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刘文辉在家里吃完早饭,他忽然想起什么事到隔壁窑里问儿子;晶宝,我让你操心你八斤哥的事,这么长时间了,你到底找没找到?;
;刘晶宝放下手中的饭碗回答父亲;我早就托了人,他们正在东山根找着呢。;
;东山根的村子多啦,就没有一个愿意来咱村的?刘文辉对儿子有些不满地说。
;有到是有,可是人家要的财礼多啊!;
;要多少?;
;最少不下五百元。;
刘文辉半天没有支声,五百元在当时来说,相当于一家人辛苦两三年的劳动收入,而且还不算吃喝。远一点的山区比这收入更少,不少的家户把姑娘嫁出去就是为了收取财礼好为儿子娶媳妇。如果连这个条件也没有,一生打光棍的也不少。
刘八斤父亲病故的时候,几乎花光了他们父子所有的积蓄,后来八斤一个人勤劳苦干,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劳动所得收入也不过积攒了两百元。刘文辉很明白,用这点钱给刘八斤当财礼远远不够。他曾和刘晶宝商议过,只要能为八斤说成媳妇,大队可以借给他些钱,加起来能够有四百来元。人家要得多,确实一时也凑不起来。可是话又说回来,他就得操心把他的家成了。他问晶宝;还有没有其他的下家?;
刘晶宝想了一会儿似乎下决心地说;堡子上狗臭媳妇提过她村里有一位姑娘,人样也不错,就是狗臭不让管咱沟里的事,自从抓走袁歪耙和袁珩以后,袁家堡的人对咱们队干部意见更大了。只要是沟里的事,就别想找他们商量,什么事都和咱们顶牛!你还记得队里办食堂那会儿,人家还不是一样和咱们对着干!;
刘文辉意识到自己那里做错了,土改之后,上下村相处得比较好,现在双方显然抵触情绪加大,这能怪谁呢?只能怪干部,怪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晶宝提起办队食堂他感触最深。
那是在头两年,本来农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农民们的生活也过得平平稳稳,不料,城关公社把各村干部都叫到公社开会说什么,为了更早更快地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上级决定;要让各个生产大队开办队食堂,社员们都到队里食堂定时吃饭,定时劳动,定时休息,充分体现公社的优越性。当时农村农民思想上接受不下来,不单单是习惯问题,具体问题就很多,所以抵触情绪很大,但是经不住上级领导的多次催办施压,结果队食堂还是按照两个生产小分队开办起来了。
袁家堡第一生产队选的食堂管理会计是袁大的儿子袁晓奇,大队不同意选袁晓奇,可是一队社员不听,他们齐心拧成一股劲,坚持选袁晓奇当食堂管理员。第一小队实报产量不浮夸,结果食堂办得比较好,社员吃得还差不多意见少。而第二生产队选的会计是刘三的女儿叫珍妮,当时经不住公社领导的启发引导,二队虚报产量搞浮夸,年底公粮按照所报产量上交,结果造成粮食不够吃,食堂没有办好,群众意见很大,让袁家堡的人看了笑话,还因此闹起了袁晓奇和刘珍妮的恋爱危机,这是后话。所以,刘文辉认识到,造成上下社员的矛盾,队干部是逃脱不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