专业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那么,成就了这位日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泰勒环境成就奖得主转系愿望的西南联大,在刘东生眼中究竟有什么特色呢?

刘东生说:“有关西南联大,我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学术空气比较自由,同时大家都有一种‘选择最好的精神’,老师选择最好的学生,学生选择最好的老师。一方面,教授可以根据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开课,学校也经常请院外的人来做学术报告;同时学生可以自己组织、选择自己的一些社团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志趣,选择最好的、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课程。学工科的学生,也可以改学自己感兴趣其他学科,可以选那些文学、历史等方面著名教授的讲座。”

西南联大当年大师云集。“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家给我们讲课,不是仅仅讲文学,而是将文学和国家局势、做人的道理结合起来。其他专业的老师也一样,他们讲授知识的同时,给我们也传授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刘东生说,听大师们讲课,可以使得自己科学研究的境界也跟着提高了。

与此同时,西南联大在制度上也富有弹性。“学工科可以救国,学文科也可以救国。但不同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可以学得更好一些,更容易出成果。”刘东生认为,刚从中学毕业的学生,并不知道哪个学科对自己更适合。这就需要给同学们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这种机会包括学生选择老师、专业、课程的机会,也包括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西南联大给学生这种机会。

“我觉得,研究生院应该多请一些国际上的大师级人物,给学生造成一种比较高的研究的氛围。”刘东生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大的研究方向基本确定了,但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研究生应该在课程、教师等方面有选择的空间。这不是随便自由的流动。

“坚、毅、刚、卓”的精神

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坚、毅、刚、卓”。这短短的几个字,让刘东生一生受益。他说:“当年艰苦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激励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读书,认真做人,坚持进步,坚持革命。坚持就是胜利!”

“66年来,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西南联大。”刘东生慨叹道。

正是在西南联大校训精神的指引下,66年(从1942年联大毕业到2008年去世)来,刘东生不仅首创了黄土的“新风成说”和环境演化的“多回旋学说”,而且开辟了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变的新领域,建立了全球变化国际对比标准。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他荣获的奖项已经不胜枚举。不过,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当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曾经通过《科学新闻》杂志,转达了对科技界同行们的感谢:“你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我的教诲,对我的工作给予的支持、帮助和合作,是今天我们取得一点成绩的重要基础。荣誉属于大家。”

与刘东生相处多年的地质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刘东生为“超级老头”。他那执著的科学追求、扎实的学风、持之以恒的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位“超级老头”穿越黄土高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完成了10条1000多公里长的剖面,吃住都是在野外,而且全是步行考察;他从北京乘车去西部进行野外科考,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还要召集开会,研究问题;在长白山考察时,天气恶劣,学生们草草画完图就跑到车里,可等了半天,也不见老师回来。原来,他仍在仔细画图、记录。他从五十多岁、六十多岁到七十多岁、八十多岁,走遍了地球的“三极”——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南极、北极。

而这一切非凡的科学研究和人生拼搏精神,都是当年在西南联大学习时对他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影响。

刘东生的夫人胡长康,也是一位地质科学工作者。夫妻俩顾不得一家老小,长年在野外考察。他们深感自己欠家人的“感情债”太多太多。

【名家小传】

刘东生(1917—2008),原籍天津葛沽,生于辽宁沈阳。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有“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之称。

1938—1942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1944年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工作。1949年中央大学生物系肄业。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4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一个重大转折,奠基“多旋回学说”。1964年参加我国组织的科学考察队,攀登希夏邦马峰,同时还进行了川藏公路波密段泥石流考察。同年任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副队长,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队长。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

1976年,刘东生任全国食管癌病因综合考察队队长等。次年任中国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队长,同年出席第五届环境理事会。1979年由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调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翌年参加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并任秘书长。曾先后到罗马尼亚、波兰、苏联、英国、法国、肯尼亚、美国、西德和瑞士等国家进行考察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3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1991年11月前往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进行为期1个月的科学考察。1996年9月赴地处北极(北纬78度13分)的斯瓦巴德岛考察。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200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奖。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品读“三言”

    大学生品读“三言”

    本书共120篇,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顺序逐一进行品读,每篇在2000字以上。篇名也与原书整体风格一致,多采用回目的形式。本书是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赏析,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三言”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社会现实、观念思想进行审读和剖析,呈现了“三言”小说的整体艺术风貌和思想特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新锐不羁的个性及语言灵动清新的特色,没有学究气,有独特性,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及文学爱好者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

    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并非独人类所独有。自然界的万事,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姿态,都有自己的灵魂。灵,于我的感知里,是寻常的世俗的温暖。三九隆冬,在乡野,我曾发现瑟缩的枯草丛中,隐约着斑斑点点的生意,在庭院向阳的角落,印着花花嗒嗒的羞羞怯怯的嫩绿,早春是悄悄地尾冬而来的吗?我从这丁点的春意之中,似乎体味到了春的含义。本书主要讲述了,有关草木虫鱼、乡村风物、民俗风情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解读,书中或草木或风景或鸟兽都刻画的细致入微,把它们的灵魂用文字勾勒出来跃然于纸上。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篓

    观其《篓》中收获,装满“鱼虾蟹蚝”,捞尽“江海河鲜”,而且偶意深邃。作品取材于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贴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狯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手法,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
热门推荐
  • 诛仙里的萌新系统

    诛仙里的萌新系统

    梁良:“主角是系统,穿越者,不变人,宿主只是工具人,以上。”林惊羽:“???”PS:泻药,人在工地,码字全看天意,练笔之作,不喜速喷,作者玻璃心,SAN值极低,祖安碰瓷选手,一点就炸,不吹了,今天的钢管有点烫手,等我扌
  • 令人震惊就变强

    令人震惊就变强

    “首席医疗官和专家联手都无法救治的公主,竟然被他治好了!”众多医疗法师震惊的同时。陈永胜打开系统。“开局三千震惊值,先兑换个二郎神的天神之眼,系统赠送柔拳太极,修为等同少年张三丰,等以后震惊值多了,当然兑换一拳打爆整个星系的神王之怒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雾兽

    雾兽

    白雾降至,文明陨落。蒸汽机带动的工业革命为斯缇姆大陆带来了被称为“黄金时代”的荣光。魔法和科技相辅相成,铸就了最伟大的时代。然而过度繁荣的背后则是黑暗的侵袭。漫天的烟囱带来了成吨的污染,浓雾出现,带来了雾兽,它们席卷整个大陆,最后只留下一片废墟残骸。文明最终陨落。废土之上,人们自强不息。逐雾人,太阳骑士团,教团,圣城......各方交织相错,演绎着各自的故事。
  • 与嫡为谋

    与嫡为谋

    为一世好人,却落得个含恨而终,身边亲近的人都不得善终。重生一世,楚婉娴发誓要为自己,为真正爱自己的人讨回公道。渣男渣女等着接招吧!!!
  • 我真不想当主角

    我真不想当主角

    穆轩他有一个哥哥叫做穆凡,从小天资不凡,有王者之气。其出生时,天诞异象,遍地金莲,龙凤和鸣!族中众人对此皆大喜,有如此之资的天才降世,穆家势必将会称雄一段岁月!穆轩出生时就显得颇为平凡,半丁点儿异象都没有,倒是他老爹练功时却因放个屁差点走火入魔了!身为一位平凡的人,穆轩很知足,整日里跟在哥哥屁股后面愉快地玩耍着,无忧无虑。有人曾问他:你没有远大的志向吗?他歪着脑袋反问:志向好吃吗?本无争霸心,但随着一张远古图卷的到来,穆轩被迫卷入雄图霸业的创造中。他不想练功,但功力却哗哗地往上涨。他不想娶亲,但家中却为他找了个美女联姻。他不想装逼,但总有渣滓找他踩。穆轩高吼:我真不想当主角!
  • 西游逗比大直播

    西游逗比大直播

    这是一个萧无泪在西游世界开展逗比直播的故事。
  • 说你爱我:乖乖任你吃

    说你爱我:乖乖任你吃

    “少给我扯蛋,韩雯琳!你说说,你天天在我这骗吃骗喝,除了偶尔写写稿子兼职点杂活赚点小钱之外,还不是我在养你!还逛街,想让我买单就直说!”呼~这么凶干嘛嘛!人家哪有你说得这么凄惨,还骗吃骗喝……你是我这么多年的好朋友耶!我不投靠你靠谁啊!
  • 重生之超能神才

    重生之超能神才

    他,原为知名经纪人。因遭遇公司伙伴的恶性背叛与陷害,陷入生死境界,危险时刻竟意外穿梭时空重生.至此,他立志创建一个庞大的娱乐帝国与势力......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很快的建立起了娱乐公司。因为他的崛起与出名,危害到了其他娱乐巨头的利益,至此又陷入了环扣环的阴谋诡计之中。他,气质超群,外表帅气,微笑迷人,感情丰富,多情又专情。他,就是娱乐之王-------张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