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以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为契机,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目标,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积极建立面向市场的艺术团体,在市场中推出甘肃文化品牌。但是,这一任务的完成可谓任重道远。因为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泡大的文化单位,当改革摆到桌面上后,最先凸现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改革方向,调整文化管理体制,革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国务院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认为,实际上改革就是把文化单位尽量推向市场,在社会中找资本,在市场中找路子,发挥更大职能,早改革早发展,只要操作得当,文化体制改革将可能是生产力上的一次大解放。省政府为此提出的基本改革思路是: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规律,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对公益性文化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增强活力,促进事业繁荣;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应用现代科技武装、改造、提升文化产品,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文化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创新管理体制,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主体。增强主体活力,对经营性文化而言,核心是改革产权体制,关键是转变经营机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要通过建立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明确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增强党委对文化的宏观领导和调控力,加强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文化主体自主权。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要从“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着力将文化管理的立足点从保护部门利益、便于行政管理转变到于保障实现公行民的文化参与权、公共文化消费权、文化创造权和文化成果保护权上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的文化制度管理体系。二是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的改革,对意识形态属性强的单位,确保宣传业务的事业性质和导向正确,推进经营部分公司制改造和产业化运作,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对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单位,要转企转制,实行市场化经营。文化系统的改革,对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保证重点扶持,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内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要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2.创新投资机制,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格局。改革经营性文化领域的投资体制,一要放胆,二要放手。放胆,就是对文化领域,能放开的就放开;对文化资源,能利用的就利用;对文化产业,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放手,就是要让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下独立自主地发展文化产业,让各种所有制形式在公平的政策环境中发展文化产业。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非公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评论人士认为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好信号。在此文件精神下,市场准入放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家、社会和个人投资文化企业,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要像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那样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用好用活社会资金。如果考虑到甘肃历史上对文化的投入欠账较多,更应该积极地利用民营和其他社会资本以及经营理念,走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应大胆地尝试文企联合、事企联合的路子,怎么有利就怎么发展;应该像经济体制改革和创造温州模式一样,在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投资方面,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不断有新的突破。改革公益性文化领域的投资体制,一要放活,二要放心。放活,就是要改变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状况,除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大量社会公益文化可交由社会兴办,或吸收社会力量兴办。放心,就是要相信引入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不会改变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政府通过加强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可退出的一定要退出,政府该投入的一定要投足,并保证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要探索向社会募集文化公益资金的多种渠道和方式。鼓励文艺团体、文学艺术创作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发展艺术产业和智力产业,增强活力,壮大实力。
3.创新创业环境,大力促进文化人才辈出。加快文化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建立文化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努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使甘肃成为适合干事创业的地方,最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地方,最能体现人才价值的地方,促进文化人才积聚,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要建立与文化领域创造性劳动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建立与文化发展要求和改革开放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造就一大批在全国有地位的拔尖文化人才,一大批掌握知识生产力的文化创新人才,一大批横跨经济文化两个领域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总之,要逐步建立形成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综合实力。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世界性趋势,是经济文化加速融合的直接体现,是当今文化竞争、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新特点。文化产业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获得了高速发展的驱动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社会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加快发展,使我省的文化产业成为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巨大引擎,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
5.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企业与文化主管部门的脱钩,继续大力发展各类“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文化企业及大型集团,做大做强做优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提高集约化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产业集团,关键是推动集团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新质。要在组建和完善省级集团的基础上,以组建《读者》出版集团为突破口,加快组建多个全省性集团,逐步实现跨地区经营,并推动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联合,实现跨行业经营。要推动集团内部机制创新,孵化全新组织。要做精做强核心主业,以主业吸附资本,聚集资源,带动其他业务发展,实现产业扩张,为集团“化学反应”提供强大动力。为此,应注意做好:一要走科技带动之路。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应用高新科技武装、改造、提升文化产品,带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重组,形成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群。二要走品牌带动之路。着重培植优势品牌产业。目前首先要发展壮大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积极开发民俗文化产品,壮大文化服务产业,逐步形成重点文化产业板块,建立起主导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发展中,挖掘和重塑老字号文化品牌,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三要走人才带动之路。用人才推动甘肃文化产业特别是核心产业的发展,提高原创文化的竞争力,提升甘肃文化品位和产业形象。大力培养懂文化、懂科技、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造就一大批文化企业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6.加快改革,要有思想与政策方面的统筹协调安排。在我省,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文化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同时更具复杂性,主要是文化体制改革还不具备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环境,让“国字”辈的单位剥离和断奶,它们恐怕一时还难以适应“大气候”,目前主要工作是思想工作,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在认识问题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此基础上,需要精心设计论证和分工协作,建议由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入改革意见,相关部门做好政策的协调和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是甘肃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事关甘肃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所以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切实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改革的发展。
甘肃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甘肃地域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全省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六、倡导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甘肃生态文明新格局
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甘肃这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是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文化基础。生态建设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宏伟事业,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参与,需要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自觉地投入到生态建设事业中来。唯有如此,甘肃才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生产生存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的小康甘肃。
(一)甘肃生态环境的严峻性
甘肃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以“缺水型”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其基本状况是:“三分山、三分草、二分沙、一分林、一分田。”其生态环境状况表现为: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及沙尘暴频繁发生等,表明生态环境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据统计,现在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49%,沙漠化面积逐步加大,全省31.47%的土地面积已沙化,有1000多万亩农田存在着沙漠化威胁。全省有7个市、21个县处于风沙前沿;干旱少雨,干热风、沙尘暴等生态灾害交替发生;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覆盖率仅为9.04%,植被覆盖率仅为23%左右(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甘肃曾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在40%~50%);草原超载放牧,全省90%左右的天然草地不同程度退化,荒漠化草地已达38.5%;水资源短缺不及全国人均指数的一半,水环境承载力有限,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全省劣V水质河段已达到三分之一;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全省绝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甘肃虽然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又是一个内陆河较为密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的省区,但作为黄河重要蓄水池的黄河首曲——玛曲(占黄河补充水量45%),由于气候干旱、黄河改道、超载放牧等综合因素影响,40%的草场严重退化,沙化面积已达9.2万亩;加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甘肃、青海、内蒙三省区直接覆盖的祁连山主要水源涵养林、灌木林,已从1950年的800多万亩下降为400多万亩;尤其是河西内陆河下游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若不加以遏制,致使巴丹吉林沙漠、腾戈里等沙漠在河西会合,将给河西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巨大的生态灾害,特别是削弱沿长江、黄河、河西内陆河形成的六条绿色屏障(阻挡沙尘暴等)的作用。
另一使人对甘肃环境倍加忧虑的因素是,西部大开发本是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在开发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一是随着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工农业项目的上马,生产、生活用水急剧增加,令生态用水的突出矛盾更加尖锐化。二是西部大开发必然要实现西部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这带来了很大的环境压力。三是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公路建设中,有些管理工作和保护措施跟不上,导致生态建设步伐跟不上生态破坏速度。四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东南部沿海地区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利用型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企业向西部转移,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转移的情况。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甘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恶化的生态环境是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目前,甘肃农村贫困人口8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扩展趋势,将严重影响甘肃可持续发展和安定团结。在这种背景下甘肃省委省政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甘肃的高度提出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出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奋斗目标,显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整合配置我省有限的环境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
甘肃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二是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三是遏止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展。完成这一任务,要大力推进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切实转变“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