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度,大文豪苏轼说:“先朝载之史册,今虽容有不知,后世决不可没。”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国的古代史更是深藏着先辈们的心血,古贤者的智慧和理念!这些古史丛书我们一般称之为“史书”、“史册”、“史籍”、“青史”等,还有个别称叫“汗青”,这有什么来历呢?
我国纸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据考证,在我国西汉时已经开始了纸的制作,东汉蔡伦(63~121)进一步改进了造纸的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得以广泛流传。在纸张发明之前,平民百姓是怎么记事,先贤又是用什么来着书立说的呢?那时用的是“竹简”,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每片写字一行,然后将所有竹片编连起来,就能着书了。所以古人说“学富五车”,因为竹简太重了,得装五车才显得读得多。其中还有个“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晚年好读《易经》,竹简反复读来读去,编连竹简的皮绳被翻断了三次。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最初也是用竹简着作的。可见竹简的历史很长,起到的作用也很大。在制作工艺上,竹简也是先要做足准备工作才能书写的。首先选择上等的青竹,然后,削成长方形,接着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为什么要烘烤呢?一方面烤干燥竹子除去水分可以防虫破坏竹简字迹;另一方面烘烤过后才利于书写,因为生竹简上面有一层滑滑的油一样的东西,烘烤之后方能书写,另外也认为,烘烤出的水份易于改抹。
在烘烤之时,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汗青”的“汗”字便出自此意。而竹子一般都是青色的,“汗青”的“青”便是指竹简的颜色。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形象地叫做“汗青”了。所以“汗青”原本的意思或许便是指青竹出汗的工序,后来才成了竹简的代名词了。
比如另一个相关的词语杀青,平时人们在将要做完一件事情时,说成这件事情快要“杀青”了,这里的杀青即是古代制竹简程序之一。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后汉书·吴佑传》:“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李贤注为:“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蠧,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可见汗青的程序也叫杀青。不过一些学人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先将竹子刮去青皮,露出竹白,将字写在竹白上,字迹吃入竹白不容易磨灭。“杀”字的意思便是削、刮,所以后来人们称着书定稿为杀青,沿用至今。可见“竹简”的功用已深入人心!
竹简便是古代的书册,是古代书册的代言。古代的书册又大都是纪事记言,所谓“竹素之道稍彰,纪事记言,笔墨之官渐着。”所以人们就慨而论之,汗青代称竹简,进而代称史册,那么意思完全是取之于竹简之记事之意呢,还是说秦汉之前的书皆为史书呢?
另一种观点认为,“汗青”代称竹简的演变。从近代出土的古竹简来看,长的竹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的竹简常用其记载诸子事迹及史传。因而人们便进一步取先秦竹简之意,将其代称竹简所记载的“史册”了。
史家认为,“史册”与“汗青”是可以通用的同义词,不过由于汗青的意义抽象而广泛,所以史家在正式谈论历史记载的时候,并不经常采用。多在诗词中,因押韵的需要,可以引用“汗青”。清人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这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所以“汗青”成为史册的代称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
《过零丁洋》全诗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而死,以死明志,虽死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