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人在袁西海的主持下为袁西河设了个灵堂,袁大和侄儿都穿孝服进行祭奠,袁西海本不想惊动东沟人只在堡子上,但是哭声和吹奏声却传到堡子下东沟人的耳朵里。
刘家人听到袁西河的死讯都感到奇怪?刘三说;;袁憨子没有听说有什么病啊?怎么一下就死了!;
只有刘文辉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却守口如瓶。
袁西海祭奠大哥之后,一连几天都不能入眠,就连城里的布庄他都很少去关照,袁家人和布庄里的伙计都觉得他似乎变了一个人;少言寡语,进到布庄看看账本就走每天早早的回家。他想的很多,他总觉得有看不见的眼睛在盯着他,要不然,他哥怎么会在野地里被咂死!?他哥离开河津许多年,又是几百里外,他哥很谨慎,从不和外人来往怎么会被王家人知晓?他们又是怎么样把大哥带走的?、、、就是官方知道他哥以前所做的事未必过问,就是要过问也会向他打招乎,他也想到会不会这里有人配合王家人?等等疑问得不到解释。
袁西海想着想着害怕起来,既然他大哥能被悄悄的杀死在半路地边上,那么他以后会不会也会遭此命运?、、、、他不由得打个冷战!为了今后要很好的保护好自己和袁家人干脆搬走得了,但是他看看诺大的家产,是自己多年来耕耘的结果不忍心丢掉。再说了,袁家后来又迁来的人怎么跟他走?行不通。他思来想去,要想在这里安全的住下去,就得有牢靠的保护伞,就得有后台,他同警察局有了几年的交情,只有进一步和他们建立好关系。他忽然想到,前几天警察局孙云芳局长曾向他提出过,让他说合东沟村里的刘小六闺女刘玉翠和他少爷结亲的事,他当时很为难没有及时答应。因为考虑到他和刘家人不融合,刘玉翠的确长得美丽,周围有很多年轻人在打她的主意。可是刘小六不说话,只推说闺女年小不说亲,再说刘小六本人倔强很难说话。
为了自家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安全,这件事非得出面帮孙局长解决不可。如果办成了,也许化解和刘家人的矛盾,孙云芳更会另眼看待他,他终于下决心说成这件事。
然而由他導演的另一场悲剧将要发生。
正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也是农民养精蓄锐准备春耕的日子,少不了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尽情的欢乐抒发情感。就连当初军阀混战的前方在这个日子里也要停火几天。
正月十五在我国大小城市乡村中,都要敲锣打鼓庆祝新的一年,有条件的地方还少不了闹红火,什么高跷、旱船、抬高、社火、扭秧歌等等。有钱的人家在这天要请闹红火的人到家门口玩耍一阵,然后赏些钱和烟酒稿劳闹红火的人以显示自己高贵富有,也期盼着今年发财。
汾州的正月十五同样和全国一样,整个农村都在这个日子里闹红火。这里的红火特点是;‘威风锣鼓’,敲打的人群都是群体几排人出现,少则三五十人,多则有三五百人,一行五人八人排一起,一排是肩背大鼓,另一排手举大锣,敲锣鼓点极为整齐!他们都穿古式金黄紧衣裤,头围金黄头巾,腰系黑腰带,显得英姿飒爽。他们敲打的鼓点都有讲究;什么聚兵点将、摇旗进攻、龙飞凨舞、凶猛破阵、江河涛涌等等。当年李世民率兵攻打城池的战斗中,就是用这种威风锣鼓助阵显威。‘威风锣鼓’由此而来,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汾州的扬枣村、白龙村、寺庄村、等等锣鼓队都很有名气。他们的特点是;人员多、鼓点齐整、曲谱多、衣装好、舞动起来让人眼花缭乱。
汾州县在正月十五这天一早,各村各乡农民早早地吃过饭举家跟随本村锣鼓队一起进城闹红火。
东沟村因为村小人少没有锣鼓队,但因为距城近进城看热闹方便,趋之诺鹜的相随进城看热闹。
刘小六的姑娘刘玉翠早早的跟随本家叔伯姐妹一起来到城里看红火,这个时候,城里大街小巷已经积满了人群,特别是那些年轻小伙和姑娘们互相跟随着走大街串小巷那里热闹就凑到那里,整个城市荡漾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每到一个锣鼓队社火过来,他们紧紧相随拥挤着。大街观看热闹的人不止在街面上,甚至于在商店的窗台上、阳台上、房顶上都是人。
警察局长的儿子孙肖现年二十一二岁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桀骜不驯!不求上进不上学、不干事整日游手好闲到处招惹事非。因为他父亲是警察局长,谁也不敢惹他,惹了事也不敢告发他,孙云芳调来汾州时带上家眷一起来,这就给汾州增加了一份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