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持你那仅有的“存在”。
有一种瓢虫,当你用手碰它时,它就停止不动,连脚都缩了起来,任凭你怎么拨弄它,它就一副死样子,可是过了段时间后,它又开始走了!
这就是“诈死”!
有一种鸟,在它孵卵的时期,若有外敌人侵,它会先佯与外敌搏斗,翅膀扑了几回后,便假装受伤,跌跌撞撞地“败走”,外敌受到这个动作的吸引,会过去追逐这只败鸟,等外敌远离鸟巢,“败鸟”立刻高速逃走,于是巢中的卵获得保全。
这就是“装败”!
人类对“诈死”与“装败”的运用最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两军对峙时,较弱的一方有时就不得不“诈死”或“装败”,以寻求生机;而实力较强的一方,有时也会为了尽速打败对方而采取“诈死”或“装败”的策略。
“诈死”和“装败”若诈得像,装得真,通常可以产生下列的效应:
——混淆对方的判断,制造对方作判断时的负担,并使其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踏入陷阱。
——迟滞对方下决心的时间,因为对方对你的动作,势必有分析研判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你喘息的时间。
——助长对方的骄气,使其松驰警戒,而你则可趁此寻找求生的契机。
——诱使对方解除你的压力,因为对方也巴不得赶快卸下心头的重担,你的诈死装败正好制造了他们心理上的借口。
如果实力较强的一方“诈死”或“装败”,则降低对方的戒心.甚至让对方以为有机可乘而作出飞蛾扑火的动作,不过一般来说,实力较强的一方往往会为了面子,“不屑”采用这种策略。
动刀动枪的战争不常有,但在写字楼丛林里,人性的战争却天天上演,有时候你是强者,但在某些状况之下,你却又是个“弱者”。当你是“弱者”时,苦斗无益,徒费心神而已,因此与其苦斗,不如智斗,以保持你那微小的仅有的“存在”,并以“诈死”、“装败”来寻求生机。
要诈死装败不难,难在使对方相信,如果不能做到让对方100%相信,至少也要做到让对方怀疑,他一怀疑,便不敢立即对你有所动作,因此要装得像,诈得真,必须要有一些“败像”,好作为对方相信你的根据,例如装败的军队,总要在撤退的路上留下大批武器,诈死的指挥官,总要来个有模有样的发丧动作。因此与人相争,你力有不敌要采用诈死装败的策略时,一下子就偃旗息鼓是不太恰当的,这样并不能松驰对方的戒心,因为对方会认为你还在“备战”,有时候他反而会攻得更猛。
也许你会说,装死诈败,非勇者所为也,但问题是,如果真是死了败了,自认为勇者或被人称赞为勇者,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