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可以说,遏制绝大多数个性类型之间的冲突的灵丹妙药已经是显而易见了,这就是要培养具有顺应性的个性、风格。你应该对别人的个性特点给予充分的注意,从中寻求合作的契机,而不是制造嫌隙。
顺应性是成功地与人相处的关键所在。我们中的一些人能够很自然地做到这一点,而另一些人却必须要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才行,因为人们之间的已经积重难返的竞争、冲突、排斥或拒绝变通,一味抱残守缺的习性绝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改变的。但只要执着于此,只要你多动脑子,多用心思,就一定能获得成效。
说到顺应性,我们这时突然想起了从古时流传到今的一个寓言。有一天,两位和尚准备穿过树林到外面去,途中遇到一条山涧,湍急的流水在布满巨大卵石的山谷间迤逶延伸。
一位贫苦无助的农妇正站在涧水边发楞,想涉水而过,又担心水流太急站不稳。两位和尚受过不近女色的佛法戒条,包括连女人的一根毫毛都不能碰,所以看来对她也爱莫能助。
然而这时其中的一位僧人突然抱起那个妇人,挟在身下涉水向对岸走去。到了那边,妇人对他千恩万谢,两个出家人却不声不响地继续赶他们的路。一路上对这件小插曲,两人都一直缄口不提一字。
终于,几个时辰以后,那另一位和尚忍不住还是问道:“你怎么可以抱起那个妇人,还挎着她过河呢?难道你忘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
刚才助人的那位僧人答道:“我几个时辰之前早已放下了她,而你为什么现在还放不下她呢?”这位僧人当知道,他并没有违背佛法的宗旨和精神;很清楚,他做出的是明智的、务实的、以人为本的选择。他是见机行事,既帮助了另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但也没有放弃他的信仰或变作另外的什么人。
同样,顺应性就意味着在你感觉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就见机而行,意味着对非此即彼、互不牵扯的原则的重新认识,意味着在条件改变和需要适用不同的“规则”时就大胆改变常规。总的来说一句话,顺应性就意味着要以灵活、积极、人本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以求有最好的结果。
下 篇:
如何与他人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