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交往难免会发生矛盾、分歧,善处关系的人,往往能以圆满做事的办法,以忍让的态度,化解矛盾,为了防止矛盾激化,能表现出宽容的胸怀,他们很少与人进行无谓的争吵,更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守信用和义气。他们总能给人家以台阶,在物质利益面前,他们也能忍让,尽可能地把方便、利益让给别人。这种看似吃亏的行为,其实能够使自己得到大家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赢得良好的人缘,成为令人称道的佼佼者。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贤文》的意思是一个人做事情要讲信誉,履行诺言,说出去的话,就是四匹马也追不回来。
诚信是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历代都崇尚诚信。因此,诚信建设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李嘉诚先生说:“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将事业做大?”曰:“他,一字矣—信。”
很少题词的前国家总理朱镕基在国家会计学院写下了“不做假账”的金玉良言,饱含他对造假失信的愤慨之情。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信用缺失关系市场大局。”
然而,中国股市的诚信建设却令人担忧,许多股市人士言而无信,撒谎骗人,为股市设下了许多陷阱。
股民们不会忘记红光实业、郑百文、蓝田、猴王、银广夏等骗取上市资格,制造虚假利润,改变资金投向,欺骗政府,蒙骗股民的故事。更目睹了几个资深证券公司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挪用客户保证金,托庄炒作的表演。而庞大的德隆在庄场风光多年后,也终于在诚信的考试面前轰然坍塌。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候魏斯就是一个君子。有一次魏文候与掌管山泽园林的官员——虞人约好日期,要一起打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魏文候正在宫中与大臣们饮酒非常高兴,而且外面下起了大雨。时间到了,魏文候准备前去赴约,左右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高兴,天又下大雨,君王要到哪里去呢?”文候说:“同虞人已经约好要去打猎,虽然在这里高兴,但怎能不守约定呢?”是便冒雨前去赴约。
唐代诗人周昙对此赞叹道:“冒着大雨怎么出去打猎呢,国君考虑的是不能失信,魏文候并不是嗜好打猎,而是认为君王要百姓信守约定,自己必须当样版。”
做人要诚实和信守约定,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去做到,话说出口,就要对其负责。正是魏文候的诚实守信,贤明,礼贤下士,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国强盛的一个国家。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任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一环。如果缺乏信任,即使你的交往技巧十分高超,也只能获得最初的好感,久而久之,人们总能察觉到你是一个戒心很重的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你怀疑,也许你这样做只是出于习惯,并无恶意,但给别人的感觉却是,和你在一起时他的人品和道德总是遭到质疑。这样下去,人际交往常会很难顺畅进行,更不要说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了。而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催化剂,是商场中的润滑油,不但能令他人感到温暖,而且也能令自己显得自信、大度、有涵养。但是也不能走上信任问题上的另一个极端:盲目相信他人,对别人说的所有的话全都信以为真。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警惕性,才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由于许多原因,现在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他人难以信任,在有些人眼中,社会复杂得就像个大黑洞,你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他人都是心怀叵测,不可相信的。因此,在与人交往中,疑虑重要,惟恐上当受骗。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固然是要防备的,但毕竟是少数,不能因此连朋友也拒之千里。过分的狐疑、猜忌、不信任,会使人难于交友,无法形成相应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工作学习都会受到影响,个人心理压力也会很大。但是,有些人容易走极端,在人际交往中对任何人都是以不设防的心态高度信任,这种做法也并不可取。有的人的鉴别能力不是很高,过度的信任他人会使人丧失应有的警惕,使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朋友相交,义字为先
传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
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风雪,干粮即将吃完,周围又地广人稀。左伯桃担心继续走下去,两人不是被冻死,就是会饿死,于是寻思把自己的东西给羊角哀一人用,这样羊角哀或许还能活下来。羊角哀也同意左伯桃的话,但两人谁也不肯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死掉,各不相让只好作罢就地休息。第二天醒来,羊角哀发现身上盖着左伯桃的衣服,旁边还放着左伯桃的干粮,但却不见左伯桃的踪影,后来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附近的一个树洞里。羊角哀把树洞封好作了标志后,一边抹泪一边出发。
到了楚国后,羊角哀很受楚王的器重,被封为大将军,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好友左伯桃,就把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楚王,请求去拜祭左伯桃,楚王深为感动,当即准假。羊角哀把左伯桃安葬好后,就落宿在附近,夜里听到厮杀声,左伯桃托梦告诉他,附近的荆将军(有人称是刺秦王的荆柯)经常欺侮他。天明,羊角哀想去拆荆将军庙,但遭到当地土人的反对。第二夜,他又听到厮杀声,不忍好友受欺,就自刎前去帮战。当地人很受感动,就把两人的尸首合葬在一处,取名义气墩,世代相传。
关于义气墩,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古时候,有两个人是好朋友,一起出门赶考。当时东刘村这里有一条街道,还有一个小客栈,两人走到这里时,天色已晚,其中一个人又生病了,就住了下来。两天后,患病的人还没好,再住下去就赶不上考试了,于是,生病的人就把自己的盘缠拿出来,让另一个人出发,约好他在这里等消息。继续赶考的那人考取功名后,就回到东刘村向朋友报喜,可朋友却死了,已被好心的客栈老板埋葬了,他站在朋友坟前,觉得独自活着没有意思,就自杀了,客栈老板就把他们合葬在一起。从此,关于他俩讲义气的故事就在当地流传开了,埋葬两人的土墩墓也被称为义气墩,村民都用这个故事激励当地人要讲义气。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义”字对于朋友相交的重要性。
何谓朋友?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修的主课,交友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交友必先择友,择友要慎重。择友不能光看其外表,更重要的是:要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观其言、查其行,明鉴其人心真伪,尽量避免误交。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好的朋友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完善;交坏的朋友则可使自己的心志、人品受到极大的损害。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交情虽然淡泊如水,却能越来越亲密;贪图利益的小人之间的交情虽象甜酒一样,却容易断绝。就人的本性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出自天性自然,即出自真诚,这样的友谊稳固长久。凡是人为刻意追求的友谊,尤其是利益组合式的友谊最终是靠不住的。交朋友应交君子而拒小人。
当今社会是商品社会,人与人之间戒备多于信任,利益高于友情。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交朋友已不能完全效法古人,像古人哪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应有所变通。在原则上以交志同道合,重义轻利的朋友为主;有时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方便,也要交一些利益关系上的朋友。志同道合,重义轻利的朋友,是能共患难的,是值得深交,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知心朋友;利益关系上的朋友,有时表面上看来与你交往热烈,实际上他们的友谊度,忠诚度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失去了利益的依托关系后,他们就不再是你的朋友了。对这种朋友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足够的认识。对他们的绝交,应坦然处之,不必烦恼。
交朋友是门学问。交朋友必须以道义为重,情谊才会久远。太注重权势、金钱和名利的话,一旦势倾财尽,交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交朋友要讲诚信,重承诺;讲义气,不图回报。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故步自封;做人要讲忠诚和信用,不要和那些不讲忠诚、不守信用的人交朋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误会面前,容人解释
很久以前,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泉流清澈,果木茂盛。一对鸠鸟在大树的顶端营巢而居,日子过得还算暇逸。
在平顺的生活里,雄鸠努力采集鲜美的果子,衔回巢内,小两口的爱巢终于满满积存着果实了。居安思危的雄鸠告诉妻子:“家中储藏的果实先不要用,现在外面还找得到其它足以谋生的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天有不测风云,等一旦遇到风雨,饮食难得,才能靠储蓄的果子维生。”贤淑的妻子连声应好,欣喜于夫婿的勤勉、顾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巢中鲜美的果子经历风吹日晒,逐渐脱水干燥,原来满满一巢的量,因而缩减许多。不明所以的雄鸠怪罪妻子:“我老早交待说,这些果子不应食,你怎么一个人吃掉?”“我没有!”妻子答。“之前,果子堆满整巢,现在少了,没有吃?那哪里去了?”先生不信的骂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妻子答。他们俩争吵纷纭,不可开交。突然,雄鸠一怒之下,用嘴啄雌鸠的头顶,雌鸠竟然会因此而命亡!
孤单的雄鸠,独自难过地守在巢边,忽然天降大雨,干燥的果子吸水后又盈满巢中。雄鸠心想:“果子又满巢了,明明不是她吃掉的。”他对着妻子忏悔:“可爱的妻子,你快快活起来罢,巢中的果子真的不是你吃的,我早该相信你,一切都是我的错,妻子,你饶恕我呀,一切都是我的过咎……”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人与人之间,出现误会是难免的,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要想消除误会,就要有忍耐性,不要过于急躁、冲动,要容人解释,这样才有可能消除嫌隙。
西方一位政治家的名言是最好的范例:“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批评是一种理性的参与方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真理面前人人都有发言权。正因为有不同的声音存在,这个世界才不至于有独裁。你可以不同意人家的意见,但是你不能剥夺人家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是最起码的原则。同样,你可以批评他人的错误,但你要给人家解释的机会,但是,许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的圈子里,喜欢用自己思维的方式去设想他人,而且也不允许他人轻易挑战自己的权威。
曾经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大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