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马睿能在江南重建和中兴晋室,北方士族王导、王敦等琅琊王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导(276—339)更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当时被称为“江左管夷吾”。据传,司马睿刚到建邺,南方世家豪族骂他是北方“伧夫”,没有人看得起他。永嘉元年(307年)禊节(三月初三)这一天,当地有名望的世族大豪王导、王敦等人故意抬举他,前拥后呼,震惊了江南世族大豪,司马睿由此取得他们的支持。
永嘉之乱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在江左建立的东晋政权不仅是世族大豪专政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利益的某些特征,所以“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三绝画圣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是书香人家。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显露才华。他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艺术家。后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他所提出的“六法”,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形神兼备。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中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之一。顾恺之的作品大都遗失,现如今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摹本,一直被视为人物画作的珍品。
一代书圣王羲之
有书圣之称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他7岁时就非常喜爱写字。传说他在走路、休息的时候,也不放过练习写字的机会。仔细揣摹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心里想着,手指也就不知不觉地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一笔一划地比划着。日子久了,衣服都被他划破了。他每天写完了字,总是要到自己门前的池塘里去洗刷毛笔和砚台。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墨色的了。
王羲之小时候并不显得特别聪明,反而说话迟钝,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才能,只有当时吏部尚书周颉对他另眼看待。王羲之13岁时,去拜见周颉,适逢他大宴宾客。当时宴席上有一种十分珍贵的菜叫牛心炙,按照习惯,这种菜应该给最尊贵的客人吃。周颉因为非常喜欢王羲之,竞不顾所有在座的贵客,先割了一块牛心炙给他吃,众人大为惊奇。周颉独具慧眼,认为王羲之有奇才。此后王羲之才被人们所认识。
王羲之长大后,变得能言善辩,素性坦率,不拘礼节。当时太尉郄鉴想与王氏大族联姻,派人到王家挑选女婿。王羲之的伯父、东晋宰相王导把王氏家族中少年子弟都集中到东厢房里,让来人任意挑选。王氏所有少年子弟听说要来相女婿,个个都装出端庄严肃的样子。只有一人在东床上坦腹吃东西,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听到。这人就是王羲之。于是郄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出生于东晋王氏家族,王氏家族为士家大族,当时人传说:“王与马,共天下。”王羲之却不愿做官,因而在仕途上断断续续,好多次推辞不受。后来,扬州刺史殷浩与他关系很好,写信劝他任职会稽内史。因为会稽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可以娱人性情,他就答应了。王羲之曾经与谢安、孙绰等著名文人40多人,会集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游宴。这些文人在兰亭会上乘兴作诗,共得诗40首,编成《兰亭集》。王羲之挥笔疾书,为诗集作序,写成《兰亭集序》。这篇作品,共有28行324字,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达到了高妙的艺术境界。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都推崇《兰亭集序》,认为是行书的绝代佳作。
据说,山阴地方有个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请王羲之给写一本《道德经》,王羲之不答应。他听说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常常摹仿鹅掌划水的动作,来锻炼自己的手腕,使手腕运起笔来更加强劲而灵活。道士有两只白鹅是鹅中精品,王羲之见之十分喜爱。道士见他喜欢此鹅,就提出以鹅换书。王羲之欣然同意,当场写好了一本《道德经》,交给了道士,带走了鹅。这就是后人传颂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还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见一老妇人,拿六角竹扇出卖,好长时间没有人买。王羲之提笔在扇子上书写了几个字。老妇人很不高兴,埋怨说:“你怎么在我的扇子上随便写字呢?这样谁还再买呢?”王羲之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王右军写的,一把可以卖百钱。”老妇人不信,就照王羲之的话说了,果然有很多人都争着来买,竹扇很快卖光了。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吸取了汉魏以来许多书法家的特点和精华,又摆脱了汉魏笔风,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他写的字体都有独到的功夫,笔势开放俊朗,结构又十分严谨,自成一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北魏征伐柔然
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相对比较落后,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经济制度。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焘建立了北魏,同时任用了一大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和谋略的就是崔浩。柔然也是一支游牧部族,经常南下进犯北魏,烧杀掳掠,威胁北魏边境的安全,严重干扰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计划。
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算讨伐柔然,但是却遭到朝廷上下一致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征伐柔然的时机还不成熟,而且会得不偿失,如果南朝借此偷袭北魏,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唯独谋士崔浩赞成出兵征伐柔然,并一一驳斥了上述观点。于是在拓跋焘面前,崔浩同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黄门侍郎赫连昌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他几人都认为柔然是没有用的地方,那里的土地不够肥沃,人民没有什么教化,即使征服了柔然也没有什么用途,而是白费工夫。针对这样的观点,崔浩驳斥道:“这些观点是以前汉朝的老生常谈了,完全和现在的形势不符合,柔然以前就从属于我们国家,所以去征伐它使它重新臣服于我们是天经地义的。况且柔然所在的漠北草原水草丰茂,很适合放牧和种植,怎能说是不毛之地呢?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土地。柔然是游牧民族,以前南方的汉人去攻打柔然,的确有很大的困难,当时确实遭到很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也是游牧民族,我们有针对他们的特有的战争策略,如果我们去攻打柔然应该没有问题的。况且,柔然多次来犯,骚扰边境,只要它一日存在,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而且还严重干扰了我们统一北方的计划,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征讨柔然。”
又有人反驳崔浩说:“征讨柔然是很大的军事行动,如果想保守这个军事秘密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守秘密让柔然知道而向北逃跑,我们岂不是白费工夫?况且,如果南朝乘机出兵来攻打我们,我们留下的军队可能无法抵挡,这样做会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所以还是不要去征伐柔然!”崔浩微微一笑说:“恰恰相反,如果不彻底摧毁柔然就无法抵御南朝。以前刘裕曾经攻占关中,留下爱子和几万精兵镇守,却全军覆没。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我国国力强盛,南朝绝对不敢主动北上来犯我边境,依我看,即使我们主动把河南给他们,他们也难以守住,何况我们攻打柔然所需要的时间,他们还不足以赶到这里来攻打我们。所以南朝来犯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而柔然则不然,他们自恃边远,以为我们没有力量去讨伐他们,因此他们的防卫并不严密,只要我们乘其不备,将他们一举消灭,就能一劳永逸。”
拓跋焘听完了他们之间的辩论,下定了讨伐柔然的决心。以后事态的发展全部都在崔浩的预料之中,在征伐柔然的过程中南朝的军队并没有来进攻北魏。
淝水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在统一北方后,不断向南扩张,在攻占东晋梁、益二州后,相继占领了襄阳、彭城等地,急欲灭亡东晋,统一天下。
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七月,秦王苻坚自恃国强兵众,不听群臣劝阻,调集大军攻晋。八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计90万大军,在东西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水陆并进南下。但是,到了九月,后续部队凉州兵才到达咸阳,西路的蜀汉兵刚刚顺江而下,东路的幽冀兵才到达彭城,兵力极其分散。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致主张抵抗。他们一方面缓解内部矛盾,另一方面积极部署兵力,制定战略战术方针,以抗击前秦军队的进犯。执掌朝政的宰相谢安,命谢石、谢玄、谢琰等率水陆军8万赴淮水一线抗秦;命胡彬率5000水军增援寿阳。
十月十八日,符坚之弟符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000骑兵疾趋寿阳。并派晋降将朱序到晋营劝降。不想朱序一心向晋,反将秦军情况密告谢石,并建议趁秦军尚未集中,迅速发起反攻,击败其前锋。谢石采纳其意见,命谢玄派猛将刘牢之率5000精骑,夜渡洛涧,袭击梁成大营,一举歼敌1.5万余人,斩梁成等10员大将。晋军士气大振,乘胜直逼淝水东岸。
苻坚在寿阳城楼望见对岸晋军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误认为那都是士兵,开始担心害怕起来。谢玄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士兵厌战和苻坚急于决战的情况,派人来到秦营,要求秦军随后从淝水后撤,以保证晋军渡河决战。秦将都不同意后撤,但符坚想等待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取胜,于是便答应了晋军的要求。符坚下令向后稍作撤退,本来内部不稳的秦军,一退而不可止,阵势大乱。朱序乘机在前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
军听了信以为真,于是纷纷狂跑,争相逃命。东晋军队在谢玄等人指挥下,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的攻击。苻融眼见大势不妙,骑马飞驰巡视阵地,想整顿稳定退却的士兵,结果马倒在地,被追上的晋军手起刀落,一命呜呼。前秦军全线崩溃,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青冈。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